陈庆
目的 观察沙丁胺醇联合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低流量吸氧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沙丁胺醇气雾剂,每次吸入100~200μg,必要时可每4~8h吸入1次,但24h内多不超过8喷;同时给予氨溴索,每次30mg,每天3次,应用7~14d.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丁胺醇联合氨溴索治疗COPD效果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秋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笔者于2007-2009年收治外伤性重度颅脑损伤60例,现将其诊治经过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0例中交通事故伤30例,坠落伤22例,打击伤8例.入院时意识障碍深昏迷52例,浅昏迷8例.瞳孔变化:双侧瞳孔散大12例,一侧瞳孔散大18例,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30例.头颅CT检查:硬膜外血肿14例,硬膜下血肿36例,多发性血肿10例.预后:治愈36例,中度残疾6例,重度残疾4例,植物生存状态2例,死亡12例.
作者:马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痛经是妇科常见症状,尤其青春期女性更为多见.2004-年7月-2007年8月笔者采用自拟温经止痛汤加减治疗痛经患者3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8例,均符合<妇产科学>[1]诊断标准,同时排除其他病症之腹痛发生在经期或在经期加重者.年龄13~19岁;病程3个月~3年.
作者:王小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椎管内阻滞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产妇12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未接受分娩镇痛的产妇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产妇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程宫缩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产程时间为(5.8±1.8)h短于对照组的(7.3±1.4)h,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为(114±31)ml少于对照组的(137±52)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管内阻滞可起到良好的分娩镇痛效果,且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宏伟;孙尚锋;陈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诊断性腹腔穿刺术是一种容易掌握、操作简单、一般医师都能掌握并能迅速作出诊断和及时进行手术的一种诊断方法,在急腹症及闭合性腹部损伤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扎尔合木.克阿肯;努尔巴合提.朱麦卡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小儿腹泻是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好发于夏秋季节,多发生在5岁以下的小儿,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前者多见,临床以腹泻、呕吐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出现水、电解质紊乱,是小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笔者将近年小儿腹泻患儿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贾小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自愿要求药物非手术治疗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给予MTX 50mg/m<'2>单次肌内注射,同时给予米非司酮100mg顿服,连服3次;对照组仅给予MTX 50mg/m<'2>单次肌内注射.2组均每3天测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血常规、B型超声监测盆腔包块,用药1周后复查肝、肾功能,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成功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β-hCG水平均降低,B型超声盆腔包块大小均减小(P<0.05或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血β-hCG水平及盆腔包块大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可提高成功率,又不加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官帅花;饶晓艳;杨春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随着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交通事故、自然灾害、人为战争等不断发生,临床上危、急、重症日益增多,急救医学的重要性日益突现.在社会与公众的需求下,1979年急诊医学成为医学的第23个专门学科,1986年我国急诊医学专科正式成立.为培养实用型人材,与之相适应的在中专教学中加强急救护理学教育也成为当务之急.
作者:杨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在博莱霉素(BLM)所诱导的肺纤维化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BLM制成大鼠肺间质纤维化模型,观察组13只大鼠气管注入BLM 0.2~0.3ml,对照组5只大鼠气管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并将各组动物处死后提取肺组织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病理定量分析,检测BALF中TGF-<,1>的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TGF-β<,1>水平高于对照组,第7、14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F-β<,1>在观察组成纤维细胞(Fb)和肺泡巨噬细胞(AM)中表达于实验第7天显著增强,于实验第14天达到高峰,至第28天有所降低,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TGF-β<,1>在肺纤维化中及其病理发生发展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蕾;孙开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宫颈糜烂患者采用微波治疗,并随访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痊愈60例,显效8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100%.术中患者无痛苦、无出血及自觉不适,术后无出血、无感染及其他不适.结论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疗程短,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昳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评价雾化吸入氨溴索(沐舒坦)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40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20例.A组用沐舒坦2ml+3%高渗盐水2ml、B组用3%高渗盐水4ml分别进行压缩雾化诱导痰.比较2组呼气峰流速(PEF)、心率(HR)、呼吸频率(RR)、ST-T段距基线位置、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成功率、痰液体积、痰液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痰液合格率.结果 A组诱导痰前后PEF、RR、HR、ST-T段位置、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诱导痰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诱导痰后上述指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成功率、中性粒细胞比例及痰液合格率均高于B组,痰液体积大于B组,细胞总数多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沐舒坦诱导痰对于老年COPD患者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邹外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胡萝卜素血症又称假黄疸.当过量食用有黄色或深绿色生物色素的食物,可使血清或组织中的胡萝卜素浓度明显升高,皮肤可出现可逆性黄疸.近几年,我区大力发展柑橘,由于大量食用无核橘,致使胡萝卜素血症在我地散在发生的现象.现将我院内科门诊接诊的资料比较齐全的12例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马天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调查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 对20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依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天数、临床诊断、使用抗菌药物名称(含剂型、规格)、给药途径、用法用量、用药起止时间、手术情况、住院费用、药品费用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0%,涉及6类22种抗菌药物.以二联用药为主,占71.98%,以第2、3代头孢菌素类联合硝咪唑类为主.用药时间为1~16d平均(5.8±2.3)d;住院时间2~16d,平均4.81d.用药合理性评价:药物选择、给药剂量及术后用药时间的合理率仅为31.40%、19.81%和22.71%,给药时机、术前给药地点、给药途径、病程记录有用药分析等合理率较高.平均抗菌药费为731.62元,占平均总药费的48.23%.结论 急性阑尾炎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给药时机、给药地点及给药途径较合理,但存在预防用药档次偏高、使用疗程过长等问题,应进一步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赵莹;李玉英;关永冠;庞月娥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利巴韦林滴鼻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4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1%利巴韦林滴鼻液滴鼻,每侧鼻腔滴2滴,每天3~4次,7d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每天10~15mg/kg,每天2次,5~7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9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巴韦林滴鼻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同样有效且方便、简单、依从性好.
作者:王惠英;盛明生;田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并按年龄因素对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对238例血液透析贫血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3000U/支皮下注射,剂量每周100~150U/kg,分2~3次给药.分析其疗效并与年龄的关系.结果 238例患者中有效224例(94.12%),无效14例(5.88%).治疗后238例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尿素氮(BUN)及肌酐(Cr)水平明显改善(P<0.01),贫血改善情况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P<0.05或P<0.01).对Hb上升值及年龄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Hb上升值及年龄因素呈负相关(r=-0.682).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安全有效,但疗效随年龄增加而下降.
作者:霍永生;蒋静涵;章辉;杨沿浪;张卫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患者,女,19岁,主因肛门区肿物伴疼痛入院.入院以来,无血便、无消瘦.查体:心肺肝脾无异常,截石位肛周3~6点位距肛缘2cm处可见2.5cm×2.0cm×2.0cm大小一硬性肿物,色红、质硬,无波动感,压痛轻,活动度差,边界清楚.肛门指诊:直肠黏膜光滑,未触及肿物,指套无脓血及血性分泌物.患者被诊断为肛周脓肿而行手术治疗,局部麻醉下将肿物连同其上皮肤一并切除至基底层正常组织为止.病理检查:肿物切面为灰白色鱼肉状实质组织,质地较硬.镜下所见:肿瘤呈不规则巢状生长,基底细胞样癌癌细胞较小,呈多边形,胞浆较少,核小呈卵圆形,细胞间无细胞间桥,癌巢周边癌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形态类似于皮肤的基底细胞癌.术后病理诊断:肛周一穴肛原癌.
作者:刘爱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辅治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脑血栓形成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胞二磷胆碱、维生素E、维生素C、脑细胞保护药等,并控制血糖、血压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扎格雷8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应用14d;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0.4ml皮下注射,每隔12h注射1次,连续应用7d.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高于对照组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能够显著改善脑血栓形成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柳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及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在常规及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43例给予奥扎格雷联合舒血宁治疗,对照组41例仅给予舒血宁治疗.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于治疗前后21d评定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7%高于对照组的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扎格雷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社区与医院环境分离的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相关耐药基因及耐药消度剂基因携带特点.方法 检测并分析98株MRCNS榴关耐药基因及耐消毒剂基因特点,其中46株来自门诊患者,52株来自同期住院患者.结果 社区与医院环境分离MRCNS以溶血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占所有葡萄球菌的70%.社区与医院分离的MRCNS mecA基因均阳性;社区MRCNS携带耐消毒剂基因率、MRCNS gyrA基因携带率、左氧氟沙星耐药率高于医院,医院阿米卡星耐药率高于社区.结论 不同环境分离出的MRCNS耐药性不同,不同用药习惯决定了抗菌药物耐药性存在差别.
作者:庞敏;杨筱君;李斌;刘培跃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院前急救已成为急救医学的首要环节,是保证急危重症患者在发病初期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的前提.职业暴露指医务人员在从事临床诊疗护理及科学实验等职业活动中被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有害因素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的情况[1].现就院前急救中存在的医疗隐患及值得推广的防范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肖贤香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