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伤性重度颅脑损伤60例诊治分析

马建华

关键词:颅脑损伤, 重度, 外伤性, 诊治分析
摘要:笔者于2007-2009年收治外伤性重度颅脑损伤60例,现将其诊治经过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0例中交通事故伤30例,坠落伤22例,打击伤8例.入院时意识障碍深昏迷52例,浅昏迷8例.瞳孔变化:双侧瞳孔散大12例,一侧瞳孔散大18例,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30例.头颅CT检查:硬膜外血肿14例,硬膜下血肿36例,多发性血肿10例.预后:治愈36例,中度残疾6例,重度残疾4例,植物生存状态2例,死亡12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单鼻孔直接经蝶手术治疗垂体瘤卒中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单鼻孔直接经蝶手术治疗垂体瘤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21例行单鼻孔直接经蝶手术治疗的垂体瘤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视力减退者均有改善,意识不清者均有好转,无1例死亡.结论 单鼻孔直接经蝶手术,步骤简化、容易掌握、省时省力、无严重并发症,是治疗垂体瘤卒中较好的手术方式.

    作者:阮庆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系统化干预对处方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系统化干预对处方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5-7月486例处方作为干预前处方,另选2008年12月-2009年2月512例处方作为干预后处方.对比观察干预前后不合格处方分类情况及处方合格率.结果 干顶后不合格处方的各类型数量都明显减少,信息记录不全、处方内容不完整、用药与诊断不符、用药不合理处方所占比例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后处方抽查合格率为88.9%(32/36)高于干预前的76.5%(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门诊处方合格率.

    作者:邓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贫血的疗效观察及年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并按年龄因素对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对238例血液透析贫血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3000U/支皮下注射,剂量每周100~150U/kg,分2~3次给药.分析其疗效并与年龄的关系.结果 238例患者中有效224例(94.12%),无效14例(5.88%).治疗后238例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尿素氮(BUN)及肌酐(Cr)水平明显改善(P<0.01),贫血改善情况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P<0.05或P<0.01).对Hb上升值及年龄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Hb上升值及年龄因素呈负相关(r=-0.682).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安全有效,但疗效随年龄增加而下降.

    作者:霍永生;蒋静涵;章辉;杨沿浪;张卫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硫酸锌对小鼠半数致死量测定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讨硫酸锌对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的可行性.方法 将60只小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分别按0.2437g/kg、0.3482g/kg、0.4973g/kg、0.7106g/kg、1.0150g/kg、1.4500g/kg质量浓度受试值以体质量(0.2mL/kg)给小鼠灌服不同浓度的硫酸锌溶液.观察小鼠的中毒症状及死亡情况.采用Bliss法计算硫酸锌的LD<,50>值及其95%的可信范围.结果 给药后不同时间内小鼠出现活动受抑制,自由活动减少;濒死时出现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剖开腹腔可见胃肠道呈松弛膨胀,肝、肺充血等状态.硫酸锌的LD<,50>为583.2mg/kg,LD<,50>的95%平均可信限为(583.2±0.1528)mg/kg.结论 明确了硫酸锌对小鼠LD<,50>适宜剂量范围,为后续的实验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罗水花;魏碧蓉;陈良儿;焦永娟;漆传香;曾珊珊;陈宝钗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PIH孕妇118例为妊高征组,另选择同期正常无PIH孕产妇160例为对照组.定期对2组孕妇进行产前检查直至分娩,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2组孕妇剖宫产率及胎盘早剥发生率,并比较2组早产、足月小样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及围生儿死亡情况.结果 妊高征组剖宫产率、胎盘早剥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妊高征组早产、足月小样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围生儿病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H是影响妊娠结局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加强产前保健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可预防和减少重度PIH的发生,有效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

    作者:武军;孙丽君;李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典型案例处方分析

    药品可治疗和缓解患者的疾病和痛苦,但来自药品市场供需双方的道德风险,使药品费用不合理增长.所谓道德风险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为大限度地增加自身效益而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为[1].正确合理应用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关键.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处方药配制和销售中有50%是不恰当的.

    作者:周长鑫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体会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脑供血障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脑软化,病情相对危重,致死率及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极大的负担和经济压力[1].我科近年对53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肛周一穴肛原癌1例

    患者,女,19岁,主因肛门区肿物伴疼痛入院.入院以来,无血便、无消瘦.查体:心肺肝脾无异常,截石位肛周3~6点位距肛缘2cm处可见2.5cm×2.0cm×2.0cm大小一硬性肿物,色红、质硬,无波动感,压痛轻,活动度差,边界清楚.肛门指诊:直肠黏膜光滑,未触及肿物,指套无脓血及血性分泌物.患者被诊断为肛周脓肿而行手术治疗,局部麻醉下将肿物连同其上皮肤一并切除至基底层正常组织为止.病理检查:肿物切面为灰白色鱼肉状实质组织,质地较硬.镜下所见:肿瘤呈不规则巢状生长,基底细胞样癌癌细胞较小,呈多边形,胞浆较少,核小呈卵圆形,细胞间无细胞间桥,癌巢周边癌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形态类似于皮肤的基底细胞癌.术后病理诊断:肛周一穴肛原癌.

    作者:刘爱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社区与医院环境分离的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相关耐药基因及耐消毒剂基因特点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社区与医院环境分离的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相关耐药基因及耐药消度剂基因携带特点.方法 检测并分析98株MRCNS榴关耐药基因及耐消毒剂基因特点,其中46株来自门诊患者,52株来自同期住院患者.结果 社区与医院环境分离MRCNS以溶血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占所有葡萄球菌的70%.社区与医院分离的MRCNS mecA基因均阳性;社区MRCNS携带耐消毒剂基因率、MRCNS gyrA基因携带率、左氧氟沙星耐药率高于医院,医院阿米卡星耐药率高于社区.结论 不同环境分离出的MRCNS耐药性不同,不同用药习惯决定了抗菌药物耐药性存在差别.

    作者:庞敏;杨筱君;李斌;刘培跃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左氧氟沙星辅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辅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4例慢性肺心病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8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另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4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3~5d后改为片剂200mg口服,每天2次.对照组另给予头孢哌酮1.0g+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阿奇霉素0.5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脉滴注.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96.2%高于对照组的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左氧氟沙星辅治慢性肺心病合并感染,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秀文;王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产后出血70例临床观察

    产后出血是长期困扰产科工作者的一大难题,是我国目前导致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是严重威胁产妇生命和健康的产科并发症.为了解本地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积极正确治疗,寻求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水平,现将我院70例产后出血孕产妇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张正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糖尿病并发骨折106例临床特征及围术期护理体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社会的来临,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多发病,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糖尿病专家预测21世纪糖尿病将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流行[1].在此情况下,因交通事故和各种意外伤害造成糖尿病患者的各种类型骨折也呈快速上升趋势.本文通过对糖尿病并发骨折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其临床特征和围术期的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余真;胡江海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改良微创漏斗胸矫治术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改良微创漏斗胸矫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36例漏斗胸患儿行改良微创漏斗胸矫治术(微创组),另选取38例漏斗胸患儿行传统部分胸骨肋软骨切断抬高术(传统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微创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疼痛率为19.4%低于传统组的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发生少量气胸3例,传统组7例.结论 改良微创漏斗胸矫治术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术后不适感轻、技术简单、易于掌握,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李勇;付立;江汝健;程远建;魏强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玉林市350例婴儿屈光异常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婴儿屈光异常分布情况,为该地区弱视防治干预措施提供资料.方法 使用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6~12个月婴幼儿进行屈光检查,随机收集350例700眼进行屈光异常调查分析.结果 男性屈光异常率为17.99%低于女性的2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眼屈光异常率为21.71%,右眼屈光异常率为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resight视力筛查仪检查是发现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简便方法.

    作者:唐业卫;邹勇芳;张宁;陶晗;庞瑛;邓丽梅;陈奇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儿童用药不良反应87例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87例儿童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引起ADR的药物包括6大类13个品种,其中以抗感染药物多,累及器官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多.结论 应加强儿童ADR监测及报告工作,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葛英;崔红;农孙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远端骨外露的疗效观察

    隐神经从缝匠肌胫骨体近端内侧面止点下缘穿出进入小腿,在小腿一直位于皮下组织中,与膝降动脉的分支隐动脉伴行,隐动脉位置恒定,至小腿中上1/3交界处,一直位于隐神经前方之后围绕隐神经形成血管丛.这一血管轴不但发出许多细小分支至隐神经表面营养神经,而且还发出5~16个皮支至小腿内侧面膝踝之间的皮肤,隐神经营养血管与胫后动脉之间有2~7个吻合支,低的吻合支在内踝近端3~5cm处.我科应用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远端骨外露9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复方血竭凝胶基质成型工艺分析

    目的 研究制定复方血竭凝胶基质成型工艺,确定适宜的基质及其配比.方法 在查阅文献及预实验的基础上确定复方血竭凝胶基质的种类及用量范围,以制剂的均匀性、凝固性、手感、色泽、耐热、耐寒情况等方面作为考察指标进行综合评分,采用L<,9>(3<'4>)正交实验优选其基质的配比.结果 优选的复方血竭凝胶基质配比为:卡波姆940 1%,甘油30%,三乙胺醇15%,氮酮、乙醇适量.结论 研制的复方血竭凝胶具有良好的涂展性,主药含量高、稳定性好.通过制剂成型工艺为中药复方血竭凝胶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陈映红;刘荣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预防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易发生于妊娠期20周以后,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母婴死亡[1].孕前检查是预防妊高征的关键,目的在于发现高风险的人群.易患人群有以下8种:(1)精神紧张受到刺激致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者;(2)寒冷季节气温变化过大;(3)初孕妇或高龄初孕妇;(4)患有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等病史的孕妇;(5)贫血、低血蛋白症者;(6)矮胖者;(7)羊水过多或双胎、巨大儿及葡萄胎等孕妇;(8)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者.以前认为这类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无办法预防,但近来欧美国家通过一系列监控、防范等措施,已使该病发病率明显下降.现对妊高征的预防措施探讨如下.

    作者:王志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小脑延髓裂入路切除儿童第四脑室肿瘤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经小脑延髓裂入路(TCMCF)手术切除儿童第四脑室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第四脑室肿瘤患儿采用枕下正中切口、小脑延髓裂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第四脑室肿瘤.结果 本组手术全切除17例,次全切除3例.术后患者头晕、头痛症状得以缓解;共济失调8例患者中,术后改善5例;17例术前有脑积水的患者,术后脑室不同程度缩小.结论 TCMCF切除儿童第四脑室肿瘤无需切开小脑蚓部,可避免损伤正常小脑组织,暴露范围广,能显著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吕然博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多奈哌齐辅治老年血管性痴呆41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血管性痴呆老年患者8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2组患者常规给予钙拮抗剂、调脂、吡拉西坦、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在以上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多奈哌齐5mg口服,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连续应用4周.2组患者均治疗12周.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和ADL评分均得到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和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多奈哌齐能够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陈士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