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科老年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

闫亮爱

关键词:老年人, 心理现象与过程, 护理
摘要:近年来,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随之而来,老年患者的住院人数逐年提高,由于老年人各种生理功能衰退,各种脏器结构发生变化.为提高老年患者住院效果,使疾病迅速康复,好心理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86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分院门诊部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征及规律,为合理用药提供警示.方法 对2009年3月-2011年上6月86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 86例不良反应中涉及药物15种,以抗生素类所致的不良反应居多,其中以头孢菌素类占首位,占54%;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4%;静脉注射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以皮肤系统损害为主,占47.67%.结论 临床工作中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强调合理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安尼瓦尔·艾山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脑梗死患者康复阶段的护理

    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护理决定了病人生存质量、决定了病人社会活动场所的转变、决定了病人生活空间的变化等,所以说康复期护理尤为重要[1].脑梗死好发于中年以后,多见于50~60 岁以上患有动脉粥样硬化者,多半有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男性多于女性,通常患者可有某些未加注意的前驱症状,如头昏、头痛等,少数患者病前曾患有短暂性的脑缺血发作史,多数患者在安静,休息时发病,抢救成功后,恢复期比较长.根据临床资料统计100 例脑血栓形成的患者中,出现偏瘫者96 例,占96%;除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外,大部分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心理和情感障碍等.经过系统健康治疗及护理,生活能自理83 例,占偏瘫人数86%以上.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艳秋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诺和龙与二甲双胍治疗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诺和龙与二甲双胍对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50例对磺脲类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诺和龙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25例,观察治疗3个月,每个月都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用餐2h后的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经3个月的治疗后,空腹血糖值、用餐2h后的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诺和龙组的治疗效果相对优于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组的患者治疗期间部分出现了腹部不适、腹泻等不良反应,诺和龙组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两种药物均有明显效果,诺和龙效果相对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镇永烽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手术室护理隐患与预防措施的探讨

    目的 对手术室护理存在的隐患进行探讨,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针对笔者所在医院的手术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以及相关的管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手术室的护理相比病房护理,呈现很大的不同,有着更高的技术含量,更高的工作强度,更多的安全隐患等,因而,维持手术室的护理安全是维持医院医疗安全的重中之重.结论 制定并健全针对手术室护理隐患预防举措的相应制度条款,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手术室的安全风险,提升手术室的护理水平,更好地保证手术安全进行,降低医疗纠纷的风险.

    作者:何继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钩活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CSA)是以椎动脉受压迫或痉挛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症状的一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一种常见类型,以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眼花、记忆力减退、视物不清、突然摔倒、心悸、颈部活动时症状加重等为特点.我科自2009-2010年采用钩活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00例,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桂忠诚;史加全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依巴斯汀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综合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慢性荨麻疹采用依巴斯汀与雷尼替丁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采用依巴斯汀和雷尼替丁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替利嗪与雷尼替丁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巴斯汀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综合疗效良好,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李志颖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RP-HPLC 法测定舒神灵胶囊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

    目的 建立舒神灵胶囊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RP-HPLC法,以甲醇-水(63:3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 五味子醇甲在10.24~153.60μg/ml(r=1.000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85 %,RSD 为0.54%(n=6).结论 RP-HPLC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舒神灵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向阳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外伤性脑积水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分析

    目的 分析脑积水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2006年10月-2010年10月35例外伤性脑积水患者,全部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结果 1例腹膜炎合并颅内感染死亡,7例并发症,分别为分流管阻塞3例,肠梗阻1例,感染1例,硬膜下血肿1例.结论 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多样,术者应当视患者相应情况制订手术方案,改善治疗措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欧阳淦权;黄小夫;伍锐兴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整体护理在聋哑患者中的应用

    聋哑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语言沟通无效,病人不能表述自己的不适,我们很难理解和明白病人所要表达的内容,这也是我们护理工作的一项挑战,通过对聋哑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无缝隙的责任制护理,促进了护理人员学习新知识,拓宽知识结构,掌握多方面人文知识,提高护理技巧,丰富整体护理概念,使聋哑病人在术前、术中、术后得到连贯、安全的整体护理,顺利度过围术期,提高了病人及家属满意度,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谷翠萍;薛周艳;庞永春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基层医院无张力斜疝修补术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90min,95%以上的患者在术后12~24h即可下床活动;无明显并发症发生,随访12~24个月,没有复发病例.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斜疝修补术省时、省钱,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的治疗腹股沟斜疝的理想术式.

    作者:王云川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管理对策

    随着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日趋增多.护理工作者不但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而且要确保患者在治疗和康复中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安全.我院于2007年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建立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和分析制度,从护理角度出发,确保病人生命安全.本研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及护理工作中防范风险的能力.

    作者:田彩燕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评价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专业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主观总满意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总满意率(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使患者获得良好的身心状态,对缩短、降低患者不愉快的程度有一定效果,对患者的主观感受有一定影响.

    作者:贾丽平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阴道冲洗对宫颈癌患者治疗的近期及远期作用研究

    目的 分析阴道冲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放射治疗的近期及远期作用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7年10月-2009年10月我院妇科收治的84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冲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84例患者均进行腔内放射性治疗,冲洗组在放射治疗的同时进行阴道冲洗,对84例患者进行随访观察1年,记录两组患者的阴道感染率、阴道粘连率、阴道狭窄率和性生活正常率.结果 冲洗组阴道感染率、阴道粘连率、阴道狭窄率分别为4.76%、2.38%、2.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19.05%、1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冲洗组性生活正常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宫颈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放射治疗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治疗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阴道冲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阴道感染率、阴道粘连率、阴道狭窄率,恢复患者正常的性生活,提高放射治疗的近期与远期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佩玲;王新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围术期心理护理体会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医学心理学已被广泛运用到临床.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无论是急诊手术还是择期手术,无论是大手术还是小手术,术前患者普遍存在紧张、焦虑、不安、甚至恐惧等不良的心理状态.特别是接近手术日期时,患者的忧虑达到高峰.由于患者的这种心理变化直接影响了机体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兴奋作用加强,使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不能正常的休息睡眠,处于焦虑不安的痛苦状态.皮质类固醇分泌明显增加,从而降低机体抵抗力及对手术的耐受性,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围术期对患者行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岳亚兰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进展期胃癌56例误诊原因分析

    探讨进展期胃癌误诊的原因.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许多患者在确诊胃癌时已经是进展期,以致影响预后.误诊的原因在于胃癌临床表现无特征性,且起病隐匿,误诊时只是按一般的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处理,没有及时做胃镜+胃黏膜活组织检查.

    作者:林兴达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ICU中病菌感染与护理人员干预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中病原菌感染的现状和危险因素分析、研究护理人员干预在医院感染控制上的意义.方法 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中病原菌感染情况、感染部位的构成情况,根据监测和分析的结果发现存在的高危因素,并探索相应的护理人员干预措施.结果 2007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共收治病人2210例,682例病人为院内感染者,感染率为30.86%.所有病原菌阳性的标本中,以呼吸道感染率高,380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检出阳性,占所有感染者的55.72%.在682例病原菌阳性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较高;纵向分析发现呼吸道感染率呈现上升的趋势.重症监护病房的病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复杂,医护人员应立即探索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感染发生较多的地方,病原菌检出率较高,其中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所有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发生率高,对于护理人员来说进行相关的护理干预是预防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感染的有效的防控手段.

    作者:曾金莺;吕彩霞;吴艳春;李晓霞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门诊患者静脉输液方法的应用体会及改进

    目的 分析门诊患者静脉输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方法 对我科2010年5-7月1000例静脉输液患者按常规要求进行输液,观察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分析改进的方法.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完成输液,但部分患者输液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患者或技术问题等血管一次穿刺不成功;穿刺部疼痛、肿胀,拔针后皮下淤血;加药后输液瓶中产生大量气泡,影响加药量;微量空气进入静脉.通过输液方法的改进,问题均得到解决.结论 临床输液技术虽然容易掌握,但仍有许多细节值得不断探索和改进.

    作者:刘冬秀;熊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实验组给予中西药结合治疗,对照组只用广谱抗生素静滴抗炎治疗.结果 实验组中显效33例,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中显效26例,有效率为76.4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素琴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初治排菌肺结核短程化疗1716例近远期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初治排菌肺结核患者全程督导下短程化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10年12月在结防所治疗的初治排菌肺结核患者1716例,采用国家标准短程化疗方案H3R3Z3E3/H3R3方案治疗对治疗后痰涂片检查痰菌阴转情况和治愈后1、3、5年的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强化期的2个月末、3个月末,5个月末和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5.08%、85.72%、86.01%和86.25%;治愈后第1、3、5年后的痰涂片检查痰菌复发率分别为1.11%、1.75%、1.93%.结论 对初治排菌肺结核患者施行全程督导下短程化疗可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林鹏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护肝宁片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随着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化疗药物等的种类增加,药物性肝炎的发生率也有逐年增高的着手,特别是在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过程中.为了解护肝宁片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本研究观察2008年1月-2010年4月78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玉 刊期: 2011年第3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