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齐琴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预防长春瑞滨致静脉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126例应用长春瑞滨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70例和对照组56例.试验组在化疗前后使用地塞米松5mg+0.9%葡萄糖溶液10ml静脉推注,化疗后用0.9%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冲洗静脉.对照组化疗后用0.9%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冲洗静脉后拔针.结果 试验组静脉反应发生率为35.7%低于对照组的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地塞米松对减少长春瑞滨引起的静脉反应疗效确切,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娟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5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肺功能变化情况,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占预计值(%),并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FEV1、FEV1/FVC及FEV1占预计值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可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生理进程中产生有利的影响,改善肺功能及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浩凌;赖成毅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研究小儿氨酚烷胺颗粒的佳制备工艺.方法 对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处方中人工牛黄的性状、加入方式、混合时间进行正交优化;对盐酸金刚烷胺、色素的加入方法进行统计学研究.结果 通过优化处方中人工牛黄、盐酸金刚烷胺等的性质和混合加入方法,得出了优化的制备工艺.结论 该制备方法解决了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半成品中性状、溶化性不符合要求的问题,优化了制备工艺.
作者:屈云萍;贾严征 刊期: 2011年第34期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绝大多数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尤其是冠心病、高血压、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和心外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少数为原因不明的孤立性房颤,且其发生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及时转复为窦性心律可增加心搏量,改善心功能,防止心房内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使房颤患者明显获益.体外同步直流电转复操作简便,所需时间短,成功率高,医师可控制性强.因此,安全性大,不良反应.
作者:王新花;李洪寅;张凌云;杨玉恒 刊期: 2011年第34期
患者,男,20岁.因颊黏膜外伤清创缝合术后2h于2011年5月11日入院.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住院静脉应用头孢哌酮3d,因出现创口感染溢脓,而加用左氧氟沙星0.2g+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滴速40滴/min,输液约2min后,患者诉双耳及颈部瘙痒,继之咽喉堵塞感、声音嘶哑、憋气、烦躁、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脉搏微弱,测血压60/40mm Hg(1mm Hg=0 133kPa),考虑过敏反应,立即停用左氧氟沙星,更换液体及胶管,予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地塞米松20mg静脉滴注,吸氧,补液,应用肾上腺素1mg+地塞米松6mg+生理盐水20ml超声雾化吸入.
作者:王保霞;申红江 刊期: 2011年第34期
血液透析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方法.深静脉导管是进行血液透析的重要血管通路.我科近年对5例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深静脉置管,予以血液透析治疗.对其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岳菊三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56例行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开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比较2组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安全有效,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首选方法.
作者:唐大欣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尖锐湿疣(CA)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定量测定与HPV分型的关系.方法 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对133例CA患者疣体组织进行HPV分型及HPV DNA定量检测.结果 133例CA患者经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后治愈93例,复发40例.133例标本中检出HPV DNA阳性131例(98 50%),110例(82 71%)基因型为HPV6/11,12例(9.02%)为HPV16/18,9例(6.77%)为HPV6/11合并HPV16/18.133例标本中检出HPV DNA阳性131例,阳性率为98.50%.HPV16/18和HPV6/11合并HPV16/18型阳性率均低于HPV6/11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病毒载量不同患者的复发率并无明显差异(P>0 05).HPV16/18和HPV6/11合并HPV16/18型复发率均高于HPV6/11型(P<0.05或P<0.01).结论 CA检测HPV DNA能区分高危型HPV和低危型HPV感染,可对CA复发及癌变进行预测.
作者:潘露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辅治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肠溶阿斯匹林100mg,每天1次;辛伐他汀10mg,每天1次;美托洛尔12.5mg,每天2次;单硝酸异山梨酯40mg,每天1次,服用14d.治疗组另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腹壁皮下注射,每天2次,疗程7d.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硝酸苷油用量、有效控制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高于对照组的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控制时间为(3.0±0.5)d少于对照组的(6.8±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辅治UAP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学慧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如何使患者在疾病状态下保持应有的健康水平,是新时期护理服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1].为降低糖尿病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我院对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9例实施康复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海仙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总结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后常见并发症,并探讨减少并发症的临床对策.方法 选择经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治疗患者46例(57足),总结治疗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并探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对策.结果 术后切口边缘皮肤坏死6足(10.5%),腓肠神经损伤3足(5.3%),足跟痛9足(15.8%).术后优良率为89.5%.结论 对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患者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各项防治措施,有利于减少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浩波;陈源;马俭凡;刘浩宗 刊期: 2011年第34期
医疗纠纷可发生在医疗护理过程中的任何环节,尤其是在新入院、围术期、病情危重者、病情变化者更易出现.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多、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医疗护理工作纷繁复杂,稍有疏忽极易产生纠纷.为防范纠纷的发生,本文就我科2008-2010年发生的纠纷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作者:许彩云;陆永姝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全冠修复后需行根管治疗及根管再治疗的病因,分析引起根管治疗及根管再治疗的原因及特点.方法 对临床267例499颗基牙修复后再治疗的病例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 冠修复后发生不同程度的牙髓病、根尖周病等499颗基牙中,需行根管治疗及根管再治疗的主要原因是牙髓炎和根尖周炎;<30岁年龄段牙髓病变发生率较其他年龄段高;磨牙和双尖牙冠修复后出现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等需行根管治疗及根管再治疗的病例明显多于上前牙和下前牙;固定桥基牙修复后出现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等需行根管治疗及根管再治疗的病例明显多于美容修复和单冠;冠修复后出现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等需行根管治疗及根管再治疗的病例在1年内多,占62 73%;冠修复前基牙已行牙髓治疗的病例占很大比例,达到40%以上.结论 基牙全冠修复后需行根管治疗及根管再治疗的病因与基牙的病变类型、修复年龄、牙位、修复类型、修复时间及修复前基牙状况有关.
作者:宋娟;袁廉蜀 刊期: 2011年第34期
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一种诊断和治疗胰胆管疾病的有效方法.目前ERCP不仅是胆道、胰腺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而且已成为治疗胆胰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因此ERCP及其相关治疗的护理亦显得十分重要.2011年1-5月我科实施ERCP+十二指肠乳类切开术(EST)20例,由于做好了检查前、中、后的心理护理及其相关准备,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管银芳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通过对老年及青年胃癌患者的胃镜及病理特点进行探究,对不同年龄的胃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将76例胃癌患者按照年龄分为青年组(≤35岁)32例和老年组(≥60岁)44例,并对其胃镜特点及病理学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均为Ⅰ型胃癌所占比重多,均达到了30%以上;对于青年组而言,Ⅲ型胃癌的病例比重少,而对老年组而言,Ⅳ型胃癌所占比重小.结论 胃癌患者的胃镜特点与其年龄有很大关系.
作者:李文举;刘晓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笔者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干休所许多老干部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从而造成医源性、药源性疾病,现分析如下.1 干休所老干部的现状1.1 年龄大、级别高部队干休所老干部均为副师级以上干部,年龄72~98岁,中位年龄85岁.
作者:卢建军;邓东华;李维 刊期: 2011年第34期
在门诊输液中,针对婴儿穿刺成功率的问题,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难题之一.婴儿在静脉穿刺时,首选头部静脉[1],以正中静脉、颞浅静脉为主,优点是易于固定、保留时间长.传统观点,婴儿在静脉穿刺时要固定好头部及肢体,以免患儿哭闹或身体扭动,造成穿刺失败,此时常需2~3人进行协助.这样操作不仅浪费人力资源,并且让患儿缺少安全感,在心理上对静脉穿刺形成抗拒,哭闹加剧,加大穿刺失败率.
作者:陈英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常见的并发症,伴随子宫内膜异位发病率上升,巧克力囊肿破裂也日益多见,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新型妇科急腹症,临床上易误诊[1].现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金梅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百草枯对人体毒性极大,可引起机体多系统的损害,以肺损害为严重,其治疗方法以减少毒物吸收,促进体内毒物消除和对症治疗为主,对于基层医院,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是抢救的关键.我科于2010年3-10月收治百草枯中毒患者3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琴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中药辅治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尖锐湿疣患者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微波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煎水薰洗湿敷.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 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辅治尖锐湿疣疗效可靠,且能降低治疗后复发率,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旭星 刊期: 2011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