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刚;谢家声;魏松洋;寇卫军
为了解临床输血适应证掌握是否正确,输血成分使用是否合理,笔者对某医院1999-10~2000-06的100例输血病人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旨在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找出改进对策.
作者:陈新;闫素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患者,男,34岁.1997-04-20连续大量饮酒后右上腹疼痛、伴发热、皮肤巩膜黄染,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正常,黄疸加重,伴陶土便,两次B超及CT检查均怀疑胰头癌,1997-05-20入院.以往身体健康,否认结核病史及其接触史,有烟酒嗜好.
作者:范西红;许圣献;张宪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院自1997年6月以来,实施球囊导管扩张术治愈术后胆总管、十二指肠狭窄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延甫;李永研;吕金利;张一平;祁广生;郭新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自1998-6~1999-6,我们应用泼尼松龙注射加按摩治疗腱鞘囊肿50例,效果好,治愈率达100%,随访1~2年,无复发.病人年龄12~60岁,平均37岁,女性35例,男性15例,囊肿大者3×3cm,小者1×1cm,位于手腕及足部.
作者:冯广杰;李相银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为了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早期预防、治疗的方法.方法对35例临床确诊的该类病人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于出血后3d死亡.年龄、血浆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酸酐、血钙及血磷水平,红细胞压积,胸部平片,出血时间及营养状况均有有意义的改变.消化道出血前94%病人透析抗凝剂均选用普通肝素.结论通过分析发现高龄、贫血、低钙、高磷、营养不良、凝血机制障碍、心肺疾患、普通肝素的应用、透析不充分、NO合成抑制、血浆胃泌素水平增高等因素是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同时我们应建立该并发症的急、危、重症概念.
作者:胡峰;陈正波;杜莉;于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艾滋病病毒(HIV)主要经血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但是在某些地区经血传播异常突出.其原因主要是与这些地区数年前大量设立非法血站,在不具备严格管理和消毒的情况下,滥采血、血浆,导至一些职业献血员不幸感染了HIV,并在距献血5~6年后,其中一些人成了艾滋病(AIDS)的病人.
作者:李继忠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疣为皮肤科常见多发病,至今尚无满意疗法.1997-05~2000-09,我科采用自体疣组织皮下注射埋藏治疗皮肤疣57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黄军丽;刘翠杰;张丙信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院自1997年以来,成功地为22例胸腰段暴裂性骨折的病人施行了Kaneda手术,现就有关护理的经验和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韩红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例1男,60岁.因进行性头痛、头晕、行走不稳半年于1999-04-20入院.病人自1998-10无明确诱因出现头痛、头晕,征象进行性加重,并逐渐出现行走不稳、言语欠流利,恶心,呕吐胃内容物.
作者:张亚东;高玉松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患者,男,33岁.因进食阻挡感伴胸骨后疼痛1月,于2000-07-29入院.检查: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胸廓两侧对称无畸形,语颤相等,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腹软,无压痛和反跳痛,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
作者:徐其佐;凌保存;王春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们总结了省立医院近年来收治的76例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患者的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芳;陈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999-06~2000-06我科共实施妇科腹部手术388例,其中发生非感染性切口裂开9例.
作者:杨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99例患者治疗观察,进一步验证胰岛素治疗脑梗塞的剂量机制及不良反应.方法对颅脑CT确诊的脑梗塞患者,除外有明确糖尿病史者,按入院时血浆胰岛素及血糖水平进行治疗分组,观察治疗过程中低血糖症状,血糖、血浆胰岛素水平变化及疗效,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入院时血浆胰岛素增高的两组治愈率高于血浆胰岛素正常的两组;而入院时血糖增高的两组与血糖正常的两组之间治愈率无显著差异.治疗初始少数患者曾出现轻度低血糖反应,但经个别剂量调整后反应消失.结论对脑梗塞患者根据其血浆胰岛素及血糖水平采用不同剂量胰岛素治疗的方法易行且安全有效.
作者:于建敏;鞠波;王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低速弹猫颅脑伤(LMCW)后脑微循环的改变,探索甘露醇对脑微循环障碍的影响.方法改良Carey法制作猫LMCW模型,将24只猫分为2组,即单纯创伤组(C组)、甘露醇治疗组(Man组).用落射光微循环显微镜活体观察软脑膜微循环,测定软脑膜细动脉(Da)、细静脉(Dv)管径;用LDF测量微区脑血流(CBF),并监测生命体征.采静脉血测算重要血液流变学指标,8h后观察创伤对侧组织学及微血管改变.结果低速弹猫颅脑伤后Da、Dv收缩持续30min,之后C组微血管扩张至2h时恢复正常,5~8h Da痉挛,Dv扩张、瘀血;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异常,至8h仍未恢复;伤道对侧皮层可见点状出血、微血栓形成、神经细胞肿胀和坏死.Man组变化较C组轻.结论甘露醇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减轻了颅脑伤引起的脑微循环障碍和病理损害.
作者:谭林琼;陈长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锁骨骨折在临床中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6%.大多数锁骨骨折经保守治疗愈合良好,但有些骨折手术治疗是必要的.1990年以来,我们利用克氏针辅以粗丝线内固定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68例,现就其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回顾性总结如下.
作者:易志坚;鲁胜武;孙传友;陈福春;曹家树;陆锡平;温立升;张子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失代偿期肝硬化常见充血性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常采用的脾切除术创伤较大,而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PET)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将我院3例治疗情况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王全楚;申德林;张成道;孙青;张一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患儿,男,8岁.肝脾大、肝功异常2年,发热、咳嗽1年,经抗感染、保肝等对症治疗无效,近1月因高热、多汗、鼻腔分泌物多臭入院.检查:T39~40℃,消瘦,浅表淋巴结未触及,鼻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多臭.
作者:于丽;张维林;张淑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为探讨孕妇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及瘦素对孕期体重增加及产后体重保留的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80例孕产妇(观察组)及20名正常非妊娠妇女(对照组)血清瘦素,并根据早期瘦素水平分成3组观察比较孕期体重总增加值、净增加值及产后体重保留值.结果观察组分娩期血清瘦素水平为(19.9±6.7)μg/L,对照组为(7.1±5.1)μg/L,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孕17~20周瘦素水平为(14.7±6.7)μg/L,28周为(17.3±6.6)μg/L,分娩期为(19.3±6.7)μg/L,产后6周为(8.03±3.4)μg/L,随着妊娠进展,瘦素水平升高,产后下降,妊娠各阶段瘦素水平均高于非妊娠期.妊娠早期平均瘦素水平高的妊娠期体重增加明显,且产后体重保留值高.结论测量瘦素水平对了解孕期体重增加及产后体重保留,防止孕期体重过度增加及肥胖可能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高云;朱绍敏;高红;许利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例1患儿,女,10岁.因发热7d,伴颈部淋巴结肿痛入科.病程中,患儿不规律热型,体温波动于37~39℃,伴颈部淋巴结肿大、疼痛.无皮疹、盗汗、关节肿痛,否认结核及其它传染病接触史.体检:体温38.5℃,呼吸26次/min,脉搏100次/min,血压98/60mmHg(13/8kPa),发育正常,意识清楚,双侧颌下、颈部、左腹股沟可触及数个约0.5cm×1cm~1.5cm×1.5cm的肿大淋巴结,质韧,活动度可,无粘连,有触痛.
作者:刘一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尤其在疾病的早期易造成漏诊、误诊.现我院自1996~1999年收治的6例误诊多发性骨髓瘤病人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卫;姜铭;杨莉;董彦茂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