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宁;马廷建
对我院2004~2008年收治的28例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埃索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效果. 方法 100例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用西沙比利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埃索美拉唑,观察2组不良反应和疗效. 结果 观察组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8.15%和81.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61%和56.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FD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可作为首选用药.
作者:李小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 方法 1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2组血压、心率变化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2组治疗后血压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7.9%和96.4%,对照组为44.6%和8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低于对照组的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联合应用氨氯地平与美托洛尔片治疗降压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宏君;殷晓英;魏翠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血液透析主要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替代治疗和急性中毒的抢救.而透析治疗是引起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由此引发的医院感染已成为世界性的严重问题[1].为此,我院把预防和控制透析室的医院感染作为工作重点,制定了严格的制度和措施并组织实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登秀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 126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6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观察2组心电图、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2.50%高于对照组的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灯盏花素注射液能显著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且对心肌缺血改善明显,可作为心绞痛治疗的药物.
作者:史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60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马来酸桂哌齐特240m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用14d.观察2组疗效及神经功能变化情况. 结果 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水肿面积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安全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克谅;丁振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中医心理疗法历史悠久,与现代医学心理学多有相通之处,并与现代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接近.中医的心理护理是指通过言语疏导和行为诱导的刺激方式来控制或治愈疾病,尤其在老年患者中应用更广泛而突出.
作者:隋海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腹腔镜是妇科手术中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以创伤小、出血少、瘢痕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妇科手术中,临床上除应用于异位妊娠、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疾病外,近年也常用于恶性肿瘤. 但是腹腔镜手术尚存一些不足之处, 如并发症较高,其中以肠胀气常见[1].若不采取有效方法促进排气,自行排气时间常需72h.因此缩短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是患者康复过程中非常重要而且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机体功能恢复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对促进妇产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中西医研究颇多,现将近10年来的研究进展报道如下.
作者:孙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经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病初2~3d传染性强,排毒时间至病后7d,能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监狱是一个人口高度密集的场所,由于大多数服刑人员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加之监狱条件、环境制药,容易形成新的传染源而传给更多的易感者,甚至造成暴发流行,由此引发的并发症有肺炎、支气管炎、心肌炎、脑膜炎和中耳炎,尤其是肺炎,可以直接危及生命.
作者:杨丛毓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腰麻后即刻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或右旋糖酐-40预防剖宫产术后头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正常足月孕妇10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2组均选择L3~4间隙行腰穿,进入蛛网膜下腔且见脑脊液流出后注入10%葡萄糖1ml+0.75%布比卡因1.5ml,腰穿针退出蛛网膜下腔无脑脊液流出后A组注入生理盐水10ml、B组注入右旋糖酐-40 10ml.观察2组术后头痛发生情况,麻醉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比较2组麻醉平面、麻黄碱使用及手术情况. 结果 A组术后头痛发生率为6%,B组为4%.2组术后头痛发生率、麻醉后生命体征、麻醉平面、麻黄碱使用量、麻黄碱使用率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液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腰麻后即刻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或右旋糖酐-40均能够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头痛.
作者:梁天北;蓝英平;谢植远;骆伟娟;苏菊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密切观察产程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及时发现产程的异常,并给予恰当的处理,对缩短产程,减少难产的发生,降低剖宫产率和围产儿的病死率有重要意义.2006年10月-2009年11月我科应用地西泮联合缩宫素治疗第1产程子宫收缩乏力致产程延长的产妇103例,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红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是指部分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经抢救,中毒症状缓解或消失2~30d后,再度出现的神经精神症状.DEACMP在ACMP患者中的发病率高达10%~30%[1],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困难、预后差,成为当今医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就DEACMP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葛桂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前脑中风的预后不容乐观,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沉重的负担.这除了与医学发展相对滞后、患者不能积极配合治疗等原因外,还与医师在治疗上存在的许多误区有关.现将脑中风治疗过程中的误区分析如下.
作者:田美香;陆秀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缬沙坦和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11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口服缬沙坦治疗.对照组为1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口服卡托普利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压、血脂、肾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2组治疗后血压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7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缬沙坦与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病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患者对缬沙坦依从性优于卡托普利.
作者:魏新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口腔溃疡为口腔黏膜表层坏死脱落形成的表浅溃疡,局部或全身因素皆可引起[1].米粒到黄豆大小,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为凹形,疼痛,周围充血,进食刺激性食物可使疼痛加剧.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对31例口腔溃疡患者使用中药养阴生肌散涂撒患处,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金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应用回顾性处方调查方法对1 200张处方用药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116张,占处方总数的9.67%.主要表现在药物联合应用不合理和用法不合理等. 结论 我院不合理用药比例较高,主要原因是临床医师缺乏足够的用药知识,药师应协助医师做好合理用药.
作者:曾艳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回顾流感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其临床指导意义. 方法 检索数据库,筛选大样本报道,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有接种对象8 677例.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主要集中于接种后72h内.<3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8%低于≥3岁组的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良反应的处理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不良反应可在1~2d消失. 结论 临床医师应重视流感疫苗的不良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对不同的人群要关注其反应特点,确保用药安全, 并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作者:韦晓霞;朱豫川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我院住院患儿中因肺炎支原体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防治提供经验和依据. 方法 选取因肺炎支原体致下呼吸道感染而住院的患儿1 800例为研究对象,将年龄分布、时间分布、季节分布等作为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 因肺炎支原体致下呼吸道感染而住院的患儿平均年龄(6.2±4.2)岁,高峰年龄段集中在9~13岁;接诊的高峰时间段在上午9~11点;男童发病机会明显高于女童;城区儿童发病机会高于乡村儿童;高峰季节在11月、12月、1月. 结论 因肺炎支原体致下呼吸道感染而住院的患儿有其一定的流行病学特征,了解这些特征可为今后的防治提供经验,合理地配置人力、物力.
作者:赵军;李艳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发病率与性别、年龄及并发症的关系. 方法 对3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发病年龄、性别分布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年龄30~49岁及50~69岁的男性患者所占的百分比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梗死发病因素是多方面位的,故应采取综合性防治,争取早发现、早治疗,以降低发病率.
作者:路彦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急性脑出血(ICH)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其病残率及病死率较高,及时诊断、抢救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我院急诊科2005年1月-2009年12月抢救急性脑出血患者360例,采用早期静脉滴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合理调整血压、气管插管、加强监护等综合措施,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洪刚;邢云峰;田西奎;朱祥悌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