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

王文霞;李雅玲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 不良反应
摘要:左氧氟沙星属于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是氧氟沙星的光学异构体,体外抗菌活性较氧氟沙星强2倍.其主要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细菌拓扑异构酶II)的活性,阻碍细菌DNA的复制而达到抗菌作用,组织渗透性好,广泛用于呼吸科、消化科、皮肤科、外科等科室,但近年来其不良反应的报道较多,笔者对近年来关于左氧氟沙星出现的不良反应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现介绍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现场急救与转运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心脏病,是患者的冠状动脉突然由于血栓而堵塞,造成心肌缺血坏死.及早的、正确的实施院前现场救护和安全转运,对减少心肌的梗死程度,维持心功能、防治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1].我院急诊科2009年1月-2010年1月现场救治和转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8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贤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农村老年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的指导策略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及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患者就诊率逐渐增高.边远农村的老年患者由于文化水平低,对疾病的治愈怀有较高的期望值,但是对医学知识缺乏,同时也缺乏自我保健知识,常常不能主动配合治疗,护士施行的健康教育不易接受,有的老年人甚至有抵触心理因而影响了疾病的治愈.为此我院对今年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83例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健康需求,有针对性的实施指导策略,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明霞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黄芪对尾加压素Ⅱ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及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尾加压素Ⅱ(UⅡ)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及分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分成3组:对照组、UⅡ组、UⅡ+黄芪组.作用一定时间后,Real-time RT-PCR法测定各组细胞Ⅰ、Ⅲ型胶原及TGF-β1基因表达情况,3H-脯氨酸掺入测定胶原合成情况,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TGF-β1分泌情况.结果 UⅡ可以促进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刺激TGF-β1的分泌,黄芪注射液可明显抑制UⅡ的上述作用.结论 黄芪可以通过抑制UⅡ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及TGF-β1分泌,延缓心肌纤维化及心脏重构的进展.

    作者:池一凡;何涛;戴红艳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急救中心创伤救治模式的实践总结

    创伤的急救目前无固定的、统一的模式,不同的医院根据自己的医院特点,开展着不同形式的创伤急救,救治的结果有着显著的差别[1].但不管采取何种模式,都必须达到挽救患者的生命和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生理功能的目的.我院创伤急救中心于2002年正式组建,并与120急救中心联动,采取创伤急救中心救治创伤患者的模式,现将其救治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邓红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重者可迅速发展为休克,抢救不及时可留有后遗症或造成孕产妇死亡,严重威胁孕产妇的健康[1].目前仍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须重视产后出血的预防.

    作者:张莉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疗效.方法 194例ISB患者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评分,计算各种症状的改善率.结果 治疗后患者症状等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腹痛88.4%,腹胀94.7%,腹泻90.2%,便秘85.4%.结论 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IBS安全有效.

    作者:朱浩峰;李英祥;韩利民;钟志民;别彩群;张玲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选择性动脉介入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选择性动脉介入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7例行介入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老年患者为治疗组,同期23例未行介入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老年患者为对照组.比较接受2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等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选择性动脉介入治疗能有效地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从而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赵慧敏;薛敏捷;田晓鹏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优维显髓造影数字成像的分析

    脊髓造影X线摄片常因其解剖结构复杂,贯穿部位厚薄不一,使曝光条件不易掌握,造成影像模糊.而数字成像(DSI)具有电视透视、即摄即显、图像贮存、图像后处理及多幅画面记录等功能[1].根据需要突出感兴趣区的信息,从而使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更清楚直观,为临床提供更加确切的诊断依据.笔者就DSI在优维显脊髓造影取得的满意效果分析如下.

    作者:张洪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晨泄治验3则

    黎明泄泻,一般多为脾肾阳虚,而用温补,此为其常.但也可由其他原因引致,诸如木郁土位,心气虚弱,肺气失宣等,则治当别论,现结合验案3则,介绍如下.

    作者:许翠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吸毒及服刑人员消化道异物42例护理体会

    消化道异物在吸毒及服刑人员中的发病率颇高,有调查显示海洛因依赖者中消化道异物者占调查人数的20.76%[1].笔者分析2009年9月收治的消化道异物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石趁梅;申志云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活血通络搽剂中大黄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活血通络搽剂中大黄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柱为固定相,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72∶28∶1.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测定5批活血通络搽剂中大黄素的含量.结果 大黄素在1~10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79%(RSD为1.21%).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活血通络搽剂中大黄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袁海玲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12例分析

    我院妇产科2003年1月-2009年12月经腹部进行手术1240例,手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12例,发生率为0.97%.其中剖宫产术1 145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10例(0.87%);妇科手术95例,发生脂肪液化2例(2.1%).笔者现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作者:张孝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皮肤炭疽患者的护理体会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其中以皮肤炭疽常见,是由于炭疽杆菌通过受伤皮肤侵入而引起.临床表现为皮肤溃疡、焦痂和周围组织广泛水肿.严重者可引起毒血症症状并可导致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我院2004年7月-2007年11月共收治皮肤炭疽患者1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海花;冯艳辉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强.为了适应新形势,医院工作重心迫切需要护理人员更好地适应现代护理工作,一定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意识并提高与患者沟通的技能.社会、医学的发展使得护理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有条件的医院都开展了系统化整体护理,而且这种新的护理模式因具有很多的优越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并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作者:彭琦琳;李宇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医学论文的基础结构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管理对策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法律知识普及人们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在全国范围内医疗纠纷数量呈上升趋势,产科是医院中风险大、事故高发的科室,医疗护理纠纷的隐患远远大于其他科室.因此,避免隐患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已显得尤为重要.现笔者将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及管理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郑素勤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患者的术前访视

    整体护理从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我国后,各地护理工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相继建立了整体摸式病房及相应的教育、管理制度.手术室护士到病房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术后随访工作,使手术患者真正获得一个连续的、无间歇的整体护理.另一方面,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求,设计个体患者的佳护理计划并使之得到实施.重视术前护理,使患者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是促使患者顺利康复的保证.因此,术前访视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吴卫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新生儿窒息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以致出生后出现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新生儿因缺氧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也不一样,新生儿窒息会带来一系列并发症,因而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现将新生儿窒息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储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R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均应用莫沙比利治疗,治疗组加用埃索美拉唑;对照组加用奥美拉唑,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症状缓解及胃镜下食管炎愈合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各症状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镜下食管炎愈合总有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治疗RE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症状,促进食管炎愈合.

    作者:黄维国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分娩过程中脐带绕颈的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在分娩过程中脐带绕颈中采用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 71例存在脐带绕颈的产妇随机分为A组40例和B组31例,A组给予导乐陪伴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2组的分娩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A组分娩时间短于B组,出血量少于B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分娩过程中脐带绕颈中采用导乐陪伴护理分娩的方式对于缩短分娩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及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均有积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和推广应用.

    作者:马秀兰;任成蓉;余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