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锋;李晓珍
目的:观察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D二聚体(D-dimer,D-D)的变化,探讨NT-proBNP及血栓前状态在心房颤动发生、发展与维持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测定86例心房颤动患者(房颤组)和非房颤患者(对照组)血浆NT-proBNP和D-D.观察NT-proBNP和D-D与房颤的关系.结果:房颤组血浆NT-proBNP和D-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P<0.01).NT-proBNP和D-D在阵发性房颤组与持续性房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T-proBNP及血栓前状态在房颤的发生、发展与维持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陈捷;陈玉婷;宋大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通过X-射线体外全身照射BALB/c小鼠建立小鼠辐射损伤模型,检测放射线对小鼠脾组织、单核巨噬细胞及T、B淋巴细胞损伤的剂量范围,探索放射线剂量与组织损伤程度之间的量效关系.方法:采用9种不同剂量的X-射线体外全身照射BALB/c小鼠,于照射后1d、60d、120d取腹腔细胞做大吞噬实验;分离脾细胞,MTT法检测T细胞增殖活性,同时取脾脏组织切片、HE染色,检测组织损伤程度;照射后120d取小鼠脾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B细胞数量百分比.结果: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的小鼠其大吞噬细胞的吞噬指数及T细胞的增殖指数之间均存在差异,且与放射剂量呈负相关性.FCM检测结果显示0.1Gy及以上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小鼠T、B淋巴细胞数量减少(P<0.05).0.25Cy和0.5Gy组T、B淋巴细胞数量明显高于除0.05Gy以外的其余各照射组,但是仍低于正常组(P<0.05).脾组织切片显示,照射后1d 0.1Gy以上照射组脾脏炎性细胞浸润;60d后,4.0Gy和8.0Gy组脾脏明显萎缩、巨噬细胞增生、瘤样变,其余组损伤不明显;120d后8.0Gy组脾脏萎缩、红白髓分界不清,白髓损伤尤为严重,其余组不明显.结论:0.1Gy以上X-射线体外全身照射可引起小鼠免疫功能及组织损伤,且损伤程度与放射性强度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陈恩;肖建华;何军;郭滔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文献证实[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IGF)是一组多功能的调控因子,有两种相关多肽,即IGF-I和IGF-II,前者与胰岛素60%同源,后者与胰岛素40%同源.IL-6和IL-8为重要的炎性细胞因子[2].
作者:厉连福;黄东标;邱海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牙周炎是一种侵犯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性破坏性疾病,临床上对牙周炎严重程度的评价多采用牙周探诊深度、牙龈指数、X线检查等指标,但这些指标通常反映的是牙周病的病变结果,而非活动期的客观指标,因此如何确切地评价牙周病一直是学者们关心的问题.
作者:朱蔚蓉;严吴慧;柳素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一种主要侵犯呼吸系统,经气溶胶传播的病原体,可引发地方性或流行性扩散.MP可导致约10%~15%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包括严重的上呼吸道、支气管和肺部的感染[1,2],其中发展为肺炎者占3%~10%,占非细菌性肺炎的1/3以上[3],由MP引起的肺炎约占儿童肺炎的20%[4],同时也可引起其他系统损害.
作者:杨蕙;都婧;张乐研;杨小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00年6月卫生部发布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对临床科室有输血可能的患者进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检查.本文对2010年8月~2011年7月间来我院住院的17587例拟输血患者进行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以了解这几项指标在输血前患者中的感染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伟群;宋大伟;叶淼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系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应激破裂所致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临床表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或急性心肌梗死(AMI)[1],引发高病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威胁人类生命.急性心肌缺血是引起ACS的常见机制,心肌缺血时间延长将导致心肌细胞损伤破坏.现有的生化标志物在短期和可逆的缺血发作时,其水平不升高,因而不利于在ACS早期心肌损伤可逆阶段进行诊断[2].
作者:李小平;雷涵;王克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了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A15-3、CA50和M-CS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A15-3、CA50和M-CSF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乳腺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血清CA15-3、CA50和M-CSF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手术治疗6个月后则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血清CA15-3、CA50、M-CSF水平的变化对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观察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艳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引起男性不孕不育的原因比较多,男性性腺内分泌功能异常及微量元素异常可影响精子质量,引起男性不育.本文对来我院男性科就诊的部分弱精、少精患者进行血清性激素和精浆微量元素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远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一组细胞角蛋白抗体在胸腹腔积液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2例胸腹腔积液标本,其中腺癌30例,鳞癌22例,反应增生性间皮细胞22例,应用细胞免疫化学SP法检测细胞角蛋白CK(AE1/AE3)、细胞角蛋白5/6(CK5/6)、细胞角蛋白18(CK18)的表达.结果:三种抗体在反应增生性问皮细胞、腺癌细胞、鳞癌细胞中阳性率分别是CK(AE1/AE3):10.0%,73.3%,68.2%;CK5/6:60.0%,6.7%,77.3%;CKl8:0,80.0%,4.5%.组合CK(AE1/AE3)(-)、CK5/6(+)、CK18(-)检测间皮细胞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80.2%;CK5/6(-)、CKl8(+)检测腺癌细胞的敏感性为84.7%,特异性为93.6%;CK(AE1/AE3)(+)、CK5/6(+)、CK18(-)检测鳞癌细胞的敏感性为86.4%,特异性为92.8%.结论:多项细胞角蛋白联检提高了诊断反应增生性间皮细胞、腺癌细胞、鳞癌细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辅助细胞形态学对于良恶性胸腹腔积液的鉴别诊断.
作者:刘永娥;王卫东;胡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凝血指标及其相关指标来评价临床意义.方法:选用46例SLE患者为观察组,其中活动组26例,非活动组20例;4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血浆D-二聚体(D-Dimer,D-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血浆抗凝血酶活性(AT:A);其他实验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结果:SLE组D-D及FDP明显高于对照组,PT及APTT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均P<0.01),其他各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SLE活动组ESR、CRP、D-D明显高于非活动组(均P<0.01),而FDP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D及凝血指标能及时反映SLE患者体内凝血和纤溶系统失衡情况,对于SLE病程发展和控制有其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作者:童郁;卢洁;邵展;张东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据文献证实[1],白细胞介质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和炎性的细胞因子.SOD检测与临床各科均有十分密切的关系[2].本文报告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1β和SOD水平的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目的观测IgA肾病肾小动脉病理学改变,探讨小动脉增厚与临床症状及病理学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内蒙古地区汉族110例IgA肾病患者,医学图像分析系统单盲法测算小动脉血管腔内径与血管外径比值,分析小动脉增厚与临床症状及病理学改变的关系.结果:①IgA肾病小动脉增厚可表现为肌层增厚或玻璃样变性,造成管腔狭窄,两者可共存.②IgA肾病小动脉增厚血压正常者小动脉增厚系数与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密切相关(P<0.05).结论:IgA肾病小动脉增厚与小管间质损伤密切相关,能反映病变的程度,可作为判断预后及干预治疗的一个重要病理指标.
作者:李增艳;王彩丽;邓利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肝硬化(liver cirrh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该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则出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障碍,直至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实验室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监测手段,本文对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体检人员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结果进行分析,旨在对临床诊断有所帮助,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耀文;方群;黄伟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了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浆瘦素(leptin)和血清脂联素(APN)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酶联免疫法和化学法对38例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浆leptin和血清APN及尿mAlb进行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浆leptin和尿mAlb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血清APN水平则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血清APN水平与leptin、尿mAlb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r=-0.4084、-0.5132,P<0.01).结论:检测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浆leptin和血清APN及尿mAlb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探讨其发病机理、预防和指导用药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孟晓波;王加平;姜爱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发生于新生儿期少见的一种自限性疾病,见于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尤其是甲亢的母亲所生的婴儿,可为暂时性或持续性.若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重症患儿的甲状腺激素急剧升高,病情迅速恶化,病死率可达15%~20%[1].
作者:邹金海;李雪;张庆峰;王艳生;邢宝恒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浆抵抗素和瘦素浓度的影响,探讨丹红注射液用于脑梗死治疗的机制.方法:8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接受常规治疗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静脉血在入院时、入院后第1、2、3、7和14d获得,ELISA测定血浆抵抗素和瘦素浓度.结果:治疗前,治疗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入院时,治疗组血浆抵抗素和瘦素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院后第1、2、3、7和14d,治疗组血浆抵抗素和瘦素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脑梗死后炎性反应,从而达到改善神经功能的目的.
作者:彭爱萍;叶敏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早期甲状旁腺激素(PTH)即可升高,PTH在CRF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检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清PTH的变化,来探讨PTH在CRF中的作用.
作者:孙倩昀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出现的抗线粒体抗体(AMA)亚型与PBC患者肝功能、免疫检查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47例PBC患者血清中AMA抗体,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MA-M2、M4、M9抗体.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IJT等生化指标.结果::①47例PBC患者AMA与AMA-M2阳性率100%,M2+M4阳性率43.8%,M2+M9阳性率16.7%,M2+M4+M9阳性率13.5%.②PBC患者ALP、γ-GT、CLB等生化指标发生明显变化(P<0.05).③M4阳性与M4阴性PBC患者比较ALT、AST、CLB等指标明显升高(P<0.05).M9阳性与M9阴性PBC患者比较ALT、AST、GLB等指标明显降低(P<0.05).结论:AMA-M2亚型抗体检测对PBC有诊断价值,生化、免疫等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诊断PBC.M4、M9抗体的检测,对于PBC的病情判断有意义.
作者:李忻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本文检测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肾损害期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的变化,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监测提供可靠的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琼;俞文萍;袁利月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