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贞;赵军飞;王锡英
目的:建立人血清CYFRA21-1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并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方法:使用CYFRA21-1定量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法)检测308例临床血清标本,并与CYFRA21-1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方法进行对比.结果:灵敏度0.04μg/L,线性范围(1.5~100)μg/L,与NSE及CEA无交叉反应,样本中抗凝剂量的柠檬酸钠、肝素、EDTA-Na2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添加回收率和稀释回收率为90%~110%,分析内和分析间变异系数均<10.0%.该方法正常参考值为(0~3.4)μg/L(95%可信限).ECLA测定结果与本法相比,临床总符合率为96.65%.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稳定性强,检测范围宽,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完全可替代进口化学发光试剂用于临床样本的检测.
作者:潘慧杰;刘红;唐磊;李嘉;杨萌萌;杨铁生;樊春红;杨晓林;孙旭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ACS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普伐他汀20mg,1次/d,两组均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MMP-9和IL-18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血浆MMP-9和IL-1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但治疗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颈动脉彩超检查,颈动脉斑块大小、厚度、数量和颈总动脉中层内膜厚度(IMT)比较基本相似(P>0.05).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颈动脉斑块大小、厚度、数量和IMT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普伐他汀对ACS患者外周血MMP-9和IL-18的表达有一定调节作用,从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影响患者预后.
作者:张勤军;陈明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本文检测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肾损害期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的变化,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监测提供可靠的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琼;俞文萍;袁利月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良、恶性疾病都可导致胸腔积液,目前肺癌是恶性胸腔积液的首要发病原因.同时,胸腔积液患者可仅有胸腔积液的症状而不出现原发病灶表现,这就给诊断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判断胸腔积液的性质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顾晓东;李冷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早期甲状旁腺激素(PTH)即可升高,PTH在CRF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检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清PTH的变化,来探讨PTH在CRF中的作用.
作者:孙倩昀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日常检测中发现,许多2型糖尿病(DM2)患者血清中存在较高水平的CA242和CA19-9,而这些患者并无存在其他引起两者水平升高的疾病.本文意在探讨影响CA242、CA19-9检测非特异性因素,并初步分析与血糖类相关指标的关系.
作者:童海江;王亚玲;陈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急性肺损伤大鼠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apelin含量的变化,探讨apelin在急性肺损伤(ALI)中的意义.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油酸模型组(n=10),油酸组尾静脉一次性注入油酸0.2ml/kg,对照组尾静脉内注射生理盐水0.2ml/kg.检测BALF中蛋白含量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放免法检测血浆及BALF中apelin-36含量.结果:①油酸组BALF中细胞计数、蛋白含量及中性粒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②油酸组血浆及BALF中apelin-36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1).结论:ALI时大鼠血浆及BALF中apelin-36含量升高.
作者:许芳芳;胡良冈;毛孙忠;王桂琴;孔晓霞;龚永生;范小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前放射性核素125碘(125I)标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基础医学研究及相关临床领域,但关于单抗2F5的放射性核素标记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文利用Iodogen法标记单抗2F5,对标记产物的生物学活性及体外稳定性进行探索,为不同放射性碘(123I、125I、131I)标记单抗2F5以及建立放射免疫显像和靶向治疗方法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苏娟;苏成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2浓度的变化,揭示其与慢性牙周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慢性牙周炎患者和同期牙周健康者各80例.ELISA检测血浆β-防御素-2浓度.统计分析其与慢性牙周炎发病的相关性.结果:经t检验,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2浓度(405.2±133.9)pg/ml显著低于牙周健康者(641.6±128.3)pg/m](t=6.492,P<0.01).经Spearman相关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2浓度与牙周探诊深度(r=-0.482,P<0.01)、附着丧失(r=-0.498,P<0.01)和出血指数(r=-0.501,P<0.01)均呈显著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β-防御素-2浓度(OR=0.415,95%CI=0.297~0.862,P<0.01)是罹患慢性牙周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β-防御素-2浓度预测罹患慢性牙周炎有显著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0.843,95%CI=0.774~0.894,P<0.01),且判定血浆β-防御素-2浓度<621.5 pg/ml,对预测罹患慢性牙周炎有81.3%的灵敏度和75.0%的特异度.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2水平降低,血浆β-防御素-2水平降低可能是慢性牙周炎的危险因素.
作者:蒋峰;张雄;王新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目的观测IgA肾病肾小动脉病理学改变,探讨小动脉增厚与临床症状及病理学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内蒙古地区汉族110例IgA肾病患者,医学图像分析系统单盲法测算小动脉血管腔内径与血管外径比值,分析小动脉增厚与临床症状及病理学改变的关系.结果:①IgA肾病小动脉增厚可表现为肌层增厚或玻璃样变性,造成管腔狭窄,两者可共存.②IgA肾病小动脉增厚血压正常者小动脉增厚系数与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密切相关(P<0.05).结论:IgA肾病小动脉增厚与小管间质损伤密切相关,能反映病变的程度,可作为判断预后及干预治疗的一个重要病理指标.
作者:李增艳;王彩丽;邓利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揭示急性胆囊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3浓度的变化,探讨其与急性胆囊炎患病危险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胆囊炎组,共82例,其中坏疽性胆囊炎15例,非坏疽性胆囊炎67例.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共50例.ELISA检测血浆β-防御素-3浓度.统计分析其与急性胆囊炎患病危险性的相关性.结果:t检验显示,胆囊炎组患者血浆β-防御素-3浓度(81.4±36.9)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浆β-防御素-3浓度(154.2±28.3)pg/ml(P<0.001),坏疽性胆囊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3浓度(64.2±24.1)pg/ml显著低于非坏疽性胆囊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3浓度(94.3±29.9)pg/ml(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β-防御素-3浓度是罹患急性胆囊炎(OR=0.483,95%CI=0.298~0.709,P<0.01)和坏疽性胆囊炎(OR=0.426,95%CI=0.239~0.648 P<0.01)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β-防御素-3浓度预测罹患急性胆囊炎(曲线下面积=0.824,95%CI=0.712~0.896,P<0.001)和坏疽性胆囊炎(曲线下面积=0.836,95%CI=0.723~0.904,P<0.001)有显著预测价值.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3水平降低,可能是急性胆囊炎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冲杰;胡耿东;洪维聪;沈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随着核能和辐射防护事业的发展,人们对各种辐射危害极为重视,先后发展了多种辐射损伤检测技术,用来估算事故中受照射者的远后危害效应.本文就生物剂量计在辐射事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宋秀军;何蕊;江其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浆中前列环素(PGI2)和血栓素A2(TXA2)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在肝病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间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肝硬化患者48例及健康体检正常者30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分别测定其血浆中PGI2和TXA2的代谢产物6-酮-前列环素(6-Keto-PGF1α)和血栓素B2(TXB2)的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hild-Pugh分级A级患者血浆中6-Keto-PGF1α和TXB2含量分别为(108.8±34.2)ng/L和(87.5±19.3)ng/L,B级为(139.4±38.3)ng/L和(106.6±20.7)ng/L,C级为(181.9±53.2)ng/L和(128.5±26.3)ng/L,正常对照组为(90.6±23.6)ng/L和(73.6±18.3)ng/L,经方差分析,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12,4.63,P均<0.01);各组间经SNK-q检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血浆中6-Keto-PGF1α和TXB,含量在Child-Push分级A、B、C级患者中逐级增高.结论:血浆PGI2和TXA2参与了肝硬化的发生、发展,动态监测PGI2和TXA2含量的变化有利于肝硬化患者病情的判断.
作者:杨晋辉;郑盛;尤丽英;唐映梅;刘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脑梗死发病率高、预后差[1].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人体内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是缺血性脑血管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2].本文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浓度,旨在评价其对脑梗死预后的预测价值,为脑梗死预后预测提供实验室依据.
作者:李晓强;刘晓波;贺静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了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浆瘦素(leptin)和血清脂联素(APN)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酶联免疫法和化学法对38例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浆leptin和血清APN及尿mAlb进行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浆leptin和尿mAlb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血清APN水平则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血清APN水平与leptin、尿mAlb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r=-0.4084、-0.5132,P<0.01).结论:检测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浆leptin和血清APN及尿mAlb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探讨其发病机理、预防和指导用药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孟晓波;王加平;姜爱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我国常用99mTc甲状腺扫描评估甲状腺癌术后残余甲状腺大小,本文拟对甲状腺扫描与治疗剂量的131I扫描进行比较分析.方法:148例(男51,女97)2年内就诊甲状腺癌术后病人入组,年龄(47.0±13.3)岁,2名核医学科医师独立、盲法阅片,采用5分法计分.统计学分析采用秩相关研究,相关系数采用t检验进一步比较.结果:69/148(46.6%)两种显像结果得分一致,79(53.4%)131I扫描得分高于甲扫.甲扫及131I扫描评分结果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均相关(P<0.001),且相关系数问甲扫与T3、T4相关程度更高(t1=-1.933,P=0.028;t2=-2.788,P=0.003).结论:99mTc甲状腺平面显像可作为术后残余甲状腺的评估方法,但131I扫描显示范围更大,两者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均相关,但甲扫与其相关性可能更高.
作者:吴书其;冯方;叶智轶;吴震宇;傅宏亮;邹仁健;杜学亮;王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一种主要侵犯呼吸系统,经气溶胶传播的病原体,可引发地方性或流行性扩散.MP可导致约10%~15%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包括严重的上呼吸道、支气管和肺部的感染[1,2],其中发展为肺炎者占3%~10%,占非细菌性肺炎的1/3以上[3],由MP引起的肺炎约占儿童肺炎的20%[4],同时也可引起其他系统损害.
作者:杨蕙;都婧;张乐研;杨小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是前列腺癌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的筛选、早期诊断和分期.但tPSA可受患者年龄及前列腺体积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对不同年龄段老年男性进行了tPSA的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兰旭青;张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出现的抗线粒体抗体(AMA)亚型与PBC患者肝功能、免疫检查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47例PBC患者血清中AMA抗体,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MA-M2、M4、M9抗体.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IJT等生化指标.结果::①47例PBC患者AMA与AMA-M2阳性率100%,M2+M4阳性率43.8%,M2+M9阳性率16.7%,M2+M4+M9阳性率13.5%.②PBC患者ALP、γ-GT、CLB等生化指标发生明显变化(P<0.05).③M4阳性与M4阴性PBC患者比较ALT、AST、CLB等指标明显升高(P<0.05).M9阳性与M9阴性PBC患者比较ALT、AST、GLB等指标明显降低(P<0.05).结论:AMA-M2亚型抗体检测对PBC有诊断价值,生化、免疫等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诊断PBC.M4、M9抗体的检测,对于PBC的病情判断有意义.
作者:李忻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揭示脑出血患者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浓度的变化,探讨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作为脑出血组,共98例.收集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共40例.脑出血组静脉血在入院时获得.对照组静脉血体检时获得.ELISA检测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浓度.统计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脑出血后1个月内死亡29例(29.6%).t检验显示,脑出血组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浓度(7.6±2.7)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1.3±0.4)ng/ml(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l浓度与脑出血患者入院时CC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01),是脑出血1个月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84,95%CI=1.114~1.551,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浓度预测脑出血1个月内死亡有显著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0.823,95%CI=0.759~0.892,P<0.001),且判定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浓度7.9ng/ha,对预测脑出血1个月内死亡有86.2%的灵敏度和79.7%的特异度.结论:脑出血后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浓度升高,临床检测这个指标有助于早期判断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作者:钱松泉;南勇;李蓓蓓;胡永启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