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Pre-S1与HBV-DNA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陈松劲;王兆丰;杜瑛媛;邵平扬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肝炎血清标志物, HBV-DNA, 检测结果, HBV感染, 可靠指标, 血清学标志物, 临床诊断, 传染性, 预后判断, 临床判断, 肝炎诊断, 病毒复制, 活动性, 治疗, 患者, 方法, 蛋白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检测是目前临床诊断乙型肝炎常用的方法,也是临床判断患者传染性及预后的重要指标.HBV-DNA是直接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存在、活动性复制及具有传染性的可靠指标,乙型肝炎前S1蛋白(Pre-S1)作为HBV感染的又一血清标志物已得到临床的广泛重视,Pre-S1已成为HBV感染、病毒复制和已型肝炎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的一个重要指标.
放射免疫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与微血管病变关系初探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77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其中无微血管病变者41例,伴微血管病变者36例)及3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CD62p和CD63)、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CD41、CD61和CD42b)及血小板凝血酶敏感蛋白(TSP),同时用RIA检测血浆内皮素(ET)和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结果:NIDDM组血小板CD62p、CD63和TSP阳性的百分率(1.51±0.73%、4.93±1.06%、79.37±11.17%)和CD41、CD61的平均荧光道数值(MnX)(15.62±4.22、7.78±1.91)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49±0.26%、2.22±0.61%、63.58±9.37%、9.86±1.05、3.03±0.43)(P<0.05~0.01),伴微血管病变组又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P<0.05~0.01).NIDDM组血小板CD42b的阳性百分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有无微血管病变组问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糖尿病患者血小板CD62p、CD63、CD61和TSP与血浆ET呈显著正相关(r=0.57、0.52、0.37和0.33,P<0.05~0.01).结论:活化血小板测定对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作者:池晓霞;陈剑雄;盖俊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了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方法:应用红细胞酵母花环法对34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了红细胞免疫功能和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花环率和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0.01),而红细胞C3b受体(RBCc3b-RR)、SOD、GSH-PX水平显著低于正常(P<0.01).相关分析显示:KBCc3b花环与MDA呈显著负相关(r=-0.4012,P<0.05),RBC-ICR与MDA呈显著正相关(r=0.5928,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与活性氧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作者:吕达嵘;鲁科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HbAlc对糖尿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空腹血糖的相关性探讨

    我们通过对75例糖尿病患者及同期65例健康体检者同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空腹血糖(fBG)两个指标,分析比较对糖尿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了解HbAlc在糖尿病诊断和筛查中的价值.

    作者:施前锋;周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O、NOS、hs-CRP和IL-1β检测的临床意义

    NO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物质,它具有松弛血管平滑肌、舒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抑制内皮细胞增殖作用.hs-CRP的检测与临床各科密切相关[1].IL-1β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2].国内尚少见有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O、NOS、hs-CRP和IL-β联检的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姜方毅;郭小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AFP、CA19-9联检在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本文通过联检血清AFP和CA19-9的水平,探讨其在临床肝癌诊断中的价值.1 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大连市友谊医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的肝癌患者,共90例(男59例,年龄37~78岁;女31例,年龄40~75岁),全部患者已经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确诊.以大连市友谊医院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共80例(男42例,年龄25~65岁;女38例,年龄24~63岁).

    作者:陈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1、血清TNF-α和CA19-9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ET-1)、血清TNF-α和CA19-9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8例EMS患者进行血浆ET-1和血清TNF-α和CA19-9检测,并与35例正常健康妇女做比较.结果:在治疗前,患者血浆ET-1和血清TNF-α和CA19-9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妇女组(P<0.01),经治疗3个月后则与正常妇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且血浆ET-1水平和血清TNF-α和CA19-9水平呈正相关(r=0.6118、0.6014,P<0.01).结论:检测EMS患者血浆ET-1和血清TNF-α和CA19-9水平的变化对其病情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顾莹;汪洪流;冯玉华;钱俊楠;夏兴焕;李琼;何浩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牙周炎患者龈沟液IL-10、IL-18和IFN-γ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测定牙周炎患者龈沟液IL-10、IL-18及IFN-γ浓度,探讨三种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IL-10、IL-18及IFN-γ三种细胞因子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结果:牙周炎患者治疗前IL-18及IFN-γ两项龈沟液细胞因子的浓度极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IL-10水平略低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个月后,IL-18及IFN-γ两项龈沟液细胞因子的浓度显著下降,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IL-10含量则升高极显著(P<0.01).相关分析数据显示,牙周炎组IL-18及IFN-γ两项龈沟液细胞因子的浓度与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呈显著正相关(r=0.2617、0.2802,P均<0.05).而IL-10浓度与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0.1743,P<0.05).结论:牙周炎患者龈沟液IL-10、IL-18及IFN-γ三项细胞因子水平发生了显著变化,表明牙周炎患者体内存在免疫功能调节紊乱.

    作者:曹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男性Graves'病患者血清性激素与Th1/Th2细胞因子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男性Graves'病(C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及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的动态变化,探讨男性GD患者血清性激素与Th1/Th2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初发未治的男性Graves'病患者42例为治疗组,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12周后均临床缓解.治疗前后分别应用放免法(RIA)检测血清雌二醇(E2)、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水平.健康男性体检合格者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男性GD患者治疗前血清E2、T、LH、FSH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均接近正常对照组.治疗前血清IL-4、IFN-γ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升高(P<0.05),治疗后IL-4水平下降,接近正常对照组,而IFN-γ水平仍较高.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血清E2水平是影响IL-4水平的独立因素,呈正相关;血清T水平是影响IFN-γ水平的独立因素,呈正相关;IL-4与IFN-γ水平是相互的独立因素,呈负相关.结论:初发未治的男性GD患者存在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Th1/Th2细胞因子失衡,性激素在男性Graves'病患者Th1/Th2平衡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

    作者:刘莉;苏胜偶;张雪坤;王红芬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缺氧诱导因子-1 α与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已经发现大多数实体肿瘤组织内存在低氧甚至无氧区,实验和临床证据表明,低氧在实体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在缺氧诱导基因表达的信息通路上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alpha,HIF-1α),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HIF-1α通过调控多种低氧反应基因的表达,广泛参与哺乳动物细胞中缺氧诱导产生的特异应答,介导机体的整体和局部缺氧反应.

    作者:丁守勇;房淑彬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cy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据美国2000年统计,每年新增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由DN引起近50%[1].因而DN的早期诊断并控制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报道[2],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在2型糖尿病(DM2)患者肾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本文通过检测DN患者血清Hcy水平,以探讨患者体内Hcy水平与DN的相关性.

    作者:王露;徐红珍;全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血浆ET-1 RIA对脑梗死的临床价值分析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40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肘静脉血浆内皮素(ET-1)含量进行测定,并与40例正常人对比.急性期ET-1含量明显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而恢复期有所下降,稍高于正常对照组.测定ET-1的含量有助于脑梗死病情判断和临床分级,为脑梗死治疗提供帮助.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施雪莺;王瑛;高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肿瘤标志物CEA、CA15-3和CA125在乳腺癌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CEA、CA15-3以及CA125在监测乳腺癌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08年1月在我科行化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共45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CEA、CA15-3和CA125水平.化疗方案采用标准FAC、AC-D、DA、XD、GC等方案.化疗临床疗效评价采用WHO标准,肿瘤标志物疗效评价标准参考Bac[1]等的方法.结果:治疗后CEA、CA15-3在完全缓解组(CR)和部分缓解组(PR)组出现明显减低、进展组(PD)组明显升高(P<0.05),而在稳定组(SD)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CA125在CR和PR组出现显著降低(P<0.05),在SD、PD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CEA、CA15-3、CA125以及三者联合进行的肿瘤标志物评价与临床疗效评价的总符合率分别为60.0%(27/45)、55.6%(25/45)、31.1%(14/45)和73%(33/45).结论:CEA、CA15-3和CA125可较好地监测乳腺癌化疗疗效,三者联检将提高监测效果.

    作者:许隽颖;刘超英;李江;胡红;王润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血吸虫病免疫学检测技术的进展

    血吸虫病是仅次于疟疾的严重的热带病,严重危及沿江地区群众的身体健康.早期诊断血吸虫病对防治尤为重要,它是确定人群的感染率、感染度,以及监测传播变化,考核防治效果以制定防治策略的主要工具.

    作者:谢萍;杭菊萍;李卫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宫颈鳞状上皮病变HPV感染

    目的:观察宫颈鳞状上皮病变过程中HPV6/11、HPV16/18的表达,探讨其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病理诊断为宫颈慢性炎症50例、鳞状上皮乳头状瘤样增生30例、尖锐湿疣30例、上皮内瘤变89例、鳞癌50例共249例石蜡包埋标本,应用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对其进行HPV6/11,HPV16/18检测.结果:慢性炎症组HPV6/11阳性表达4%,HPV16/18阳性表达0%;乳头状瘤样增生组HPV6/11阳性表达10%,HPV16/18阳性表达3.3%;尖锐湿疣组HPV6/11阳性表达93.3%,HPV16/18阳性表达23.3%;CIN组中Ⅰ级HPV6/11阳性表达48.9%,HPV16/18阳性表达42.2%;Ⅱ级HPV6/11阳性表达39.1%,HPV16/18阳性表达69.6%;Ⅲ级HPV6/11阳性表达9.5%,HPV16/18阳性表达66.7%;鳞癌组HPV6/11阳性表达6%,HPV16/18阳性表达82%.结论:应用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细胞的HPV6/11、HFV16/18,为临床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评估预后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作者:丘佳明;叶凯;杨之蕙;金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干部健康体检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为了解干部体检人员HP感染情况,现对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3715名干部的HP感染情况作如下报道.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008年5月~7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干部,总人数3715,无重复记录,其中男1701人,占45.79%;女2014人,占54.21%,年龄(22~85)岁,平均(46.23±15.01).

    作者:曹艳;瞿卫;王自正;杜同信;范海宁;闫春明;曹继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AMI患者血清cTnT和CA125检测的临床价值

    本文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肿瘤细胞表面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的检测,探讨其对AMI的临床诊断意义.1材料和方法

    作者:邹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TNF-α、IL-6和IGF-Ⅱ水平变化及临床价值的探讨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水平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131例ICVD患者进行血清TNF-α、IL-6和IGF-Ⅱ检测,同时与35例正常人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TNF-α、IL-6和IGF-Ⅱ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显著(P<0.01),脑梗死后遗症(SCI)患者血清TNF-α、IL-6和IGF-Ⅱ水平低于急性脑梗死组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和脑动脉硬化(CA)患者TNF-α和IGF-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亦有明显增高(P<0.05).结论:细胞因子TNF-α、IL-6和IGF-Ⅱ在ICVD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水平变化对疾病预后、发展及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郑虹;罗南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卵巢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A125、TNF-α和TSGF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了卵巢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A125、TNF-α和TS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生化法对33例卵巢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A125、TNF-α、TSGF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妇女作比较.结果:在手术治疗前血清CA125、TNF-α和TSGF水平均非常显著的高于正常人组(P<0.01).手术治疗后6个月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CA125、TNF-α和TSGF水平的测定对卵巢癌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冯文;房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肺结核并发糖尿病患者PCⅢ、HA的临床分析

    为了解肺结核并发糖尿病患者肺纤维化的变化情况,我们对2003年1月~2008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161例患者的血清PCⅢ、HA进行了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一 临床资料

    作者:郁国强;农天雷;李红军;符立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CRP、Glu、ADA、CEA联检对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本文通过联检患者胸腔积液中C-反应蛋白(CRP)、葡萄糖(Glu)、腺苷脱氨酶(ADA)、癌胚抗原(CEA),探讨其在结核性胸腔积液和癌性胸腔积液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林月圆;韦朝晖;雷晓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放射免疫学杂志

放射免疫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同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