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

李梅芳

关键词:老年, 上消化道出血, 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早期治疗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23例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6例;所有病例出血量均>500 ml,其中6例出血量>1 000ml.结果 23例患者中抢救成功20例,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1例胃癌并发出血抢救无效.结论 早期判断出血的速度与部位,分析出血的原因,结合医院设备条件,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成功抢救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关键.
白求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己烯雌酚对大鼠胚胎毒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己烯雌酚对大鼠的胚胎毒性作用.方法 将交配成功的雌鼠在整个妊娠期每天注射己烯雌酚.观察己烯雌酚对妊娠雌鼠及胎鼠的影响.结果 染毒剂量为50μg·kg-1·d-1时,胎鼠体重明显下降.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雄仔鼠体重逐渐降低,染毒剂量达100μg·kg-1·d-1时,平均窝仔数明显减少,胎鼠身长和尾长也发生显著性的改变.结论 己烯雌酚具有一定的胚胎毒性作用.

    作者:吴婧;吴焱森;赵长瑶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鱼腥草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婴幼儿腹泻32例

    婴幼儿腹泻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我科2005年9月~2006年12月收治62例腹泻患儿,其中用鱼腥草加小剂量山莨菪碱治疗32例,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少,使用安全.

    作者:冯永格;王玲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对新护士实施岗前培训的做法及评价

    为了使新护士能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加速护理队伍建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我们对新毕业的护士进行了岗前培训,使新护士尽快进入角色,尽快适应医院环境,实现从护生到专业护理人员的角色转变,从而胜任临床护理工作.

    作者:黄权;钱立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经腹膜后间隙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的配合

    随着影像医学的进步,肾囊肿的发现率逐步提高,既往多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手术创伤大,住院时间长,术后遗留明显的手术疤痕.

    作者:李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早期治疗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23例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6例;所有病例出血量均>500 ml,其中6例出血量>1 000ml.结果 23例患者中抢救成功20例,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1例胃癌并发出血抢救无效.结论 早期判断出血的速度与部位,分析出血的原因,结合医院设备条件,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成功抢救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关键.

    作者:李梅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胆囊瓣修复肝外胆管良性病变缺损21例

    目的 总结胆囊瓣修复肝外胆管良性病变缺损的经验.方法 对21例肝外肝管良性病变缺损行胆囊瓣修复,其中Mirizzi综合征Ⅱ型、Ⅲ型分别为7例和3例;胆囊、胆总管瘘4例;肝门胆管炎性狭窄5例,胆总管阶段性狭窄2例.术后定期T形管造影和B超检查,并对其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漏胆汁,无明显胆管炎出现,复查肝功能无异常改变.术后6个月T形管造影已显示胆管腔完整、内壁光滑、无粘膜中断,十二指肠排放良好,但有4例有局限性扩张征象.6~12个月拔管,B超复查效果满意.结论 胆囊瓣修复肝外胆管狭窄或缺损,术式操作简单,能保持正常解剖结构,且保留了胆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Oddi's括约肌功能等,是一种修复肝外胆管良性病变缺损的有效方法.

    作者:侯金华;高显清;龚兵;顾恒;黄峻松;余同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喘憋性肺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

    作者:刘树刚;王红艳;国献素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黄疸的原因及防治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黄疸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LC患者1 845例术后发生黄疸的16例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术后16例黄疸中肝外胆管结扎2例、胆总管残留结石3例、胆汁漏1例、炎性黄疸5例、肝炎后黄疸2例、输血后黄疸1例、不明原因黄疸2例.经治疗,16例患者全部痊愈.结论 LC后黄疸原因复杂,胆管损伤和胆道结石是其主要原因.在诊治LC的过程中,术前严格检查,手术程序规范,可减少LC后黄疸的发生率.

    作者:周亮;于泉波;刘文胜;刘哲;王继昌;吴爱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在政治理论教学中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是部队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也是院校政治理论教学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在政治理论教学中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作者:丛建波;翟庆海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及差错防范

    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是整个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做好手术室的安全管理及差错防范,结合我院手术室实际工作,制定出手术室安全管理目标,完善科室管理制度,确保手术病人的安全,大限度地做好差错防范工作.

    作者:谢慧红;栾秀坤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多形性脂肪瘤2例

    1 病例介绍例1:女,51岁,背部无痛性肿块6年,近来增大,质中活动欠佳.于2005年5月6日在门诊手术,术中见肿块位于皮下,境界尚清.

    作者:付红霞;张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胃大部切除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规范胃大部切除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程序,确保患者获得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将156例行胃大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围手术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P<0.005).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胃大部切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能促进患者更好地掌握健康知识,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黄雪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建构主义理论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随着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如何提高本科护生的临床实习效果日益受到关注.我科针对护理本科生相对思考能力强,知识面宽,具有一定分析判断能力等特点,在临床带教中尝试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要素作指导框架,改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张希琴;伍东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2例临床护理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又是临床治疗中的疑难病,给家庭和社会均带来很大负担.目前国内强调首先采用非手术治疗.

    作者:沈燕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小儿烧伤静脉穿刺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小儿烧伤的发生率较高,有时可占烧伤的半数之多.静脉输液是治疗小儿烧伤特别是重度烧伤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但由于小儿心理和生理发育的不完善等,给护士的静脉穿刺带来了许多困难,现将存在的问题陈述如下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作者:谢丽珍;罗爱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喉鳞状细胞癌中NF-κB p65和COX-2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 研究NF-κB p65和COX-2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切取手术切除的新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50例(距肿瘤边缘均≥0.5cm)及同期喉部其他疾病患者的喉粘膜组织20例.应用流式细胞技术(FCM)测定NF-κB p65和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 NF-κB p65和COX-2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量(F1)分别为1.20和10.3;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FI)分别为1.26和1.04.结论 NF-κB p65和COX-2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均呈现高表达,NF-κB P65和COX-2参与了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而且NF-κB p65促进了COX-2的表达.

    作者:武彦昭;熊晨;施惠晶;梁冰锋;王士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泼尼松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118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泼尼松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60例临床活动期的TAO患者与58例非临床活动期的TAO患者口服泼尼松治疗后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对比及41例临床活动期的TAO眼球突出患者治疗前后对比.结果 经过泼尼松治疗,临床活动期的TAO患者有效率为91.7%,非临床活动期的TAO患者有效率为51.7%,眼球突出疗效明显.结论 泼尼松对TAO临床活动期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覃泽宇;韦文合;唐峰年;徐丽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战伤救治演练的实施与体会

    现代战争伤情、伤部复杂,伤势严重.常规武器致伤时,阵亡占减员总数的20%~30%,伤员占70%~80%,伤死率2.3%~6.4%,阵亡中75%不可救,25%可救,其中19%需立即外科处理,15%需在受伤地点进行专业急救[1].

    作者:廖建华;谭小梅;章存元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新兵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对新兵而言,参军入伍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在穿上崭新的军装、走入军营之后,面对身份的改变和军营内全新的集体生活环境,许多新兵会感到十分新鲜和好奇.

    作者:王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内窥镜辅助下颅内动脉瘤夹闭的手术配合

    颅内动脉瘤手术的目的是将瘤体排除于动脉的血液循环之外,而保全载瘤动脉通畅和周边重要动脉的完整性.但是,即使在现代显微技术下仍然因为视线上的死角而在夹闭过程中易损伤载瘤动脉、周围的重要结构,甚至造成瘤壁的损伤.

    作者:吴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白求恩医学杂志

白求恩医学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