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钴胺联合谷胱甘肽对草酸铂化疗致神经毒性的预防效果

张振

关键词:草酸铂, 甲钴胺, 谷胱甘肽, 神经毒性
摘要:目的 探讨甲钴胺联合谷胱甘肽对预防草酸铂化疗所致神经毒性的效果.方法 选取山东省枣庄市峰城区人民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16例应用草酸铂方案化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8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周围神经毒性发生情况、神经症状评分(NSS)以及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情况,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周围性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分别为46.08%和76.40%,观察组发生周围性神经毒性的人数相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周围性神经毒性的患者其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后CEA和CA724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2组治疗前后各检测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草酸铂化疗开始前运用甲钴胺联合谷胱甘肽对预防其周围性神经毒性具有显著作用,且不影响化疗效果.
海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09与2016年度海军某部新兵入伍动机调查比较

    目的 通过对海军某部2个不同年度新兵的入伍动机情况调查比较,了解动机变化的影响因素,为青年人国防教育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用自编的入伍动机调查表对海军某部2009和2016年度刚入伍的新兵进行了调查,分别选取2个年度入伍动机占比高的前5位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个年度入伍动机占比高的前5项中有4项是一致的,分别是:锻炼自己,磨练意志;为了国家的国防事业;当兵就是尽义务;为了实现自己小时候的梦想.只有一条发生了变化.结论 我国适龄青年的入伍动机是良好的,7年期间没有发生多大变化.对适龄青年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国防教育对他们形成良好的入伍动机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作者:刘晓鹏;徐乐乐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社区日间照料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状况、社会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社区日间照料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状况、社会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间在本社区在册管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经剔除退出患者后后获得观察组患者41例、对照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随访,观察组患者接受社区日间照料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干预后精神状况、社会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在为期12个月的社区日间照料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积极心理品质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各评分值高于对照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各维度评分值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社区日间照料护理有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状态改善,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提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寇晓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水通道蛋白4基因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关节软骨细胞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基因对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诱导的兔关节软骨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小干扰水通道蛋白4(small interference-aquaporin4,si-AQP4)组由属于小干扰RNAs(small inter-ference RNAs,siRNAs)的si-AQP4靶向抑制AQP4,对照组由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经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至分离培养的兔膝关节软骨细胞,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后的2组细胞中AQP4的蛋白表达水平.后续研究分为对照组、TNF-α组、AQP4-siRNA组,采用噻唑蓝[3-(4,5)-dimethylthiazo(-z-y1)-3,5-di-phenytetrazoliumro-mide,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与增殖相关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p21基因,与凋亡相关的survivin基因、Bax基因,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相关的MMP-3、MMP-1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与核因子活化B细胞κ轻链增强子(nuclear factor kappa-light-chain-enhancer of activated B cells,NF-κB)信号通路相关的NF-κB p65和KB抑制蛋白激酶α(Inhibi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B kinase subunit alpha,IKK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转染AQP4-siRNA的兔关节软骨细胞AQP4表达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组细胞活力及PCNA、Survivin和TIMP-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及p21、Bax、MMP-3、MMP-13、NF-κB p65和IKKα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4-siRNA组细胞活力及PCNA、Survivin和TIMP-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TNF-α组,细胞凋亡率及p21、Bax、MMP-3、MMP-13、NF-κB p65和IKKα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TNF-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QP4基因表达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促进兔骨软骨细胞活力、抑制凋亡、抑制MMPs表达,从而对TNF-α诱导的细胞损伤起保护作用.

    作者:范忠诚;王琮仁;李杨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的危险因素和治疗策略

    目的 探讨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后并发肝脓肿的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上海长海医院介入治疗科行TACE治疗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1098例,术后并发肝脓肿15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TACE术后肝脓肿形成的危险因素.肝脓肿的治疗采用在CT或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术后予甲硝唑冲洗脓腔,同时予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结果 TACE术后并发肝脓肿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胆总管空肠吻合术后、胆道感染、低蛋白血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经穿刺引流及抗生素治疗后脓腔明显缩小,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糖尿病、胆总管空肠吻合术后、胆道感染、低蛋白血症为导致TACE术后并发肝脓肿的危险因素,采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联合抗生素治疗肝脓肿安全有效.

    作者:施一翔;刘敬禹;江旭;刘航;杨继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脑胶质瘤术后癫痫诱发认知功能障碍治疗一例

    脑胶质瘤又称脑胶质细胞瘤,是由神经外胚层衍化而来的,起源神经胶质质细胞发生的肿瘤,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占整个颅内肿瘤的46%左右[1] ,分为Ⅰ~Ⅳ级,Ⅰ级者,成人多在大脑白质浸润生长,分为原浆型与纤维型两类. Ⅱ级者,属分化不良的星形细胞瘤,或称星形分母细胞瘤. Ⅰ、Ⅱ级病程进展较缓. 星形细胞瘤 Ⅲ、Ⅳ级即多形胶质母细胞瘤,恶性程度高,常见于中年之后,多位于大脑半球,并侵犯基底节与丘脑,血管丰富,易出血. 周围脑细胞组织水肿明显,从而致病情突然恶化,病程多较短[2].

    作者:潘桂光;高文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心肌梗死患者二尖瓣反流机制的超声心动图研究

    目的 利用超声学方法探讨心肌梗死患者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的发生机制.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海军总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84例心肌梗死患者(心梗组)和3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半定量判定二尖瓣反流程度,测量左室重构参数,左室舒张末容积(end diastolic volume,EDV)、左室收缩末容积(cend systolic volume,ESV)、瓣环-乳头肌间距(annular-papillary distance,APD)、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计算左室球形指数(sphericity indice,SI);测量二尖瓣几何形变参数,舒张期二尖瓣环面积(mitral annular area,MAA)、二尖瓣环收缩功能(mitral annular contraction,MAC)、对合高度(coaptation depth,CD)、对合点下面积(tenting area,TA)、前叶活动角度(AM angle)和左房容积指数(left atria volume index,LAVI).结果 心梗组MAA、TA、EDV、ESV、SI、APD、CD和LAVI高于对照组,MAC、AM angle和EF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反流程度患者超声参数对比,随MR程度加重,MAA、TA、CD、EDV、ESV、SI、APD、LAVI逐渐增大,MAC、AM angle、EF逐渐减低.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MR程度与TA、CD、MAA和LAVI相关.结论 左室重构会引起MR,该影响是通过改变二尖瓣几何构型来实现的.

    作者:刘秋颖;刘狄;张云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加小剂量氟比洛芬酯对婴幼儿麻醉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加氟比洛芬酯在婴幼儿手术全身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在解放军第四一三医院确诊为ASAⅠ~Ⅱ级,择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8个月~3岁婴幼儿6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瑞芬太尼+七氟醚组(RS组)、瑞芬太尼+七氟醚+氟比洛芬酯组(RSF组),每组20例.K组行氯胺酮静脉麻醉,RS组和RSF组术中麻醉维持以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为主,RSF组在手术开始前和手术结束后各静脉注射1次氟比洛芬酯0.5 mg/kg.记录3组患儿入室时(T1)、诱导后(T2)、手术开始后30 min(T3)、拔出气管插管时(T4)患儿的心率(HR)、平均血压(MAP)的变化、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苏醒时间及术后躁动发生率.结果 K组患儿各时间点HR、MAP明显高于RS组、RSF组(P<0.05),RS组与RSF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长于RS组和RSF组,RS组与RSF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躁动发生率RSF组明显低于K组和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加小剂量氟比洛芬酯苏醒迅速,血液动力学稳定,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适合于婴幼儿的手术麻醉.

    作者:徐文;毛树印;胡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经皮肾镜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患者50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经皮肾镜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在2014年5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接诊的100例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患者的诊疗情况.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经皮肾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碎石成功率、术后7 d的结石清除率、术后30 d的结石清除率、血培养阳性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效果相比,观察组碎石成功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观察组术后7 d结石清除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60%),观察组术后30 d结石清除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培养阳性率(2%)低于对照组(6%),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观察组(14%)明显小于对照组(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肾镜手术对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云;甘为;张少峰;张正龙;季辉华;陈胜;王天宝;李云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某转型医院骨科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骨科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探讨干预措施和效果.方法 选取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的213例I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2017年3月至2017年10月的144例I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干预组,分析2组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 对照组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率为85.45%(182例),干预组为52.78%(76例)(P<0.05);对照组术后24 h停药率为7.69%(14例),干预组为48.68%(37例)(P<0.05).结论 该院骨科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的现象,采取有效措施后,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有了显著改善.

    作者:张孟希;柴明珍;邱福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精神病区医务人员对诺如病毒知识知晓程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某战区医务人员对诺如病毒相关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情况,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自制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某战区1所精神病专科医院及3所综合医院275名精神病区医务人员对诺如病毒的知信行状况.结果医务人员对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免疫保护与宿主易感性、食品从业人员调离工作要求时限、预防措施、环境物品消毒液及手消毒液选择的知晓率得分较低,仅(1.85±0.71)分、(1.78±0.88)分、(1.83±0.80)分、(1.82±0.74)分、(1.77±0.80)分、(1.62±0.85)分;59.6%的医务人员对疫情表示忧虑,67.3%的医务人员认为疫情难以防控;病房及走廊空气消毒、饮水机清洗消毒、从事餐饮者定期检测粪便、主动筛检急性胃肠炎患者、餐具专人专用、督促患者饭前及便后洗手的防护行为低于50%.结论医务人员对诺如病毒疫情存在认知与行为背离现象,须加大健康教育力度.

    作者:谢媛琪;林萃灵;王萍;成芝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甲钴胺联合谷胱甘肽对草酸铂化疗致神经毒性的预防效果

    目的 探讨甲钴胺联合谷胱甘肽对预防草酸铂化疗所致神经毒性的效果.方法 选取山东省枣庄市峰城区人民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16例应用草酸铂方案化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8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周围神经毒性发生情况、神经症状评分(NSS)以及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情况,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周围性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分别为46.08%和76.40%,观察组发生周围性神经毒性的人数相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周围性神经毒性的患者其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后CEA和CA724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2组治疗前后各检测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草酸铂化疗开始前运用甲钴胺联合谷胱甘肽对预防其周围性神经毒性具有显著作用,且不影响化疗效果.

    作者:张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干休所高龄老年肺炎患者诊治回顾性分析

    目的 总结80岁以上高龄老年患者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近10年来2家干休所80例80岁以上高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0例患者中有34例以发热、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等肺内症状为首发症状;46例以嗜睡、反应迟钝、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心动过速以及原有基础病恶化等肺外症状为首发症状,胸部X线或CT检查以单侧或双侧点片状、斑片状浸润影居多,病灶多分布在肺段以下,80例患者中治愈47例,好转26例,无效4例,死亡3例.结论 80岁以上高龄老年肺炎表现多样,不典型,多合并多种慢性基础病,治疗周期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早期诊疗及个性化治疗有利于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作者:孙贤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巩膜隧道切口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巩膜隧道切口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在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诊治的白内障患者130例(130眼),根据信封随机分配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2组都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观察组采用上方角巩膜隧道切口,对照组采用右上方透明角膜切口,观察与记录术后角膜散光与视力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出现严重并发症;2组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裸眼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超声乳化时间与累积释放能量分别为(91.71±46.21)s和(53.31±11.14)%;而对照组分别为(92.59±39.68)s和(37.21±12.40)%,观察组的累积释放能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与术后3个月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对比无明显差异,而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与术前的角膜散光度分别为1.04°±0.56°和1.03°±0.45°,而对照组分别为1.65°±0.53°与0.98°±0.64°,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角膜散光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散光比较常见,巩膜隧道切口的应用能减少术后角膜散光度,且不增加手术难度,从而促进视力的改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维持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有关.

    作者:赵瑞莲;孙占昆;郭玉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我国是肝癌高发地区,发病率居全球首位,年死亡数高达33万,死亡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1]. 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患者随时面临癌栓脱落而造成栓塞、猝死的危险[2]. 随着医学的进步,治疗肝癌的手段和方法越来越多,但手术切除目前仍是首选. 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 年8月至2018年2月成功实施了2例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在心包切开下行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效果良好. 本文回顾性分析2例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的护理方法. 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红梅;胡江英;许楠楠;范彩云;程月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灌注压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患者习惯性体位眼灌注压波动趋势,及其与青光眼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年5月至2017年4月在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确诊的POAG患者31例31眼及正常对照组32例32眼,分别于10:00、14:00、18:00、22:00行坐位眼压及血压监测,2:00及6:00行卧位眼压及血压监测,计算出眼灌注压(ocular perfusion pressure,OPP)波动,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方法检验OPP波动与杯盘比、视野平均缺失(mean defect,MD)及图形标准差(pattern standard deviation,PSD)的相关性.结果 POAG组习惯性体位平均眼灌注压(mean ocular perfusion pressure,MOPP)日间均值为(44.13±7.91)mmHg(1 mmHg=0.133 kPa),夜间均值为(33.77±10.41)mmHg;对照组日间均值(44.97±5.43)mmHg,夜间均值(36.53±4.92)mmHg;POAG组和对照组的日间均值都高于夜间均值,均呈现昼高夜低的趋势.2组之间习惯性体位日间MOPP、夜间MOPP和全天MOP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日间P=0.62,夜间P=0.18,全天P=0.29).POAG组MOPP夜差和昼夜差波动、收缩期眼灌注压(systolic ocular perfusion pressure,SOPP)夜差波动、舒张期眼灌注压(diastolic ocular perfusion pressure,DOPP)昼夜差波动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PP波动与MD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41,95%CI:-0.63~-0.09,P<0.01)和PSD呈正相关(r=0.45,95%CI:0.21~0.67,P<0.01).结论 习惯性体位下POAG 组和正常对照组平均眼灌注压峰值均出现于白天,POAG 组的眼灌注压波动大于对照组.POAG 组患者OPP波动可能导致疾病发生发展.

    作者:胡佳丽;张文正;胡颖;周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白噪音干预对于长期血透患者疲乏状态的影响

    疲乏是一个广泛存在的现象,在健康人中疲乏是对长时间强烈活动的生理反应,并且通常不会对日常活动造成影响[1]. 患病的人尤其是长期慢性疾病患者将疲乏描述为无法抗拒的疲倦感,感到精力枯竭无法完成日常工作,懒惰或缺乏耐力,没有活力[2]. 在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存在比较广泛的疲乏现象[3] ,尽管长期血透患者的疲乏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甚至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有比较大的影响[4] ,但是报道却很少. 这种疲乏现象与患者的焦虑抑郁失眠有一定的关系[5-6]. 白噪音是一种功率频谱密度,是常数的随机信号或随机过程,听起来像下雨声、远处雷雨的声音或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具有良好的镇静、催眠作用[7-8] ,对多动症患儿可促使其注意力集中[9] ,能够调节中脑区和右侧颞上沟活动来提高学习能力[10] ,而白噪音对慢性病患者疲乏状态的影响尚无相关报道,本实验主要研究白噪音对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状态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作者:翁丽娜;崔益鸿;徐玮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免疫规划信息化系统运行现状的定性研究

    上海市某区按照全市统一安排,在全区推广运行免疫规划信息化系统. 免疫规划信息化系统(SIPIS),2011年7月进行了全市推广. 本研究介绍SIPIS实施以来的运行情况,以及使用者的看法.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 上海市某区免疫规划行政管理人员和业务管理人员.

    作者:王宇;应颖;蒋丽丽;陈佳婧;彭臻;王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利多卡因气雾剂对声带息肉摘除术麻醉中交感和迷走神经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气雾剂对全身麻醉声带息肉摘除术交感和迷走反应的抑制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声带息肉摘除术的全身麻醉者100例,ASA I~II级,随机分为利多卡因气雾剂组(L组)50例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50例.麻醉诱导后,L患者暴露声门后,对会厌和声门处喷利多卡因气雾剂,B组喷生理盐水.记录支撑喉镜置入时心动过缓的例数;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1 min(T2)、手术开始即刻(T3)、手术开始2 min(T4)时患者的收缩压(SBP)、心率(HR)的数值以及术后呛咳的等级.结果 L组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全身麻醉诱导后2组患者T1时HR、SBP均明显低于T0时(P<0.05);L组患者在T2~T4时HR、SBP均明显低于C组(P<0.05);L组患者术后0级和1级呛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多卡因气雾剂充分的表面麻醉能明显降低支撑喉镜所致心动过缓的发生率,降低患者插管和手术时的心血管交感反应,降低术后拔管时呛咳的程度.

    作者:宗晓倩;马钰;王辰;李永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新形势下军队疗养院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在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将信息技术作为提升疗养服务层次的核心角色,实现军队疗养院信息化+疗养,应被全军各单位疗养院重视,并成为一种趋势. 军队疗养院信息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各类信息业务应用将日新月异,这些新业务的应用,必将大大提高疗养工作的效率和水平,给军队疗养院的生存空间和业务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本文将海军青岛第一疗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思考概述如下.

    作者:代春丽;代维利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的结直肠腺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目的 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结直肠腺癌组织样本表达谱数据,筛选差异表达的基因及微小RNA(miRNA),构建结直肠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预后相关基因及miRNA.方法 首先在TCGA数据库下载结直肠腺癌组织样本表达谱数据,应用生物信息学原理探索并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及miRNA,构建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筛选其枢纽基因及相关miRNA,进而发现预后相关枢纽基因及miRNA.结果 共发现2个核心网络,结合2个核心网络的top10枢纽基因及相关miRNA,进一步确定了和预后相关的基因及miRNA,分别为CYP2E1和mir-885.结论 构建结直肠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可为研究结直肠癌的潜在发病机制提供了参考,枢纽基因及相关miRNA有可能作为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应用于临床.

    作者:卞承玲;戴剑;陆亚云;李子文;常乐;孙妹;闫飞虎;赵晓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海军医学杂志

海军医学杂志

主管:海军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海军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