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华县留守妇女艾滋病认知及卫生现状调查

金文洋;许锦秀;傅兰英

关键词:农村留守妇女, 艾滋病, 知识, 卫生
摘要:目的 了解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留守妇女艾滋病认知及卫生现状,为开展农村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群体抽样的方法对西华县901名留守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901名留守妇女中,通过电视途径获取艾滋病知识的占61.7%;知晓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中血液传播途径、母婴传播途径和性传播途径分别占78.8%、63.4%和58.6%;认为与艾滋病病人共餐握手共用马桶和蚊虫叮咬等非传播途径不会感染艾滋病分别占40.8 %60.3 %29.9%和48.7%;不愿和艾滋病病人接触的占79.3%.在卫生方面,半年体检一次的每天换洗内裤的、每天洗下身的和有妇科疾病的分别占11.4 %48.9 %52.3%和42.9%.结论 西华县留守妇女对艾滋病了解不全面,卫生状况较差,妇科疾病很多.应加强农村留守妇女的健康教育,提高其认知能力和卫生水平,这对防止艾滋病疫情向农村扩散有重要现实意义.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某机床厂212名喷漆作业人员心电图分析

    目的 了解苯及苯系物对喷漆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的危害程度.方法 2013年4月选取某机床厂212名喷漆作业工人为接触组,不接触毒物的241名教师为对照组,记录观察心电图变化.结果 喷漆作业工人的心电图异常率为32.0%,显著高于对照组12.4 %(P< 0.01),心电图改变主要以T波改变、ST-T波改变、ST段压低、束支或房室传导阻滞、左心室高电压等心律失常为主.结论 苯及苯系物使喷漆作业工人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受到损害,也间接地使心血管系统受到损害.

    作者:张俊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工作场所空气中硫化氢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目的 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硫化氢的方法.方法 工作场所空气中硫化氢用多孔玻板吸收管采集,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褐色硫化银胶体溶液,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比色定量.结果 本方法在0~20.0 g硫化氢标准系列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0.999,方法检出限为0.06 g/mL,低检出浓度为0.08 mg/m3(以采集7.5 L空气样品计),相对标准偏差为4.97%~8.16%,回收率为94.9%~97.4%.结论 该方法准确度高,已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作者:童月婵;赵敏;李雪;张泉;王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广西龙州县医防合作控制结核病3年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龙州县医防合作结核病防治模式效果,为结核病防治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参考.方法 收集2006-2011年龙州县实施医防合作前、后各3a龙州县结核病门诊登记资料,结合结核病防治规划工作月报表、季报表及年报表,对综合医疗机构患者转诊总体到位率、可疑肺结核症状者就诊率、肺结核患者登记率和治愈率等主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1年龙州县综合医疗机构转诊结核病患者及疑似结核症状者的总体到位率平均为82.73 %(1394/1 685);初诊患者就诊率平均为315/10万(5 172/1644314);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率平均为80.70/10万(1327/1 644 314);涂阳患者治愈率平均为84.82 %(475/5 60);涂阴患者完成疗程率平均为72.65 %(518/713).转诊患者总体到位率、可疑肺结核症状者就诊率、涂阳患者治愈率和涂阴患者完成疗程率等在2009年实施医防合作模式后3 a(2009-2011年)优于实施医防合作前3年(2006-2008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率则是实施医防合作前3a(2006-2008)优于实施医防合作后3 a(2009-2011年).结论 医防合作结核病防治工作模式有成效,提高了结核病防治的工作质量,应继续巩固和发展该工作模式.

    作者:廖锦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出境劳务人员传染病防治模式浅析

    通过对出境劳务人员传染病防治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建立出境劳务人员传染病防治的联防联控模式,提出在今后工作中要建立科学的传染病防控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加强对传染病的研究、加强对归国劳务人员的监测、深化检验检疫自身工作等对策和建议.

    作者:宋晓峰;刘海江;王丽丽;陈守光;姜宝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深圳地区环境中创伤弧菌污染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环境中创伤弧菌的污染状况及在不同类别样品中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集深圳地区范围内的环境样品,包括海产品、淡水产品、环境水质等,选择分离培养法进行创伤弧菌检测,对分离到的可疑菌株采用生化试验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 chain reaction,PCR)技术进行鉴定.结果 在725份样品中,120份检出创伤弧菌,总检出率为16.6%.不同类别样品中,淡水鱼检出率高为38.6%,其次为近海海水为22.5%、甲壳类产品为19.8%.不同季节采集样品创伤弧菌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深圳地区环境中创伤弧菌污染状况不容乐观,温暖季节应加强对淡水鱼类及海产品进行创伤弧菌污染的监测,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袁月明;袁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乙酰丙酮法测定香菇中的甲醛

    目的 建立乙酰丙酮法测定香菇中甲醛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 样品经蒸馏处理后,馏出液中甲醛与乙酰丙酮生成稳定的黄色化合物,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结果 方法的线性范围在1μg/mL~8μg/mL,回归方程为y=Q01x-0.019 9,r=0.998 5,回收率87.8%~101.2%,相对标准偏差<5.0%.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适用于香菇中甲醛的测定.

    作者:王冬芬;李道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某高校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高校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2年6月~8月对前来接种的高校儿童家长492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比较其免疫规划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高校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知识知晓率平均为62.94%,家长文化水平和专业背景对知晓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强免疫规划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儿童家长对免疫规划知识的认识,增强接种疫苗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疫苗接种率.

    作者:刘凤艳;吴富领;吴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河南省肉鸡养殖和屠宰加工过程中沙门菌污染监测

    目的 了解河南省肉鸡养殖和屠宰过程中沙门菌的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选择肉鸡产品销量占河南省市场60%以上的养殖场和屠宰场,于2010年6~ 10月份在肉鸡养殖环节采集成年鸡肛拭子、在屠宰环节采集鸡酮体按照GB4789.4-2010进行沙门菌定性或/和定量检测.结果 共检测368只鸡肛拭子,沙门氏菌检出率8.7%;186份鸡酮体,检出率24.2%.鸡肛拭子检出率高的月份是7、8月、鸡酮体检出率较高的月份分布在6、8月份;两类样本检出沙门菌血清型前3位一致,均为印第安纳、肠炎 和哈达尔沙门菌.鸡酮体沙门菌污染量较低,91.1%在10MPN/g以下.检出沙门菌均具有invA基因.肉鸡胴体和活鸡肛拭子分离沙门菌均具有严重的多重耐药现象,活鸡肛拭子沙门菌较胴体沙门菌耐药严重.结论 肉鸡沙门菌的污染取决于肉鸡携带沙门菌和养殖环境中沙门菌的污染状况,并通过屠宰过程使污染扩大化和复杂化.宰后酮体鸡沙门菌的含量不高,但是沙门菌的存在将对食品安全造成潜在危害.分离沙门菌菌株耐药现象严重,提示政府要加大监测力度,养殖部门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张冬民;张秀丽;郭晓玲;闫华伟;毛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004-2012年漯河市梅毒疫情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漯河市梅毒流行特征,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结果 2004-2012年漯河市报告梅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率由2004年的4.46/10万,上升到2012年的35.30/10万;发病率排序由2004年的11位上升到2012年的第5位;发病人群向大年龄组转移,70岁以上年龄组占总发病数的19.31%;隐性梅毒所占比重增加,占51.59%.结论 漯河市梅毒发病率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梅毒防控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对人群健康教育,加强对临床医生的培训,及时发现和治疗现症病人,规范疫情报告,遏制疫情快速上升势头.

    作者:赵桂让;任冬冬;胡昕;齐亚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005-2012年海门市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2005-2012年海门市梅毒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5-2012年海门市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2年海门市梅毒疫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6.89/10万.报告发病率由2005年的4.03/10万增至2012年的25.49/10万,呈快速增长趋势.病例主要集中在20~49岁人群,男性多于女性,职业主要为农民及工人,城区报告病例数多.结论 梅毒疫情还在快速增长,要加强对孕产妇的检测筛查,突出重点人群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梅毒的流行.

    作者:陆新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全血中铅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方法

    目的 研究基体改进剂和升温程序对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的影响,找出能稳定、灵敏、准确地测定血铅的基体改进剂和升温程序.方法 比较不同的基体改进剂及含量与吸光度的关系,确定佳的基体改进剂组合;测绘温度-吸光度曲线来确定升温程序.结果 基体改进剂采用0.10%硝酸钯+0.06%硝酸镁混合使用;升温程序采用灰化温度500℃30 s、原子化温度1800℃3 s.血浓度0~600μ g/L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良好,r=0.999 0,样品RSD%为1.43%~ 3.66%,方法的检出限:4.21 μg/L.结论 本方法样品无需消化处理直接进样,方便快捷且灵敏度、准确度满足工作要求,适合大批量样品的检测工作.

    作者:王成;王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011-2012年武汉市()口区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分析

    目的 对7类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进行检测,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提供执行依据.方法 样品采集于武汉市口区主要的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按照GB/T5009.34-2003《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第一法盐酸副玫瑰苯胺法执行.结果 7类食品检测的二氧化硫含量在0.0~8.94 g/kg之间,检出率在在24.7 %~97.3%之间,合格率在41.3%~ 95.5%之间.干菜合格率低,只有41.3%,其次是竹笋、银耳、腐竹,酱腌菜、粉丝粉条和莲子污染情况好于前四类食品.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合格率有明显的差异,大型超市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合格率高,农贸市场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合格率低.结论 监测的七类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应当引起有关执法部门重视,需要加大监管力度.

    作者:吴少红;李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濮阳市居民合理膳食指导工作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合理膳食指导工作效果,探索评价方法,为今后此工作开展提供指导.方法 对近4a来受过指导的居民进行分组,随机抽样,对基本营养知晓率进行问卷调查,食用油、食盐摄入量采用连续3d入户调查,并用excel 2003整理,利用SPSS12.0统计分析.结果 居民基本营养知识知晓率由2009年的27.7%上升到2012年的7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11.8,P<0.05),城市高于农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3.19,P<0.05);食用油、食盐摄入量由2009年的34.7 g、12.8 g下降到2012年32.6 g、11.2g,分别下降2.1 g、1.6 g.结论 居民合理膳食指导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应扩大合理膳食指导的覆盖面,多种途径进行宣传,从根本上改变居民的不良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

    作者:麻顺广;王瑞卿;杨翠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013年上半年广西卫生行政处罚案件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广西卫生行政处罚的现状与问题,为决策者制定卫生监督工作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中国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产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监督信息报表的数据为依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广西卫生行政处罚案件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南宁与柳州市、医疗卫生与公共场所卫生专业,主要通过卫生监督检查中发现,处罚力度低.结论 卫生法律制定滞后,监管难,执法力度低,无证非法行医案件执行难,群众参与少,卫生执法条件有待改善.

    作者:朱其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011-2012年鹤壁市淇滨区室内游泳池水质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鹤壁市淇滨区3家室内游泳场所的水质卫生状况.监督指导游泳池经营者做好水质处理,为有效地预防控制介水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国家相关卫生检查标准对鹤壁市淇滨区3家游泳场所的水质进行卫生监测和调查.结果 2011-2012年共检测游泳池水样433份,合格306份,总合格率为70.59%.其中,2011-2012年总合格率分别为61.31%和76.99%.不同年份间合格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鹤壁市淇滨区室内游泳池水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余氯的合格率较低,应加大对游泳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强化游泳场所池水卫生消毒.

    作者:李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调查

    目的 调查一起某餐饮店发生食物中毒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的方法.结果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流行病特征以及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判断本次发病为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结论 高温天气要特别加强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特别是餐饮行业冷荤食品的监管,以预防类似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莺;吴少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温室条件下农药使用与女性菜农生殖系统疾病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大棚种植中农药暴露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方法 对从事蔬菜大棚种植的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将农药暴露分为低、中、高三个暴露组,对不同农药暴露组之间均衡性检验后分析农药暴露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结果 低、中、高三个农药暴露组,分别为183、174、212人.除孕期并发症以外,不同农药暴露组女性月经功能异常状况、妇科疾病、不良妊娠结局、性功能状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农药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9、0.31、0.13、0.16.结论 长期农药暴露对女性生殖健康具有影响,其中对女性月经功能状况、妇科疾病、不良妊娠结局、性功能状况等的影响为明显.

    作者:赵健;尚积玉;李京;邱玉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结核分枝杆菌吡嗪酰胺酶-GST融合蛋白表达载体构建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目的 构建结核分枝杆菌pncA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获得结核分枝杆菌吡嗪酰胺酶的表达蛋白.方法 制备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片段;通过pGEX4T-1构建表达载体pGEX4T-pncA,经序列测定证实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DH10b,再经IPTG诱导表达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吡嗪酰胺酶融合蛋白;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免疫印迹分析重组蛋白.结果 扩增出了结核分枝杆菌pncA基因,构建了具有正确基因序列的质粒载体pGEX4T-pncA,转化大肠杆菌BL21后经诱导产生了高水平的表达产物.结论 构建了质粒载体,并诱导表达了GST-吡嗪酰胺酶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吡嗪酰胺耐药性奠定了基础.

    作者:闫国蕊;马晓光;石洁;李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益艾康胶囊治疗艾滋病8年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艾滋病感染者/病人服用益艾康胶囊治疗8a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研究方法,对2004年服用益艾康胶囊治疗的150例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做为研究对象,从人口学资料、CD4计数及病死率等方面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服用益艾康胶囊治疗的艾滋病感染者/病人CD4计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基线263.18个/μL上升到治疗满8年后438.01个/μL,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11,P< 0.01).但8a累计病死率25.33 %(38/150)比当地全部艾滋病感染者/病人8a病死率28.06 %(264/941)略低,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x2=0.479,P>0.05).结论 服用益艾康胶囊治疗艾滋病可以改善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免疫能力效果显著.

    作者:魏顺远;康冰;柳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亳州市孕妇碘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 为了掌握和评价毫州市孕妇人群碘营养状况.方法 通过对毫州市各县区2012年孕妇人群的尿碘水平进行监测,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标准作依据,评价孕妇人群碘营养状况.结果 经检测400名孕妇尿碘分布范围是11.08 ~ 624.93μg/L,尿碘测定结果<150.00 μg/L的占36.75%(147/400);在150.00~249.00μg/L之间的占36.25%(145/400);在250.00~ 499.00 μg/L之间的占26.00%(104/400);>500.00 μg/L的占1.00 %(4/400).早、中、晚孕期孕妇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55.02、183.17、183.04 μg/L,经统计学分析各组的尿碘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县区孕妇尿碘中位数分别是190.78、182.61、181.34和176.56 μg/L,各县区的尿碘值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次调查孕妇的尿碘中位数为182.61 ug/L,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标准,但仍有部分孕妇尿碘值偏低及少数孕妇碘超量摄入,因此可认为毫州市孕妇的碘营养状况并不理想.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孕妇碘营养水平监测,对碘营养存在问题的孕妇进行及时有效地干预,以便有效防治孕妇碘营养不良.

    作者:唐慧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