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新华
目的 探讨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的微量镉.方法 在选定的微波条件下,通过硝酸一氢氟酸—盐酸对土壤进行样品的消解,然后用石墨炉原子吸收进行测定.结果 在0~5.0 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6,检出限为0.110 μg/L,变异系数<5%,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6 %~106%.结论 该方法具有简单、分析速度快,结果准确等优点.
作者:俎志平;高丽红;胡亚奇;仝玉萍;寇志华;胡辉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某地区14家中小型假发生产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的分析,了解该地区中小型假发生产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特点,更好的为企业提出职业病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监护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 工作场所可能存在毛发尘、苯系物、硫酸、氨、双氧水、苯胺、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噪声检测结果超标率为,主要集中是三联机车间.有害作业工人职业健康体检率为56.2%.结论 该类企业生产规模较小,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不高,工作场所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是噪声、苯、甲苯,需重视帘子胶和分散染料中的有毒成分通过皮肤粘膜吸收,需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管理.
作者:王晓轲;张晓杰;杨冠荣;曹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河南省报纸关于结核病相关信息的发布情况,为制订结核病信息传播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5家河南省报纸在2011年发布结核病相关信息进行分析,使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7软件按数量、主题、信源和体裁分类统计.结果 2011年25家河南省报纸共发布结核病相关信息71篇,其中3月份发布35篇.40.80%的信息是以结核病防治知识普及为主题的;76.00%的信息的来源为结防机构和专家学者;60.10%的信息体裁为消息.结论 信息发布的数量相对较少且发布不均衡;信息的主题、信源、体裁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报纸需要深入、全面、持续地发布结核病相关信息,营造多部门参与结核病防治工作.
作者:蒋建国;张艳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2003-2012年偃师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情况,查找工作中存在问题.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结果 2003-2012年偃师市所辖监测医院共报告AFP病例3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61/10万,无明显发病季节.24h个案调查率100.00%,合格标本采集率100.00%,麻痹60 d后及时随访率94.44%,病例均为市级以上医院和疾控中心报告,报告及时率100.00%,乡镇卫生院及以下医疗单位无报告病例.结论 偃师市AFP监测系统运行良好,还存在有薄弱环节,需进一步加强监测工作.
作者:马进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780户居民控油限盐膳食干预的结果.方法 在26个县(区)各随机抽取一个村(社区),以具有膳食改善意愿为原则选取30户家庭,以膳食指导为干预手段,分别在膳食指导前后用称重法进行三日食用油和食盐摄入量的调查,计算以家庭为单位的每标准人日食用油和食盐摄入量.结果 膳食指导后食用油、食盐和总食盐的摄入量均有明显的降低(P<0.01),食用油和总食盐摄入量的合格率明显上升(P<0.01).结论 膳食指导作为主要的干预手段可以有效的降低居民食用油和食盐的摄入量.
作者:詹(瑄);张书芳;袁蒲;付鹏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对7类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进行检测,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提供执行依据.方法 样品采集于武汉市口区主要的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按照GB/T5009.34-2003《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第一法盐酸副玫瑰苯胺法执行.结果 7类食品检测的二氧化硫含量在0.0~8.94 g/kg之间,检出率在在24.7 %~97.3%之间,合格率在41.3%~ 95.5%之间.干菜合格率低,只有41.3%,其次是竹笋、银耳、腐竹,酱腌菜、粉丝粉条和莲子污染情况好于前四类食品.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合格率有明显的差异,大型超市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合格率高,农贸市场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合格率低.结论 监测的七类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应当引起有关执法部门重视,需要加大监管力度.
作者:吴少红;李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2005-2012年海门市梅毒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5-2012年海门市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2年海门市梅毒疫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6.89/10万.报告发病率由2005年的4.03/10万增至2012年的25.49/10万,呈快速增长趋势.病例主要集中在20~49岁人群,男性多于女性,职业主要为农民及工人,城区报告病例数多.结论 梅毒疫情还在快速增长,要加强对孕产妇的检测筛查,突出重点人群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梅毒的流行.
作者:陆新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艾滋病感染者/病人服用益艾康胶囊治疗8a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研究方法,对2004年服用益艾康胶囊治疗的150例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做为研究对象,从人口学资料、CD4计数及病死率等方面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服用益艾康胶囊治疗的艾滋病感染者/病人CD4计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基线263.18个/μL上升到治疗满8年后438.01个/μL,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11,P< 0.01).但8a累计病死率25.33 %(38/150)比当地全部艾滋病感染者/病人8a病死率28.06 %(264/941)略低,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x2=0.479,P>0.05).结论 服用益艾康胶囊治疗艾滋病可以改善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免疫能力效果显著.
作者:魏顺远;康冰;柳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凯氏定氮法作为测定蛋白质的经典方法在食品检测中应用很广,然而其操作过程相对复杂,但只要对其分析过程中的具体细节加以严格控制,就能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从而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本文就奶粉检测过程中称量、消化、蒸馏及滴定等需注意的环节作了细致的分析和总结,望能为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作者:王曙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基体改进剂和升温程序对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的影响,找出能稳定、灵敏、准确地测定血铅的基体改进剂和升温程序.方法 比较不同的基体改进剂及含量与吸光度的关系,确定佳的基体改进剂组合;测绘温度-吸光度曲线来确定升温程序.结果 基体改进剂采用0.10%硝酸钯+0.06%硝酸镁混合使用;升温程序采用灰化温度500℃30 s、原子化温度1800℃3 s.血浓度0~600μ g/L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良好,r=0.999 0,样品RSD%为1.43%~ 3.66%,方法的检出限:4.21 μg/L.结论 本方法样品无需消化处理直接进样,方便快捷且灵敏度、准确度满足工作要求,适合大批量样品的检测工作.
作者:王成;王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新乡市市场上仿瓷餐具中甲醛迁移量的抽样检测,了解新乡市市场仿瓷餐具的安全状况.方法 在新乡市市区及周边县区的市场日用批发部、土产日杂批零店、以及超市采集不同价位的仿瓷餐具,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单体迁移量.结果 实验检测样品的合格率为53.7%,其中超出国家限值1~2倍以内的为31.7%,超出国家限制值2倍以上的14.6%.结论 新乡市市场上销售的仿瓷餐具中甲醛迁移量的检出率较高,仿瓷餐具作为餐饮食品用具存在安全隐患.
作者:李文红;李家珂;张春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合理膳食指导工作效果,探索评价方法,为今后此工作开展提供指导.方法 对近4a来受过指导的居民进行分组,随机抽样,对基本营养知晓率进行问卷调查,食用油、食盐摄入量采用连续3d入户调查,并用excel 2003整理,利用SPSS12.0统计分析.结果 居民基本营养知识知晓率由2009年的27.7%上升到2012年的7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11.8,P<0.05),城市高于农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3.19,P<0.05);食用油、食盐摄入量由2009年的34.7 g、12.8 g下降到2012年32.6 g、11.2g,分别下降2.1 g、1.6 g.结论 居民合理膳食指导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应扩大合理膳食指导的覆盖面,多种途径进行宣传,从根本上改变居民的不良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
作者:麻顺广;王瑞卿;杨翠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快速准确检测尿汞的方法.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结果 尿汞结果在0~1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 7,检出限为0.003 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0.74%,回收率为95.2%~104.0%.结论 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是测定尿汞含量的可靠方法.
作者:高丽红;俎志平;仝玉平;寇志华;胡辉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大棚种植中农药暴露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方法 对从事蔬菜大棚种植的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将农药暴露分为低、中、高三个暴露组,对不同农药暴露组之间均衡性检验后分析农药暴露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结果 低、中、高三个农药暴露组,分别为183、174、212人.除孕期并发症以外,不同农药暴露组女性月经功能异常状况、妇科疾病、不良妊娠结局、性功能状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农药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9、0.31、0.13、0.16.结论 长期农药暴露对女性生殖健康具有影响,其中对女性月经功能状况、妇科疾病、不良妊娠结局、性功能状况等的影响为明显.
作者:赵健;尚积玉;李京;邱玉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苯及苯系物对喷漆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的危害程度.方法 2013年4月选取某机床厂212名喷漆作业工人为接触组,不接触毒物的241名教师为对照组,记录观察心电图变化.结果 喷漆作业工人的心电图异常率为32.0%,显著高于对照组12.4 %(P< 0.01),心电图改变主要以T波改变、ST-T波改变、ST段压低、束支或房室传导阻滞、左心室高电压等心律失常为主.结论 苯及苯系物使喷漆作业工人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受到损害,也间接地使心血管系统受到损害.
作者:张俊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肉鸡养殖和屠宰过程中沙门菌的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选择肉鸡产品销量占河南省市场60%以上的养殖场和屠宰场,于2010年6~ 10月份在肉鸡养殖环节采集成年鸡肛拭子、在屠宰环节采集鸡酮体按照GB4789.4-2010进行沙门菌定性或/和定量检测.结果 共检测368只鸡肛拭子,沙门氏菌检出率8.7%;186份鸡酮体,检出率24.2%.鸡肛拭子检出率高的月份是7、8月、鸡酮体检出率较高的月份分布在6、8月份;两类样本检出沙门菌血清型前3位一致,均为印第安纳、肠炎 和哈达尔沙门菌.鸡酮体沙门菌污染量较低,91.1%在10MPN/g以下.检出沙门菌均具有invA基因.肉鸡胴体和活鸡肛拭子分离沙门菌均具有严重的多重耐药现象,活鸡肛拭子沙门菌较胴体沙门菌耐药严重.结论 肉鸡沙门菌的污染取决于肉鸡携带沙门菌和养殖环境中沙门菌的污染状况,并通过屠宰过程使污染扩大化和复杂化.宰后酮体鸡沙门菌的含量不高,但是沙门菌的存在将对食品安全造成潜在危害.分离沙门菌菌株耐药现象严重,提示政府要加大监测力度,养殖部门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张冬民;张秀丽;郭晓玲;闫华伟;毛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掌握和评价毫州市孕妇人群碘营养状况.方法 通过对毫州市各县区2012年孕妇人群的尿碘水平进行监测,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标准作依据,评价孕妇人群碘营养状况.结果 经检测400名孕妇尿碘分布范围是11.08 ~ 624.93μg/L,尿碘测定结果<150.00 μg/L的占36.75%(147/400);在150.00~249.00μg/L之间的占36.25%(145/400);在250.00~ 499.00 μg/L之间的占26.00%(104/400);>500.00 μg/L的占1.00 %(4/400).早、中、晚孕期孕妇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55.02、183.17、183.04 μg/L,经统计学分析各组的尿碘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县区孕妇尿碘中位数分别是190.78、182.61、181.34和176.56 μg/L,各县区的尿碘值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次调查孕妇的尿碘中位数为182.61 ug/L,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标准,但仍有部分孕妇尿碘值偏低及少数孕妇碘超量摄入,因此可认为毫州市孕妇的碘营养状况并不理想.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孕妇碘营养水平监测,对碘营养存在问题的孕妇进行及时有效地干预,以便有效防治孕妇碘营养不良.
作者:唐慧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安阳地区小婴儿维生素D补充剂添加情况和小婴儿家长对维生素D补充剂添加的知识来源,借以指导儿保医务人员对维生素D知识的宣传方向和力度.方法 收集来本院儿保门诊进行42 d体检的小婴儿684例,调查小婴儿维生素D补充剂添加情况,以及家长对添加维生素D补充剂的知识来源.结果 小婴儿42 d体检时维生素D补充剂的添加率为20.18 %(138/684),其中63.77 %(88/138例)家长的信息来源于医生的指导,31.16 %(43/138例)来源于自己信赖的家人或朋友,另有5.07 %(7/138)通过其他途径获得信息.结论 安阳地区小婴儿维生素D补充剂添加率不高,添加维生素D的重要性有待进一步普及.
作者:姬志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高校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2年6月~8月对前来接种的高校儿童家长492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比较其免疫规划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高校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知识知晓率平均为62.94%,家长文化水平和专业背景对知晓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强免疫规划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儿童家长对免疫规划知识的认识,增强接种疫苗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疫苗接种率.
作者:刘凤艳;吴富领;吴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国产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上市后的安全性与免疫原性.方法 2011年8~10月在河南省长葛、禹州和登封开展了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6 171名观察对象随机分配到接种组(3 083人)和对照组(3 088人).接种组每人接种一剂疫苗,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处理,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免疫后28 d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接种组随机抽取599人作为免疫效果评估对象,在免疫前和免疫后28 d,采用微量血凝抑制(HI)试验测定疫苗抗体.结果 接种组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4 %(220/3 083)和1.36 %(42/3 083).对照组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 %(36/3 088),无局部不良反应发生.接种组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x2=138.285,P<0.001;x2=42.356,P<0.001).接种组H1N1、H3N2及B型抗体阳转率分别为79.30%、82.80%和67.60%,抗体保护率分别为89.30%、98.30%和93.00%,GMT分别为1∶416、1∶796和1∶180.结论 国产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适宜推广应用.
作者:尤爱国;夏胜利;陈豪敏;张锦;苏佳;茹维萍;黄丽莉;刘国华;许汴利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