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患者,女,2岁,因外感暑热,加之饮食不节而致发热反复不退已历周余.在儿科门诊经抗炎、退热等对症治疗未能控制而入院治疗.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利用特殊环境下人员生存能力的特点和高等概率论的基本概念,提出一种特殊环境下人员生存能力的数学模型,给出了该模型下的生存率函数、风险函数、亚健康概率及亚健康概率密度函数解析式,在理论上讨论了在一定百分比的人员不出现亚健康状态时、环境一定时和不同的环境时等几种情况下,生存率随着生存时间比的变化规律.为建立特殊环境下人员生存能力的评估体系的理论研究提供一种思路.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的疾病,其病原体以病毒为主,可占原发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病毒感染后,上呼吸道黏膜失去抵抗力,细菌可乘虚而入,发生混合感染[1].由于抗生素的不断推陈出新及广谱抗生素的应用,致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上升,目前中药治疗逐渐受到重视.我院采用鱼金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18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蛋白、高脂、高热量饮食),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运动的减少,罹患糖尿病、高血压,甚至同时患有这2种疾病的患者正在逐年增加.外科手术和麻醉可引起循环功能和代谢的改变,且此类患者常伴有动脉硬化,因此常累及心、脑、肾功能,从而诱发多种并发症.由于高血糖,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血管病变,使组织血供减少,抵抗力下降,患者容易发生感染且较难控制,切口愈合困难[1].2005年6月18日我院外科收治1例原有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史多年的直肠癌患者,对其实施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良好,20 d后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患者1,男性,78岁,因腹痛、腹泻、胸闷3 h入院.患者于2004年8月24日凌晨1时出现腹痛、腹泻,呈水样便,无里急后重,无发热,无恶心呕吐,至入院时腹泻达26次,随后出现胸闷、头晕、乏力,约3 h后由120救护车送入院.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对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护理经验,提高对本病的整体护理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命.方法:对24例MS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护理要点.结果:加强对MS患者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功能锻炼及饮食、出院指导等,患者的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稳定和好转.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MS患者治疗效果和减少复发的重要因素.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1例家族遗传性白内障系谱的遗传性类型及致盲规律.方法:在患者就诊时所做系谱调查的基础上,10年后对其变化进行随访.结果:①本家系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类型;②其发病特点及发展规律为:年青时晶体混浊对视力影响不大,成年后病情加速发展,中年因白内障致盲,需白内障手术治疗;③符合绕核性白内障的双侧性静止性的发病特点.结论:根据此类白内障早老性发生的特点,对静止期的患者,应及时指导日常防护并定期随访,成年后用药物延缓病情发展,以推迟因白内障过早致盲.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肾衰伴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治疗组6例,采用血液透析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肾衰伴急性脑梗死;对照组12例,采用胞二磷胆碱加血塞通静滴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66.7%,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血液透析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肾衰伴急性脑梗死优于常规方法.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净化手术部空气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选择2间面积为37 m2净化手术间,设第1间为对照组,实施净化手术部的一般管理制度.结果:2组在净化开启30 min后以及患者进入时,菌落数均达标,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在工作人员进入及整个手术过程中空气监测的菌落数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实验组的空气洁净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空气洁净度的影响因素,有效减少净化开启后人流和物流量,能大限度地提高空气洁净度.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海军舰艇军医在舰艇上实施手术时,由于舰艇摇摆,不能站位进行手术操作,通常采用坐位进行.我军舰艇目前还未装备专供手术用的舰艇手术坐椅,使用的只是普通的圆形螺旋升降凳子;另外,因舰艇结构不能随意改变,手术坐椅不宜固定于甲板上.因此,舰用手术椅的研制,不仅大大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更能使军医在舰艇摇摆达30度时,确保手术的顺利实施.本手术椅4个椅腿利用线圈产生的磁场与舰艇甲板固定,并可在40~80 cm高的范围内自由调节,椅面可向椅背方向折叠,便于搬运与存放.此坐椅稳定性高、牢固结实、具有一定的抗摇摆特点.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海上医疗队主要执行海上作战支援卫勤保障任务,通常协助师救护所进行早期治疗.配有口腔科军医、技师,配置牙科手术器械包,开展口腔颌面部损伤专科救治.为更贴近实战需要,做到拉得出、展得开、救得下,我们根据多次海上卫勤演练情况,结合平时口腔颌面部损伤临床急救经验,认为海上医疗队口腔科军医应具备以下能力.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胰头癌是胰腺癌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在普外科手术治疗中难度较大,手术损伤范围较广,术后放置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目的在于及时排除腹腔内炎性渗出及其他毒性物质[1].做好术后护理是防止术后感染、胰漏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近年来,世界主要军事大国都在加紧高功率微波武器(又称射频武器)的研究,这种可用来攻击敌方电子设备并杀伤作战人员的新式武器已在战争中崭露头角.美国海军在海湾战争中就使用了高功率微波弹头,数枚高功率微波炸弹配合其他武器曾使巴格达指挥系统、国家电视台等一度中断运转,显示出其作为新一代高技术武器的强大威力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在现代海战中也将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有关高功率微波武器医学防护研究已成为军事医学面临的现实问题.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2001年10月至2005年4月,我院对138例混合痔患者采取内痔注射、外痔切除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以评价理论为指导,在调研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理论、专家咨询、层次分析、统计分析等理论和方法,研究并建立了一套战时卫生战备物资单项消耗标准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量化可比,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导向性及操作性.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对人类生活的公共环境中电离辐射危害的监测和防护是有关国际组织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在辐射环境监测理论研究和现场实践方面已经有较好的基础.随着国家环保部门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和检查、监督力度的加强,参与环境监测工作的单位和人员越来越多.但是,有关辐射环境监测的一些概念却因为不同标准的不同表述而造成了理解上的不一致,对实施监测工作有一定影响.2001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对该领域的有关概念进行了新的定义,列举了适用于不同类型环境的监测方案,提出了辐射环境监测的标准分析方法.这既是经验总结,也标志着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将有新的起点.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学习<规范>及有关标准,有些收获,愿与读者讨论,共同提高.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再出血是SAH致命的并发症,出血后1个月内再出危险性大.2周内再发生率占54%~80%,任何可引起血压及颅内压升高的诱因都有可能诱发再出血.现对本科自2004年1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11例蛛网膜下腔再出血患者的再出血诱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航海晕动病的防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药物防治、加强锻炼、减少诱发因素.其中积极锻炼、提高机体适应能力是比较积极有效的措施,但对一部分人员药物防治是不可少的.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34岁,2005年8月20日因左手掌尺侧玻璃割伤而就诊,给予清创缝合后未进行破伤风抗毒素皮肤过敏试验,直接常规脱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20011110)1 500 IU,肌注注射后经观察30 min患者自觉无不适后离院.3 d后肌肉注射处(臀部)出现直径约10 cm丘疹,面部潮红,颈部、胸肋及背部、双下肢股骨内侧出现红色丘疹,成片状,边缘清晰,凸出皮肤,全身奇痒难忍,生命体征正常.患者清创术后未服用任何药物,分析认为系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引起的迟发性过敏反应,立即给予抗过敏治疗:10%葡萄糖酸钙10 ml加等量10%葡萄糖溶液缓慢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 mg、维生素C 2 g加入10%葡萄糖溶液500 ml中静脉滴注,肌肉注射非那根25 mg,皮肤患处涂氢化可的松软膏,30 min后全身奇痒消失,全身皮疹逐渐消退,3 d后皮肤完全恢复正常.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缺氧(hypoxia)是许多疾病所共有的一个基本病理过程.例如休克、呼吸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贫血等,都可以引起缺氧.缺氧在军事医学中也是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例如高原适应不全症主要是缺氧的问题,高空飞行、潜水作业等,如果处理不当或发生意外,均可发生缺氧.所以研究缺氧(特别是急性缺氧或急性低压缺氧)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缺氧所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对于潜水和航空医学缺氧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是从急性低压缺氧(包括高原和高空缺氧等)和急性常压缺氧2部分对机体的影响进行探讨.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