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切口甲状腺手术236例

孙明举;唐建军;许克;蒋冬平;李垂启;李伟;常静敏;王淑华

关键词:小切口手术, 甲状腺手术
摘要:我院1990~1998年共施行小切口甲状腺手术236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36例,男37例,女199例,年龄18~66岁.甲状腺囊肿(包括腺瘤囊性变)17例,甲状腺腺瘤 29例,单侧叶结节性甲状腺肿87例,双侧叶结节性甲状腺肿101例,甲状腺癌2例.全部病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
海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低压缺氧对血清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低压缺氧时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 000 m低压缺氧组、8 000 m低压缺氧组.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NO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ET含量.结果: 5 000 m、8 000 m急性低压缺氧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NO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ET含量显著升高(P< 0.05或P<0.01);5 000 m组与8 000 m组比,NO、ET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缺氧后机体发生病理改变与NO合成下降、ET合成增加导致功能失衡有关.

    作者:王昊;张慧;沈俊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结核杆菌实验诊断的研究进展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实验室诊断是早期发现结核病、指导临床用药、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细菌学诊断、免疫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和基因诊断4个方面对结核杆菌的检测方法进行了阐述.

    作者:陈双红;封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飞行人员内科体检和医学鉴定工作的体会

    飞行人员大体检是空勤疗养任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提高飞行员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我院多年来大体检的情况,对容易造成影响内科体检和医学鉴定质量的几个问题作一探讨,体会如下.

    作者:康颖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一起“空调症”暴发的调查

    2000年6月,某部大型综合补给舰担负某礁守防部队官兵换班运载任务;在往返航途中,换班官兵先后发生上呼吸道感染(以下简称上感)病人57例,罹患率为18.2%,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唐新民;朱维杰;谢国乾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慢性根尖周脓肿的保守疗法初探

    慢性根尖周脓肿是口腔门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按一般常规的治疗方法,即开放、扩根、引流、抗生素对症治疗等,有时疗效不是十分理想,疗程长,复诊次数多,甚至出现毒副反应.笔者近年采用甲硝唑、氯霉素眼药水和碘仿三者配制成糊剂(甲-氯-碘糊剂),对178例患者188颗牙进行根管充填.通过临床观察,并与采用传统根管糊剂牙胶尖作根充的58颗牙作比较,随访2年显示,甲-氯-碘糊剂具有较好疗效.现结合临床报告如下.

    作者:贾皖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偏头痛血小板5-HT2A受体mRNA和粘附分子表达的改变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血小板5-HT2A受体mRNA和粘附分子表达的改变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技术检测偏头痛患者血小板中5-HT2A受体mRNA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偏头痛患者全血血小板膜CD41和CD62P的表达,并分析5-HT2A受体mRNA表达与CD41和CD62P的相关性.结果:发作期组患者5-HT2A受体的表达水平与间歇期组和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发作期组、间歇期组血小板膜粘附分子表达均较正常组高(P<0.01).发作期组5-HT2A受体mRNA与CD41高度正相关(r=0.983, P<0.01),与CD62P中度正相关(r=0.716, P<0.01).结论:偏头痛患者5-HT2A受体的表达和血小板膜粘附分子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强,提示血小板活化在偏头痛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初树;朱成全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海上救生难点与对策

    阐述了海上救生难点:落水人员海上生存时间有限、及早搜寻难、恶劣海况捞救难、冻僵复温现场急救难;多部门、多系统、多维救援力量组织协调难.针对以上难点提出对策:健全海上军民救生体制,研制和配套装备海上救生系列装备,加强海上救生队伍建设,重视规范训练,提高海上救生能力.

    作者:褚新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影响疗养院护理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疗养院因其环境优美、医疗康复设施齐全、技术精良、服务周到,曾得到社会的公认.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大潮的浸透,疗养院的护理工作质量近年来有滑坡的趋势.笔者就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及对策谈点初浅的看法.

    作者:牛若梅;俞亚社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浅析护理工作在口腔门诊中的作用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观念的转变,口腔保健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口腔门诊具有以下特点:病人多,复诊次数多,流动量大,涉及到的仪器设备、手术器械、材料、药品种类规格繁多,操作技术复杂.口腔护理是现代护理学发展的需要,对于缩短病人就诊时间、迅速及时解除病人痛苦,使之得到好的治疗等方面正起着愈加重要的作用[1].

    作者:刘海燕;楚燕萍;梁旭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的门诊康复及护理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人数及发病年龄呈增多、提前的趋势.我单位在近几年的体检中也发现血糖水平超过正常值的人员逐年增加.因为糖尿病常并发感染以及心血管、神经系统损害等慢性并发症,甚至发生酮症酸中毒而危及生命,所以,除在糖尿病发病期间,保证其正规的住院治疗外,平时仍需通过各种卫生宣教方式做好糖尿病病人的门诊随访和康复护理工作,也就是说在糖尿病患者的非急性期,为了更好地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达到康复状态,仍应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如指导其合理控制饮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以及加强心理护理等.

    作者:刘玉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534例腰椎间盘摘除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好发于青壮年,以重体力劳动者更常见,手术是治疗此症的主要方法之一.我院自1992年1月至2001年3月,共施行腰椎间盘摘除手术534例,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丽萍;毛晓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心搏骤停51例院前紧急救治分析

    报告驻地近10年院前心搏骤停51例患者的发病时间、地点、判断依据和紧急救治情况,并对心肺复苏的要点等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讨论.

    作者:徐顺法;石湘芸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汽车野外驻训治疗外耳道蛆1例体会

    2001年6~7月,我队在汽车野外驻训巡诊中发现外耳道蛆1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鞠廷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儿童淋病的临床特征和预防对策

    淋病是目前性传播性疾病中发病率高的一种,并且每年新发病例的上升幅度较大,儿童淋病的发病率也明显上升.现将我科近2年来诊治的14例儿童淋病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陈淑英;黄小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全耳蜗基底膜硬铺片法的改进和组化观察

    目的:探讨一种观察耳蜗听毛细胞病理改变的耳蜗铺片与酶组织化学检查技术.方法:采用改良全耳蜗基底膜硬铺片术,以琥珀酸脱氢酶(succinic dehydrogenase,SDH)染色法,观察正常豚鼠和噪声性听力损伤豚鼠耳蜗听毛细胞SDH的活性变化.结果:在光镜下可清晰地观察到听毛细胞SDH的活性变化程度.结论:该方法操作较为简便、快速,能够完整取下经染色后的全耳蜗基底膜进行铺片观察.

    作者:阮芳铭;高文元;王海明;季红光;赵岚;崔风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小切口甲状腺手术236例

    我院1990~1998年共施行小切口甲状腺手术236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36例,男37例,女199例,年龄18~66岁.甲状腺囊肿(包括腺瘤囊性变)17例,甲状腺腺瘤 29例,单侧叶结节性甲状腺肿87例,双侧叶结节性甲状腺肿101例,甲状腺癌2例.全部病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

    作者:孙明举;唐建军;许克;蒋冬平;李垂启;李伟;常静敏;王淑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开塞露肛注治疗四肢骨折术后尿潴留162例

    2000年1月1日至12月1日,我院骨科采用开塞露肛注法治疗术后尿潴留162例,效果满意.小结如下.

    作者:李永红;应海玲;李成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缺血再灌注损伤致血管内膜增生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家兔颈、股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尝试建立一种动脉内膜增生的动物模型.方法:解剖家兔双侧颈、股动脉,阻断一侧动脉段约3 cm,使其缺血,45 min后恢复血流.以对侧动脉段作对照,2周后观察动脉横截面内膜及中膜变化.结果:阻断侧动脉内膜明显增生,对照侧内膜无明显变化,双侧中膜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导致家兔颈、股动脉内膜增生,本实验方法尚可用作建立动脉内膜增生的动物模型.

    作者:胡佳乐;曹贵松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以反复咳嗽为表现的食道憩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4岁.因反复咳嗽半年入院.入院前曾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症状时轻时重,偶有心悸,心电图检查为频发室性早搏.

    作者:陈益民;李玲;李其焕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海岛居民急性氟乙酰胺中毒15例抢救体会

    氟乙酰胺(fluoroacetamide)是一种高效、剧毒、高残留的有机氟类灭鼠剂.纯品为无臭、无味、不易挥发的白色结晶.笔者于2000年11月收治了某海岛居民急性氟乙酰胺中毒15例,均抢救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泽;廖艺文;张亦民;丁宝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海军医学杂志

海军医学杂志

主管:海军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海军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