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杰;许林军;吉庚耀;王学佑;徐建华
为了解南沙某部守礁官兵的健康情况,探讨疾病与特殊生活环境、守礁时间及吸烟等因素的关系,做好卫勤保障工作,作者于1997年9月~1998年3月通过门急诊及统一体检方式对南沙某部守礁官兵的疾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作者:陈益民;王定;刘海俊;罗显田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根据潜艇用一氧化碳分析仪技术战术指标要求,对该仪器进行电磁兼容性能试验.方法:在海军电磁兼容检测中心实验室按GJB151.6-86和GJB152-86规定,用EMI和EMS电磁兼容测试系统对该仪器进行10项电磁兼容指标测试.结果:10个电磁兼容鉴定项目(CE01、CE03、RE01、RE02、CS01、CS02、CS06、RS01、RS02、RS03)均符合要求,测试中仪器工作正常.结论:该仪器对上述10项指标测试均合格,可满足GJB151.6-86和GJB152-86规定要求,电磁兼容性能良好.
作者:肖存杰;王云景;鲁毅钧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回顾性地分析了39例脑干肿瘤的单纯放疗组和手术后放疗组疗效,同时分析了39例病例肿瘤放射吸收剂量(DT)为45、50、55和60Gy时的疗效,结果发现手术加术后放疗组的疗效优于单纯放疗组,照射剂量以50~55Gy疗效佳.
作者:王程鹏;查清;李金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磁场环境对磁场测量仪表正常测量的影响.方法:用指针式测量仪表和数字式测量仪表,在不同强度的恒定磁场和0.1Hz的交变磁场环境中实验. 结果:本实验磁场环境对CTS-27型数字特斯拉计正常测量无影响;在13.8mT以下的0.1Hz交变磁场或9.6mT以下的恒定磁场环境中,对CT3型高斯计正常测量无影响.结论:一般而言,指针式测量仪表仅适用于较低磁场(10mT以下)环境中磁场分布的直接测量,数字式测量仪表适用于不同种类磁场环境的直接测量.
作者:李振杰;许林军;吉庚耀;王学佑;徐建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为南沙岛礁部队、小型舰船等提供可移动性的轻便式海水淡化装置,以解决淡水供应不足的困难,并保障战时应急饮用水的供给.方法:采用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通过海水预处理、高压反渗透脱盐等程序,从海水中获取可饮用的淡水.结果:研制轻便式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样机2台,整机自重93kg,经技术性能试验和南沙现场试用考核,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结论:该装置结构紧凑,性能可靠,操作简便,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搬运,可适应南沙恶劣气候环境.
作者:秦思昌;汤美华;高存印;方义;芮学俊;詹发满;丁冰泉;傅学法;林庆棋;伍俊荣 刊期: 1999年第02期
食用野战口粮常常会引起便秘,据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口粮中纤维素含量低,另一方面是因选择食用方便、含水量少的干燥食品所致,如食用饼干和巧克力条,但食后未饮足量的水.
作者:龚国川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B超在慢性肝炎分级分期中的作用.方法:对280例慢性乙肝患者B超表现与病理分级分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右叶大斜径、脾厚和胆囊炎症(如胆囊壁毛糙、增厚和双边征)改变与慢性乙肝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显著相关(P<0.05);而脾厚、肝内回声强度和血管走行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B超表现对判断慢性肝炎病情的轻重有较大的价值.
作者:林小田;冯筱榕;骆抗先;代琳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BMI、血压、血脂等对视网膜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对69例视网膜动脉硬化者的血脂、BMI、血压和年龄进行分析.结果:胆固醇、血压、年龄和BMI与视网膜动脉硬化有显著相关性,而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与视网膜动脉硬化无显著相关性.
作者:郑忠木;王强;徐照瑞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着重介绍了国内常用的几种常规空气潜水减压表的特点与不足.我国海军已颁布的空气潜水减压表,是由前苏海军三个不同年代的减压表中分别选取其中一部分组合而成,因而在深度与水下工作时间分档、氮过饱和安全系数的确定以及水面减压时吸氧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一致,更重要的是相当大一部分方案的安全性差,与我国海军潜水医学保障水平的实际情况极不相称.关于如何完善和发展我国常规空气潜水减压表,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作者:吴生康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很重要,如何选择有效的饮食配方则是关键.我院根据糖尿病人的饮食特点,自制一种含碳水化合物很低的降糖食品.该食品以天然食物为原料, 添加糖尿病人易缺乏的微量元素铬、锌,科学配料加工而成.临床治疗49例病人,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由春斌;赵玉霞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简述了层次分析法在决策性海军医学情报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和求解,决策对象的评估,以及应用层次分析法开展情报研究的几点体会.
作者:朱世华;龚国川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AP)含量与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21例肺癌患者血清IAP的含量,并与42例肺部炎性疾病患者及20例健康人对照分析.结果:肺癌组血清IAP含量及异常率均明显高于肺部炎性疾病组及健康人(P<0.01及P<0.001和χ2=12.6052,P<0.005).结论:血清IAP在肺癌的早期诊断、监测临床疗效和预后等方面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肺瘤标记物.
作者:陈巍;闫丽娟;徐世林;曹利萍;金蕊贤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获得人神经营养因子-3(hNT-3)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并表达.方法:采用PCR方法从20周人胎脑cDNA文库中扩增hNT-3基因,通过双酶切法在M13mp18载体上克隆获得全长基因,将正确全长基因插入PBV220载体,通过选择合适宿主菌获得hNT-3的高效表达.结果:获得全长基因完全正确的hNT-3基因,获得占细菌总蛋白30%的hNT-3表达菌株.结论:本研究获得了序列正确的hNT-3基因克隆,并实现了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作者:章建程;殷明;戴建凉;林卿;余浩;刘忠权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分析新生儿疾病筛查中两种不同采集足跟血的方法,改良组血液浸透采集法和常规组滴血采集法.结果显示:改良组血液浸透法较常规组滴血采集法有很多优点.此方法简便,易于操作;能够明显地增加采血标本的一级片比例,大大提高一次采血的合格率;从而减少了新生儿疾病筛查中重复采血对新生儿所造成的创伤,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有效地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少芹;周漪;王秉艳;税源 刊期: 1999年第02期
作者对1996年~1998年度新兵在入伍训练时发生的足踝部疲劳性损伤的1 957名伤病员作了回顾性调查分析,并对足踝部训练伤的发生机理及致伤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较为合理的防治措施,以供在以后的军事训练中参考.
作者:魏立群;任木君;李学东 刊期: 1999年第02期
作训服是部队穿用率高的常规系列服装之一,其作用是在训练、作战时防止和减轻自然环境及战争对人体的伤害.国外海军对作训服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该文着重介绍了国内外海军作训服的配备现状、发展趋势及我军的努力方向.
作者:李荣杰;李亿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医院船在实施海上卫勤保障中具有特定的作用和地位.目前国内外医院船的建设都有了新的进展.该文就国外医院船发展概况、趋势及我军医院船的发展作一综述.
作者:朱昌吉;夏志方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潜艇艇员耐力体操的训练强度和对受训人员体能与肺功能的作用.方法:9名24~36岁健康男性海军军人进行1套/次(约6~8min),2次/d,连续14d的体操锻炼,采用负荷心率、恢复心率图及血乳酸(BLA)评价体操的强度,用肺功能、哈佛台阶试验、背肌力、安静心率等指标评价其锻炼效果.结果:做操过程中平均心率高达148次/min,操后3min血BLA平均增高2.6mmol/L,说明能达到中等强度训练效果.与锻炼前基础对照值比较,受试人员背肌力在有氧耐力操锻炼14d后无显著变化,安静心率显著降低,哈佛台阶试验踏阶功率有上升趋势,用力肺活量(FVC)、大通气量(MVV)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此套潜艇艇员用耐力操属中等强度训练体操,能有效提高受训人员体能和肺功能.
作者:胡家庆;郭丰涛;汪家春;柯文棋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HBMPPT(4-苯甲酰基-2,4二氢-5-甲基-2-苯基-3H-吡唑硫酮-3)与PSO(石油亚砜)在硝酸介质中对铀(Ⅵ)、钍(Ⅳ)的萃取行为及分离效果. 方法:溶剂萃取热力学平衡法.结果:两种萃取剂对铀(Ⅵ)的萃取有较强的协同效应,对钍的的萃取有一定的协同效应.两个核素的lgD-lg[HBMPPT]直线斜率均为2,lgD-lg[PSO]直线斜率均为1.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萃合物的化学组成分别为UO2(BMPPT)2.PSO和Th(NO3)2 (BMPPT)2.PSO,铀(Ⅵ)、钍(Ⅳ)可以较好地分离.
作者:何颖;余绍宁;马丽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肝脏热休克蛋白(HSP)70mRNA的表达规律.方法:通过已建立的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人HSP 70cDNA,采用dot blot 杂交,观察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肝脏HSP 70mRNA的表达.结果:肝脏缺血15min,30min再灌注后没有HSP 70mRNA的表达,缺血60min再灌注2h伴有HSP 70mRNA的表达,高水平HSP 70mRNA的表达持续到再灌注12h,以再灌注4h表达水平为高.缺血120min再灌注2h,HSP 70mRNA升高,高水平表达维持4h,再灌注12h HSP 70mRNA消失.结论:肝脏缺血-再灌注后可以诱导HSP 70mRNA的表达,必要的缺血时间所造成的肝脏损伤是HSP基因激活的基础,再灌注期间氧自由基的释放可能是其表达增加的原因.
作者:刘胜;莫国贤;毛平传;吴孟超;钱光相 刊期: 199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