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附51例报告)

林国太;邹智聪;林元田;吴银锁;张益明;刘英发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 诊断, 治疗
摘要:①目的 探讨嗜铬细胞瘤(phe)的诊疗方法.②方法 对51例phe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疗经验进行了回顾性分析.③结果 51例中,34例有典型高血压表现,17例症状表现不典型.其中6例有家族史,3例并发甲状腺癌.49例经手术治愈,1例仅手术探查,1例术后残留小肿瘤,无手术死亡病例.④结论 要特别重视对可疑的phe患者及家庭性phe患者的检查,以防漏诊和误诊;充分术前准备及有效地预防phe发作各种危象是手术成功的首要环节.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甘露醇诱发脑卒中患者肾损害117例分析

    脑卒中,如脑出血、脑梗死等在急性期均可出现脑循环障碍及代谢紊乱,进而发展成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甘露醇可以使组织脱水,降低颅压,是目前临床用以降低颅压的首选药物.

    作者:贾育军;王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与高血压相关的研究进展

    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它介导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近年研究表明,TNF-α可以由成熟的心肌细胞本身分泌产生并参与多种心脏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就肿瘤坏死因子-α与高血压的心肌纤维化、心脏舒缩功能异常、抗炎症因子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孙绍贤;李海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慢性咳嗽120例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

    ①目的 探讨慢性咳嗽的病因及其治疗方法.②方法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胸部CT,肺功能及特异性治疗等.③结果 120例慢性咳嗽病因分析发现,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48例(40%),咳嗽变异性哮喘(CVA)36例(30%),胃食管反流(GER)21例(17.5%),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EB)9例(7.5%),心因性因素3例(2.5%)原因不明3例(2.5%),其中鼻后滴漏综合征并发咳嗽变异性哮喘12例(10%),胃食管反流并发咳嗽变异性哮喘6例(5%).2个月内患者咳嗽明显减轻或消失为有效,总有效率为95%.④结论 慢性咳嗽病因主要为鼻后滴漏综合征、胃食管反流、咳嗽变异性哮喘.少见的原因为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心因性咳嗽等.特异治疗是治疗慢性咳嗽的有效方法.

    作者:潘青;施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肠旋转不良20例治疗体会

    肠旋转不良是由胚胎中期发育异常所致的复杂消化道畸形.临床表现为十二指肠梗阻的症状,是新生儿发病的重要原因.成人、儿童发病由于无典型症状与体征,容易被误诊.

    作者:张金柱;刘忠升;赵建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不同方法检测尿、脑脊液蛋白结果比较

    ①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测尿/脑脊液蛋白的效果并进行比较,观察用PRM法测尿/脑脊液蛋白的特点.②方法 用双缩脲法与PRM法测定196份门诊及住院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用磺柳酸法与PRM法测定89份脑系科患者脑脊液蛋白.③结果 两种方法测尿蛋白,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④结论 用PRM法同时测尿/脑脊液蛋白,试剂单一,操作简便易行,结果与双缩脲法测尿蛋白,磺柳酸法测脑脊液蛋白比较无差异,但更有利于生化室测尿/脑脊液蛋白.

    作者:王颖;王家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论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培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师资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教师年轻化程度日益加大.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生力军,但由于各种因素导致青年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不高,本文旨在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培养和提高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策略.

    作者:王晓一;陈昕;刘力勇;张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乳糜尿30例治疗体会

    我院1998~2006年共收治乳糜尿患者30例,经肾蒂周围淋巴管结扎术或肾盂灌注治疗,均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崔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喙锁间钢丝环扎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肩锁关节脱位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损伤,根据Tossg的分类肩锁关节的损伤程度不同可分为单纯损伤(Ⅰ度)、半脱位(Ⅱ度)、全脱位(Ⅲ度).其中全脱位是指喙锁韧带关节囊和肩锁韧带撕裂对Tossg Ⅲ度多需手术治疗,其手术方法较多.

    作者:姚恩东;谈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医院医际关系现状调查及对策

    医际关系,一般指直接从事医学实践的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就医务人员而言,包括临床医生、医技人员及护士等.而影响医际关系的主要构成主体当属医生.

    作者:马疆雁;李鹤飞;李云松;赵晓晶;邢文贤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

    ①目的 探讨CRP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价值以及在疗效评价中的意义.②方法 测定30例慢性心衰(CHF,心衰组)和25例心功能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CRP的含量.③结果 所有HF患者CRP治疗前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F程度越重,CRP水平越高.慢性HF患者中,心功能Ⅱ~Ⅳ级组CRP水平有升高趋势,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心功能Ⅱ~Ⅳ级组CRP水平有下降趋势,不同功能状态下治疗前后CRP水平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CRP水平无显著变化.④结论 CRP的测定对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的监测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王倅旭;闵瑞雪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脑动脉瘤夹闭手术麻醉的观察

    ①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脑动脉瘤夹闭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②方法 选择脑动脉瘤夹闭手术4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RF)组和异氟醚复合异丙酚(IS)组,每组20例.RF组:静注异丙酚4~6 mg/(kg·h)、万可松1~2μg/(kg·min)、瑞芬太尼0.1~0.2μg/(kg·min)维持.IS组:静注异丙酚4~6mg/(kg·h) 、万可松1~2μg/(kg·min)、异氟醚1%~2%浓度吸入维持.分别记录麻醉前(T0)、诱导插管后(T1)、切开脑膜前(T2)、降压期间(T3)、夹闭时(T4)、关脑膜后(T5)、拔管后(T6)的心率 (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同时记录停药后,呼吸开始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及躁动的情况.③结果 RF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较IS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躁动发生率RF组明显低于IS组.④结论 脑动脉瘤夹闭手术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蓝胜文;张伟红;汪飞;黄惠彬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肱骨下端全骺分离10例报告

    ①目的 探讨肱骨下端骨骺分离的诊断及治疗效果.②方法 经X线片诊断,通过整复石膏固定及尺骨鹰嘴牵引手法整复与小夹板固定治疗.③结果 10例中,9例恢复良好,1例肘关节活动受限.④结论 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也是防止肘关节畸形的根本保证.

    作者:刘承全;史长志;王靖和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孤立性肺结节的CT诊断

    ①目的 探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患者的CT影像特征及其诊断意义.②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56例孤立性肺结节的CT资料.③结果 56例孤立性肺结节中,恶性32例,其中周围型肺癌30例,转移瘤2例;良性肿瘤24例,其中结核球12例,炎性假瘤10例,错构瘤2例.④结论 CT对肺内良性及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李红伟;柴秀琴;蔡志超;潘剑岩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严重烧伤患者早期胃肠道营养的护理

    近年来,烧伤后早期胃肠道营养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其中营养护理效果直接关系到营养支持的成效[1~3].1996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护理27例严重烧伤患者,现将早期胃肠道营养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沈云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小议定语从句的用法

    定语从句在高职高专英语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掌握不好就会大大影响学生对英文的理解.因此使学生对定语从句的用法具有全面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刘兰芳;赵震红;张瑶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感染性心内膜炎长期误诊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女,25岁,因反复出现双下肢皮肤淤点、乏力、心悸5个月,于1993年5月27日入院.该患者于1992年12月中旬患肺炎,当时体温39.8℃,经青霉素治疗1周痊愈.

    作者:吴喜凤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视网膜损伤包括视网膜的机械性损伤、缺血性损伤、光损伤以及由于视神经损伤而造成的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损伤等等,其中视网膜缺血再灌注(RIR) 损伤在临床上为常见.

    作者:邵宏超;刘太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柔性公关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公共关系是一种塑造形象的艺术,从某方面来说,就是一种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经营管理艺术[1].手术室作为医院的枢纽,对医院的治疗、抢救、应急处置等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许开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颅脑损伤的基础研究进展

    颅脑损伤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20年来,随着国内外对颅脑损伤的基础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颅脑损伤的发生发展机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本文对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元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①目的 探讨1,6二磷酸果糖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作用.②方法 1,6二磷酸果糖100mL,静滴,1次/d,7天为1个疗程.第1个疗程及第3个疗程结束后分别观察疗效.③结果 观察组近期有效率85%,与对照组67.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远期有效率90%,与对照组77.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结论 1,6二磷酸果糖对急性心肌梗死有明显治疗作用.

    作者:杜世国;宋凤亮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