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当前就业形势下药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吴丽颖

关键词:药学专业, 就业, 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增大,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达495万,其中药学专业毕业生占有一定比例.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奥平配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炎疗效观察

    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提示,宫颈炎和宫颈癌的发生与单纯疱疹病毒(HSV)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密切相关.国内文献报道,应用干扰素栓治疗宫颈糜烂有显著效果.我院采用奥平配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炎收到明显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阮立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煤矿瓦斯爆炸烧伤与冲击伤患者的麻醉与围术期处理

    在我国,煤矿行业居于高风险行业之首,矿井瓦斯爆炸则是其中严重的灾害之一.瓦斯爆炸后可产生高温、高压,导致井下工人烧伤与冲击伤等复合伤,常危及生命.

    作者:卢建明;刘祥平;刘怀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教师的心理健康及自我调适

    教师职业是一种神圣而又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浇灌心灵的职业.因此,在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的同时,我们应不能忘却呵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作者:薄慧贤;戴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几种维生素对猪血清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抗氧化损伤的研究

    ①目的 探讨几种维生素对肝纤维化大鼠的抗氧化损伤作用.②方法 用维生素C(vitamin C,VC),维生素E(vitamin E,VE),维生素A(vitamin A,VA)和β-胡萝卜素(β-carotene β-CAR),干预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检查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血清中超氧化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肝脏中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以及血清和肝脏中的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变化.③结果 VC、VE、VA和β-CAR组的肝纤维化半定量计分,分别为(13.13±7.54)、(5.06±3.60)、(8.00±4.14)、(6.25±4.47)分;各维生素处理组的抗氧化指标(SOD,CAT和MDA)和模型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④结论 VC、VE、VA和β-CAR均有抗肝纤维化作用,且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损伤的作用.

    作者:马玉霞;杨俊香;徐兵;许丽琴;张魏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腺病毒载体在肿瘤靶向性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肿瘤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有效地治疗肿瘤是当前医学研究的迫切任务.基因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正在快速发展.

    作者:宋崇文;王献华;林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87例儿童慢性鼻窦炎治疗体会

    儿童鼻窦炎多数是由上呼吸道感染后并发而来,许多家长认为小孩感冒后出现鼻塞、流脓涕很自然,故不被重视.因而急性期没有得到有效与彻底的治疗,症状持续往往超过了3个月以上.现就我院门诊确诊的87例儿童慢性鼻窦炎采用药物治疗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丁传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糖尿病患者治疗方式的疗效观察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

    ①目的 探讨磺脲类药物继发性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二甲双胍及胰岛素后的疗效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②方法 继发磺脲类失效患者80例,改用格列吡嗪加二甲双胍或格列吡嗪口服、睡前注射胰岛素,观察3个月内多点空腹血糖变化及12用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血糖、空腹和餐后C肤水平变化.③结果 两组均有显著的降血糖效果,且疗效相似,胰岛素组治疗后血清C肽水平明显升高,而二甲双胍组无变化.④结论 睡前加用注射胰岛素对磺脲类药物继发性治疗失效患者均有较高的达标率,联用胰岛素可以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作者:郭丽颜;朱桂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标准外伤骨瓣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220例

    ①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手术效果.②方法 对1999~2005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标准外伤骨瓣开颅手术治疗.③结果 本组220例中死亡85例,病死率40.2%,恢复良好73例(33.2%),植物生存6例(2.7%),轻、中残56例(27.1%).④结论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标准外伤骨瓣开颅手术是治疗患者的有效方法.只有彻底减压,同时加强围手术期的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致残率.

    作者:朱维胜;焦铁鹰;曹守明;孙毅松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完善研究生会工作是探索研究生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径

    在研究生管理中,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通过怎样的途径实现这一目标还处于探索中.上海海事大学在结合学校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完善研究生会工作,探索出研究生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径,体会如下

    作者:王红娟;赵睿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死56例临床分析

    ①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对56例老年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②方法 治疗以降血糖、降压、使用扩血管药物及抗凝治疗为主.③结果 56例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随血糖水平的升高而加重,以多发性脑梗死多见.④结论 高血糖可加重脑梗死的损害,对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

    作者:黄飞姻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为首诊的糖尿病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女,18岁.主因左耳痛2天伴溢脓1天,于2005年5月25日就诊.患者于2天前,因参加考试而情绪紧张后,出现左耳剧痛,闷胀感,无发热及恶心、呕吐.

    作者:李为;白文中;田凤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提高中层管理者素质促进医院和谐发展

    医院中层管理者处于组织整体中的中间环节,为医院完成社会所赋予的职能和达到既定的运行目标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是医院领导决策层的得力助手和管理意图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作者:刘双林;赵健明;钱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去甲长春花碱联合顺铂与全身热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5例报告

    ①目的 评价全身热疗联用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其安全性.②方法 观察组25例应用NP方案静脉化疗联合全身热疗(whole body hyperthermia,WBH);对照组25例仅予常规NP方案化疗,21天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治疗后评价疗效.③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56%,对照组有效率为3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常见的毒副反应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结论 NP方案联合全身热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明显,且毒副反应轻患者能耐受,可以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王保庆;张世强;陈冬波;张兰胜;赵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观察

    皮肤瘙痒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生率可达到67%~86%[1].瘙痒使患者难忍,烦躁不安,转辗难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桂霞;郭瑞敏;杜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大学生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情况调查与分析

    在大学体育活动中,开设多种体育项目,其目的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强身健体.

    作者:刘彦;孙志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论加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和深入发展,高等学校的学生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有关情况越来越引起广泛的关注.

    作者:崔巍;王强;孙毓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做好医院信访工作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人际关系,其表现形式及内涵必然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生着新的变化.

    作者:田贵明;刘春梅;董雪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生态乳膏治疗老年褥疮溃疡期的疗效观察

    褥疮溃疡期是指静脉血液受到严重障碍,局部淤血致血栓形成,组织缺血缺氧.轻者,浅层组织感染,脓液流出,溃疡形成;重者,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感染向周围及深部扩展,可达骨骼[1].

    作者:王凤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江西省宜春市1995~2006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①目的 探讨宜春市梅毒流行规律及其特点.②方法 对1995~2006年宜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梅毒疫情年报资料进行分析.③结果 1995~2006年宜春市梅毒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早期梅毒为主,Ⅰ期梅毒发病率高于Ⅱ期梅毒;梅毒感染者年龄主要在20~44岁(62.03%);工人、农民、待业、商业服务、干部分别占21.08%、19.52%、12.06%、9.02%、7.22%.④结论 应加强梅毒防治工作力度,规范梅毒诊治,应全面实施健康教育,并进行行为干预等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游秀英;杜玲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洛沙坦对外周血细胞内钙及血管内膜的影响

    ①目的 探讨新一代降压药洛沙坦(Losartan)对血管的保护作用.②方法 分为高血压组(SHR)和正常对照血压组(WKY鼠),其中SHR组再分为治疗组(予洛沙坦20mg/kg·d)和非治疗组,分别测量8月龄鼠尾动脉压、外周血淋巴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及电子显微镜下血管有关病理变化指标.③结果 与正常血压对照组比较,高血压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增高(P<0.01),病理表现为血管内皮细胞肥大(P<0.05),血管腔表面粗糙变形.而经洛沙坦治疗后与非治疗组比较,洛沙坦治疗组鼠钙超负荷得到逆转(P<0.01),血压显著下降(P<0.01),血管损伤得到修复(P<0.01),且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④结论 洛沙坦能逆转高血压鼠的钙超负荷现象,在降低动脉压同时,可有效地保护血管内膜.

    作者:林锦潮;吴峻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