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做好医院信访工作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田贵明;刘春梅;董雪艳

关键词:医院, 信访工作, 医患关系
摘要:医患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人际关系,其表现形式及内涵必然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生着新的变化.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全麻下气管插管致环杓关节脱位的临床分析

    环杓关节脱位是全麻气管内插管术后延迟并发症之一,虽然发生率低,但因其特殊的临床表现及患者对麻醉要求的提高,已经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2001~2006年,我院共行全麻手术5856例,发生环杓关节脱位6例,发生率0.102%,报告如下.

    作者:张群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120例分析

    ①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意义.②方法 对120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随访.③结果 经造影证实,本组120例均有支气管动脉异常改变,咯血量随支气管动脉直径增粗而增多;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大略血近期有效率为98.4%,远期有效率86.7%.④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疗效显著.

    作者:夏良绪;邹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探析

    1 成人高等教育应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1.1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发展潜力依然很大,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有待发展从世界一些国家学生人数结果来看,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有差距.

    作者:王跃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下颌骨骨折65例临床分析

    下颌骨骨折是颌面外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近年来,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使下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张冬根;王冬英;蒋小芽;曾才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热性惊厥患儿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及脑电图的临床分析

    ①目的 探讨热性惊厥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一氧化氮(NO)及其合成酶(NOS)的含量及其与热性惊厥发病机制和脑损伤的关系.②方法 分别采用硝酸还原酶法、酶测定法测定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NO、NOS的含量.应用定量数字视频脑电图仪检测脑电图.③结果 热性惊厥组脑脊液中NO水平与NOS活性均明显低于时照组(P<0.05).④结论 热性惊厥发作可引起血清和脑脊液中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NO可能参与抗惊厥机制及可能具有抗惊厥作用.

    作者:尹丽娟;王开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当前就业形势下药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增大,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达495万,其中药学专业毕业生占有一定比例.

    作者:吴丽颖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近红外线乳腺扫描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1999年10月~2003年9月,我院采用近红外线乳腺扫描仪对1267例妇女进行乳腺疾病的检查,并与组织学检查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临床观察

    病毒性脑炎是儿童常见的急性重症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情进展迅速,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儿科住院的病毒性脑炎患儿26例,应用更昔洛韦、干扰素联合治疗,与既往单用病毒唑治疗的病毒性脑炎患儿22例比较,疗效显著提高,报告如下.

    作者:贺卫霞;靳新爱;王红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肺栓塞35例临床回顾性分析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n,PE)是指各种栓子进入肺循环阻塞肺动脉或其它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是一种并不少见的疾病.

    作者:李臻;侯凤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诱导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信号转导途径研究

    ①目的 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途径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刺激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中的作用.②方法 分离培养新生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法、Western blot法检测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变化.③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在PDGF刺激下,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表达增加,PD98059 25μmol/L预孵育1小时能够抑制PDGF的刺激作用.④结论 PDGF能够通过ERK1/2途径调节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

    作者:张丽娟;李倩;马文东;陈萍;闫静波;王瑞敏;杨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106例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救护理

    急性脑出血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的主要疾病.患者病情变化快,病死率和致残率高[1].脑出血昏迷患者中,绝大多数发病前有诱因,如活动、情绪激动和精神紧张等.

    作者:杜丽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煤矿瓦斯爆炸烧伤与冲击伤患者的麻醉与围术期处理

    在我国,煤矿行业居于高风险行业之首,矿井瓦斯爆炸则是其中严重的灾害之一.瓦斯爆炸后可产生高温、高压,导致井下工人烧伤与冲击伤等复合伤,常危及生命.

    作者:卢建明;刘祥平;刘怀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手术的巡回护理体会

    背驮式肝移植不必阻断下腔静脉,不致引起患者内脏及下肢严重瘀血,对血流动力学干扰小,不必应用体外静脉转流;既简化了手术操作,又避免了转流可能导致的并发症.

    作者:吴茸茸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腺病毒载体在肿瘤靶向性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肿瘤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有效地治疗肿瘤是当前医学研究的迫切任务.基因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正在快速发展.

    作者:宋崇文;王献华;林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脑卒中偏瘫后可导致患者运动功能的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我院2003~2004年收治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对其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月梅;吴彩娥;刘淑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血清脑型肌酸激酶的活性变化

    ①目的 探讨新生儿血清脑型肌酸激酶(CK-BB)水平对早期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诊断价值.②方法 采用比色法对49例HIE患儿和32例对照组新生儿血清CK-BB水平进行动态测定.③结果 轻、中、重度HIE患儿早期血清CK-BB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1),并随脑损伤的程度升高,相互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④结论 CK-BB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血清CK-BB水平测定可作为评价HIE患儿早期脑损伤程度及估计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张爱梅;韩春芳;刘美秀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降低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

    在CT增强扫描过程中,患者可因紧张、焦虑、恐惧、情感脆弱等消极的情绪变化和使用造影剂后不同程度的毒性作用引起心理应激反应,使检查不能顺利进行.

    作者:张庆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医院临床检验科室工作的量化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迅猛发展,并且不断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检验系统,医学检验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操作越来越简单、快速、准确、稳定.

    作者:吴桥;孙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药学专业教育模式的改革

    我院即将面临教育部的评估,对医药本科生培养方案的重新认识与深入思考是摆在全院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作者:刘春艳;史国友;潘海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严重多发损伤的院内急救及监护

    严重的多发损伤是指颅脑损伤、颜面部创伤、胸腹部联合伤、大血管伤及四肢、脊柱、骨盆骨折等多种伤情同时存在,或存在其中2种以上的伤情,伤后伴有休克、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

    作者:尹聚仁;杨莉;程晓芸;杨佩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