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脐尿管未闭24例分析

王永起;王铭辉;翟新志;陈宁

关键词:脐尿管未闭诊断, 先天性畸形, 外科手术, 膀胱缺损
摘要:脐尿管未闭合为先天性畸形之一,临床少见.近年来,我院收治24例,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婚前健康检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分析

    我院自1994年6月开始,对全县乡镇开展了婚前保健查体工作,使前来查体的未婚青年了解了婚前保健内容,提高了对优生优良的认识.整理我院2001~2002年婚检资料,对乙型肝炎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高洪霞;张瑞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脑炎的诊治策略探讨

    ①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脑炎的早期诊断方法和综合治疗措施.②方法对MP脑炎患儿进行脑脊液、血清MP-IgM、血常规检测及头颅CT、脑电图、X线胸片等检查;对患儿静滴红霉素联合序贯阿奇霉素抗感染及羚羊角粉、鲁米那钠、安定、水合氯醛、甘露醇、速尿、白蛋白、地塞米松等对症治疗.③结果 36例中,治愈20例(55.56 %),好转15例(41.67%),自动出院1例(2.77%).④结论 MP脑炎诊断需具备血清MP-IgM阳性、脑脊液检查病脑改变及神经系统受累表现的临床症状,以神经系统为首发症状的MP脑炎需动态检测MP-IgM变化.大剂量鲁米那钠治疗难治性惊厥优于安定类.中重度脑水肿应用不同剂量、短间隔给予甘露醇.抗感染应用红霉素疗程不宜大于7~10天,同时需序贯服用阿奇霉素效果好.

    作者:赵日明;董世艳;于翠云;马惠兰;董守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中防止组织脱片的几个关键环节

    由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免疫组化)中,操作步骤多,历时长,整个过程必须在有水的环境中完成,因此,切片易从载玻片上脱落,即出现掉片现象,不仅浪费试剂,而且还延误了诊断时间.笔者在工作中对其掉片原因进行探索,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掉片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作者:崔飞;陶晓钰;吴晓华;陈月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氯胺酮诱发严重支气管痉挛1例报告

    1 病历报告患者,男, 2岁,体重12kg.因右侧腹股沟斜疝嵌顿急诊入院.术前用5%水合氯醛0.5mg/kg灌肠,1mg/kg氯丙嗪肌注,待患儿熟睡后手法复位未成功,1小时后拟在全麻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术.

    作者:宋志芳;林治燕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初探

    近年来,随着高等医学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实施以及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的改变,原来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医学教学发展的需要.

    作者:李彬彬;刘彦;廖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法玛新、羟基喜树碱、5-氟尿嘧啶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43例临床观察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确诊时多数已是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全身化疗及局部放疗效果很差.由于肝癌结节主要由肝动脉供血,而正常肝组织主要由门静脉供血,介入治疗已成为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1].

    作者:高尚峰;王新胤;刘涛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新形势下学生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知识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加入WTO以后,将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改革开放不断深入,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作者:顾昕;朱小茼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我院武术普修课中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近年来,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我院体育教学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如在给学生进行各种新体育理念熏陶的同时,对体育课开设了兴趣专项课,其中武术项目的学生人数较多.

    作者:但爱兰;黄腊秀;王爱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足母)外翻的外科治疗综述

    (足母)外翻(hallux abducto valgus,HAV)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疾患,表现为第一跖骨头内移,(足母)趾向外偏.严重者(足母)趾畸形,第二趾被(足母)趾挤向背侧趾间关节屈曲形成垂状趾,而第一跖趾关节内侧由于经常受压、磨擦使局部皮肤、皮下组织、关节囊增厚,骨质增生,发生(足母)囊炎,继发疼痛.其病理改变归纳为:①(足母)外翻,跖趾关节脱位;②第一跖骨内翻,(足母)囊炎;③第二、三跖骨头处胼胝;④第二趾呈锤状趾;⑤第一跖趾关节骨关节炎.

    作者:易存国;王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维铁控释片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观察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贫血性疾病,经铁剂治疗后可痊愈.通常采用硫酸亚铁疗效满意,但由于有较严重的消化道反应,使许多患者不能坚持.1998~2002年,我们采用维铁控释法(商品名:福乃得)治疗并与硫酸亚铁治疗进行比较,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小青;王孟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症并发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是在X线或CT的监视下,经皮行椎弓根穿刺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治疗脊柱钙缺失或溶骨性破坏等病变的一种技术.2002年8月以来,我们采用此技术治疗4例椎体骨质疏松症性压缩骨折,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朱吉高;王立兴;徐庆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植骨术中置管持续冲洗治疗伤口污染或感染患者18例

    游离植骨在严重污染或感染伤口及骨不连骨髓炎患者常被视为手术禁忌证.置管持续冲洗是治疗骨关节感染的有效手段,1986~2003年,我们采用置管持续冲洗方法对严重污染的伤口及感染伤口和骨不连骨髓炎患者18例,均获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大伟;孟凡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18例误诊分析

    糖尿病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典型症状者诊断不难,但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者,特别是以腹痛为首发症状者极易误诊.1999~2003年,我院收治18例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均被误诊,现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马兴龙;吴旭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曹县5 496名中小学生视力调查分析

    为探讨我县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的发病规律,为学校防治近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我县5 496名中小学生视力调查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赵俊玲;刘玉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妊娠期以急性腹痛为主要症状的肝病

    妊娠期发生的肝病可分为如下3类:①与妊娠直接相关的肝病;②妊娠期间并发肝病;③在妊娠前即已存在的先发性肝病.笔者主要介绍妊娠期以急性腹痛为主要症状的肝病.

    作者:石玉花;张华;林峰;宋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①目的探讨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②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技术,检测33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及21例恢复期血清sICAM-1和TNF-α浓度,并与20例健康儿童比较.③结果急性期患儿血清sICAM-1、TNF-α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恢复期仍高于对照组.④结论 sICAM-1、TNF-α过度表达可能在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农少云;梁娟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我院本科专业开设选修课现况分析与对策

    近几年,通过选修课程的建设来深化教学改革,在许多高校纷纷兴起.我院围绕课程改革这一目标,各系、专业均采用压缩必修课、增开选修课的措施,设置了较多的选修课,有效地完善了课程体系.

    作者:王能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和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①目的探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纯化、培养扩增和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的条件.②方法取兔股骨骨髓,利用密度为1.073g/mL的Percoll分离骨髓细胞,以含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培养与扩增骨髓间质干细胞.取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骨髓间质干细胞,以含有不同浓度的5-氮杂胞苷诱导培养基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③结果诱导后的细胞呈现典型的心肌细胞样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其α-横纹肌动蛋白阳性.④结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具有向心肌细胞分化的潜能.

    作者:郭启仓;李占清;刘志勇;张宇;张金凤;王国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焦作市2000~2002年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分析

    ①目的客观评价麻疹监测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存在问题,进一步完善监测系统,提高监测工作质量.②方法对2000-2002年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分析.③结果焦作市3年来麻疹监测系统状况良好,灵敏度较高,麻疹监测报告的完整性、及时性、病例个案调查率和及时调查率等指标均较高;麻疹发病主要集中在7岁以下儿童(77.59%),小于8月龄儿童占8.04 %,无免疫史者占43.68%,麻疹血清标本采集率较低(81.82%),确诊率也低(53.33%),病例个案调查中免疫史不详者所占比例较高(29.09%),使资料的分析价值降低;主动监测范围窄,主动搜索病例不及时,暴发病例占35.06%.④结论加强麻疹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提高麻疹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点和空白人群,控制麻疹暴发仍是今后我市控制和消除麻疹的主要工作任务.麻疹监测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和维持,加强在乡一级和村一级麻疹监测工作,监测人员要提高工作责任心.

    作者:王军;张子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肝病患者血清微量蛋白检测的意义

    肝脏是体内多种微量蛋白合成的主要场所,当肝脏发生病变时,血清特定蛋白发生变化.为观察各型肝病患者血微量蛋白的变化和意义,对162例肝病患者进行了前白蛋白(PA)、α1-抗胰蛋白酶(α1-AT)、转铁蛋白(Tf)、触珠蛋白(HP)4种微量蛋白的检测和分析.

    作者:黄萃;徐丽珍;陈奉晖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