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来;万长春;招玉龙;汤玉琴;梁习鸿
运动创伤是体育教学、训练和身体锻炼时经常遇到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体育教学、训练和身体锻炼的效果,同时也给受伤学生带来了不必要的生理、心理压力.为此,我们在教学、训练和身体锻炼时,要采取合理的方法、手段,加强安全意识,预防运动创伤,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掌握损伤后的简易处理方法,以减少学生学习、生活和精神上的压力.本文对我院97、98级在校本科生就运动创伤的性质、部位、时间、原因及项目进行问卷调查,其结果如下.
作者:杨焱;贾昌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是体内唯一的血管紧张素前体,血管紧张素的主要成分为血管紧张肽原酶.血管紧张素原在它的两个羧肽酶(血管紧张肽原酶和血管紧张素1转化酶)的连续作用下,形成血管紧张素Ⅱ.后者乃是具有血管收缩作用及负责调节水盐代谢、醛固酮生物合成和许多基因表达的八肽.
作者:宁树成;陈静;赵沉浮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国际关系等方面的理论,全面系统地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创新和发展.本文就邓小平在经济理论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作一粗浅的论述.
作者:王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①目的探讨原子吸收法测定头发中微量元素含量时,发样消化处理的适宜方法.②方法采用干式与湿式消化法处理同一发样,进而测定发中Fe、Cu、Zn、Mg和Mn.③结果干式消化法对有机物分解较完全,测得结果的精密度及回收率均优于湿式消化法.④结论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头发中Fe、Cu、Zn、Mg和Mn时,干式消化法优于湿式消化法.
作者:郭瑞华;翟丽;王二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1.1 -般资料本组患者年龄24~33岁.晚期妊娠39~42周40例.前置胎盘3例,经腹超声检查按常规进行.经会阴超声检查方法如下:①所用仪器为中美合资扬州中惠电子有限公司YD-301型超声诊断仪,机械扇扫探头,频率为5MHz,外加保护套,并用橡皮筋扎牢,头端涂以耦合剂;②患者取仰卧位,大腿充分外展,经会阴前区扫查,将探头以矢状位置置于大阴唇之间、尿道口和阴道口之间,进行矢状扫查.经会阴后区扫查,将探头以矢状位置置于肛门口和阴道口之间.
作者:涂春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①目的探讨直肠系膜全切除及应用双吻合器治疗直肠癌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②方法对1 996~1 999年我院采用直肠系膜全切除及应用双吻合器治疗的28例直肠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并发症中吻合口狭窄1例,无吻合口漏及输尿管损伤的发生.术后复发2例,复发率7.1%;其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00%、78.6%、71.4%.④结论直肠癌手术采用直肠系膜全切除及应用双吻合器技术能显著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保肛率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琦;刘莉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酒精是一种麻醉剂,为亲神经物质,过量严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1].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日益改善有增加趋势.长期大量饮酒致慢性酒精中毒精神障碍已受到国内越来越多人的注意和重视.我院1 990年7月~2000年7月10年间共收治50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其中30例有不同程度精神障碍,报告如下.
作者:李伟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改变,是一组以基底节区灰质对称性损害为主的疾病,其病因多种多样.由于它们在影像学上缺乏显著的个性表现,而且在临床上不十分常见,往往会造成误诊[1,2].本文对近来有关这组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以及CT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静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pathy,HIE)常造成各种不可逆的脑损害.1 998年10月~2000年3月我们对21例临床诊断的HIE患儿同时进行MRI、CT扫描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秦永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们于1 997年1 0月~2000年1 2月,采用博利康尼加硝苯吡啶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支气管哮喘均为门诊患者,共186例.哮喘发作均为轻度或中度(重度哮喘发作收住院治疗),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3例,年龄1 2~69岁;男57例,女36例.对照组93例,年龄1 2~68岁;男62例,女31例.观察组轻度哮喘发作59例,中度哮喘发作34例,并发急性感染31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8例、支气管炎21例、肺炎2例),肺气肿12例,肺心病5例,高血压4例(均为轻度).
作者:陈钦仪;刘晓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近年来,我院致力于加强护理现代化管理,将微机应用于护理工作,该软件运行4年来,使护理工作方法发生了重要变化,达到了护理办公自动化,大大减少了护士的事务性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护理质量也有所提高,介绍如下.
作者:朱雪飞;于艳梅;付桂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疾病,按病因可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肺炎支原体性肺炎,多发生在冬春季.1 995年9月~1 997年9月我们对门诊、住院的此类患儿均作心电图检查,以期从心电图角度对此类病症的转归、预后进行预测,报告如下.
作者:赵姣娥;沈荣桂 刊期: 2001年第04期
①目的基于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和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myelogram of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血清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lycylproline dipepridyl aminopeptidase,GPDA)活力测定,国内外未见报道,为AL和MDS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②方法利用Hino改进后的简单易行的测定方法,对32例白血病非缓解(acute leukemia-no-respite,ALNR)、20例白血病完全缓解(acute leukemia-complere respite,ALCR)和33例MDS患者血清GPDA活力进行测定.③结果ALNR及MDS组血青GPDA活力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AL-CR组与ALNR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但仍比正常组低(P<0.05),MDS组与AL-NR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ALCR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④结论血清GPDA活力测定作为AL和MDS等疾病的实验诊断标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存照;袁翠英;欧阳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①目的测定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和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减)患者的口-盲肠传递时间(OCTT).②方法应用乳果糖氢气呼吸试验(LHBT)测定了正常人20例,甲亢22例,甲减10例的OCTT.③结果正常人OCTT为(90.8±2 5.9)min,甲亢患者(5 7.27±9 97)min,与正常人比较,时间显著缩短(P<0.01).甲减患者OCTT(103.5±1 3.1 3)min,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存在小肠动力学异常,LHBT可作为辅助检查小肠动力学异常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敏;张瑛;李显丽;刘悦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病历报告患儿,女,月龄11个月,因进行性腹胀、反复上呼吸道感染8个月余入院.患儿系第一胎第一产,孕37周顺产,出生体重1.8kg,母乳喂养,生后1周内就出现腹泻,大便黄色稀薄,每天5~6次,曾在当地医院诊为生理性腹泻,而给予相应治疗,无明显好转.8个月前出现无诱因的腹胀,有时伴呕吐,呕吐常于喂奶后加重,呈非喷射性,为胃内容物,伴有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表现为发热、咳嗽,吃奶很少,大便性状同前,小便发黄,尿量尚可.
作者:田慧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冠心病与心绞痛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或痉挛,使心肌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或暂时性缺血与缺氧,引起患者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感.近年来,由于冠心病与心绞痛的发病率逐渐增多,且有年轻化趋势,临床治疗常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中药制剂等治疗,多数疗效满意,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欠佳或无效.我院1 993年1月~1 999年1 2月,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崔建华;葛淑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是我国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现代人的健康概念不单指生理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道德健康,这四个方而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青少年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也是良好心理习惯形成和心理逐渐成熟的关键时期.据专家统计,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一项以全国1 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23%的人有明显的心理障碍.
作者:王贤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实验课不单是对前人劳动的简单重复,它是高校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必修课.撰写合格的实验报告是学生应当具备的科学实验能力之一,也是实验课所应承担的具体的培养训练任务之一.
作者:侯淑莲;李石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锁骨上淋巴转移是乳痛患者晚期临床表现,过去被列为绝对手术禁忌证,多放弃手术而采用化疗,效果不佳.我们于1 993~1 997年成功地对有锁骨上淋巴转移的乳癌患者(无其他器官转移)施行了根治术加患侧下颈部清扫术,术后进行正规化疗及放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朱大勇;孙欣;李春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颅后窝手术因操作位于脑干及中枢神经核团附近,有可能损伤低位生命中枢及某些颅神经根,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所以掌握颅后窝手术的麻醉技巧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1 998年1月~2000年6月共完成颅后窝手术36例,本文主要就顿后窝手术麻醉技术的3大要素(保留自主呼吸、控制颅内压、脑保护与抗应激治疗)对术后恢复的重要性结合36例麻醉予以分析.
作者:李全正;张建新;高维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