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与TCT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胡玉芹;刘付强;刘岩丽;刘萍;梁伟国;李小利

关键词:宫颈疾病, 血红素, 病理学, 临床
摘要:目的 探讨细胞游离亚铁原卟啉(cells free ferrous protoporphyrin,FH)检测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hin-cytologic test,TCT)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同时具有TCT检测结果及病理检查结果的宫颈筛查患者100例,对其进行FH检测,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CIN Ⅰ及以上为阳性),分别计算FH、TCT 2种检测方法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FH检测筛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2.9% (58/70)、70.0%(21/30)、79.0% (79/100)、86.6%(58/67)和63.6%(21/33),TCT筛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7.1%(61/70)、76.6%(23/30)、84.0%(84/100)、89.7%(61/68)和71.9%(23/32),2种检测方法的检验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检测方法联合使用可提高检验效能.结论 FH检测作为宫颈病变筛查的新方法,简便、经济,具有与TCT同样高的临床应用价值.FH检测联合TCT技术用于宫颈病变的筛查,可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水平,探讨血浆D-二聚体及LDL-C在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晚期胃癌患者51例,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水平,直接法测定LDL-C水平.分别测定患者化疗前和化疗4个周期结束后1周以内的D-二聚体和LDL-C水平,并参照实体瘤缓解评估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其中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为治疗有效组,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为化疗无效组.结果 在化疗有效组,化疗后D-二聚体水平较化疗前降低,LDL-C水平较化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化疗无效组,化疗前后D-二聚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L-C较化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和LDL-C的水平可为疗效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程少会;曹军丽;高立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早期康复对新生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新生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后早期康复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新生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56例,早期行探查松解术,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康复组各2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包括神经营养药物、家中自行功能锻炼;康复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以及规范化运动功能训练等综合护理措施,根据臂丛神经功能综合评价试用标准评价疗效,比较2组患肢功能恢复的优良率.结果 康复组功能恢复为优13例,良9例,可4例,差2例;对照组功能恢复为优5例,良8例,可8例,差7例.康复组疗效优于对照组,预后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规范化运动功能训练等综合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新生几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治疗的优良率,明显改善患儿的功能活动及预后,减轻家属焦虑情绪,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素哲;赵硕;赵文颖;王敬铭;刘倩;孟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宫颈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与TCT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细胞游离亚铁原卟啉(cells free ferrous protoporphyrin,FH)检测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hin-cytologic test,TCT)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同时具有TCT检测结果及病理检查结果的宫颈筛查患者100例,对其进行FH检测,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CIN Ⅰ及以上为阳性),分别计算FH、TCT 2种检测方法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FH检测筛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2.9% (58/70)、70.0%(21/30)、79.0% (79/100)、86.6%(58/67)和63.6%(21/33),TCT筛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7.1%(61/70)、76.6%(23/30)、84.0%(84/100)、89.7%(61/68)和71.9%(23/32),2种检测方法的检验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检测方法联合使用可提高检验效能.结论 FH检测作为宫颈病变筛查的新方法,简便、经济,具有与TCT同样高的临床应用价值.FH检测联合TCT技术用于宫颈病变的筛查,可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

    作者:胡玉芹;刘付强;刘岩丽;刘萍;梁伟国;李小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人体骨骼显微硬度及其相关因素初步研究

    人体骨骼是一种由无机质和有机质构成的复合材料,骨组织按照成分分类主要是由矿物质、Ⅰ型胶原蛋白和水组成的结缔组织,前两者决定了其硬度和韧性.骨骼的生物力学性能一直是研究的重要课题.骨骼硬度指的是骨骼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1].骨骼硬度一直被认为是评价骨骼质量的重要指标.早在1929年Lexer首次描述人体骨骼宏观硬度这一重要概念,1954年Carlstr(o)m首次应用硬度测试仪测试人体骨骼显微硬度并指出显微硬度与骨组织的矿化程度相关.

    作者:胡祖圣;李升;刘国彬;王建朝;殷兵;张晓娟;吴卫卫;张英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兰索拉唑中兰索拉唑的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测定兰索拉唑及其制剂注射用兰索拉唑含量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 (4.6 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检测波长为285 nm;流速1.0 mL/min;柱温25℃;进样量20 μL.结果 注射用兰索拉唑制剂中的辅料对兰索拉唑的测定无干扰,兰索拉唑在50~500 mg/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相对标准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0.14%]良好;低、中、高3种浓度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98.3%、101.7%,RSD分别为0.5%、0.3%、0.4%.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兰索拉唑及其制剂含量的测定.

    作者:许萌;鹿梦溪;周春华;徐德华;张雪宁;宋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糖皮质激素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慢性或急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是目前致残的常见病之一.RA患者骨质的破坏,与该病本身的骨代谢异常有关,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随着对RA发病机制的不断认识与研究,其治疗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1948年人们首次应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来治疗RA,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随后在临床上大量应用GC,不久之后GC的不良反应渐渐显现出来,人们逐渐将GC弃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又开始重新认识并认可GC在RA治疗中的重要作用,GC在RA的治疗方案中逐渐占据重要位置[1].现就GC在RA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张倩;丁家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诊断研究进展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SMAS)系指因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位置异常,由SMA或其分支压迫十二指肠水平段导致十二指肠部分或完全梗阻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1].在需要应用石膏床固定的骨科手术患者,因躯干处于过伸姿势,常会发生急性SMAS,故又称为石膏综合征(Cast综合征)[2].

    作者:郭水英;靳嵘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高频超声检测终止哺乳后乳腺导管的闭合情况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检测终止哺乳后乳腺导管的闭合情况及规律,为临床诊疗乳腺导管性疾病提供鉴别依据.方法 高频超声检测428例终止哺乳后1年内女性乳腺导管的闭合情况,按终止哺乳时间分为0~2个月、3~4个月、5~6个月、7~8个月、9~10个月、11~12个月6个时段,计算乳腺导管闭合率,分析乳腺导管闭合率与终止哺乳后时间关系.结果 6个不同时间段组乳腺导管闭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6个月、7~8个月、9~10个月、11~12个月组乳腺导管闭合率高于0~2个月和3~4个月组(P<0.05).乳腺导管闭合率随终止哺乳时间延长而增高(x2 =54.580,P=0.000).1年后随访,6个不同时间段组乳腺导管未闭合者乳腺导管闭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1~12个月组乳腺导管闭合率低于0~2个月、3~4个月和5~6个月(P<0.05).结论 终止哺乳后乳腺导管呈逐渐闭合趋势,7个月内乳腺导管闭合率随终止哺乳时间延长而增高,7个月后乳腺导管闭合率随终止哺乳时间无明显变化.因此,终止哺乳后7个月内乳腺导管未闭合可给予观察,7个月以上乳腺导管未闭合出现症状者应及时治疗.

    作者:黄蕾;黄银平;张丹;刘青朵;张谨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G、IgM检测在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特异性IgG、IgM检测在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收治的1个月~10岁呼吸道感染患儿200例按年龄分为1个月~1岁、>1~3岁、>3~6岁和>6~10岁4组,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采集非抗凝静脉血,采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MP-IgG和MP-IgM,并计算其MP-IgG和MP-IgM阳性率.结果 200例患儿中,MP-IgG阳性34例(17.0%),MP-IgM阳性48例(24.0%),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儿MP-IgG和MP-IgM阳性率逐渐升高.患儿血清MP感染急性期、恢复期均阳性或均阴性比例(20.0%,68.0%)明显高于急性期阳性、恢复期阴性比例(2.5%)或急性期阴性、恢复期阳性比例(9.5%);患儿家长两期均阳性比例(52.5%)明显高于两期均阴性比例(26.5%)(P<0.01).结论 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MP特异性IgG、IgM能够为MP感染的诊断提供有效依据,采用两期血清检测效果更佳,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作者:张亚兰;王建利;王静利;武晨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麻醉对恶性肿瘤预后的影响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00年全世界癌症患者和死亡人数分别为2 240万和620万,到了2008年分别上升到1 266万和756万,估计到了2015年,新发病例数将会达到1 500万[1].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和饮食习惯的变化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手术仍然是治疗恶性肿瘤主要的方法之一.

    作者:王金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包皮环切缝合器临床应用技巧

    包皮过长和包茎是泌尿科常见病症,包皮环切术是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的有效方法,剪切式环切术作为传统手术历史悠久,近十几年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相继出现套环式环切术、环切缝合器手术,目前与肠吻合器类似原理的环切缝合器备受泌尿外科医师的青睐.我院采用“狼和牌”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共行包皮环切术360例,效果良好,并总结出各环节的操作技巧,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文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定对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效应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究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定对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效应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下肢骨科手术治疗患者52例,均以蛛网膜下腔阻滞方式进行麻醉.随机分成观察组(n=26)与对照组(n=26),观察组麻醉药物为3 μg右旋美托咪定+5 g/L罗哌卡因,对照组麻醉药物为5 g/L罗哌卡因.观察2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及血液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感觉阻滞时间、运动阻滞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Bromage评分和舒适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2组给药0、10、30、60、90 min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定对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效果更佳,不良反应更少,且对血液动力指标无显著影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光耀;王虹;宋铁鹰;马鹏羽;谷昆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小鼠生精细胞的体外双室无血清培养

    目的 探讨无血清条件下应用插入式细胞培养皿(Transwell小室)对小鼠睾丸间质细胞—支持细胞—生精细胞的双室培养技术.方法 取60日龄C57BL/6雄性小鼠睾丸间质细胞和15日龄雄性小鼠睾丸支持细胞与生精细胞混合细胞团双室共培养,不添加血清.每日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生精细胞的形态和生长情况,苏木精染色观察生精细胞形态,染色体倍性分析检测细胞分化情况.结果 在培养1周后,可见圆形精于细胞出现,2周后可见长形精子细胞,3周后可见较短鞭毛,生精细胞可存活8周;培养1周时,流式细胞术可检测出单倍体细胞,单倍体细胞百分比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结论 应用双室无血清培养体系体外培养小鼠生精细胞可获得精子且生精细胞存活时间较长.

    作者:龚淼;张雷;赵昱;尹青;郭浅妤;任广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急诊科诊治胆囊结石嵌顿所致急性腹痛180例

    目的 总结分析胆囊结石嵌顿所致急性腹痛的相关诱发因素及胆囊切除术(cholecystectomy,LC)在胆囊结石嵌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胆囊结石嵌顿所致急性腹痛患者180例,并按照所行手术方式分为切除组130例及保胆组50例.另选120例胆囊结石非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切除组予以LC治疗,保胆组进行取石保胆术治疗,比较2组胆囊结石嵌顿发生的相关因素以及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结石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结石嵌顿组肝功能异常史、胆囊增大、大结石>1.25 cm直径、糖尿病史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肝功能异常史、胆囊增大、大结石>1.25 cm、糖尿病史是胆囊结石嵌顿的危险因素.切除组与保胆组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组结石复发率低于保胆组(P<0.01).结论 胆囊结石嵌顿应结合肝功能异常史、胆囊增大、大结石> 1.25 cm、糖尿病史等进行诊断,并以LC为首选手术方式,术中应重视胆囊三角(Colot三角)的解剖变化,采用钝性分离充分显示三管关系,在完全清除结石残留的基础上切除胆囊,以避免副损伤及结石复发.

    作者:黄陈海;吴志毅;莫伟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气道内超声-引导鞘技术对于周边型肺部病变诊断的意义

    气道内超声(endo-bronchial ultrasound,EBUS)对于肺部和纵隔疾病的诊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通过支气管镜的活检通道,利用其外径仅2.0~2.5 mm优势,进入远端气道进行360°扫描成像,探查常规支气管镜(外径4.9~6.0 mm)不能探及的病变,留置引导鞘管(guide-sheath,GS)于病变部位进行定位活(刷)检.气道内超声—引导鞘(EBUS-GS)技术对于周边型肺部病变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1-3].我院对32例患者的周边型肺部病变进行气道内超声检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文森;于婧;李岩;张爱彦;袁雅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肢体导联心电图对冠状动脉回旋支病变的预测价值

    目的 观察肢体导联心电图对冠状动脉回旋支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61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其中单纯回旋支病变患者300例,记录其静息时与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肢体导联心电图异常改变时回旋支病变的特征.结果 静息状态下回旋支病变肢体导联心电图对回旋支狭窄的敏感度为36.00%,特异度为84.76%,准确度为60.98%.心绞痛发作时,肢体导联心电图改变以Ⅰ导联ST段压低多见,约占发作心电图的90.22%.Ⅱ、aVF导联ST段压低约占发作心电图的67.39%、67.39%;Ⅲ导联很少出现ST段压低,多为正常或略抬高,约占发作心电图的90.22%;aVR多无异常改变,约占发作心电图的70.65%.结论 静息状态下肢体导联心电图对回旋支病变的特异度高,但敏感度低;心绞痛发作时肢体导联心电图Ⅰ、Ⅲ导联对回旋支病变有预测价值.

    作者:于倩;张昆;石伟;袁琛;张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河北省卫生人力资源供求状况研究

    目的 分析河北省卫生人力资源现状、需求、卫生人力培养及卫生人力资源供求状况,为规划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河北省近年各项卫生统计和医学教育资料,利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数据进行描述分析,利用经济学“供给和需求理论”分析卫生人力资源供求关系.结果 河北省卫生人力资源总量充足,但存在教育层次偏低、卫生人才培养与卫生人力需求不匹配等问题.结论 建议对医学教育体系进行科学规划,建立紧密的卫生人力供求关系,改革医学教育培养模式.

    作者:席彪;员美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治疗及研究进展

    膝关节是人体关节中运动量大且负重多的关节,其结构极为复杂,而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可以限制并维持膝关节运动和保护膝关节稳定.体育运动和交通创伤常常导致膝关节MCL损伤,这将会引起膝关节内侧松弛、膝关节外翻不稳定等,远期并发症可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引起长期疼痛、膝关节退变等.所以,对于膝MCL损伤,恢复膝MCL关节的作用及正确合理的治疗显得极为重要.现就膝关节MCL的解剖、功能、损伤机制、分类与诊断、治疗原则、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张现超;任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子宫腺肌症48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48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进行HIFU治疗,随访1~6个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影像学、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结果 HIFU治疗前后子宫腺肌症病灶体积分别为(5.75±2.40) cm3和(3.15±1.32) cm3,痛经程度评分分别为(2.32±0.52)分和(0.92±0.69)分,实验室检查中血红蛋白浓度分别为(87.55±6.15) g/L和(99.53±6.15)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HIFU治疗后痛经、月经异常、下腹坠胀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无严重临床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出现.结论 HIFU治疗子宫腺肌症有效性和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欣;王晓娜;胡美丽;杜宝琴;石维;苏新桃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舍曲林治疗复发性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舍曲林治疗复发性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采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舍曲林治疗,对照组34例单独采用舍曲林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8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价疗效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评价生活质量.结果 随着治疗时间延长2组HAMD总分逐渐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幅度大,GWB评分逐渐升高,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幅度大,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并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提高复发性抑郁障碍的疗效,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欣;贺方;史玲;刘惠兰;张香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