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与血清HBV DNA水平分析

王慰;郑欢伟;员美娜;任桂芳;李兵顺

关键词:肝炎, 乙型, 慢性, 病毒, T淋巴细胞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T细胞亚群与HBV DNA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测算318例慢性乙型肝炎及22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百分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HBV DNA,比较不同HBV DNA载量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CD3+、CD4+、CD8+、CD4+/CD8+比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HBV DNA高载量的慢性乙型肝炎者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较低载量者减少(P<0.05),CD8+T细胞百分率增加(P<0.05).结论 HBV DNA复制增加可加重慢性乙型肝炎T细胞亚群的紊乱,CD4+/CD8+的动态变化可提示HBV感染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舒芬太尼鞘内注射超前镇痛对肛周手术术后镇痛的影响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鞘内注射超前镇痛在肛周手术术后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90例择期腰硬联合下行肛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蛛网膜下腔给药A组,罗哌卡因7.5mg+0.9%氯化钠溶液0.5mL+10%葡萄糖1mL;B组,罗哌卡因7.5mg+舒芬太尼5μg(0.5mL)+10%葡萄糖1mL;C组,同A组.A、B组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泵配方0.15%罗哌卡因+氟哌利多2.5mg+生理盐水配成100mL,C组配方另加吗啡4mg;无负荷量,持续给药剂量2mL/h.术后专人于4、6、8、12、24、36、48h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舒适度评分(bruggrmann comfort scale,BCS)进行疼痛评分,观察患者药物用量、自控镇痛(palient contelled analgesia,PC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比A、C组麻醉起效时间短(P<0.05);A、C组在术后4、6、36、48h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于B组(P<0.05).结论 鞘内注入5μg舒芬太尼进行肛周手术超前镇痛,缩短麻醉起效时间,术后镇痛效果明显,而且持续时间较长.

    作者:董亚静;高英雪;李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胰腺癌中ARHI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ARHI(aplysia ras homolog I)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胰腺癌组织及30例胰腺癌旁黏膜组织中ARHI蛋白的表达,分析ARHI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胰腺癌组织中ARHI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临床Ⅰ~Ⅱ期胰腺癌组织中ARHI蛋白表达水平高于Ⅲ~Ⅳ期 (P<0.05);高、中分化胰腺癌组织中ARHI蛋白表达高于低分化胰腺癌(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胰腺癌患者ARHI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结论 ARHI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降低,ARHI蛋白可能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路新卿;张再兴;沈香荣;李桂英;吕英刚;刘志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高血压与非高血压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高血压与非高血压性脑梗死患者的发病类型、危险因素和预后的差异.方法 将自2009年7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398例,根据高血压病史将其分为高血压组(201例)和非高血压组(197例).针对患者的发病类型、危险因素和预后对2组患者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高血压组既往脑梗死史、腔隙性脑梗死和后循环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非高血压组中高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明显比高血压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起脑梗死的常见类型为腔隙性脑梗死和后循环脑梗死.高血压是引起脑梗死重要的因素,同时高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也是引起脑梗死不容忽视的因素.

    作者:李美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与血清HBV DNA水平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T细胞亚群与HBV DNA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测算318例慢性乙型肝炎及22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百分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HBV DNA,比较不同HBV DNA载量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CD3+、CD4+、CD8+、CD4+/CD8+比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HBV DNA高载量的慢性乙型肝炎者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较低载量者减少(P<0.05),CD8+T细胞百分率增加(P<0.05).结论 HBV DNA复制增加可加重慢性乙型肝炎T细胞亚群的紊乱,CD4+/CD8+的动态变化可提示HBV感染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作者:王慰;郑欢伟;员美娜;任桂芳;李兵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改良腹腔镜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疗效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内窥镜器械鞘改良腹腔镜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入选2009年1月-2012年1月就诊的结肠癌患者278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136例)和开腹手术组(142例).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累计生存率.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长(P<0.05),术中出血较少(P<0.05).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开腹手术组明显缩短(P<0.05).2组住院期间发生切口感染、肠瘘、粘连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累计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窥镜器械鞘改良腹腔镜下结肠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长期生存率与开腹手术相似.

    作者:袁虎方;张占学;范占彬;尚金伏;许建利;宋伟庆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心静脉导管肺内置入治疗巨大肺脓肿35例

    肺脓肿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有些患者因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导致迁延不愈而形成巨大肺脓肿,给治疗带来挑战,介入治疗在治疗巨大肺脓肿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安全有效且可避免手术的风险.2002年3月-2012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呼吸科共收治巨大肺脓肿患者35例,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肺脓肿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采用脓液抽吸和脓腔内抗菌药物灌洗的方法,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辉;刘巍;胡文霞;宋珊;徐立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

    原发性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指一侧颜面部阵发性、不自主的肌肉痉挛性抽搐.目前已确认是面部神经根受责任血管压迫而发生脱髓鞘病变,传入与传出神经纤维之间冲动发生短路所致.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是治疗原发性HFS的惟一有效的方法,具有完整保留神经、血管功能的特性,因而它成为HFS的首选治疗方法[1-3].我科从2006年6月-2009年6月应用MVD治疗HFS患者124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应用Onyx-18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护理

    脑动静脉畸形(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cAVM) 是一种胚胎时期脑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脑出血、癫痫发作,是神经外科的常见、难治性疾病.我院收治cAVM患者26例,采取以Onyx-18血管内栓塞术为主的治疗方法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高娟;张芸;李秀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p53、MDM2和PCNA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p53、鼠双微体2(murine double mimute 2,MDM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择皮肤鳞状细胞癌30例,正常皮肤组织15例,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损中p53、MDM2和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 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53、MDM2、PCNA蛋白的阳性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97、19.397、5.625,P<0.05).结论 p53、MDM2的高表达提示其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小静;李柳君;张秀娟;李志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及术后内膜息肉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研究

    目的 考察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在本院的应用情况.方法 2004年2月-2011年1月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843例,随机抽取105例作为术前内膜组,此105例术后1~6个月回诊收集子宫内膜作为术后内膜组,同期不明原因不孕行腹腔镜检查患者100例为对照内膜组.比较3组组织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结果 105例顺利完成手术,6 个月随访,满意度93.3%(98/105),与正常内膜组比,术前内膜组VEGF表达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内膜组VEGF表达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子宫内膜VEGF表达可作为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效果的重要指标.

    作者:阮雅文;石新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皮下留置负压引流管促进妇科手术切口愈合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皮下留置负压引流管对妇科手术切口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皮下脂肪厚度为3~7cm的妇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手术采用常规缝合,观察组缝合切口前在皮下留置负压引流管,观察2组切口愈合良好程度,同时比较2组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及二次缝合率.结果 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28例(93.33%),切口乙级愈合2例(6.67%).对照组甲级愈合20例(66 67%),乙级愈合7例(23.33%),二次缝合3(10.00%).观察组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发生感染1例(3.33%),对照组发生感染6例(20 0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下留置负压引流管应用于妇科手术,可提高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降低切口感染率,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俞凤英;严小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依达拉奉对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患者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的促醒作用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止血、脱水、促醒、营养神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控制血糖和防治相关并发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2次/d,共14d.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7、14d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和临床疗效评定.2组患者均随访3个月,分别观察比较2组清醒率、清醒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神经功能程度评分、清醒率及清醒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能够缩短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昏迷时间,提高清醒率,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作者:吴志宝;孙彦平;杨秀英;孙国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星状神经节置管连续阻滞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护理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觉神经性耳聋,又称为暴聋,是指听力突然减退,1~2d即可达到耳聋高峰乃至全聋[1].大多数为单耳发病.其发病原因可能与病毒感染、内听动脉痉挛、栓塞使供应内耳的营养发生障碍有关[2],主要对第Ⅷ对脑神经损伤[3].现在临床中主张采用高压氧、活血化瘀药物,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等方法治疗突发性耳聋,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我们对收治的2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在药物+高压氧治疗的基础上,与耳鼻喉科合作采用星状神经节连续置管阻滞,取得满意效果,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志卓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低浓度吸氧对福尔马林暴露大鼠气管及肺组织的保护作用

    目的 给予福尔马林暴露大鼠吸入低浓度氧气后,观察其气管及肺组织的光、电镜形态学改变,为预防及治疗福尔马林对呼吸系统的损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福尔马林暴露组、福尔马林暴露+吸氧组,每组6只.对照组大鼠呼吸自然空气,福尔马林暴露组大鼠及福尔马林暴露+吸氧组大鼠每天吸入福尔马林12h,福尔马林暴露+吸氧组大鼠福尔马林暴露完毕后立即吸入浓度为29%的氧气,1次/d,1h/次.对照组和福尔马林暴露组大鼠此时呼吸自然空气.连续吸入25d后处死大鼠取气管、肺组织,通过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学改变.结果 与福尔马林暴露组相比,福尔马林暴露+吸氧组大鼠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气管及肺组织的水肿及炎性改变均有所减轻,透射电镜下虽然板层小体结构仍显紊乱,但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胞浆内未见空泡;肺泡腔内虽仍可见红细胞及少量坏死细胞碎片,但也未见空泡.结论 低浓度吸氧可改善福尔马林暴露所导致的大鼠气管及肺组织的病理损伤.

    作者:聂晓进;刘海平;王切;任国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血清蛋白因子水平对精神分裂症诊断价值的探索

    目的 研究血清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IFN-γ)、钙结合蛋白(calcium binding protein,S100β)、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8种蛋白因子水平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1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105例抑郁症患者和1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8种蛋白因子的浓度.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8个因子的诊断价值.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组血清NGF浓度低于抑郁症组和正常对照组[(32.55±2.12)ng/L vs (38.90±10.47)ng/L、(40.54±6.7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精神分裂者组血清NGF诊断截断值35.73ng/L对应佳灵敏度为86.7%,特异度为92.5%(95%CI=0.68~0.95),抑郁症组血清NGF诊断截断值36.04ng/L对应佳灵敏度为85.8%,特异度为49.5%(95%CI=0.50~0.66),ROC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ROC curve,AUC)分别为0.91、0.58.采用逐步判别分析(stepwise discriminant analysis,SDA)进行数据的重新归类,从中发现NGF、IL-6、S100β、MBP和GFAP 5个因子浓度对协助诊断精神分裂症的贡献率更大,联合用5个因子的诊断价值均高于任何单种蛋白因子的诊断价值.结论 应用蛋白因子浓度水平诊断精神分裂症是可行的,并有望进一步对精神分裂症的客观实验室检查提供新思路.

    作者:曾勇;吴秋霞;熊鹏;余敏;姜林伶;李国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老年人髋部骨折后低钠血症

    目的 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后低钠血症的发生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1年6月新鲜髋部骨折患者(年龄≥70岁)67例,其中股骨颈骨折2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42例.入院后第1、3天查血生化,观察血清电解质情况,记录内科并发症,探讨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结果 67例患者中有38例发生低钠血症,其中股骨颈骨折10例,粗隆间骨折2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股骨颈骨折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钠血症的发生与高血压病、肺部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老年人髋部骨折后常发生低钠血症,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发生率高于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但与高血压病、肺部疾病和糖尿病等内科并发症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李志;梁忆;赵昌平;张学斌;宋朝晖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探讨药事咨询在基层医疗机构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 对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开展的药事咨询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药事咨询在基层医疗机构药学服务中的重要性.方法 收集2009年11月-2011年10月的药事咨询原始记录,对药事咨询服务对象、咨询的方式和内容举例列表进行分析.结果 药事咨询服务是有关医生、护士、药师和患者等多群体的药学服务工作,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具有必要性.结论 药事咨询有助于了解各个人群的药物信息需求,提高基层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作者:林微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妊娠高血压孕妇肾动脉内径、肾动脉血流的超声特征改变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孕妇的肾动脉内径、肾动脉血流的超声特征改变.方法 应用彩超测量、观察100例妊娠高血压孕妇的主肾动脉内径、主肾动脉血流频谱形态及流速的超声特征,并与108例正常妊娠孕妇主肾动脉内径、主肾动脉血流频谱形态、流速做对照分析.结果 妊娠高血压孕妇双肾肾动脉内径、主肾动脉血流频谱均有改变:妊娠高血压组孕妇双肾肾动脉内径小于正常妊娠孕妇(P<0.05);妊娠高血压孕妇双肾肾动脉血流速度高于正常妊娠孕妇.结论 应用彩超测量、观察孕妇双肾动脉内径和流速,有助于临床上对妊娠高血压孕妇双肾损害及损害程度的判定,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作者:李吉英;孙萍;陈玥;聂红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肾小球滤过率评估方程与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值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应用神经网络技术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并研究与99m锝-二乙烯三胺五醋酸(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值的相关性,探讨适合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评估的新方法.方法 选择慢性肾脏病患者500例,随机分为A、B 2组.A组300例为训练数据,构建三层误差通向传导神经网络,使用A组数据进行训练,得到神经网络评估方程.B组200例为验证数据,使用神经网络评估方程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与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值比较.结果 2种方法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评估结果高度相关(P<0.01).结论 神经网络技术可以用于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其结果与肾动态显像法相当.

    作者:陈有维;方华伟;万福俊;何乐愚;陈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辅助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卵巢储备功能的变化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先行子宫动脉上行支血流阻断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 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子宫肌瘤患者119例随机分为2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组(试验组) 64例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组(对照组)55例,比较2组术前,术后2个月、6个月、1年和2年血清雌二醇(serum estrodiol,E2)、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的水平,观察性激素及卵巢体积的变化.结果 术后2个月试验组FSH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年、2年FSH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个时间点的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术后卵巢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阻断子宫动脉上行支的血流辅助治疗安全有效,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是暂时的、可逆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丽;刘丽萍;李英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