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敏;杜晓华;李增平
为更好地实施脑梗死的二级预防治疗方案,寻找脑梗死的易再发时间和相应高危人群是预防再发的重要关键之一,现将我院2005年6月-2009年6月在多学科一体化治疗模式下,入选神经内科住院的再发脑梗死患者512例,就其再发时间报告如下.
作者:王连芹;王雪霞;宁海春;何福岭;李国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治疗已经成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的有效手段.其传统的穿刺途径为经股动脉穿刺,其优点是血管内径大,易于操作,但股动脉穿刺易出现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腹膜后血肿等并发症.
作者:杜雯;刘慧敏;刘佳;魏立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七氟烷对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index,AEPI,以A-line ARX Inden为代表,即AAI)、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 ,BIS)、皮质醇(cortisol,Cor)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价AAI判断七氟烷麻醉深度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行腹部手术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体格检查分级Ⅰ~Ⅱ级的患者50例,在咪唑安定、异丙酚、维库溴铵、芬太尼诱导插管后吸入七氟烷,使呼气末浓度分别达0.8%、1.0%、1.2%,并每个浓度维持20 min后以及停吸七氟烷3 min、5 min、拔管时记录AAI、BIS、血压、心率和血清Cor.结果 随着呼气末七氟烷浓度的增高,AAI、BIS下降,以上变化与呼气末七氟烷浓度呈线性相关(r=-0.816,-0.813),血压、心率、Cor无显著变化.停吸七氟烷后随着呼气末浓度的下降麻醉减浅AAI、BIS、血压、心率和血清Cor显著升高(P<0.05).结论 七氟烷呼气末浓度在0.8%~1.2%的范围内AAI可作为七氟烷麻醉深度的监测指标.
作者:陈顺富;楼静芝;叶青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表达,心肌胶原含量变化及吡格列酮干预作用.方法 8周龄健康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10只,给予普通饲料喂养;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模型组20只,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出现胰岛素抵抗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 mg/kg,继续高糖高脂喂养2周,测空腹血糖>7.8 mmol/L者随机分为2组,T2DM组(B组)和T2DM吡格列酮干预组(C组),继续高糖高脂饲料喂养,C组给予吡格列酮11 mg*kg-1*d-1灌胃8周.于8周末处死动物.观察大鼠心肌组织MMP-9、TIMP-1表达,心肌胶原含量变化.结果 B组心肌MMP-9、TIMP-1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0.01),MMP-9/TIMP-1明显低于A组;C组心肌MMP-9、TIMP-1表达水平较B组明显下降(P<0.01),但仍高于A组,MMP-9/TIMP-1较B组明显升高(P<0.01),但仍低于A组.心肌细胞形态,B组大鼠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局灶性坏死,心脏成纤维细胞增多,间质胶原增生,局部脂肪细胞浸润;C组大鼠心肌病变较B组明显减轻.结论 MMP-9、TIMP-1的改变和比例失衡导致的胶原改变是T2DM心肌病变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吡格列酮可通过降低心肌MMP-9、TIMP-1表达水平,改善MMP-9/TIMP-1平衡,减少心肌间质异常重构,减轻T2DM心肌病变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富军;杨立群;齐会卿;甘可欣;杜亚萍;赵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主要是为了防止病侧肺的分泌物或血液流入对侧肺,确保气道通畅和避免交叉感染或病灶扩散,同时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随着OLV应用的增加,OLV的麻醉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加,本文就OLV时低氧血症的防治及麻醉管理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余德华;楼静芝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患儿,女性,3岁.主因发热7 d、右侧肢体运动障碍2 d入院.患儿于7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9.3℃,伴轻咳,无头痛、呕吐等.2 d前患儿晨起后出现右侧肢体伴右侧口角抽动,无意识障碍,约2 min后自行缓解.之后出现右侧肢体无力,活动受限.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接触史,否认心脏病、风湿病等病史,否认头部外伤史.查体,体温37.0℃,意识清楚,哭时口角向左侧偏斜,右侧鼻唇沟浅,双眼闭合完全.
作者:康天;王新良;卢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诊老年便秘患者应用甘油灌肠剂灌肠的临床疗效,寻找治疗急诊老年便秘的新方法.方法 将急诊老年便秘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试验组采用甘油灌肠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肥皂水不保留灌肠法,分别记录2种方法灌肠过程中患者有无腹胀、心悸、肛门刺激症、灌肠液外流等不良反应及灌肠30 min内大便排出情况.结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为40%,对照组为78.9%;灌肠后30 min内大便排出情况,实验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63.2%;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诊老年便秘患者宜使用甘油灌肠剂灌肠,此方法具有疗效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操作简便、使用安全、患者乐于接受等优点.
作者:刘玉华;张淑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患者,男性,43岁.主因误服稀料100 mL后呕吐、腹痛、腹泻2 d,突发神志不清2 h于2008年5月13日20:00入院.患者于2 d前夜间误服稀料100 mL后,自觉胸骨后及上腹部烧灼样疼痛,饮温开水约1 000 mL引吐一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量约1 000 mL,可见淡黄色稀料,有刺激性气味,无鲜血及咖啡样物.
作者:王艳丽;王敏;李晓玲;田玉金;张世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随着对米非司酮作用及应用研究的深入,其治疗范围逐渐扩大.它不仅同米索前列醇配伍用于终止早期妊娠,另外在紧急避孕、异位妊娠、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异常子宫出血等应用中有了新的进展,米非司酮对子宫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水平的影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现就其两者作用的机制及意义做一综述.
作者:盖牟慧子;闫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马来酸桂哌齐特(克林澳)联合丹参酮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静脉滴注克林澳160 mg/次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40 mg/次,对照组静脉滴注硝酸甘油5 mg/次,连用14 d.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改变及血脂水平变化.结果 克林澳联合丹参酮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症状减轻,心电图改善,血脂水平降低.结论 克林澳联合丹参酮能有效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改善血脂水平.
作者:虞华鹏;赵成军;王涛;贾如意;浦艳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将髂骨再塑形为预期骨解剖形态的可行性.方法 按预期骨的解剖形态制模(如管状骨),按照宽=1/2股骨周长、长=股骨缺损段的长度取髂骨块,经内、外板间剖开髂骨块,在圆柱体上将内、外板卷制成拱状(有微骨折,但仍保持连续),将拱状骨皮质面向模具内壁,剖开面向模具轴芯装入模具内,拱状骨与模具轴芯间填塞松质骨,将模具包埋于髂骨取骨处,克氏针固定模具.结果 CT扫描显示髂骨在预制的模具内塑形良好.结论 利用模具可将髂骨按预期骨的解剖形态进行再塑形.
作者:张纯朴;张奇;孙梁;陈伟;刘长城;张英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跟骨骨折多系高处坠落所致高能量损伤,常常为闭合、粉碎性居多,其治疗方法各异、效果不一.我院近年来采用闭合复位多枚克氏针鸟巢状固定骨折42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梁虎;张惠艳;刘广跃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输卵管腺癌(primary fallopian tube carcinoma,PFTC)是女性生殖系统少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原发性输卵管癌常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措施,并常与其它盆腔病变并存,故术前确诊率不高,发现较晚,预后差[1].输卵管癌主要扩散途径为直接蔓延及淋巴转移,原发性输卵管癌脾转移病例作者尚未见国内外报道.现本文报告1例如下.
作者:单淑芝;石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患者,女性,48岁.主因面部皮疹、口腔溃疡10年,恶心、呕吐2月余于2008年12月2日入院.入院前10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部红斑,当地医院给予中药口服及静脉用药(具体不详)后症状逐渐缓解,其后反复出现口腔溃疡,双手近端指间关节肿痛,1.5年前出现口干、进食不受限,眼干、视物无异常.2月前患者食生冷食物后出现恶心、非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发酵及粪臭味,与进食无关,次数不详.伴上腹隐痛、腹泻黄色黏液便,5~6次/d.
作者:姜德训;白云静;吉婷;刘坚;张学兰;徐晓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侧入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剖宫产手术100例,年龄20~40岁,身高155~175 cm,体质量75~110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体格检查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50例.A组为侧入法,取L2~3间隙正中旁开0.5~1.5 cm为穿刺点,垂直进针到达椎板后改变角度突破黄韧带进入硬膜外腔,或者垂直进针不到椎板而直接突破黄韧带进入硬膜外腔,之后用针内针行腰麻穿刺,见脑脊液外流或回抽有脑脊液后注入0.5%盐酸布比卡因2 mL(0.75%盐酸布比卡因2 mL加10%葡萄糖1 mL),注药后退出腰穿针,迅速向头端硬膜外置管3~4 cm固定平卧.B组为直入法,取L2~3间隙正中为穿刺点,垂直进针经过棘上、棘间韧带后突破黄韧带到达硬膜外腔,余操作步骤同A组.结果 A组第1、2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6.0%与100%,明显高于B组的84.0%与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穿刺失败的2例改用侧入法穿刺成功.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侧入法与直入法均可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但侧入法明显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有效减少了反复穿刺引起的出血、感染及腰痛等并发症.
作者:刘清仁;王亚军;郑广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脑震荡后2~4周听功能及耳蜗毛细胞的病理改变.方法 以豚鼠为研究对象,制成脑震荡模型.20只健康豚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脑震荡后即刻组、2周组、4周组.应用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s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观察脑震荡后听功能变化;应用扫描电镜观察耳蜗毛细胞的病理改变.结果 ABR Ⅰ、Ⅴ波潜伏期和Ⅱ~Ⅲ、Ⅱ~Ⅴ波间期均有变化;DPOAE于打击后在0.7、1.0 kHz频率其幅值有明显变化(P<0.05);扫描电镜下见耳蜗毛细胞的纤毛有排列紊乱和倒伏现象.结论 豚鼠脑震荡后2~4周听功能和耳蜗毛细胞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病理改变.
作者:张颖;路虹;王文利;韩海霞;张喜琴;段茂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前庭大腺囊肿为前庭大腺腺管炎症后阻塞或损伤阻塞,其分泌物积聚所致,前庭大腺囊肿可继发感染形成脓肿而反复发作[1],其临床特点是发病急、症状重、易复发,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行走不便,可伴有发热等全身表现.如何尽快解除患者的症状、防止复发、获得佳的治疗效果,是目前妇产科临床医生努力的方向.
作者:侯志敏;石春玲;陈铁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骨关节炎又称退行性骨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骨关节病,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该病病因尚不明确,临床应用中成药金乌骨通胶囊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白雪;施光其;高文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良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切片是正确判断染色结果的基础和前提,由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过程要经过很多步骤和环节,而每一步骤和环节都可能影响到染色的终结果.我们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常见的问题与解决的办法进行分析与讨论,旨在与技术人员进行交流与学习,以提高染色质量,为病理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王永军;王珩;刘世正;杨会钗;吴家宁;王小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胸锁关节是平面关节,其间有关节盘,连接着上肢与躯干.胸锁关节的稳定性主要靠关节囊、关节内的纤维软骨及周围韧带维系,缺乏骨性稳定性,易发生脱位.胸锁关节脱位临床上多见前脱位,因为其为平面关节,以及上肢质量的杠杆作用,治疗较为困难,传统治疗方法并发症较多,复发率高.笔者发明了叉形接骨板,应用其治疗胸锁关节脱位,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伟;张奇;赵昌平;王娟;王博;张英泽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