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燕
通过全国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对上海市慢性病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社区慢病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思考.
作者:李新建 刊期: 2012年第16期
近年来腹壁无瘢痕手术成为微创外科研究热点.与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相比,经脐入路内镜手术(transumbilical endoscopic surgery,TUES)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及空间定位良好等优点,而且TUES可以带来更好的腹壁美容效果,但同时也增加了手术难度.作者认为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是LESS的基本目标,其次才是美观.
作者:朱江帆 刊期: 2012年第16期
回顾近10年来我国慢性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借鉴国外慢性病管理的成功经验,对慢性病管理模型的基本元素和评价方法进行了介绍,以供社区慢性病管理者参考.
作者:任慧;傅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四妙汤加味治疗足跟骨刺的疗效.方法:2011年7月-9月本社区全科门诊就诊足跟骨刺患者,随机抽取40例.单数为治疗组20例,采用四妙汤加威灵仙、鹿衔草、川乌、草乌、红花、川芎,煎汤加醋泡脚.双数为对照组20例,采用口服消炎止痛药物布洛芬,每次0.2 ~0.4 g,每日3~4次,饭时或饭后服用.15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18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有效6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为65.0%.结论:采用四妙汤加味治疗足跟骨刺具有疗效高,费用低的特点,可以在社区推广.
作者:韩振宏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对学生自杀行为的调查与评估,分析学生自杀行为的原因.方法:本项调查使用自编的自杀行为调查登记表,对自杀未遂者和其家属,或者其他求助者与陪同者进行逐项询问并登记,内容包括学生自杀行为的基本信息和相关因素.结果:65名学生中,男性25例(38.5%),女性40例(61.5%),本次自杀时年龄12~35岁,本次自杀平均年龄为(19.56±15.24)岁.18例(27.7%)诊断为精神疾病,59例(90.7%)在本次自杀前1个月遭遇了明显的生活事件和心理应激,跳楼和服用药物及其他化学物质是常见的自杀方法,分别占49.2%和23.1%.结论:精神疾病依然是学校学生自杀行为常见的危险因素,学生自杀前遭遇的生活事件和心理应激是诱发学生自杀的主要因素.建议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发现有自杀企图的学生,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降低学生自杀率.
作者:单怀海;李国瑞;李正云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了解江桥社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江桥社区2009~2011年手足口病资料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描述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结果:2009~2011年江桥社区共报告1 453例手足口病患者,病例以非本市户籍的流动人口为主,集中在4~7月份,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总病例的96.21%,男女性别比例为1.63:1,发病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结论:加强疫情监测、开展联防联控和健康教育,特别是加强托幼机构、外来人口聚集地等重点场所的监控是防治手足口病的关键措施.
作者:莫瑜洁 刊期: 2012年第16期
脑卒中又称脑中风、脑血管意外,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功能缺损为特征的一组疾病.患者虽然在急性期得到了积极的救治,挽回了生命,但大多数还是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后遗症,75.00%的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存质量,如半身不遂、失语、痴呆、四肢抽搐等[1].这些后遗症使患者失去了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既增加了患者本人的痛苦,又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大困难.故做好后遗症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要.自2007年我们对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并对361例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疗效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玉华;金萍萍;周群;周贤 刊期: 2012年第16期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由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呈现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是医院感染重要的病原菌,已经成为治疗上的棘手问题,并常伴有较高的病死率[1].多重耐药菌感染目前遍布全球,在社区或医院中可引起散发、交叉传播,甚至暴发流行,对婴幼儿、免疫缺陷者和老年人的威胁尤其大[2].为进一步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2011年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使得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有了明确的规范,现结合社区卫生服务实践,将社区护理在预防和控制社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措施综述如下.制.
作者:李玉琴 刊期: 2012年第16期
慢性疼痛是社区常见的临床症状,疼痛护理日益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疼痛护理的重点就是疼痛评估和疼痛控制,为此笔者对慢性疼痛的定义,分类、评估、治疗和护理管理进行了详细阐述,对疼痛护理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说明.
作者:刘晓瑾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上海市卫生局组织部分全科医师赴英培训,学员们实地感受和了解了英国的初级卫生保健制度和家庭医生服务,总结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结合本地社区卫生服务的实际情况,为上海市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的建立和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作者:汤春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上海市杨浦区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上海市东北角,主要承担殷行、新江湾城两个街道16平方公里、17万常住居民及3万外来流动人员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下设社区卫生服务站11个,成立全科服务团队9个,2011年门诊人次72.5万,开放家庭病床1 033张.中心连续五届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是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全国首批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1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56岁.刺激性咳嗽半年来中心门诊.以往无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病病史,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无口服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史,不吸烟.半年来患者多次因咳嗽来本中心就诊,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咳嗽,无痰,时感胸闷,前胸重物压迫感,伴头晕.发作时无咽痒、异物感、无返酸、发热、咯血、气促、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等症状.查体: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腺无肿大.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无杵状指.胸廓无畸形,呼吸平稳,双肺呼吸清,未闻及啰音.心率78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及杂音,腹部软,未见异常.
作者:邱育;许国祥;宋德香;温朝阳;陈亮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总结、分析局封结合针刀在治疗拇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并探讨手术技术.方法:2008年9月-2011年7月本中心诊治的拇指狭窄性腱鞘炎73例,采用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局封结合针刀松解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局封治疗,比较两者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91.9%,对照组为33.3%,两组统计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局封结合针刀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创伤小,治愈率高,疗效更好,是治疗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一种理想方法,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朱镜;彭雷 刊期: 2012年第16期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人们通过网络获取健康信息已经成为了一种方便快捷的方式,网络成为人们获取健康信息的一个重要通道.通过对健康网站现状和公众获取健康信息的调查结果分析,针对我国网络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旨在为更好地开展网络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作者:王秀平;任心怡 刊期: 2012年第16期
文章介绍外科临床伦理学的原则,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同意权、参与权、隐私权的内容,以及医生如何尊重和保护患者隐私权的几个对策.
作者:周立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比较贝羚胶囊与复方鲜竹沥液治疗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方法:选择AECOPD患者64例,其中33例(治疗组)采用贝羚胶囊治疗,31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复方鲜竹沥液治疗,疗程均为7天,比较两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7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贝羚胶囊治疗AECOPD疗效显著,优于复方鲜竹沥液.
作者:宋晓燕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