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6例临床防治体会

李红;薛军

关键词:医源性, 肝外胆管损伤, 临床, 严重并发症, 现报道如下, 术中发现, 胆囊手术, 胆道外科, 胆道手术, 张家口, 医学院, 愈后, 系统
摘要:术中肝外胆管损伤是胆道手术中严重并发症,是胆道外科中的一个复杂而困难的问题,1997.1~2002.12月张家口医学院一附院及我站共收治胆囊手术576例,经系统回顾总结,其中肝外胆管损伤6例,均在术中发现并进行修补,愈后良好,现报道如下.
神经药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分裂症患者弓形虫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目的:了解张家口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弓形虫感染状况,探讨弓形虫感染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对222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及78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测.结果:张家口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7.66%,健康体检者为1.28%,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弓形虫抗体阳性率高于健康人群.提示临床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对弓形虫病的认识,重视精神病患者的弓形虫感染情况,对门诊和住院病人进行常规弓形虫检测.

    作者:卢致民;张进顺;唐宏炜;刘金花;张华彪;马伟一;施万平;王兵科;徐向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硫酸镁治疗胎儿宫内生长迟缓1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硫酸镁治疗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5例IUGR孕妇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未治疗组各15例,并以同期分娩的15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治疗1组用复方氨基酸250ml、10%葡萄糖500ml+辅酶A100U、三磷酸腺苷40mg、维生素C 2g,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0d,口服硫酸锌2片,一日三次;治疗2组在治疗1组的基础上再加10%葡萄糖500ml+25%硫酸镁20ml,静脉滴注,4h内均匀滴完,每日1次共10d.结果:新生儿体重比较,治疗2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胎盘的重量比较,对照组均重于IUGR各组,治疗2组重于未治疗组和治疗1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硫酸镁治疗IUGR能明显改善子宫胎盘血流灌注,促进胎儿生长发育.

    作者:张秀霞;孙富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流感嗜血杆菌分型研究与PCR检测的进展

    流感嗜血杆菌(Haemephilus inflelenzae, HI)是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1].

    作者:邱景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釜底抽薪散外敷治疗急性腮腺炎20例临床分析

    急性腮腺炎,俗称痄腮,中医认为是由风热时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耳下腮区弥漫性肿胀,疼痛为其主要临床特征.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冬春季节易于流行,一般预后良好.

    作者:赖会萍;孙雪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预防乳癌术后皮下积液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方法:对54例应用新方法的乳癌根治术病例与过去实施的128例乳癌根治术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由24.2%降至现在的9.3%,经统计学处理二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预防乳癌术后皮下积液的要点是:防止腋下淋巴管瘘;腋下及胸骨旁置双管引流;将皮瓣与胸壁做广泛缝合,促进二者早日愈合;胸带加压包扎要适度;保持引流通畅.

    作者:梁晚平;孙宝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脑出血偏瘫病人80例社区护理体会

    随着社区医疗服务的进一步开展,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的家庭护理成为社区护理的重要内容.现将1999年8月以来,我们对80例脑出血偏瘫病人恢复期的社区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侯丽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宫口开大≥5cm时剖宫产子宫切口选择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产程活跃期宫口开大≥5cm出现异常行剖宫产术,不同子宫切口对术中大出血、子宫切口损伤等并发症、娩头困难致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对189例活跃期宫口开大≥5cm出现异常行剖宫产术的患者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下段纵切口术中大出血率6.93%,子宫切口损伤0.99%,新生儿窒息1.98%;子宫下段横切口术中大出血率20.45%,子宫切口损伤6.81%,子宫切除术一例,新生儿窒息15.91%.结论:产程活跃期宫口开大≥5cm剖宫产手术横竖切口各有其优缺点,但笔者认为以子宫下段纵切口为宜.

    作者:张秀霞;孙富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炎症反应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响

    以往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分析多为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炎症反应已成为引起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潘妍婷;李春永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小儿病毒性脑炎心肌损害46例临床分析

    目的:为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与心肌损害、心肌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6例小儿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损害46例.结果:近年来小儿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损害、心肌炎愈来愈多,其中暴发性心肌炎4例,心包炎3例,且暴发性心肌炎者无一存活.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容易合并心肌损害、心肌炎,呈正相关性,且多由柯萨奇病毒B组引起.

    作者:石蔚;许津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尿分析仪白细胞测试与镜检白细胞测定的结果比较

    我们使有用长春迪瑞有限公司的H-100型尿液分析仪及该公司生产的配套10联纸条,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与镜检尿沉渣中的白细胞结果做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改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联合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疗效观察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为妇科常见病及并发病,突出特点是复发率高,难以根治.

    作者:陈江平;康燕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老年妇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

    妇女60岁后即进入老年期,在老年期,身体多种组织器官逐渐出现衰老和退化.

    作者:何秀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金属硫蛋白在阴茎癌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在阴茎癌中表达的意义及规律.方法:收集阴茎癌37例,石蜡切片,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金属硫蛋白在阴茎癌中阳性表达率为78.4%,高分化鳞状细胞癌阳性表达率为86.2%,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阳性表达率为50%,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 4.85,P<0.05).结论:金属硫蛋白在阴茎癌中过度表达,其表达与病理分化程度有关.

    作者:张晓丽;胡瑾;程建军;薄爱华;李向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红外线和低强度激光作用原理及临床应用概述

    物理疗法已发展为一门学科一理疗学,它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光、声、电、磁、热、冷等众多疗法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并取得明显疗效,但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对常用物理疗法的性质和作用机理并不十分了解,为了加深人们对物理疗法的认识和进一步推广红外线、氦氖激光的临床应用,本文就其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概况加以简述.

    作者:邵雪辉;薄爱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顺铂对耳蜗微循环的毒性作用及防护机制

    顺铂是一种二价铂化合物,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化疗药物,于70年代应用于临床肿瘤化疗,是治疗头颈部及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首选药物之一,对食道鳞状细胞癌的姑息治疗也有一定价值.

    作者:李凤玲;张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浅谈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

    急诊病人是指那些发病急、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救护的病人.这些病人或是生命垂危,或是承受躯体伤痛,心理处于高度应急状态,若在争分夺秒救护病人的同时配以良好的心理护理,就会缓和其应急状态,有助于病人转危为安.

    作者:曹桂云;张福清;陈艳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菜豆角中毒60例临床分析

    菜豆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蔬菜,但生食或吃未煮熟的豆角可以引起中毒,我院曾于2002.4.24日一次性救治60例因食用菜豆角而发生中毒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莹;王晋生;陈佳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经内镜高频电治疗上消化道息肉128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和评价经内镜高频电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疗效及价值.方法:采用高频电治疗仪通过内窥镜实施治疗操作,将圈套器置于息肉根基部稍上方,收紧钢丝,通电切除.结果:128例(141枚)息肉切除均获得成功,对直径<2cm一次治疗成功率100%.1枚4cm息肉,4次电凝电切治愈,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本方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安全,疗效确切,医疗费用低,少见并发症发生[1,2],为临床治疗息肉的首选方法.

    作者:康金旺;常昕;郑尚彪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颅中窝进路颞骨岩部胆脂瘤切除术病人的护理

    我科于2001年8月15日诊治一例颞骨岩部胆脂瘤病人,经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郝凤花;黄秀芬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两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质控结果比较

    自动生化仪快速、简便、准确而发展迅速,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操作并成为临床实验室的主要检测工具,但由于不同厂家生产的仪器,其原理及测定方法不尽相同,其性能特点也各有所长,以下就日立7150与雅培AEROSET两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质控结果进行粗略地评价.

    作者:刘克芹;李宝亮;尹卫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神经药理学报杂志

神经药理学报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北方学院 中国药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