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爱梅
吕文亮教授系湖北中医学院临床医学院院长、温病学科学术带头人,多年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擅用经方,寒温汇通,特别是用伤寒与温病方治疗杂病,主张辨方证论治.笔者平日跟师临床,亲聆其在运用方证理论方面的教诲,受益匪浅,现择其临床验案2则,以飨同道.
作者:周慧敏;万莹;岳滢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苍山贝母又名贝母、川贝母、灯笼贝、卷叶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卷叶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m的鳞茎,多分布于以大理州苍山为中心的云岭南部,生于海拔2700~3800 m的冷凉阴湿的竹林或阔叶混交林下,林内透光度为30%~60%,土壤多为富含腐质的棕色森林土.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肿的功效.
作者:赵爱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过敏性鼻炎是由各种特异性过敏源所引起的多发性鼻病.笔者自2001年4月~2007年8月,采用针刺加穴位注射方法治疗本病32例,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瑞芝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由多因素诱发多个脏器受累的一种临床急危重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等特点.由于我科重视对患者病情的严密观察,加强专科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配以科学的治疗,有效地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并发症,降低了死亡率.现将我科对该病相关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申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内科常见、多发病.我们自2003年6月~2006年10月,应用自拟调肝复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8例,并与西药治疗的32例进行对比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庞素银;贺子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下肢肿胀是下肢骨折术后常见症状,由于肿胀消退缓慢,使得肢体功能康复减慢.自2002年3月~2007年6月,笔者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下肢骨折术后早期肿胀48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的46例相对照,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志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张照兰是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其治疗肝炎后肝硬化有独特的思路和方法.笔者跟师学习,颇具心得,现将其整理如下.
作者:韩雪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因化脓性致病菌侵入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笔者运用超短波结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肝胆湿热型脓耳30例,并与单用中药治疗的29例进行对比观察,获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玉;史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紧张性头痛指头部的紧缩性或压迫性头痛,是原发性头痛中常见的一种,约占头痛病人的40%[1].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常反复发作,多在劳累、情绪不畅时发病.笔者近年来采用理气活血法治疗本病43例,并与西药治疗的41例作对照,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自2002年1月~2008年8月,我们以复方参茸七胆口服液诱导肿瘤细胞分化,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术后45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45例进行对比观察,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岳江涛;袁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医药是具有浓厚人文文化色彩的自然科学技术,既需要现代科技提升学科水平,又不能割裂人文传统.其学科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是传统文化各个方面、各种因素的综合与结晶,同建立在人体解剖学基础上、从微观着手、研究生命现象的现代医学有着很大区别.中医药学的这种学科特色决定了中医教育有自身的内在要求,但目前,在中医教育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阻遏了中医学的发展.
作者:张振尊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历代中医在传染病的治疗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现代医学已经高度发展的今天,中医在某些传染病的治疗上仍有着突出的优势.<内经>的五运六气理论在传染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深入学习和研究运气理论,将会使人们对传染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也能使中医理论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
作者:李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笔者自2007年1月始采用陶根鱼老师自拟止眩汤治疗眩晕病人40人,并与强力定眩片治疗的40例进行对比观察,获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指以慢性疲劳持续或反复发作6个月以上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低热、头痛、咽喉痛、肌痛、神经精神症状等非特异性症状的一组症候群.CFS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它的产生涉及体力、脑力活动的长期过度紧张,即精神情志过度劳累,导致人体神经、免疫、内分泌等系统调节失常,临床出现以疲劳为主的多种组织、器官功能紊乱的症状.CFS是现代医学新近认识的一种疾病,亦是近年来国内外医学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预测,慢性疲劳将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
作者:吴云川;金宏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逐瘀通脉胶囊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的效果.方法:将66例入选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逐瘀通脉胶囊,疗程为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同时能明显降低FPG、PG、HbA1c水平,两组比较P<0.05或P<0.01;并能降低TG、TC,改善心功能,两组比较P<0.05.结论:逐瘀通脉胶囊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孙元莹;郭茂松;吴春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漆某,男,51岁,农民.平素嗜好烟酒,因重感冒后渐生慢性咳嗽.1997年春始见咳痰不爽,呼吸不利,遇外感后咳嗽加剧,胸闷气急.近年经中西医按咳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医治无效,病情日益严重,经某市医院疑诊为肺癌.于1997年10月来我处就诊.
作者:唐洪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风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人们的生命.血瘀是中风的致病因素,并贯穿整个病程.以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中风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马长德;黄显章;周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尚未阐明的炎症性肠病.由于该病病因及病理机制研究滞后,西药的治疗作用缓慢且缺乏特异性,致使疗效欠佳且副作用较大,从而限制了长期使用.导师万强主任医师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和经验总结,认为本病病机为脾虚湿盛,热毒瘀结.并针对病机,总结出了治疗UC的有效方剂愈结汤(内服)和结肠炎灌肠液(灌肠).现将2007年2月~2008年2月临床治疗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杨社强;王任颖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其中痉挛型双瘫是常见的脑瘫类型,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大限度地降低致残程度,改善生活质量,促进融入社会,已成为每一位康复工作者的迫切任务.近年来,我科采用常规康复配合中药浴治疗痉挛型双瘫患儿25例,并与单纯常规康复治疗的20例相对比,收到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跃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吕雄主任中医师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数十载,疗效卓著.笔者有幸参与其指导的临床工作,得其言传身教,受益匪浅.现仅就吕师治疗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并发症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初步总结.
作者:卢洪梅;莫伟;陆璐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