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天炯
温胆汤一方,源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其功能清胆和胃、理气化痰,用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之证.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在辨证基础上,凡属痰浊为患或痰瘀兼夹的病证均可应用本方加减治疗,疗效颇良,兹举验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吴镇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四逆散证见于<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篇,向被认为是探讨阳郁致厥、气机阻滞的证治,因而四逆散也就成为后世疏肝解郁、调畅气机的基础方剂,应用相当广泛.
作者:陈建杉;江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均系结婚2年以上,男方生殖功能正常,未采取避孕措施而不孕者.年龄在22岁~40岁之间,平均29.7岁;不孕时间在2年~3年者38例,3年以上~5年者17例,5年以上~7年者5例,7年以上者6例;原发性不孕41例,继发性不孕25例.
作者:孙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致残因素之一,给糖尿病患者带来较大痛苦.笔者自1999年以来采用脉通灵针于足三里穴位封闭治疗和护理该病60例,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媛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诺迪康由西藏华西药业公司生产,是从高原人参圣地红景天中提取有效成分研制成的中成药品,其主要成分为红景天甙、酪醇、多种黄酮等,具有抗衰老、抗寒冷、抗疲劳、提高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和增强心功能的作用.本文重点观察了诺迪康胶囊对血液粘滞度的影响.
作者:莫书荣;张士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贝耳(Bell)麻痹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指原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笔者采用三透穴加平衡针灸治疗本校该病患者72例,取效捷速,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芸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为深入研究养阴生津法对热毒血瘀证的治疗作用机理,进一步揭示热毒血瘀证的病理实质,探索治疗热毒血瘀证的新途径,我们选用了临床常用的、行之有效的三个养阴方剂研究养阴生津法治疗热毒血瘀证的作用机制.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旭;朱平;王陆军;李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消化道急性传染病.笔者以自拟清肝泄黄汤治疗该病25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严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鼻咽癌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癌瘤,放射治疗目前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它使鼻咽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有了很大提高,但放疗产生的一系列副作用,严重影响了放射治疗疗效、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因此,如何提高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减少或阻止癌肿复发,预防和减轻放疗的后遗症,是目前急需解决的课题.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咽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就其研究进展论述如下.
作者:刘健民;刘日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笔者在日本京都大学病院外科工作期间,曾与日方医生合作用汉方药四逆散加陈皮、半夏观察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性疼痛患者1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汤岳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自1995年1月~2000年12月,我们用电针治疗开腹手术后呃逆27例,并与西医常规方法治疗的21例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琳;王耿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是观察益心合剂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为治疗组服用益心合剂,对照组服用生脉饮口服液,疗程4周,治疗前后观察临床表现、心电图、检测心肌酶学(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乳酸脱氢酸同功酶)变化等.结果是益心合剂可明显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症状、体征、心电图,促进心肌代谢.治疗组痊愈率25%,显效率40.6%,总有效率84.4%,与对照组相比,不论是愈显率、总有效率,还是改善症状、促进心肌代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作者:袁斌;曹建梅;张永春;吴艳明;任现志;杜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根据肺胃之气均具下降的特性,从肺着手,用清肺宣降的杏芩青蒲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150例,并与果胶铋组相对照,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无不良反应.说明在祖国医学理论的指导下,胃病治肺,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段庆银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刘沈林教授现任江苏省中医院院长,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刘师从事中医事业20余年,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学贯中西,勇于探索,尤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辨证及治疗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余有幸拜从刘教授读研3年,侍诊左右,对导师治疗IBS的经验略有心得,今择要简介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骆天炯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为了保证不出差错地将药发到病人手中,同时让病人正确理解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及注意事项等,我们实行了复核和发药交待制度.实施这一制度,可基本消除中药(包括中成药)调配差错、配伍禁忌以及因发药交待不清而导致的药物伤害等事件.
作者:梁燕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妇女行经之期口腔溃疡,定期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致使月经紊乱,经量增多或减少,如不详加辨证,治疗每多罔效.笔者根据肝为藏血之脏,女子以肝为先天,赖胃气以司月事,以及肝与各经脉循行的关系,从肝治疗口腔溃疡,收到满意疗效,今举验案3则,以飨同道.
作者:林如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五藏互藏的立论依据是五行互藏理论.五行学说,人们通常注意到的是五行特性、归类、生克、乘侮等内容,对五行互藏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五藏互藏理论更是论之甚少.
作者:白云静;孟宪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自1998年10月~2001年10月,我们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配合常规降糖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40例,同时与用维生素B1、谷维素配合常规降糖药治疗的30例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玖刚;祖丽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异位妊娠流产或破裂急性发作,可引起腹腔严重出血,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重症,目前治疗以手术为主.异位妊娠在其未破裂前及陈旧性宫外孕,如早期发现,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既可免除手术创伤,又可治疗并发的炎症及粘连,从而保全患侧输卵管,恢复输卵管功能.兹将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50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琳;王豫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近年来,笔者应用自拟芎芷辛龙汤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40例,并设西药组25例作对照,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宁廷春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