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梅
于志强教授总结出柴胡虽兼“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等多种攻效,但依其用量轻重不同,其配伍的药物不同,其发挥功用各不相同.重剂柴胡,和解退热;中剂柴胡,疏肝解郁;轻剂柴胡,升举阳气.应辨证论治,辨病分析,斟酌权衡,巧妙配伍,才能使柴胡达到大的疗效.
作者:刘岩;曹旭焱;于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终观察组119例,对照组1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结果:两组治疗1个月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5.21%,观察组有效率为90.7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
作者:王秀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青霉素注射、银黄口服液口服、病毒灵片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3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用药起效时间、体温稳定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急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X线炎症吸收时间、平均治愈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4.4%,观察组有效率为90.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味有疏表宣肺清热之功效,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作者:张卫莲;张云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探讨川崎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川崎病患儿,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各临床表现出现时间及中医证型分布.结果:发热、皮疹、黏膜改变是川崎病主要临床表现,血沉、CRP、血小板升高是主要实验室改变,心脏超声是重要的诊断手段,气营两燔是主要的证型.结论:典型川崎病诊断不难,不典型川崎病的诊断要重视心脏彩超检查.中医治法以清气凉营为主.
作者:高维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顽固性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带状疱疹后顽固性瘙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外用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刺络拔罐疗法治疗,15 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有效率为69.7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视觉模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顽固性瘙痒起效迅速,疗效显著.
作者:张艳丽;梁爱芳;杨小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附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急性附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43例.所有患者常规使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金黄膏局部外敷;对照组加用皮硝局部外敷.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5.0%,对照组治愈率为57.1%,两者治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附睾炎疗效显著.
作者:江锋;吴鹏飞;刘之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四黄汤外用辅助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急性痛风关节炎的12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秋水仙碱及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并配合饮食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四黄汤外洗浸泡患处治疗.结果:对照组61例,临床痊愈23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13例,有效率为78.69%;治疗组61例,临床痊愈41例,显效16例,有效2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7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四黄汤外洗浸泡治疗,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作者:袁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麻仁软胶囊应用于混合痔切除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外剥内扎术,术后红油膏换药.对照组患者不服用药物,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服用麻仁软胶囊,连续用药10 d,观察两组患者第3天、第7天、第10天大便疼痛、便血及肛门水肿情况,并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的证候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7天、第10天大便疼痛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第7天、第10天观察组患者便血和肛门水肿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仁软胶囊应用于混合痔切除术后能有效缓解大便疼痛、便血及肛门水肿等症状,降低证候评分,疗效显著.
作者:龙舟;马旭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中药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和药理作用,为合理使用金银花提供依据.方法:查阅有关金银花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统计分析中药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和药理活性.结果:中药金银花主要包括有机酸类、黄酮类、萜类化合物以及挥发油等药用成分,临床上分别发挥抗菌、消炎、解热、抗病毒和内毒素、降血脂、抗氧化等药理作用.结论:中药金银花具有重要的临床药用价值,具有较大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开发潜力.
作者:景恒翠;翟庆梅;曹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真武汤加味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真武汤加味治疗,两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24周后,对照有效率为53.3%,治疗组有效率为78.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24周在证侯积分、肾功能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24周TC、TG、LDL-C、Hb等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24周Ccr、Cys-c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真武汤加味可降低脾肾阳虚型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改善血脂代谢,提高内生酐清除率,减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程,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陈玉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敷贴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中药敷贴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8.33%,治疗组有效率为9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率和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敷贴能够明显改善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作者:韩兴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结合中医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1组(中药熏蒸组)42例,对照2组(中医手法组)42例和治疗组(中药熏蒸结合中医手法组)48例,对照1组采用中药熏蒸治疗,对照2组采用中医手法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熏蒸联合中医手法治疗.结果:对照1组有效率为88.1%,对照2组有效率为90.5%,治疗组有效率97.9%,治疗组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结合中医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秦双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辨证施护应用于妇科肿瘤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妇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施护干预,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焦虑评分、应对方式量表得分和QLQ-C30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状态焦虑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积极应对总分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消极应对总分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疲倦、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失眠、便秘症状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对促进妇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万德馨;田亚宁;陈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足三里加足底按摩肛肠手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行肛肠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足三里加足底按摩治疗.结果:观察组腹胀程度、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食欲不振、便秘、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尿潴留及胃肠功能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足三里加足底按摩能促进肛肠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蒲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吴又可重视祛邪,强调邪去正安,但在祛邪的时候亦重视正气的虚实.对于正气不虚之证,吴又可放手攻逐邪气,但对于正气、胃气虚弱之证,吴又可处处强调胃气之重要性,攻邪而不伤正,或直接加用生姜、人参等扶正祛邪,或减轻攻邪力度.
作者:韩暄;党志博;赵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伤寒论》中论及手足厥冷之厥证的因机证治大略有热厥、寒厥、气郁致厥、血虚致厥、血虚寒凝致厥、痰(食)致厥、水厥、蛔厥、冷结膀胱关元致厥、脏厥、正伤邪陷,阳郁致厥等.其病因虽各不相同,但阴阳之气失去相对平衡,不能相互贯通的病理机制则为一致.其治疗应根据气血阴阳偏盛偏衰及寒热虚实等属性之不同,而分别采取吐,下、和(疏)、温、清、消(驱蛔)、补等法治之.
作者:罗会治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氟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氟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氟西汀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38%,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1),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联合氟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较好,能显著改善患者HAMD评分.
作者:刘晋钊;安全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活血通脉汤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防治作用.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7例和观察组8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预防,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手术前1~2h腹壁皮下注射5 000 IU,手术后每日腹壁皮下注射5 000 IU,连续7d.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活血通脉汤,每日1剂,疗程14 d.每天观察DVT形成情况,计算两组DVT发生率;观察第7天和第14天伤肢肿胀程度;检查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结果:术后第7天,观察组DVT发生率为4.82%,对照组为14.28%,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4天观察组DVT发生率为6.02%,对照组为20.78%,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7天和第14天观察组肿胀程度均轻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T和APTT与治疗前变化不明显;治疗后观察组FIB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活血通脉汤可预防骨科大术后DVT的发生,减轻肿胀程度,疗效显著.
作者:陈友银;代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药热雾疗法治疗腰部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基层部队腰部损伤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给予针刺结合中药热雾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x2=23.336,P=0.000).4周后,治疗组中VAS评分≤3分的例数为34例,对照组为1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613,P=0.000).结论:针刺结合中药热雾疗法治疗腰部损伤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王泽林;李博慧;张利泰;谢博多;葛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SH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有效率为92.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程度(VAS评分)明显降低,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恢复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显著.
作者:赵素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