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云;吴彤
目前,速溶药物传递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口腔崩解片和口腔速溶膜,它们无需水或咀嚼便能在1 min内快速崩解,因而改善了患者的依从性.近年来,许多新型速溶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速溶药物传递系统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几种新型速溶技术,如冷冻干燥技术、3D打印技术和预混崩解剂在制备口腔崩解片,以及静电纺丝技术、热熔挤出技术、喷墨打印和柔性打印在制备口腔速溶膜中的应用,并简要总结了上述新型速溶技术的优缺点.
作者:鞠晓莉;何军;杨亚妮;卞玮;倪美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磺酸达比加群酯原料药中的有关物质.采用C18色谱柱,以10 mmol/L乙酸铵溶液(用冰乙酸调至pH 5.0)∶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和310 nm.甲磺酸达比加群酯及6个已知有关物质均在0.40~3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有关物质回收率为94.7%~102.5%,RSD为0.56%~2.74%.
作者:常晓辉;王胡博;谢华;王薇佳;蒋慧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2016年9~12月,全球药品研发进展取得成效的药物和其他技术共有206个.进入注册阶段的有94个,其中,26个为全球首次注册的药品,在新市场补充注册的为68个.进入注册前阶段的有42个,进入Ⅲ期临床研究阶段的有70个.其中,抗肿瘤药以47个位列第一.神经系统用药有24个,位列次席.抗感染药为23个,名列第三.生物技术药物共有68个,占比约33%.这些药品中包括新化学实体67个(其中3个同为新适应证,1个同为新制剂),新生物制品72个(其中2个同为新制剂,2个同为新适应证),新制剂59个(其中3个同为新适应证,1个同为新植物药),新适应证7个,其他1个.具体见下图.
作者:刘玲玲;王盈;吴霖萍;郭琳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顺-1-环己基-2-羟甲基环己醇(6)经Anelli氧化和Pinnick氧化制得顺-1-羟基-(1,1’-二环己基)-2-甲酸(7),经(±)-α-苯乙胺拆分得异构体7a(1R,2R)和7b(1S,2S);另用D-樟脑酸和L-二苯甲酰酒石酸拆分1-二乙胺基-2-丙醇(8)得异构体8a?和8b(S).7a/7b与8a/8b分别进行缩合,得罗西维林的4个单一异构体.
作者:杜贵;韩强;郭晔堃;钟静芬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盐酸二甲双胍属于BCS分类中Ⅲ类的药物,具有高溶解性、低渗透性.它属于被动扩散吸收和主动转运载体介导模式的肠吸收机制.药物主要在小肠中上部的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跨膜速度随胃肠道pH增加而逐渐降低.用药后6~10h时吸收近乎停止,平均绝对生物利用度约55%.当患者服用盐酸二甲双胍普通片后血药浓度波动大,而且易忘服、漏服.而缓释制剂因体积较大,具有一定程度的胃滞留作用,可提高在胃内停留的时间,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普通片的血药浓度峰谷现象,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减少给药次数,方便患者使用.
作者:上海卡乐康包衣技术有限公司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软胶囊在贮存期间出现崩解或溶出迟缓的现象己受到广泛关注,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为囊壳材料明胶发生交联老化.明胶发生交联的机制主要是其分子内或两个相邻明胶分子间肽链的氨基酸残基间形成共价键,从而使明胶分子相互链接,形成巨大网状结构,阻碍水分子进入.要防止明胶交联老化,首先应大限度地减少醛类物质的引入,其次还要注意囊壳中增塑剂、水分、色素、遮光剂等辅料对胶皮交联老化的影响.评价明胶交联程度的指标一般为平衡溶胀量(Sen)、ε-氨基酸残基含量、热稳定性和崩解时间等.一些新型检测方法,如圆二色谱(C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可从明胶胶皮的光学变化、化学官能团变化及形态变化等方面辅助评价其交联程度的大小.
作者:杨霏霏;马晋隆;倪睿;史家骏;黄乐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维兰特罗三苯乙酸盐(vilanterol trifenatate,1),化学名为(R)-4-[2-[[6-[2-[(2,6-二氯苄基)氧基]-乙氧基]己基]氨基]-1-羟基乙基]-2-羟甲基苯酚三苯乙酸盐,是葛兰素史克(GSK)公司开发的新型长效β2受体激动剂.1与糠酸氟替卡松的复方制剂(商品名Breo Ellipta)、与芜地溴铵的复方制剂(商品名Anoro Ellipta)分别于2013年5月和12月获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与经典药物丙酸氟替卡松/沙美特罗相比,上述2种复方制剂有治疗剂量小、疗效佳、作用时间长的优点[1-2].
作者:陈雨;马庆童;陈旭东;单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以自制马西替坦片和原研制剂(Opsumit)在含0.1%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溶出曲线的相似因子f2为主要考察指标,片剂的性质(如颗粒流动性、崩解时间等)为辅助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筛选了马西替坦片片芯的优处方,即过200目筛的原料药30 g,一水乳糖116.9 g,聚维酮K30 6.6 g,微晶纤维素和羧甲淀粉钠在制湿颗粒前加入11.7和4.2 g,在整粒后加入剩余的35.1和4.2 g,黏合剂采用0.2% Tween-80溶液.经包薄膜衣后得到3批优化自制片,与原研制剂相比,在pH 1.0盐酸、pH 4.5乙酸盐缓冲液、pH 6.8磷酸盐缓冲液及水中溶出曲线的相似因子(f2)值均大于65.影响因素试验结果显示自制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作者:孙银银;董堃华;王铁闯;倪峰;李建其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药创新中心一直致力于中药及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具体包括中药、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结构改造;传统中药材、提取物和中药制剂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建立;中药、天然药物的创新药研发,中药天然药物新资源、新用途和新产品开发等3个方面.本文对中心近10年的主要工作进行回顾.
作者:孔德云;吴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由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在临床上的重要性,除了对头孢菌素C (CPC)在顶头孢霉体内的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机制进行研究外,对其合成位置及相应的转运蛋白也进行了研究.基于此,本研究从顶头孢霉高产菌基因组DNA中扩增转运蛋白基因cefM序列,构建了一个cefM表达载体pYG283,将其导入顶头孢霉高产菌株中,挑选阳性转化子,并对其进行发酵培养,以观察CPC的产量.HPLC分析结果显示,转化子的CPC发酵水平均较出发菌高,其中产量高的1#转化子较出发菌提高20%.结果表明cefM在CPC生物合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作者:张伟;龚桂花;谢丽萍;胡又佳;朱宝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本研究通过气质联用法测定药用氯丁基及溴丁基药用橡胶中的易挥发性潜在迁移物.采用动态顶空进样方法,对恒温时间、恒温炉温度、柱流量、离子源温度及程序升温条件进行优化,使物质提取更为充分.利用质谱NIST 14谱库、离子碎片及保留时间对色谱峰进行检索定性,并通过面积归一化法进行相对定量.结果显示,在18种药用橡胶中共检出12类、112个物质.本法简单、快捷、灵敏,适用于药用橡胶中易挥发物的测定筛查.
作者:李志艳;梅蕾;张毅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近10年来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简称“我院”)在创新药物研究领域围绕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等开展原创性新药研发,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梳理了我院近10年在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的部分研究论文,综述了上述领域的原创性新药研究概况.其中抗脑中风I类新药“盐酸非那嗪奈注射液”于2006年获得临床批件,此外在抗抑郁症、抗精神分裂、中枢镇痛、抗感染、抗恶性肿瘤、降血脂和糖尿病等新药领域方面,亦建立丰富的活性化合物库,为进一步发现候选新药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庆伟;李建其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新型药物制剂平台建设与关键技术开发,为新型制剂成果转化设计制造其产业化所需的关键设备和生产线.本文对中心近10年来的研究工作进行回顾,包括新技术平台(口溶膜剂技术、经鼻给药技术、新型吸入给药技术、微针给药技术及现代中药给药技术)的建设和培育,原有技术平台(口服缓控释技术、经皮给药技术、新型注射给药技术及生物黏附给药技术)的拓展和完善,新型药用辅料(注射用辅料、经皮给药压敏胶及离子交换树脂)的开发和评价,智能化制药装备(渗透泵控释片激光打孔检查机、透皮贴剂生产线及膜剂生产装备)的设计与制造等,其中药物制剂缓控释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项目于201 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渗透泵药片的连续激光全自动打孔机于2013年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
作者:王健;王浩;侯惠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药物引发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受到各国药品管理部门广泛而高度的重视,药物安全性评价技术和方法更是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安全性评价技术和方法不断出现,包括肝脏、肾脏、心脏等靶器官毒性,发育和生殖毒性,遗传毒性和致癌性等方面的评价技术和方法.本文主要结合本中心近10年来的研究成果,对药物安全性评价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汪溪洁;马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弹指一挥间,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在经历了那么多次远行之后,迎来了她60周年的生日.整整60年,如今的医工院事业已从昔日顽强向上的小苗成长为枝叶繁茂的大树.遥想60年前的今天,来自国内各个医药企业、科研院所的一批专家,胸怀科学报国的大志,汇聚到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的旌旗下.他们筚路蓝缕,孜孜以求,在科学创新以及成果转化的道路上创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依靠前辈的言传身教,依靠特色的积淀光大,依靠团队的砥砺前行,医工院自豪地跻身医药科研的排头兵行列.
作者:魏宝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为控制托法替布枸橼酸盐的质量,分别合成了6个工艺杂质——4-(4-氯吡咯并[2,3-d]嘧啶-7-基)-7H-吡咯并[2,3-d]嘧啶、N-甲基-N-[(3R,4R)-4-甲基-1-苄基-3-哌啶基]-7-甲基-吡咯并[2,3-d]嘧啶-4-胺、3-[(3R,4R)-4-甲基-3-[N-甲基-(7H-吡咯并[2,3-d]-4,5-二氢嘧啶-4-基)氨基]哌啶-1-基]-3-氧代丙腈、3-[(3R,4R)-4-甲基-3-[N-甲基-(7-甲基-吡咯并[2,3-d]嘧啶-4-基)氨基]哌啶-1-基]-3-氧代丙腈、N-甲基-N-[(3R,4R)-l,4-二甲基-3-哌啶基]-7H-吡咯并[2,3-d]嘧啶-4-胺及N-甲基-N-[(3R,4R)-1,4-二甲基-3-哌啶基]-7-甲基-吡咯并[2,3-d]嘧啶-4-胺,其结构均经1HNMR和MS确证,可作为质量研究的对照物.
作者:刘帅;唐超;隋强;吴茂诚;钟静芬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针对二丙酸倍他米松微乳泡沫剂的体外透皮行为进行研究,对接收介质、皮肤模型进行筛选,完成了体外透皮HPLC分析方法的验证,并以此进行处方的初步筛选.结果表明,可采用异丙醇∶pH 5.0磷酸盐缓冲液(20∶80)为接受介质,猪皮为体外透皮模型;建立的色谱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可以满足体外透皮试验药物含量测定的需求.根据伪三元相图以及体外透皮试验结果,初步筛选微乳泡沫剂油相为中链甘油三酸酯.
作者:张福荣;武余波;罗华菲;边琼;王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为控制富马酸沃诺拉赞的质量,根据其结构特征和合成工艺合成了7个有关物质:二[2-[2-(2-氟苯基)-2-氧代乙基]]丙二腈、2-氨基-5-(2-氟苯基)呋喃-3-腈、5-(2-氟苯基)-1H-吡咯-3-甲酸、5-(2-氟苯基)-1-(3-吡啶基磺酰基)-1H-吡咯-3-甲醇、N,N-二[5-(2-氟苯基)-1-(3-吡啶基磺酰基)-1H-吡咯-3-甲基]甲胺富马酸盐、5-(2-氟苯基)-N-甲基-1H-吡咯-3-甲胺富马酸盐和N,N-二[5-(2-氟苯基)-1H-吡咯-3-甲基]甲胺富马酸盐,并进行了结构确证.为富马酸沃诺拉赞质量标准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作者:余倩盈;刘育;姚凯;李建其 刊期: 2017年第03期
1,2-二氟-4-硝基苯与苯甲醇反应后,经三氯化铁与水合肼还原硝基得4-苄氧基-3-氟苯胺,经酰胺化后,以二(三甲基硅基)氨基锂为碱经环合反应得(5R)-3-(4-苄氧基-3-氟苯基)-5-羟甲基噁唑烷-2-酮,经脱保护、与1-氧-6-氮杂螺[2.5]辛烷-6-羧酸苄酯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再经催化氢化脱保护得(5R)-3-[3-氟-4-[(4-羟基哌啶-4-基)甲氧基]-苯基]-5-羟甲基噁唑烷-2-酮,与7-氯-1-环丙基-6-氟-1,4-二氢-4-氧代-3-喹啉甲酸硼二乙酸盐复合物反应后经酸解制得咔哒唑胺,总收率18.4%(以1,2-二氟-4-硝基苯计).
作者:曾煌;张怡;张子学;潘登;倪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超饱和体系通过提高药物在溶剂中的热力学活度,从而增加药物释放及透皮驱动力,达到促渗目的.与传统物理及化学促渗法相比,该技术具有促渗效果显著、皮肤刺激性小、成本低廉、应用方便等显著优势,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促渗手段联用.但超饱和体系属热力学不稳定系统,极易形成结晶,影响透皮效果,在产品制备过程中应通过加入结晶抑制剂等方法维持体系的稳定性.本文简要概述了超饱和体系在经皮给药领域的应用及其结晶抑制现状.
作者:边琼;罗华菲;张成豪;王浩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