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六味地黄丸治疗精神类药物所致遗尿50例疗效观察

龚丽博

关键词:遗尿, 六味地黄丸, 精神类药物, 药物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探索六味地黄丸治疗精神类药物所致遗尿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在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服六味地黄丸,用药8周,观察治疗前后简明精神病量表(BRPS)[1]、副反应量表(TESS)比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2%,对照组有效率为14%,组间差异显著(P<0.01);两组治疗后BPR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说明治疗组不会影响原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结论:六味地黄丸可减轻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遗尿症状,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患者对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河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生精散治疗弱精症377例

    目的:观察生精散对弱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77例弱精症患者根据a级精子分为5组:20%≤A组<25%、15%≤B组<20%、10%≤C组<15%、5%≤D组<10%、0≤E组<5%,分别给予生精散每日3次,每次5 g,冲服,3个月为一疗程.结果:2个疗程后,A、B、C、D、E组治疗前后精液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前后疗效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组间比较:A、B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A、B两组与C、D、E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C、D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D两组与E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生精散能改善弱精子症的精子质量及精子活力.

    作者:李永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托毒利咽汤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42例

    目的:观察托毒利咽汤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自拟托毒利咽汤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42例,并与对照组静滴青霉素治疗48例相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93.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托毒利咽汤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颖;李建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经穴研究

    综述了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经穴研究概况,指出大多数论文仍停留在临床观察上,实验研究很少,更无长期跟踪研究,各家所采用的诊断标准不一,疗效判断客观指标少,很难对各种配穴方案的优劣进行比较,因此应进行多中心、大样本临床试验对配穴方案进行筛选,并应用于临床,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彭支莲;黄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利湿化瘀解毒汤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88例

    目的:观察利湿化瘀解毒汤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168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湿化瘀解毒汤治疗,15 d为1个疗程,2~3个疗程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病毒性肝炎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利湿化瘀解毒汤治疗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减少向慢性肝病的发展.

    作者:任金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王久源教授从脏腑论治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居下焦,隶属于肾和膀胱的范畴,前列腺液的生成和排泄受五脏功能的影响,肺脾肾共同参与水液的代谢,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有利于前列腺液的分泌排泄,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老年男性由于肾气亏虚,气化失常,致使湿热血瘀阻滞,致前列腺增生.王久源教授认为:肾虚是前列腺发病的基础,血瘀下焦是其基本病理,湿热是致病之标.临床上采用补肾、疏肝、宣肺、健脾、清心诸法治疗.

    作者:于月书;琚杰昌;余江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理中三金汤治疗慢性胆囊炎48例

    慢性胆囊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往往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手术治疗创伤大、费用高,且易出现并发症,而致患者不易接受.笔者2003年元月~2006年6月,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自拟理中三金汤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升;李小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3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熄风定颤丸及西药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患者30例,并与纯西药美多巴治疗的30例进行随机对照比较.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6.78%,明显高于纯西药治疗组(63.33%),且治疗组改善临床症状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熄风定颤丸对肝肾阴虚型PD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联用西药治疗PD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西药用药剂量,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作者:马云枝;菅艳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脑血流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临床疗效评定.方法:收集符合研究要求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85例,按入院时间顺序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1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予黄芪注射液100 ml(含生药:0.5 g/ml)静脉点滴,对照组予盐酸丁格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均每日1次,30天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脂及经颅多普勒(TCD)分析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和搏动指数(PI)的变化情况,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血液流变学、血脂、TCD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愈率达50.0%,与对照组(29.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显著改善患者脑血流状况,降低异常升高的血黏度及血脂.

    作者:刘洁一;邢远;黄文琪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二陈汤合泽泻汤加味治疗梅尼埃病56例

    笔者运用二陈汤合泽泻汤加味治疗梅尼埃病5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凤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伤寒论》六病辨证之我见

    以<内经>理论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对<伤寒论>中六病及六病辨证进行了阐述.认为:伤寒六病客观存在,六病辨证法概况了后世八纲、脏腑、经络、气血等多种辨证方法.临床应用时切记辨病脉证并治,随证定病,因证施方,才能效如桴鼓.

    作者:李云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辨证治疗眩晕病临床心得

    融汇历代医家对眩晕的认识,结合个人数十年临床经验,提出中医治疗眩晕病应遵循的原则:用灵活的思维详加辨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协调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恰当运用补肾调肝理脾之法;遣方用药当善守达变.详细地论述了眩晕病的病因病机,以虚实为纲,分为8个证型,并列出了相应的施治方药.

    作者:张怀亮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辛芳鼻炎汤治疗慢性鼻窦炎300例

    笔者2001年2月~2007年3月采用自拟发表散寒,清热解毒,宣肺通窍之辛芳鼻炎汤治疗慢性鼻窦炎300例,并与西药治疗的150例相对比,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焦河玲;郭军婷;唐成定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64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4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加味大承气汤(组成:大黄、莱菔子、枳实、厚朴、芒硝、黄芪、桃仁)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4%,对照组总有效率67.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治愈率.

    作者:姜长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冠心Ⅴ号合剂治疗冠心病气阴亏虚夹瘀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冠心Ⅴ号合剂对冠心病气阴亏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冠心Ⅴ号合剂+常规西药治疗)和对照组(29例,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率、血压、心肌耗氧量等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总负荷(P<0.05),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P<0.01).结论:冠心Ⅴ号合剂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气阴亏虚夹瘀证,较单纯西药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并推广应用.

    作者:史爱武;顾宁;汪静;吴同启;庞家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盆康宁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24例

    目的:观察盆康宁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盆康宁颗粒治疗,对照组用妇炎康复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70%,显效率为65.21%,有效率为21.74%,无效率为8.70%,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痊愈率为5.26%,显效率为63.16%,有效率为21.05%,无效率为10.53%,总有效率为89.47%.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测均无异常变化.结论:盆康宁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彭宝珍;顺惠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红玉祛斑胶囊治疗黄褐斑27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红玉祛斑胶囊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10例,治疗组治疗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红玉祛斑胶囊可改善黄褐斑患者的临床症状,自身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对黄褐斑面积大小、色素程度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斑祛斑胶囊治疗黄褐斑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尕丽娜;罗小君;张峻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舒筋止痛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86例

    2002年3月~2006年5月,笔者运用自拟舒筋止痛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86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梅香;赵喜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针刺拔罐治疗老年性尿失禁

    临床上尿失禁的原因很多,这里讲的尿失禁是压力性尿失禁,常见于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妇女,在咳嗽、打喷嚏、大笑或屏气用力等加大腹压动作时,常有少量尿液控制不住流出,这种尿液不受控制而经尿道流出的现象称为尿失禁.导致这种病理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和内分泌功能下降,控制排尿的能力较差,加之尿道括约肌松弛引起尿液的不随意流出.2005~2006年,笔者在临床上应用针刺配合拔罐治疗老年性尿失禁151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牛琦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体会

    干眼症即干燥性结膜角膜炎,是常见的眼表疾病,它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前泪膜质和量的不足或功力学异常所造成的角膜上皮不能维持正常功能的一种疾病.中医学把因泪液减少,甚至枯竭致使白睛黑睛混浊者称为神水将枯,其临床表现为自觉眼干涩,口干,鼻干或多饮,泪液减少,白睛无光泽,黑睛暗淡不润,并有逐渐加重趋势,甚至黑睛混浊视力锐减,重者可致失明.

    作者:程玉婷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眩晕辨治四法

    眩晕是诸多疾病在其演变过程中所出现的主要症状表现,在临床中尽管引起眩晕的致病原因有许多,但从中医诊治必须根据病证表现而审证求机,临证只有以法选用方药,才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于此试将辨治体会例举于次,以抛砖引玉.

    作者:张国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河南中医杂志

河南中医杂志

主管: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