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军
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笔者就近年来运用牵正散加减治疗本病的疗效介绍如下.
作者:王文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中医对失眠的认识有四种理论,即营卫阴阳论、脏腑论、邪气立论和其他因素引起.脏腑功能紊乱、邪气阻滞、气血阴阳平衡失调、神志不宁是发生失眠的基本病机.治疗方面,应将患者主观的失眠感觉与失眠所致日间不良结果(疲劳、注意力下降、打盹、记忆力差等)及客观检查相结合,辨证、审因论治.
作者:焦安秀;厉建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缺血性中风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中为常见的临床类型,约占全部中风的75%左右.2004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患者85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宏涛;黄志良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卒中后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按ICD.10 F 0.64器质性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选择60例卒中后焦虑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30例,西药罗拉对照组30例.应用国际公认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l)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程度、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结果:针刺治疗组临床痊愈3例,显著进步13例,进步8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0%,与西药罗拉组疗效(有效率为83.3%)比较,HAMA评分减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针刺组SSS评分减少和Bl评分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视对卒中后焦虑的治疗,不但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有助于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明军;宁侠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介绍了中药超微粉碎相关概念及超微粉碎技术应用于中药领域的主要优势,重点阐述了超微粉碎技术在单味中药、复方中药的应用研究进展,对中药超微粉碎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指出了今后研究工作中应解决的问题.
作者:楼丹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近年来,我们运用口服六味地黄丸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51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郑丽霞;王光玮;黄志良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日益增高,该病发病早期以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为主,后期则出现骨质的破坏,导致膝关节严重变形,难以行走,甚至残废,影响生活质量.笔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6例,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利恒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56例,对照组56例.针刺组主取督任二脉经穴针刺,日1次,14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对照组服用百忧解治疗,疗程同治疗组.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结果:针刺组与对照组疗效无明显差异,但针刺组副作用较少.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与百忧解治疗疗效等同,但治疗组毒副作用少,起效时间短.
作者:张小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膝关节疼痛是临床的常见病症,治疗棘手,易于复发,自2005年以来,我们采用透灸法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璞璘;高希言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药物外敷治疗小儿目劄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8例,给予针刺加中西药物外敷治疗;对照组34例,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愈率、平均治愈时间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8%,平均治愈时间(13.5±4.1) d,复发率13.5%;对照组有效率79.4%,平均治愈时间(25.3±5.4) d,复发率36.4%.组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刺加中西药外敷治疗小儿目劄有效率高,治愈时间短,复发率低.
作者:林静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疾患,以女性患者居多,它的危害并不局限于头痛发作本身.经研究证实:偏头痛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项主要危险因素,并有许多共患疾病.笔者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偏头痛98例,疗效明显,减少了脑卒中的发生,降低了共患疾病的发病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敏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黄芪地黄合剂内服外用治疗女性抗精子抗体阳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将63例女性抗精子抗体阳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有效率分别为84%、75%、56%.结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抗精子抗体阳性转阴率和妊娠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作者:许立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祛瘀化浊益肾颗粒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口服依那普利,每次10 mg,日1次,3月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祛瘀化浊益肾颗粒,每次6 g,日3次,疗程3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清瘦素及内皮素水平的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内皮素均较治疗前好转,治疗组血脂、血清瘦素较治疗前好转,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祛瘀化浊益肾颗粒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韩素萍;田峰亮;王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对月经病的调治:一是治病求本,分清经病与他病的关系;二要明辨标本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对带下病的治疗:一是治疗多法,祛湿为先;二是治带尤重脾肾;三是内外合治,祛邪除秽;四是经带同病,先治带下.关于妊娠病的治疗:一是治病与安胎并举;二要祛胎益母,急以下胎.对于产后病:一是勿拘于产后,勿忘于产后;二是用药慎戒;三是产后第一方,当推生化汤.
作者:褚玉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出血型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内出血型异位妊娠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米非司酮+中药胶艾四物汤加味治疗;对照组单用米非司酮治疗.米非司酮均用4天,中药服7天.结果:治疗7天后治疗组β-HCG下降率58.80±12.80;治愈率90.0%;对照组β-HCG下降率66.10±10.28;治愈率63.3%.两组比较,P<0.01和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只要选择病例得当,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内出血型异位妊娠的方法是可行的.
作者:谢如锦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丹酚酸B、三七总皂苷及两者配伍对大鼠心肌梗死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组、丹酚酸B组(Sal B)、三七总皂苷组(PNS)、丹酚酸B三七总皂苷配伍组(Sal B/PNS组),灌药7天,取心肌提取RNA,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炎症因子c-fos、IL-1β、IL-6、IL-8表达上的变化.结果:灌服7天丹酚酸B、三七总皂苷,可以降低c-fos、IL-1β、IL-6、IL-8的转录;灌服7天Sal B/PNS,可显著降低c-fos、IL-8的转录(P<0.05).结论:复方丹参方主要有效组分的靶点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转录与翻译来改善心肌梗死后的修复.
作者:柴丽娟;张萌;王虹;王少峡;高秀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熏洗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8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换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补宗活血汤是笔者自拟的用于治疗慢性心肺疾病的有效方剂.本文试简析宗气学说与慢性心肺疾病的关系、补宗活血汤方义,并列举病例,以就正于同道.
作者:吴积海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朱氏复合松解手法是基于朱汉章教授肩周针刀术后治疗手法[1](三步粘连松解手法)衍化而来.朱氏复合松解手法能使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康复和明显改善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推拿法.笔者采用该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6例,取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王理康;栾进;尹丽丽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急性胆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对49例老年急性胆道感染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术后早期应用中药胆肠通解汤保肝通畅.结果:总有效率98%.结论:老年急性胆道感染患者术后早期应用中药,可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赵保平;李海音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