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泄泻治疗偶得

张玉波

关键词:慢性泄泻, 心主神明, 虚热致泄, 乌梅丸
摘要:慢性泄泻,证诸现代医学,可见于多种疾病,如过敏性肠炎、非特异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肠炎等,既有器质性的,亦有功能性的,临床治疗大多侧重于调理肝脾肾三脏,但有时效果欠佳,故通过复习文献、调整思路、谨守病机,使其药证相应,以期提高疗效.
河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出血型异位妊娠3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出血型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内出血型异位妊娠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米非司酮+中药胶艾四物汤加味治疗;对照组单用米非司酮治疗.米非司酮均用4天,中药服7天.结果:治疗7天后治疗组β-HCG下降率58.80±12.80;治愈率90.0%;对照组β-HCG下降率66.10±10.28;治愈率63.3%.两组比较,P<0.01和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只要选择病例得当,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内出血型异位妊娠的方法是可行的.

    作者:谢如锦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黄帝外经》中的重阳学术思想

    <黄帝外经>与<内经>一样,都是同时期的重要医学文献,她不仅一脉相承地重视人体阳气的作用,还进一步解释并补充了<内经>中关于命门的诸多问题,特别是她把命门与肾进行了有机的联系,把命门喻为人太极之象,并认为命门属火,是人的生死之门,提出了重阳助火的学术思想,为我们补阳重火奠定了基础.

    作者:岳胜利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医对失眠的认识

    中医对失眠的认识有四种理论,即营卫阴阳论、脏腑论、邪气立论和其他因素引起.脏腑功能紊乱、邪气阻滞、气血阴阳平衡失调、神志不宁是发生失眠的基本病机.治疗方面,应将患者主观的失眠感觉与失眠所致日间不良结果(疲劳、注意力下降、打盹、记忆力差等)及客观检查相结合,辨证、审因论治.

    作者:焦安秀;厉建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针刺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25例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其中又以椎动脉型比较常见,1999年以来,笔者运用针刺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本病22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志勇;钱永刚;程远钊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药超微粉碎研究进展

    介绍了中药超微粉碎相关概念及超微粉碎技术应用于中药领域的主要优势,重点阐述了超微粉碎技术在单味中药、复方中药的应用研究进展,对中药超微粉碎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指出了今后研究工作中应解决的问题.

    作者:楼丹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房劳外感发热30例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房劳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30例患者,给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每天1剂,水煎服.结果:痊愈28例,占93.3%;显效2例,占6.7%;无有效及无效病例.其中服药1剂两次后体温下降2℃者25例,占83.3%,服药2~3剂后热退者5例,占16.4%.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房劳外感发热也有较好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永海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85例

    缺血性中风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中为常见的临床类型,约占全部中风的75%左右.2004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患者85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宏涛;黄志良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脑梗死后遗症60例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2004年8月~2007年12月,笔者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患者6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学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小儿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运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配合麻杏生甘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近期总有效率86.6%,西医常规治疗的总有效率84.6%,两组近期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远期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的远期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

    作者:王惠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养胃增液汤加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52例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时间厌恶进食,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的一种儿科常见病症.城市儿童发病率高于农村,是国内外广受关注的儿童摄食问题之一,而现代医学对此又没有特效疗法.笔者采用养胃增液汤加传统捏脊疗法治疗本病52例,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海波;刘洪翠;宋明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仲景治喘巧用麻黄

    仲景运用麻黄灵活配伍治疗喘证,麻黄配桂枝,意在发汗解表;麻黄配石膏,意在平喘,辛凉清郁热;麻黄配射干,意在开痰散结;麻黄配厚朴、杏仁,意在宣肺理气除满.

    作者:余娴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56例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56例,对照组56例.针刺组主取督任二脉经穴针刺,日1次,14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对照组服用百忧解治疗,疗程同治疗组.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结果:针刺组与对照组疗效无明显差异,但针刺组副作用较少.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与百忧解治疗疗效等同,但治疗组毒副作用少,起效时间短.

    作者:张小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蛇毒清胶囊对五步蛇咬伤患者血清SOD及MDA的影响

    目的:观察蛇毒清胶囊对五步蛇咬伤患者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将4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蛇毒清胶囊治疗.治疗1周后,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并作组间比较.结果: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对照组<治疗组;丙二醛:对照组>治疗组.结论:蛇毒清胶囊能降低五步蛇咬伤患者血清MDA水平,提高其SOD活性,对五步蛇咬伤患者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

    作者:蔡锦莲;郭绍举;曾仲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ESWL配合排石通淋汤治疗泌尿系结石90例

    目的:观察ESWL配合排石通淋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病例90例,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配合排石通淋汤治疗,7 d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81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77%.结论:ESWL配合排石通淋汤治疗结石副作用小,疗效高.

    作者:崔洁颖;王爱萍;王全理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信息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电针配合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90例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是肱骨外上髁部局限性疼痛,影响伸腕和前臂旋前功能的慢性疾病.西医治疗使用消炎止痛剂或局部封闭,但疗效往往无法持久,多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笔者2004年1月~2007年4月,采用电针配合温针灸治疗本病9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刘元平;姜义飞;崔素芝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截崩止漏汤治疗崩漏68例

    崩漏是多种妇科疾病所表现出的共有症状,是妇科的常见病症.近几年来,笔者用截崩止漏汤治疗崩漏68例,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向丽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6例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日益增高,该病发病早期以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为主,后期则出现骨质的破坏,导致膝关节严重变形,难以行走,甚至残废,影响生活质量.笔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6例,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利恒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针刀治疗颈椎病180例

    笔者采用针刀疗法治疗颈椎病18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7年3月~2008年2月,共收集180例颈椎病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男82例,女98例;年龄小19岁,大78岁,平均49.8岁;病程长15 a,短2月.

    作者:王晓明;邢煜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落枕67例

    落枕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2004年1月~2007年12月,笔者采用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落枕患者67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志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河南中医杂志

河南中医杂志

主管: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