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惠珍;霍炳杰;周霞瑾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LDVT)发生情况、危险因素及愈后。方法随机选择于2010年10月至2014年9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共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围术期LDVT发生情况、危险因素以及愈后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结果患者在第1天、2~7天、8~14天及14 d后的LDVT发生率分别为0、27儋.1%、47.9%以及25.0%,年龄、手术时间、存在合并症、骨折时间均是L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91.6%的患者在术后肢体功能均完全恢复或者恢复良好,仅9例患者术后恢复较差,男女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年龄、手术时间、存在合并症、骨折时间均是L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应避免危险因素,降低患者围术期LDVT发生情况。
作者:蔡瑞歆;李奕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亚低温治疗时实时监测患者脑组织氧分压和颅内压的变化情况,分析脑组织氧分压与颅内压变化,对患者预后情况指导治疗。方法本研究收集42例经诊断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疗法,试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疗法的同时实施亚低温治疗。治疗中,对2组患者进行脑组织氧分压和颅内压、血液学相关指标、血液学指标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OS)。结果亚低温疗法对于GOS(3~5分)患者和GOS(6~8分)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亚低温疗法能够显著提升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组织氧分压水平( P <0'.05)。亚低温疗法在缓解颅内压水平也有显著的效果( P <0.05),其中对于GOS 6~8分患者的降压效果要优于GOS 3~5分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表明脑组织氧分压得到改善的患者,pH值的变化明显( P <0.05),血液中的氧分压也出现了显著性升高( P <0.05),二氧化碳分压在亚低温治疗后出现下降。脑组织氧分压改善和颅内压的控制对于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GOS评分表明脑组织氧分压升高和颅内压降低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论亚低温疗法能够显著地改善脑组织氧分压水平,同时还能够降低颅内压水平,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刘裕浩;李维平;宋同均;何毅;王士强;董世节;黄汉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抽样调查上海市医疗单位对辐射安全的认识和执行情况。方法对上海市10家医疗单位的153位辐射技术从业人员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包括三级医院3家75人,二级医院7家78人。分析不同等级医院的辐射技术科室的辐射安全管理项目、不同等级医院以及不同职业岗位工作人员对辐射安全的认识和执行情况。结果辐射技术科室设置安全监督小组、安全运行奖惩制度、专职安全防护人员、个人剂量检测档案以及经常组织辐射防护培训的比率三级医院均比二级医院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 c.05)。从业人员知晓辐射安全文化、参加辐射安全文化培训比率在三级医院均较二级医院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但一直使用防护用品的比率在不同等级医院、不同职业岗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而关注辐射剂量的比率在三级(40%)和二级医院(33.3%)均较低,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而知晓辐射安全文化、经常参加辐射安全文化培训和关注辐射剂量的比率在不同职业岗位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两两比较得,知晓辐射安全文化、经常参加辐射安全文化培训和非常关注辐射剂量的比率在医师中均比技师、护士高,而技师则均较护士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三级医院的辐射管理制度以及从业人员对辐射安全的认识和执行情况较二级医院好,医师的认识和执行情况较技师好;护士对辐射安全的认识明显不足,需给予更多的培训。
作者:周葛翔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利用GeXP多重分析技术,探讨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MTHFR)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河北省儿童医院心脏外科手术的261例先心病患儿及49例健康对照儿童外周血,提取全血DNA,使用GeXP多重测序平台的多重分析技术对其MTHFR基因上的两个易感位点rs1801131和rs1801133进行基因分型,采用SPSS 16倐.0软件的χ2检验,分析先心病与MTHFR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结果 GeXP多重测序平台可同时测量2个SNP的四种基因型,先心病组与对照组MTHFR677C/T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3, P =0.356;χ2=0.898, P =0.343)。结论 GeXP多重分析平台是筛查先心病易感基因特异性良好、操作简便的多重分析技术,本研究入选的先心病患儿与健康对照MTHFR等位基因或其基因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为后期大样本量探寻先心病发病易感基因起到启示作用和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作者:冯志山;赵梦川;王乐;李贵霞;陶曙光;温琳琳;王琨;马学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传统煎药法和现代煎药机煎药法对传统方剂六味地黄汤总浸出物、煎出率的差异及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通过传统煎药法(砂锅组)与煎药机煎药法(机煎组)对六味地黄汤进行煎煮,比较2组药物总煎出物含量及煎出率和处方组成丹皮中丹皮酚含量。结果传统煎药法煎出物含量及煎出率为164寣.5及12.56%,煎药机煎药法煎出物含量及煎出率为145.3及10.56%,2组比较煎出物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传统煎药法的煎药质量优于煎药机煎药法,煎药机煎药尚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作者:齐惠珍;霍炳杰;周霞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warm-up现象对缺血心脏的保护及硝酸酯类药物对warm-up现象的影响。方法选择运动试验阳性和经冠脉造影证实至少单支冠脉狭窄程度为70%~90%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50例患者入选。根据干预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治疗组(常规治疗+单硝酸异山梨酯),每组25例。分别进行间隔15 min的连续两次踏车运动实验(EX1,EX2),观察运动时间(ED)、出现ST段压低0沣.1 mV时间(T-STD)、ST段压低的大值(STDmax)以及ST段压低0.1 mV时的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等指标的组内及组间变化。结果2组患者前后两次运动(EX1与EX2)相比,EX2各指标较EX1均有明显改善( P <0.05);而治疗组仅在STDmax方面改善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运动可以诱发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生warm-up现象保护缺血心肌,冠脉舒张可能并未作为重要机制参与其中。
作者:郑梅;李立卓;韩卫卫;刘金波;冯燕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白介素-2是恶性肿瘤生物免疫治疗的重要药物之一,本文通过重组人白介素-2在恶性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观察,对应用重组人白介素-2治疗恶性肿瘤作出总结,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周风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矫治屈光不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医院接受准分子激光矫治近视的患者中,选取300例(600眼)患者,按照近视程度分为3个组,即低度组、中度组、高度组,每组100例(200眼)。3个组都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镶磨术方法进行矫治。手术前、手术后3个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指标进行对比,包括屈光度指标及眼压值指标、眼角膜厚度指标。结果通过治疗,手术后3个组患者的屈光度指标及眼压值指标、眼角膜厚度指标均有明显改变( P <0湝.05),眼压值指标下降,眼角膜厚度变薄,应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镶磨术方法矫治近视,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手术前患者屈光度及眼压值、眼角膜厚度指标与手术后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低度组患者手术前屈光度为(-1.95±0.63),眼压值为(16.1±2.2)mm Hg,眼角膜厚度为(542.3±12.2)mm,手术后屈光度为(-0.63±0.10),眼压值为(12.2±2.1)mm Hg,眼角膜厚度为(468.1±32.3)mm;中度组患者手术前屈光度为(-4.4±0.84),眼压值为(16.0±2.4) mm Hg,眼角膜厚度为(459.3±28.1) mm;手术后屈光度为(-0.68±0.11),眼压值为(10.9±1.4) mm Hg,眼角膜厚度为(459.3±28.1) mm;高度组患者手术前屈光度为(-7.75±1.33),眼压值为(17.2±2.3)mm Hg,眼角膜厚度为(542.3±28.3)mm,手术后屈光度为(-0.62±0.13),眼压值为(9.1±3.2)mm Hg,眼角膜厚度为(447.4±45.3)mm。结论临床应用准分子激光矫治屈光不正,疗效确切、安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镶磨术方法,对治疗低度、中度、高度不同程度的近视眼患者,均能收到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申华;李军;董坤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重症肺炎( severe pneumonia,SP)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概念。强调了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的紧迫性。与轻症肺炎相比,其在治疗方案上有很大不同。近年来SP在治疗上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其病死率仍居高不下,应该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就SP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汤铭阁;葛志军;陆俊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占全部头颈部的1/3,女性高发且近年来增长趋势明显。雌激素受体可分为ERα与ERβ,在许多恶性肿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甲状腺中普遍认为ERα高表达对甲状腺癌起促进作用,而ERβ则起抑制作用。 Ki-67是反应细胞增殖活性一项重要指标,与染色质及有丝分裂关系密切,对甲状腺癌的诊断、鉴别、治疗、预后评估有重要作用。本文就ERα、ERβ与Ki-67在甲状腺癌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松;徐德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了解2012至2014年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检出率及耐药性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至2014年对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出的357株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检出率及药敏试验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年分离出357株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主要分布在ICU(35浇.8%)和呼吸内分泌科(23.45%),主要来自痰标本(72.5%),对米诺环素耐药率低,其次是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阿莫西林和头孢西丁耐药率高。结论2012至2014年鲍氏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及耐药性总体呈升高趋势,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十分严重,临床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敏感外,其余均耐药。因此,临床应重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扭转细菌耐药性上升的不良现状。
作者:张全华;李桂霞;赵红斌;白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对单相抑郁症急性期患者的疗效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单相抑郁症患者的治疗资料,比较单纯服药患者与附加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区高频rTMS治疗的患者经治后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的差别、两种治疗方式减分率的差别及与减分率相关的因素。结果单纯用药与结合rTMS均能降低SDS评分,但附加rTMS治疗组SDS减分率较单纯服药组显著增加(P<0.01)。单纯服药组SDS减分率与年龄呈负相关( r =-0.386, P <0.05),而rTMS治疗组SDS减分率与年龄无关( P >0.05),而与SDS初始评分呈正相关( r =0.43, P <0.05)。在急性期,两种治疗方法与治疗时程无关( P >0.05)。结论附加rTMS治疗较单纯服药治疗可显著提高单相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rTMS治疗具有起效快,安全等特点,尤其适用于年龄较大且对药物不敏感的患者。
作者:刘玉山;齐曦明;杨柳;孙静;刘彬彬;郑涛;董艳超;刘兰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昌黎县2004至2013年10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及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的昌黎县10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数据进行整理,采取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昌黎县10年共报告乙、丙类法定传染病22种8059例,其中乙类15种5684例,丙类7种2375例,年均发病率145唵.10/10万。死亡12例,年均病死率0.22/10万,病死率0.15℅,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发病呈下降趋势,丙类传染病发病有上升趋势。报告的传染病病种主要为肺结核、乙肝、流行性出血热、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人群,农民以肺结核、乙肝、流行性出血热发病为主,散居儿童和学生以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病种为主,男女性别比为2.03∶1。6~8月份为发病高峰,1~2月和10月份发病较低。结论昌黎县肺结核、乙肝、流行性出血热、手足口病是重点防控的传染病,农民、散居儿童和学生是重点防控人群,需进一步采取疾病监测、预防知识宣传、疫苗接种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郑绍军;秦继龄;董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骨髓病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石蜡包埋的方法,经过免疫组化的相关方法对10例缺铁性贫血(对照组)的患者和40例MM患者( MM组)骨髓活检组织,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本次研究中,VEGF在MM组和对照组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忖.05)。 VEGF在多发性骨髓瘤不同分期中存在明显差异( P <0.05)。结论在多发性骨髓瘤中,骨髓病理检测VEGF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疾病的分期更有临床价值,VEGF在MM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燕;李静;杨洁;郝洪岭;王素云;李杰;袁军;王瑞仓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综合护理对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旨在为老年髋部骨折治疗及预后提供有力的护理实践依据。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格法将笔者选取的62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分成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护理组予以连续性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抑郁量表评分、髋关节评分( Harris)以及Barthel指数等相关指标。结果比较2组患者出院后的1个月与3个月髋关节评分,护理组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U.05),2组组内评分在治疗前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组内Barthel指数指标在治疗前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在出院后的1个月与3个月,2组组间Barthel指数指标比较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组内抑郁量表GDS评分在治疗前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2组间在治疗前、出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出院后3个月比较,护理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连续性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抑郁减轻,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在临床有应用意义。
作者:叶海波;刘双玉;刘莎;彭萧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随机入选明确诊断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0例,分别接受常规急诊护理和急诊护理路径,通过治疗和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健康知识知晓率、医疗费用、满意度以及2组并发症情况。结果急诊护理路径组的分诊时间、球囊扩张时间、急诊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h.05),急诊护理路径组的健康知识得分和满意度评分更高;经Ridit检验,急诊护理路径组满意度等级和总体疗效等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梗死患者的抢救,可以明显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晓芬;袁承军;何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辅助镇静对老年患者行椎管内麻醉术后睡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7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择期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老年患者60例,年龄65~80岁,ASA分级Ⅰ~Ⅱ,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1928年心功能分级标准,心功能Ⅰ~Ⅱ级,无严重呼吸系统疾病。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估量表( PSQI)评估睡眠质量,PSQI总分≤7分为睡眠正常者,PSQI>7分为睡眠功能障碍者。选择PSQI≤7分,即睡眠正常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 D组),每组30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情况、不良反应、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PSQI评分表。结果2组患者比较,D组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增加( P <0?.05),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C组术日的睡眠功能障碍患者例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椎管内麻醉中用于辅助镇静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术后患者的睡眠功能。
作者:温亚彬;颜如玉;马晓静;赵通;王维刚;赵建辉;姜博;宋铁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建立冠状动脉增强扫描的体外模型,在保证冠脉CT血管造影( CTA)图像质量能够满足诊断的前提下,探讨低辐射剂量和低浓度对比剂在冠脉CTA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将非离子型对比剂碘克沙醇注射液(270 mgI/ml)采用等渗盐水进行稀释,其浓度为3:.24、4.32、5.40、6.48、7.56、8.64、9.72 mgI/ml,以上液体分别置于7支相同长度的输液管内,按碘溶液浓度由低至高进行编号(①~⑦)。每次将3支输液管固定在鲜猪心上,模仿三支冠脉走行。采用256层螺旋CT将管电压设为80 kV,电流采用105、210、315 mA,再固定电流105 mA时变换不同电压80、100及120 kV,记录输液管中CT值、噪声值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辐射剂量( CTDIvol、DLP、ED)及图像质量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管电压固定80 kV时,改变管电流(105、210、315 mA),CT值、SD、SNR、CNR及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而CTDIvol、DLP、E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105 mA较210 mA及315 mA ED分别降低了50.62%和67.01%。管电压固定105 mA时,改变管电流(80、100、120 kV),3组不同管电压间图像质量评分及SD、SNR、CNR无明显差异( P >0.05);而其管内CT值、辐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 kV较100 kV及120 kV ED分别降低了47.80%和65.84%。管电压固定80 kV时,改变管电流(105、210、315 mA),或当管电流固定105 mA时,改变管电压(80、100、120 kV),碘溶液组(①~⑦)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采用256层螺旋CT对冠脉体模扫描表明,在不影响诊断质量的前提下,低剂量CT扫描参数与低浓度对比剂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冠脉CTA成像是可行的。
作者:尹兰英;王岑;李彩英;寇晨光;张丹;屈长强;黄亚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对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微结构恢复的影响。方法200例单纯性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100例。从术后当天开始,治疗组除常规应用术后点眼药物外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1.5 g 口服3/d,连续应用1个月。对照组仅应用常规术后点眼药物。在术后4个时间点1 d,7 d,15 d,1个月,应用OCT测量治疗组和对照组黄斑中心凹IS/OS层厚度的变化及IS/OS层连续性和完整性的变化。结果试验的1 d、7 d治疗组较对照组黄斑区IS/OS层厚度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P >0.05),15 d及1个月治疗组较对照组黄斑区IS/OS层厚度变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1 d、7 d、15 d及1个月治疗组黄斑中心凹处IS/OS层均较对照组连续及完整。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能促进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微结构的恢复,对视网膜有保护作用。
作者:吴香丽;谢赟;陈建华;殷英霞;刘彦;赵慧英;王伟;任艳霞;司佳玥;卢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体位及娩肩方式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承德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785例足月单胎头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分娩的产妇398例作为研究组,分娩时均采取自由体位,胎头娩出后采取至少等待一次宫缩的自然娩肩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分娩的产妇387例作为对照组,分娩时均采取传统平卧位,胎头娩出后即协助胎儿娩肩的传统娩肩法。探讨2组产妇母儿结局、产后尿潴留,张力性尿失禁,早期盆底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 P <0.05),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肩难产发生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会阴裂伤程度低于对照组( P <0.05),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张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时全面评估孕妇及胎儿情况,选择自由体位分娩及采取自然娩肩方式,有效降低了孕妇的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及肩难产的发生率,减轻会阴损伤程度,缩短产程时间,不增加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张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不增加产后早期盆底功能损伤,对于促进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健康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作者:祁志宇;张殿尧;党翠玲;霍丽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