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强穴封闭治疗肛门直肠神经官能症48例

关键词:肛门直肠神经官能症, 穴位注射, 长强穴, 当归注射液, VitB(12), 利多卡因
摘要: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长强穴封闭治疗肛门直肠神经能官能症4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4414临床资料44本组病例符合以下条件:起病缓慢,表现为坠胀疼痛、酸沉不适、虫行奇痒、特殊臭味、异物堵塞等明显肛门直肠的异常感觉。病程均在3月以上。并且所有病例经肠镜、X线、化验以及彩超等检查,均未发现肛门直肠的器质性病变及相关疾病。口服药物治疗无效者。……
河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桂枝汤临床运用三则

    桂枝汤出自医圣张仲景之《伤寒论》,原为“太阳中风表虚证”而设,临床化裁运用治疗杂病,取其调和作用,验案多例,疗效颇佳,现举例报道如下。……

    作者:余永远;吕继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崔玉衡治疗眩晕病经验

    崔玉衡主任医师系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医五十八年来,精研医理,勤于实践,擅长治疗中医内科杂病及疑难重症,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临证师古创新,注重实践,主张中西医结合,善于博采众长,汲取现代医学知识,治愈了大量疑难危重病人,在患者中享有极高声誉。笔者跟师学习数载,见其对眩晕症的治疗,收效甚佳,现将其常用治法,介绍如下。……

    作者:王利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昏迷22例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也是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出现昏迷的患者死亡率极高。2000年1月~12月我们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22例脑出血昏迷患者,另与纳络酮治疗的对照组2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对照比较,结果如下。……

    作者:冯晓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48例

    1998年3月~2001年3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4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4414临床资料4488例患儿均系门诊病人,均在外院及本院按气管炎先后用过青霉素、先锋霉素及红霉素等,疗效不显,无发热、气喘,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8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男30例,女18例;年龄1~15岁,平均6.5岁;病程短1月,长1.5a,平均3月;有个人过敏史如过……

    作者:李凤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土茯苓的临床运用

    土茯苓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藤本植物土茯苓的块茎。性味甘、淡、平。本品既能治梅毒,又解汞毒,用于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导致肢体拘挛者,有解毒利关节之效。古时重用本品,配合皂荚、牵牛子煎服。近年治疗钩端螺旋体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轩振宇;柳玉;许廷生;梁秀兰;卢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针刺中髎穴为主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自1998年11月~2002年4月,笔者以针刺中髎穴为主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37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总结如下。4414临床资料44全部74例前列腺液(EPS)细菌培养为阴性,少数病例EPS镜检WBC>10个/HP。无明显的反复尿路感染史。临床主要表现为盆腔、会阴部胀痛、排尿困难、滴沥不畅为主的前列腺痛。将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7……

    作者:郭之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活血祛瘀法为主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亦称为Hamman-Rich综合征、隐源性致纤维化肺泡炎、特发性肺问质性肺炎等,原因不明,为局限于肺部的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急性型较少见,绝大多数是慢性型,在40~50岁发病,男性略多于女性,平均病程5~6a,长可达20a,终死于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是呼吸内科疑难疾病之一。……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浅谈中医痰病学的形成和发展

    痰作为一种病理产物,停滞于机体各组织器官中可产生各种痰病。中医的痰病学理论和临床实践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从西周、先秦以降至晚清三千多年,代有阐发,已基本形成一个以痰为中心的辨证论治理论。

    作者:柳文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8例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多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临床主要以心悸、胸闷、呼吸困难、乏力、下肢浮肿等为主要表现。1995年10月~2001年10月,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红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桃红四物汤治疗偏头痛36例

    近年来依据中医“不通则痛”的理论,应用活血化瘀之桃红四物汤治疗偏头痛,取得较好疗效。44治疗方法:予桃红四物汤:桃仁12g,红花10g,川芎12g,当归15g,生熟地黄各18g,白芍20g,水煎服,每日1剂,服用15剂为1疗程。……

    作者:李文梅;南新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综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3例

    近年来,我们采用多种方法并举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现将资料完整的63例总结报告如下。4414一般资料44本组病例参照1990年5月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63例中男41例,女22例;年龄……

    作者:付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药内外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86例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临床以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等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我们从1997年4月开始用内服祛痛消风汤及外擦慈星液治疗本病86例,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晓燕;沈卫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金匮》八味肾气丸、麦门冬汤、黄土汤方药配伍浅析

    《金匮要略方论》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该书不仅体现了仲景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辨证论治思想,而且记载了应用广泛,配伍严谨,疗效显著的杂病治疗方剂,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方书之祖。兹举例浅析如下。……

    作者:于桂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通痹汤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30例

    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通痹汤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30例,效果尚满意,现总结如下。14临床资料44本组病例30例,男17例,女13例,大年龄65岁,小32岁,平均45岁;病程短者6月,长8a,平均约3a。临床症见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疼痛,并自腰髋部沿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向远端放射,入夜或劳累后痛剧,部分病例X线摄片显示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椎体前缘及腰椎相邻椎体边缘关节骨质增生或骨赘形成。……

    作者:仇丽伟;杨建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便秘65例

    笔者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便秘,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4414临床资料44本组病人65例,均为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的糖尿病人,全部符合WHO(1999)糖尿病诊断标准。男41例,女25例;年龄30~82岁;1型糖尿病2例,2型糖尿病63例;糖尿病病程,短1a,20a。便秘病程短3月,长11a;……

    作者:马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怀牛膝组织培养的研究

    怀牛膝为苋科牛膝属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的干燥根,主产河南沁阳、武陟等县。本品性甘、苦、酸、平,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通血脉、降血压及镇痛等功效。对怀牛膝的全面研究始于60年代,多集中于成分分析,药理作用及栽培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利用不同器官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的研究,尚未见相关报道,为了探索出一条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改造怀牛膝品质的途径,我们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现已从怀牛膝茎、叶等部位诱导出愈伤组织及芽分化。……

    作者:董诚明;安丽;戴晓勇;张丽萍;刘瑶;刘杰;童蓓丽;陆庆荣;施永兴;陈耀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车前草糖浆的配制和应用

    自1972年本院药剂科生产的车前草糖浆用于临床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深受患有急慢性尿路感染或急慢性肾炎病人的欢迎。大多数病人服药后,症状能很快改善,连服7~10d,就能消除症状,有效率达95%以上。现将药物组成及配制方法等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陈士凤;滑洁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胃肠道常见和典型的功能性疾病。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IBS,副作用少,耐受性好,停药后复发率低,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皓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清宫抗炎汤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100例

    笔者采用清宫抗炎汤加微波治疗宫颈糜烂100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4414临床资料44在我院门诊2000年2月~2001年1月选择200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治疗。治疗组100例,年龄为25~45岁已婚妇女,其中自带增多75例;腰酸、下腹坠痛54例;宫颈Ⅱ度糜烂64例,Ⅲ度糜烂36例。对照组100例,年龄28~48岁,其中……

    作者:康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建中活络汤治疗消化性溃疡76例临床分析

    笔者自1995年6月~1998年6月,采用自拟建中活络汤治疗消化性溃疡76例,并与同期应用雷尼替丁76例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冠军;金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河南中医杂志

河南中医杂志

主管: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