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伍振;王则胜
笔者在近年的临床治疗中,发现越来越多的消渴病患者自服或遵医嘱滥用六味地黄丸,造成药源的浪费或病情的加重。中药讲究辨证论治,对症下药,不可人云亦云,否则,有害无益!现就135例消渴病人滥用六味地黄丸的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作者:梁广新;王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自1999~2001年,我们采用药物、牵引、手法、功能锻炼等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4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94例中,女81例,男13例;年龄小42岁,大79岁。均……
作者:郝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脑血管病在我国目前无论是城市或者是农村都是造成中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病种,而且致残率相当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近几年该病的发生有年轻化趋势,是国家重点防治和攻关研究病种之一。因发病急,变化快,属中医中风病的范畴。我们在临床上观察到急性期大部分意识清醒者或恢复期、后遗症期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郁证表现,而且始终贯穿于整个病程之中,影响着病人的康复。因此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治疗郁证,可明显提高中风及其后遗症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加禄;郭素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在我国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我科自2000年元月~2001年12月,应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1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周涛;马海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颅内非特异性炎性肉芽肿性癫痫,是以癫痫发作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疾病,神经病学教材中没有专门论述,目前现代医学尚无治疗本病的特效方法,多用大剂量青霉素静脉滴注合抗痉药物对症处理,治疗时间长,肉芽肿病灶消失慢,癫痫发作不易控制。我们根据其临床表现及检验结果,以益气活……
作者:刘太平;李成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的成熟种子,又名番木鳖。《本草纲目》认为本品性味苦寒有毒。《伤科汇纂》云“用以解破处之血热。”集各种文献资料证明:马钱子苦寒有大毒,功效主要为消肿散结、化瘀软坚、祛风散寒、通络止痛。对于跌打损伤、骨折筋伤、风寒湿痹、肌肉萎缩、肢体麻痹及骨节变形等症皆可适用。本品虽有剧毒,但只要依法炮制、正确辨……
作者:廉帼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由于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的一组精神神经症状。这种病人多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神经症的症候群。发病原因往往与不良的环境和躯体因素有关。根据国外的一项研究:在1214名30~60岁的人群中,本病的患病率高达22.8%;国内临床资料显示:心血管疾病就诊病人中,大约10%是心脏神经官能症患……
作者:贾文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多年来我们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取得了理想效果,现 1 一般资料 共观察支气管肺炎13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例无合并症发生。观察组66例,男32例,女34例;年龄4月~10岁,平均1.1±2.8岁;毛细支气管炎10例,支原体肺炎8例,高热者48例,口唇紫绀者6例,烦躁者15例,血象增高者35例;对照组65例,男32例,女33例;年龄6月……
作者:翟文生;琚玮;朱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多数医家主张手术治疗。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药内服配合手法综合治疗该病8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85例中,男49例,女36例;年龄39~70岁,平均48.5岁;病程5月~6a,平均3.2a;体力劳动者55例,非体……
作者:陈松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黄明志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五十余年,学验俱丰。多年来,对小儿大脑发育不全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本病发病于脾肾关系为密切,治疗独重脾肾,采用食疗药治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有幸随师学习,侍诊于侧,亲聆教诲,受益良多,现将黄老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都修波;和红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颈性眩晕指颈椎疾病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或压迫神经所致的眩晕。发作时天旋地转,立行不稳,常伴有恶心、呕吐、颈项疼痛或上肢麻木,甚至可有短暂意识障碍,使病人痛苦不堪。1998年2月~2001年6月我科应用乘晕宁片联……
作者:宋立云;李四方;成爱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近年来,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60例经电子结肠镜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进行了治疗,并与同期单纯西药治疗的32例进行了比较,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作者:李春颖;李素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996年7月~2002年2月笔者对82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了随机分组观察治疗,即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口服大剂量谷维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宗战;赵淑凤;张磊;李长兴;秦四催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自1993年以来,笔者应用气囊托板加骨盆牵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159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乔洪杰;张立春;张玉盘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eive heart failuvc,CHF)简称“心衰”,是多种器质性心脏病发展到终末阶段所形成的一种综合征,其发病率高、猝死快,严重威胁患者生命,而且治疗非常棘手。本病在中医属心悸、怔忡、喘证、水肿、痰饮范畴,病位在心,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病机为心气不足,心阳不振,以致运血无力,血脉瘀滞,气血不能通荣脏腑;心脉失其所主,水气不化,水饮凌心射肺,肺失通调,脾失运化,肾失开阖,以致水液代谢失常,水饮内停。因此,心衰属本虚标实……
作者:武艳慧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的常见病。西医采用铁剂治疗,疗效肯定,但常因出现胃肠不适、食欲不振等消化症状,而影响了铁等营养物质的吸收。由此可见,单纯补铁并不是完美的治疗方案,促进胃肠对铁的吸收,维持机体自身的供铁平衡才能从根本上治愈小儿缺铁性贫血。……
作者:刘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随着中药剂型的改良,工艺的提高,中药注射液以其方便、优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临床。近年来,笔者采用丹参注射液伍黄芪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治疗胸痹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松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现代医学认为脑梗塞多由于脑供血障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脑病变,属中医中风范畴。其发病率高,致残率大,易反复发作。自2001年始,我院为探讨中风病有效的治疗方法,大限度的降低致残率,采用中医辨证,运用中药及肝素诱导体外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纤维蛋白元沉淀术,简称H.E.L.P技术。综合治疗脑梗塞取得满意效果,现就疗效分析如下。……
作者:陈德宇;徐自由;李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上睑皮肤松垂临床多见于老年人,严重者可遮盖瞳孔,影响视力。自1995年以来笔者应用小针刀疗法治疗29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本组29例,男12例,女17例;年龄54~76岁;中度上睑皮肤松垂22例,重度7例;3例合并倒睫;术前测定提上睑肌肌力良好。……
作者:黄立新;伍成奇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