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伍振;王则胜
肩关节周围炎为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中医认为多由于年老体弱,肾气不足,气血亏损,筋肉肌腱失于濡养,加之长期劳损或肩部受凉,寒凝筋膜而致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本病又称为“漏肩风”、“冻结肩”、“肩凝风”、“肩凝症”。自1998年9月至2000年9月,以手法为主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牛兰春;吕玉莲;吕玉庆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自1999~2001年,我们采用药物、牵引、手法、功能锻炼等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4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94例中,女81例,男13例;年龄小42岁,大79岁。均……
作者:郝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当归六黄汤出自李东垣《兰室秘藏》,方中黄芪、当归、生地、熟地补气益血填精以治虚,黄连、黄芩、黄柏清上中下三焦之火以治实,为补阴泻火之剂。笔者除运用本方治疗盗汗外,还常用于其他病症,疗效较好,现举例如下。 1 慢性咽炎……
作者:程博;刘学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疾病。自1995年以来,我们应用自拟方胃舒康加减治疗该病,并随访90例,均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①胃脘部有胀满疼痛、食欲减退、暖气等病史;②经胃镜和病理检查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其中以病检诊断为主要依据;③3月为1疗程,1疗……
作者:王匡君;李建民;夏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的成熟种子,又名番木鳖。《本草纲目》认为本品性味苦寒有毒。《伤科汇纂》云“用以解破处之血热。”集各种文献资料证明:马钱子苦寒有大毒,功效主要为消肿散结、化瘀软坚、祛风散寒、通络止痛。对于跌打损伤、骨折筋伤、风寒湿痹、肌肉萎缩、肢体麻痹及骨节变形等症皆可适用。本品虽有剧毒,但只要依法炮制、正确辨……
作者:廉帼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笔者在近年的临床治疗中,发现越来越多的消渴病患者自服或遵医嘱滥用六味地黄丸,造成药源的浪费或病情的加重。中药讲究辨证论治,对症下药,不可人云亦云,否则,有害无益!现就135例消渴病人滥用六味地黄丸的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作者:梁广新;王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骨错缝临床多见于肘、胸腰椎及髋关节与骶骼关节,膝关节错缝临床少见报道。然据笔者临床经验,此病确实存在,现报告如下。 临床症状:患者多有劳伤史,伤后或休息后起床时膝关节立即处于僵直状,关节活动范围处于伸约10°,屈约20°的小范围,欲超此范围则痛,膝关节周围肌肉极少痉挛与压痛。X线片示无膝关节骨质移位、损伤与破坏。患肢远端血循、……
作者:董国周;崔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905年法国泌尿科医生Albarran首次描述了腹膜后纤维化,直至1948年Ormond用英语报道32例病例,才使人们逐渐认识它,故又称Ormond's病。我院从1996年12月~2000年12月经治病例20例,现将治疗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20例病人中男8例,女12例;年龄大者50岁,小者……
作者:黄莉;王东峰;黄旭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上睑皮肤松垂临床多见于老年人,严重者可遮盖瞳孔,影响视力。自1995年以来笔者应用小针刀疗法治疗29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本组29例,男12例,女17例;年龄54~76岁;中度上睑皮肤松垂22例,重度7例;3例合并倒睫;术前测定提上睑肌肌力良好。……
作者:黄立新;伍成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多年来我们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取得了理想效果,现 1 一般资料 共观察支气管肺炎13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例无合并症发生。观察组66例,男32例,女34例;年龄4月~10岁,平均1.1±2.8岁;毛细支气管炎10例,支原体肺炎8例,高热者48例,口唇紫绀者6例,烦躁者15例,血象增高者35例;对照组65例,男32例,女33例;年龄6月……
作者:翟文生;琚玮;朱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托法是中医外科用以治疗疮疡的一种常用内治法。依据组方中补益药物与透托药物配伍主次的变化,托法可分为“补托”和“透托”两种。临床依据疮疡的性质,在辨证时要考虑毒聚透托行,初溃补托施;阳证透托泄毒,阴证补托起疮;疔疮透托防散,疽发补托遏陷。
作者:何春红;吴晓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本人运用《伤寒论》中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妇女经期感冒22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病例1:王某,女,38岁,工人,2000年6月5日就诊。患者自述:3a来,每逢月经来潮前一二天出现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痰多清稀,全身骨节酸困胀痛、咽干、口苦、发热怕冷、心烦等症,在以往经期发病时曾静滴青霉素、病毒唑针,口服感冒清、伤风胶囊、青霉素、V钾、Vc银翘片、急支糖浆等中西药物,疗效不明显,持续时间达半月之久。此次患……
作者:张长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们以中药制剂腰突平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满意疗效,此将50例临床观察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均为门诊治疗病人,其中男78例,女22例,年龄30~40岁者32例,40岁~50岁者48例,50岁~60岁……
作者:谢广中;封银曼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笔者几十年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心血管病颇有心得,现结合病案谈点体会,请同道斧正! 1 缺血性心肌病 刘某,男,65岁,因间断心慌、胸闷、气短5月,加重伴胸痛1d就诊。既往有急性前壁心肌梗塞病史6a。查ECG提示:陈旧性前壁心肌梗塞。超声心动图示:双侧心室扩大,以……
作者:吴云霄;赵文炳;常秀菊;刘颖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金银花为忍冬科Caprifoliaceae忍冬属Lonicera植物忍冬L.japonica Thunb.及同属多种植物的干燥花蕾,其主要成分为绿原酸和异绿原酸等。金银花为常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凉风散热之功。临床上用的复方制剂常以金银花为主要成分,将其制成颗粒剂、注射液、口服液等。有关金银花提取液的澄清处理,传统方法是采用水提醇沉制备工艺,将其中某些无效成分作为杂质除去,确保了制剂澄清度又不失……
作者:张红岭;阿有梅;吕双喜;刘伟;朱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佛手散出自《妇人大全良方》,由当归15g,川芎12g,黄芪15g,柴胡12g,前胡6g组成。加减:头痛如裂连及项背、恶寒、恶心呕吐者加白芷12g,菊花15g,天麻12g,细辛3g,白芍12g,葛根15g,羌活12g头胀痛,心烦,口苦者加生地12g,菊花15g,石决明30g,枳壳12g,钩藤15g,黄芩12g,栀子12g。若头痛如裹、神志时清时寐、低头视物重影、失眠者加丹参70g,水蛭6g,白芥子12g,白术12g,茯苓12g,车前子12g(另包),薏苡仁30g,穿山甲15g。用法:每日……
作者:张秀荣;刘嵩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996年7月~2002年2月笔者对82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了随机分组观察治疗,即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口服大剂量谷维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宗战;赵淑凤;张磊;李长兴;秦四催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黄明志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五十余年,学验俱丰。多年来,对小儿大脑发育不全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本病发病于脾肾关系为密切,治疗独重脾肾,采用食疗药治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有幸随师学习,侍诊于侧,亲聆教诲,受益良多,现将黄老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都修波;和红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近年来在逐步实现中西医相结合的过程中,许多现代医学的检查方法已在中医临床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弥补了中医“四诊”的不足,把中医的诊治水平提高了一步。但是,在临床中应该怎样去看待及应用这些现代医学的检查资料它能否与中医“四诊”所得的资料一样作为辨证施治的依据……
作者:刘景荣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将老龄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组、尼莫地平组、血栓心脉宁组,观察大黄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电图和病理组织变化及有关指标改变。结果表明: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损伤明显,大黄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大黄拮抗自由基损伤,调节ATP酶活性和神经肽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提高一氧化氮含量,降低肿瘤坏死因子有关。
作者:李建生;赵君玫;郭盛典;李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