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立新;伍成奇
笔者几十年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心血管病颇有心得,现结合病案谈点体会,请同道斧正! 1 缺血性心肌病 刘某,男,65岁,因间断心慌、胸闷、气短5月,加重伴胸痛1d就诊。既往有急性前壁心肌梗塞病史6a。查ECG提示:陈旧性前壁心肌梗塞。超声心动图示:双侧心室扩大,以……
作者:吴云霄;赵文炳;常秀菊;刘颖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联合化疗可以提高白血病的疗效,但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骨髓抑制,常给继续化疗带来困难,使正常的化疗周期难……
作者:李世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近年来,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其死亡率及致残率均高。据全国流行病学调查,发病率为109.74/10万,患病率为245.58/10万。在脑血管疾病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43%~65%。在对本病尤其是恢复期的治疗中,中医药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自1996年以来,应用中药瘫速康方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5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观察了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的影响,以探求中药治疗该病的机制,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良秀;孙永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半夏泻心汤源于《伤寒论》第159条,主治心下痞满,按之柔软不痛,兼见干呕、肠鸣、下利等症,苔多滑腻或白或黄,脉濡或弦。其基本病机为胃寒肠热,虚实夹杂。循其病机,因症施治,每可愈各种胃肠疾病。笔者临证加减用之,常获佳效,兹举验案数则于下。……
作者:韩新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竹叶石膏汤出自《伤寒论》,由竹叶、石膏、半夏、麦冬、人参、甘草、粳米组成。功能清热和胃,益气生津。仲景论述本方的适应证为: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笔者用本方治疗虚羸少气,气逆欲吐及烦渴、发热等证,屡收奇效,现介绍于后。 1 虚羸少气……
作者:张世锋;常加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佛手散出自《妇人大全良方》,由当归15g,川芎12g,黄芪15g,柴胡12g,前胡6g组成。加减:头痛如裂连及项背、恶寒、恶心呕吐者加白芷12g,菊花15g,天麻12g,细辛3g,白芍12g,葛根15g,羌活12g头胀痛,心烦,口苦者加生地12g,菊花15g,石决明30g,枳壳12g,钩藤15g,黄芩12g,栀子12g。若头痛如裹、神志时清时寐、低头视物重影、失眠者加丹参70g,水蛭6g,白芥子12g,白术12g,茯苓12g,车前子12g(另包),薏苡仁30g,穿山甲15g。用法:每日……
作者:张秀荣;刘嵩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将老龄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组、尼莫地平组、血栓心脉宁组,观察大黄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电图和病理组织变化及有关指标改变。结果表明: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损伤明显,大黄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大黄拮抗自由基损伤,调节ATP酶活性和神经肽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提高一氧化氮含量,降低肿瘤坏死因子有关。
作者:李建生;赵君玫;郭盛典;李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本院1999~2001年间使用黄芪注射液、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随机抽样将95例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7岁以下20例,7~14岁29例。对照组……
作者:齐烨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口疳西医称为疱疹性口炎,又称急性疱疹性龈口炎,是感染Ⅰ型单纯性疱疹病毒后引起的口腔粘膜病变。主要表现为口腔粘膜充血,继而出现病损区,针头大小,壁薄透明成簇之小水泡,水泡破溃或融合形成大病损,牙龈显著充血;弥漫水肿,有剧烈的自发性疼痛,局部淋巴结肿大,唾液增多,体温升高等。本病可发生于口腔的任何部位。临床多见于儿童,成人也有发病。……
作者:魏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骨关节炎是常见的一种关节病之一,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55~65岁发病率为80%,66岁以上几乎都有骨关节炎。笔者1998年6月~2000年10月,用补肾祛瘀法治疗骨关节炎139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39例中,男60例,女79例;年龄小35岁,大……
作者:孟庆莉;赵生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因人工流产手术创伤引起的闭经,称创伤性闭经,又称人工流产后闭经。近年来本病在临床上呈上升趋势,多见于年轻妇女。自1997年6月~1999年12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人工流产后闭经4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作者:鲁献斌;王臻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颈性眩晕指颈椎疾病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或压迫神经所致的眩晕。发作时天旋地转,立行不稳,常伴有恶心、呕吐、颈项疼痛或上肢麻木,甚至可有短暂意识障碍,使病人痛苦不堪。1998年2月~2001年6月我科应用乘晕宁片联……
作者:宋立云;李四方;成爱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们自1993年10月~2000年10月,用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151例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51例患者均符合1990年上海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肝炎诊断标准。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
作者:王瑛;朱琦峰;董新成;马胜利;朱海荣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们以中药制剂腰突平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满意疗效,此将50例临床观察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均为门诊治疗病人,其中男78例,女22例,年龄30~40岁者32例,40岁~50岁者48例,50岁~60岁……
作者:谢广中;封银曼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脑血管病在我国目前无论是城市或者是农村都是造成中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病种,而且致残率相当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近几年该病的发生有年轻化趋势,是国家重点防治和攻关研究病种之一。因发病急,变化快,属中医中风病的范畴。我们在临床上观察到急性期大部分意识清醒者或恢复期、后遗症期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郁证表现,而且始终贯穿于整个病程之中,影响着病人的康复。因此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治疗郁证,可明显提高中风及其后遗症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加禄;郭素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托法是中医外科用以治疗疮疡的一种常用内治法。依据组方中补益药物与透托药物配伍主次的变化,托法可分为“补托”和“透托”两种。临床依据疮疡的性质,在辨证时要考虑毒聚透托行,初溃补托施;阳证透托泄毒,阴证补托起疮;疔疮透托防散,疽发补托遏陷。
作者:何春红;吴晓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特发性水肿是妇科的一种常见病,其特点是反复发作的脸面及四肢水肿,而且经临床各项检查无器质性变化。近几年,我们应用《金匮要略》防己黄芪汤、当归芍药散两方合用化裁,治疗本病74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作者:吴中录;韩文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直肠粘液外溢是指粘液不自主地自肛内溢出肛外,自觉肛门潮湿粘腻而言。我们按照中医理论及专科特点,自拟固摄止溢汤熏洗和灌肠治疗直肠粘液外溢6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6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肛门潮湿,粘腻,不自主地有粘液溢出肛外。专科检查:肛周皮肤渗液明亮,粘腻潮湿,但无潮红、湿疹;肛管皮肤无缺损,粘膜无外翻,亦无……
作者:赵宝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内分泌疾病,临床以口渴多饮、多食善饥、小便频数量多,后期形体消瘦为主要特征。现代医学将糖尿病分为胰岛素依赖型与非胰岛素依赖型。我们用加减玉液汤对51例糖尿病治疗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晋峰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