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玉霞;李晖
水肿是肾脏疾病的常见症状.临床上常首发于组织松弛部位,如眼睑或颜面,然后发展至足踝、下肢,严重时波及全身.水肿的性质软而易移动,常伴有其他肾病的征象,如高血压、蛋白尿、管型尿.在中医学中,肾性水肿的病机概括为风水侵袭,脾胃阳虚,封藏失职,水湿浸渍.笔者依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设置相应的治法及方剂,起到了统领全局,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介绍于下,以供同道商榷.
作者:李明;董霄汉;李菡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笔者自1993年以来,运用自拟蜈蚣粉外治结核性窦道9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96例患者全部来源于1993年9月~1997年12月的住院病例.其中男41例,女55例;20岁以下13例,21~30岁28例,31~40岁39例,41岁以上16例;胸椎结核11例,腰椎结核35例,髋关节结核14例,膝关节结核8例,踝关节结核17例,其它部位结核11例;窦道形成1年以下者56例,1~5年者27例,5~10年者9例,10年以上者4例.
作者:高永富;李汾泰;李泽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龙骨、牡蛎、黄芩、铅丹、桂枝、茯苓、半夏、大黄、生姜、大枣组成,该方和解肝胆、潜阳熄风.余用本方治疗各种杂病收到满意的效果,介绍于下.
作者:张云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乾列安胶囊是在济生肾气丸基础上加减而成,有减轻膀胱颈部阻力,相对升高膀胱内压而利尿通闭,并有抗炎镇痛,协调体内激素平衡等作用,达到缩小增生前列腺及缓解排尿困难的效果,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前列康片.
作者:马清钧;王世东;孙曙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闭经诊断复杂,治之棘手.就其概念而言,女子年逾18周岁月经尚未初潮的原发闭经,多为先天禀赋不足,或因患他病使然,当为虚证.继发性闭经为月经停闭6月以上者,实证症状经治疗易于消失,且随病程迁延,可由实转虚,因此闭经证候纯实证少见,多为虚证及虚实夹杂证.
作者:褚玉霞;李晖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将老龄大鼠分为老龄对照组、老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益元活血丹大小剂量组、大黄组和血栓心脉宁组,观察大鼠全脑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后肝脏形态和组织中TXB2、6-Keto-PGF1a、TNF含量、ATP酶活性及组织和血清中AL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老龄模型组肝脏出现明显的病理和功能损伤.用药各组肝脏组织和功能损害具有不同程度减轻.
作者:李建生;李建国;高爱社;赵君玫;郭盛典;张卫红;赵晶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不宁腿综合征又称腿不宁综合征,是指患者睡眠时自觉小腿酸沉困胀,不能安放的复杂症候群,甚则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对本病的中医治疗,文献中记载甚少,笔者临床体会此病可分肝肾阴虚、湿热下注、气血两虚、瘀血阻络四型施治,现分述如下.
作者:李淼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自拟止眩汤和静推纳络酮治疗眩晕3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小24岁,大75岁,其中美尼尔氏综合征2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例,前庭神经炎4例,头部外伤性眩晕3例,不明原因2例.临床表现: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旋转,视物模糊,头位固定和不敢睁眼,眼球震颤,听力障碍,运动障碍,共济失调,面色苍白,血压升高或下降.
作者:王丽霞;常爱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因感染所引起的,以肾脏弥漫性肾小球损伤为主的免疫反应性疾病,常继发于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皮肤脓疮病等,多见于儿童及青年,男性多于女性.
作者:子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因歌赋具有文字简练、便于记诵的特点,所以历代针灸医家常将针灸理论及临床经验以歌赋的形式总结出来,以便记忆和掌握.较著名的有<金针赋>、<百症赋>、<标幽赋>、<席弘赋>、<玉龙赋>、<通玄指要赋>、<灵光赋>、<拦江赋>、<玉龙歌>、<胜玉歌>、<杂病穴法歌>等.笔者以为这些歌赋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实为作者经验之总结,不少方法用之临床仍收卓效,应认真加以总结和应用.
作者:王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牛皮癣即现代医学的神经性皮炎.多因心绪烦扰,七情内伤,情志郁闷,郁而化热,复感风邪,风热搏结于肌肤为患.由于该病病程缠绵,顽固难愈.治愈后常反复发作,故皮疹多融合成片,增厚干燥粗糙而呈苔癣化或皮革化.笔者依据其病因病机采用升发清阳散,临床治疗病人15例,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庄建西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腧穴学>是中医院校针推专业的基础课,是针灸学教学的重点课程,是理论联系临床的桥梁,<腧穴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治疗疾病的效果.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对腧穴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总结,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淑君;高希言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子宫脱垂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笔者根据中医药治疗子宫脱垂的机理,研制了复方黄芪注射液.对82例子宫脱垂患者采用穴位注射进行实验性治疗,现将治疗情况简介如下.
作者:傅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研究证明,不同时期的金银花修剪枝的各部位均含有黄酮类物质,而且都是叶和节部含量高,花中次之,茎含量较低.金银花叶中的无机元素和蛋白质含量与花中极为相近,茎中含量较低.
作者:景小琦;武雪芬;雷敬卫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心肌缺血性头痛(myocardial ischemic headache,MIH)是指因心肌缺血导致心功能不足引起大脑供血供氧缺乏而引起的头痛.这类患者可以伴有心慌、胸闷、心律不齐,甚至心绞痛等症状,也可以发生在无症状心肌缺血(silentmyocardial,SMT)患者.我们应用电针内关、足三里穴为主,并用地奥心血康治疗心肌缺血性头痛56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杨洪军;苏勋庄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据临床报道几乎所有的化疗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表现在消化道的胃肠反应,心、肺、肝、肾、机体免疫系统的损害,周围神经毒性反应,尤以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更为突出.笔者在临床上运用益气养血、滋阴解毒中药,配合西药治疗化疗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6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亭;赵慧琴;王学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胃痛又称胃脘痛,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相当于西医的慢性胃炎及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西药治疗多以解痉止痛为主.我们根据临床经验,精心筛选组成协定方,制成胶囊剂型,治疗肝胃郁热型胃痛,疗效较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素娟;王金山;黄育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中药枯痔注射液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适用于各期内痔、外痔、混合痔,疗效确切,兹将制备技术介绍如下.1处方组成药物:黄连10.5 g,血竭9 g,雄黄4.5 g,赤石脂9 g,红粉0.3 g,轻粉0.3 g,朱砂9 g,枯矾19.5 g,冰片3 g,普鲁卡因5.25 g,蒸馏水适量,共制成350 ml.
作者:王顺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腰椎管狭窄是常见的腰腿痛原因之一,本文对早期狭窄尚未形成持续性压迫以及后期但拒绝手术者采用内服中药、外用按摩、骶管点滴等综合治疗41例,疗效满意.现对其疗效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曾海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是发病率、复发率和致盲率均高的一种眼病,尽管临床上有多种治疗措施,但尚未满意地解决潜伏与复发问题.我们从1996年5月~1999年5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共治疗HSK病人76例,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爱霞;孙慧悦;关义娥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