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开彪;袁仁智
目的:研究红芪多糖(hedysamn polysaccharide,HPS)的抗免疫衰老作用.方法:使用清洁级昆明种小鼠,采取D-半乳糖腹腔注射的方法构建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维生素E组和HPS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连续腹腔注射D-半乳糖(120 μg/g);正常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维生素E组灌胃维生素E溶液(50μg/g),HPS高、中、低剂量组依次灌胃200,100,50 μg/g HPS水溶液.观察小鼠胸腺和脾脏指数、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测定小鼠血清IL-2、IFN-γ、IL-4、TNF-α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小鼠脏器指数、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血清IL-2、IFN-γ、IL-4、TNF-α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对照组对比,HPS高、中、低剂量组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CD3+T、CD3+CD4+T、CD3+ CD8+T细胞百分比,CD3+ CD28+T细胞均升高;HPS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血清细胞因子IL-2、IFN-γ、IL-4水平升高,TNF-α水平降低.HPS高、中、低剂量组间诸指标对比,高、中剂量作用明显.结论:HPS具有一定的抗免疫衰老作用,可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作用来廷缓衰老,能有效改善亚急性衰老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作者:柳春玲;寇宁;张高林;李磊强;庞大勇;程卫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笔者查阅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方面进行总结中医药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研究近况.可以看出中医药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肯定,具有副反应少、安全性高等优势.
作者:乔培;揣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王宝亮教授为河南省名中医,临证30余载,精于脑血管病、运动神经元病、多发性硬化等的辨证论治,近年来王师潜心研究治疗亨廷顿舞蹈病.亨廷顿又称慢性进行性舞蹈病、遗传性舞蹈病,临床上以隐匿性起病、缓慢进展的舞蹈症、精神异常和痴呆为特征.王宝亮教授临床治疗该病1例疗效显著,现将其经验做一整理.
作者:王卫娇;田丹珂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赵国岑主任中医师是河南省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全国第二批500名名老中医师带徒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工作室建设专家.赵老治疗疖肿注重诊断和辨证,临床常用清热解毒、活血散结之法,同时注重对其兼症的辨证治疗.赵老认为:疖肿的治疗需标本兼顾,知常达变,调理脏腑,从其辨证论治总体思路、常用方法、疾病特点进行论述,并整理典型病例.
作者:杨晓瑞;黄亚丽;赵一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加减明珠饮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干眼症患者共124只眼按就诊先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每日6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加减明珠饮(制何首乌、白芍、珍珠母、决明子、夏枯草、牡丹皮、川牛膝、炒川楝子),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两组均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6例,好转14例,有效8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治愈0例,好转9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67.74%.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减明珠饮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疗效显著.
作者:薛莉娜;张爱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剌联合仙人掌外敷治疗埃塞俄比亚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82膝.方法:选择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82膝,给予针刺(血海、梁丘、内外膝眼、关元等)联合仙人掌外敷,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60例(82膝),痊愈10膝,显效55膝,有效14膝,无效3膝,总有效率96.3%.结论:针刺联合仙人掌外敷治疗埃塞俄比亚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作者:王新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并阻碍神经功能的恢复,因此,对该病的积极治疗十分必要.对近5年中医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此期为卒中后抑郁治疗的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作者:关东升;李迎霞;孟毅;刘雅芳;崔应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二黄降糖汤联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证2型糖尿病并血脂代谢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阴两虚证2型糖尿病并血脂代谢紊乱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降糖治疗.对照组加服辛伐他汀胶囊,10 mg/次,1次/d;治疗组加服自制二黄降糖汤(生黄芪、生地黄、苍术、玄参、三七、天花粉、生山楂、泽泻、决明子、虎杖、荷叶、胆南星).两组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有效率90.00%;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63.33%.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黄降糖汤联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证2型糖尿病并血脂代谢紊乱疗效较好.
作者:李建会;韩群英;荆志伟;刘合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靳锋主任医师系甘肃省名中医,首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甘肃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肾病临床近30 a,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介绍靳锋主任医师运用敦煌辅行诀之大泻肾汤治疗白塞病的经验,指出白塞病多以肾虚为本、湿热夹实为标,临证治疗应以清热利湿、补肾化气为法.靳师根据白塞病的病机,遵“异病同治”,强调健脾补肾,兼顾解毒化瘀,灵活运用敦煌辅行诀之大泻肾汤,临床每获良效.
作者:丁文君;沈明霞;李建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清热止痢方内服兼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热毒蕴结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热毒蕴结型患者按就诊前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清热止痢方(白头翁、黄连、木香、黄柏、白芍、马齿苋、白术、花椒、炙甘草)内服加睡前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肠炎宁片口服和复方黄柏液睡前保留灌肠治疗.两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21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12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两组显效率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止痢方内服兼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热毒蕴结型有较好疗效.
作者:安书卷;刘全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刘国安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师承教育指导老师,甘肃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行医40余载,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胸痹是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老年人,目前呈现出一种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刘老在治疗胸痹过程中,灵活运用通法与补法,多从脾胃进行论治,活血中巧用虫类药、重用补气药,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郭腾飞;冯学武;郭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是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中面临的重要医学难题,而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的增殖和迁移是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主要影响因素.中药能较全面、有效地作用于介入术后的各个环节,针对VSMCs增殖和迁移这一关键环节的有效药物一直备受关注.综述了中药对VSMCs的信号转导通路、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外基质等相关调控方面的研究.
作者:孙续鹏;高爱社;朱艳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桥本甲状腺炎是临床常见的甲状腺疾病,研究证实中医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概括,从中医对桥本甲状腺炎的分期治疗、辨证论治、中医特色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和治疗方案.
作者:李慧;郭俊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王丽娜教授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学术带头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从事中医药防治妇科疾病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带下病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见解,提出带下病“五湿致病,从湿论治,内外同治”的观点,并重视从日常生活中预防发病.
作者:李淑荣;陈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微环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但目前几乎所有的抗肿瘤治疗均把注意力投在肿瘤细胞本身,而忽视了对肿瘤微环境的调控和改变.人体微环境是在气的升降出入中形成和维持的,每个患者均有其特异性,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点的中医药治疗在调畅气机、改变肿瘤发生发展所依赖的微环境上具有独特优势.
作者:耿良;范敬;高启龙;花宝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祛瘀方联合西药治疗PCI术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PCI术后心绞痛患者6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标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痰祛瘀方(黄芪、丹参、川芎、郁金、半夏、茯苓、白术、瓜蒌),1d1剂,水煎服.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69.7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活血、化痰祛瘀方联合西药可显著改善PCI术后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俊勤;李秋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联合激光治疗眼底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眼底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激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人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枸杞子、菊花、夜明砂、甘草).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4例,显效12例,有效4例,稳定3例,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9例,有效9例,稳定10例,有效率为69.7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汤剂联合激光治疗眼底病疗效可靠,可使视网膜功能大程度的改善,进而改善患者视力.
作者:李春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法针刺治疗脑梗死后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脑梗死后有眩晕患者34例,给予醒脑开窍法针刺治疗(取百会、四神聪及双侧风池、完骨、天柱、足三里、阴陵泉、丰隆、三阴交、太冲等),每15 min行针1次,留针30 min,1d1次,治疗1周后判定疗效.结果:痊愈18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12%.结论:醒脑开窍法针刺治疗脑梗死后眩晕疗效确切.
作者:范小会;刘华;范军铭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历代医家和中医药多数文献对五脏阴阳、气血虚实治法以补泻论为多.然而对于肝脏,大多医家持“肝常有余”“肝有泄无补”之说,仅仅强调肝气易逆、肝阳易亢,肝脏虚证多从滋补阴血论治,从未提及肝阳虚.究其原因:一是肝为刚脏,性喜条达,体阴而用阳,强调以血为体、以气为用,而忽视了肝阳肝气之不足;二是肝气易于郁结,郁而化火;肝阳易于上亢,故肝病多实热而忽视了肝的虚证.慢性肝炎不能仅局限于“知肝传脾”,临床上也易于形成肝阳虚,亦当重视肝阳虚.肝阳虚证的设立既完善了慢性肝炎肝虚证在理论和临床上只有肝阴虚的不足,也弥补了慢性肝炎阳虚证只有脾、肾阳虚的缺陷,同时扶阳暖肝法也是对慢性肝炎的中医治疗方法的创新.
作者:王华杰;马冠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检索相关从肺论治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研究文献,统计分析所用药物的特点和规律.方法:以“分泌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等为现代医学主题病名词,以“耳闭”“耳胀”为中医学主题病名词,以“从肺论治”“宣肺通窍”等为主题方药词,通过PubMed、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提取纳入研究的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列出药物的使用率、四气五味等频数分析表.结果:有17篇文章入选,有69种药物共使用了327次.石菖蒲、茯苓、柴胡和黄芩等药使用率高,这些药归属于开窍药和利水药,药性大多表现为寒、凉、平性,味道多属辛、甘、苦味,所用药物大多属植物药材.结论:从肺论治分泌性中耳炎的药物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帮助.
作者:申琪;王秉权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