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刍议

穆秋玲;金中杰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貌合, 道合, 神合
摘要:中医学和西医学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两种医学体系有效结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不仅是促进人民健康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系的必然要求。本文提出中西医结合有貌合、道合、神合3个阶段和境界,只有终走向神合,中西医结合才具有真正的意义。
中医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清热顺气方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60例

    目的:观察清热顺气方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小儿功能性便秘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清热顺气方(大黄、枳实、厚朴、火麻仁、杏仁、木香、乌药、槟榔、神曲、茯苓)加减治疗,用药剂量视患儿年龄大小、体质强弱而定;对照组根据年龄适量给予开塞露直肠给药,1次/d。两组均以5 d 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35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痊愈21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21例,有效率为65.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清热顺气方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

    作者:贾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医研究》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经络操干预风眩患者60例

    目的:观察经络操对风眩病患者的干预疗效。方法:将60例风眩病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第1阶段为停药洗脱期,所有患者均停用相应口服降压药物5 d,第5天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证候量化积分。在第1个治疗阶段,A组进行经络操干预,B组不进行干预;在第2个治疗阶段,B组进行经络操干预,A组不进行干预。经络操干预分第1个和第2个共2个疗程,各7 d,2个干预阶段之间设置5 d洗脱期。结果:经络操干预组显效21例,有效36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5.00%;非干预组显效4例,有效12例,无效44例,有效率为26.67%。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络操对风眩病的治疗有良性作用。

    作者:侯高;蒋作梅;李素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虫类中药联合卡马西平片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0例

    目的:观察虫类中药联合卡马西平片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虫类药物(全蝎、白僵蚕、蜈蚣、地龙、蝉蜕、水蛭)加减治疗。两组停用所有具有外周作用的镇痛药、骨骼肌松弛药、三环类抗抑郁药、类阿片药等。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3.3%。两组疗效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虫类中药联合卡马西平片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显著。

    作者:尚迎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连花丽芩降糖汤联合重组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48例

    目的:观察连花丽芩降糖汤联合重组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连花丽芩降糖汤(黄连、天花粉、荔枝核、黄芩、葛根、黄柏、地骨皮、川芎、生地黄、甘草)联合重组甘精胰岛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治疗,两组根据空腹及餐后2h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所有患者均给予糖尿病饮食、运动及预防低血糖等相关知识教育,每个疗程间均使用便携式血糖仪监测7次血糖,门诊患者3~5d随诊1次。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前、2,4,8周后24 h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作次数、血糖控制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连花丽芩降糖汤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可减少胰岛素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

    作者:孙科;夏志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体外反搏联合养阴活血方治疗老年高血压肾虚血瘀证40例

    目的:观察体外反搏联合养阴活血方治疗老年高血压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次,1次/d,口服,必要时加用吲达帕胺片,2.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活血养阴方(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山药、茯苓、当归、川芎、益母草、甘草),1 d 1剂,水煎400 mL,分早晚2次温服。体外反搏采用江西杰派gp-2000型体外反搏治疗仪治疗,隔日1次。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72.5%。两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体外反搏联合养阴活血方治疗老年高血压肾虚血瘀证疗效确切。

    作者:郑欣;李秋凤;卢吉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菟蓉补肾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菟蓉补肾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大鼠生殖内分泌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有规律动情周期的雌性SD大鼠1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以来曲唑复制PCOS模型,将造模成功的80只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氯米芬组(5μg/g )、菟蓉补肾方高(68 g/kg)、中(34 g/kg)、低剂量组(17 g/kg)5组。中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其余3组给予等量蒸馏水,1 d 1次,连续21 d,其中氯米芬组后5 d给予氯米芬。末次灌胃24 h后,称量各组大鼠体质量;股静脉采血测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称取卵巢湿质量并记录,计算脏器指数;观察卵巢组织病理学改变,对黄体数、卵泡数及其成熟程度进行半定量分析;观察大鼠合笼后的受孕、产仔情况。结果:菟蓉补肾方高、中剂量组大鼠的卵巢质量及指数均减小,与模型对照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菟蓉补肾3个剂量组大鼠的卵泡成熟度增加,窦状卵泡与黄体数量均不同程度增多。与模型对照组对比,菟蓉补肾方各组LH 和T 明显下降,E2、P和FSH有不同程度升高。菟蓉补肾方高、中剂量组大鼠受孕数与产仔数提高,与模型对照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菟蓉补肾方对P-COS大鼠具有治疗作用,改善性激素失衡状态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郑君;许彩凤;王志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从中医体质视角研究大学生亚健康现状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大学生亚健康现状、中医体质分布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协和学院等部分在校大学生1500例,采用横断面随机整群抽样调查法进行亚健康和中医体质状况流行病学调查,选取合格问卷1482份,剔除疾病状态病例26例,后获得调研问卷1456份。结果:健康状态者548例,占37.64%;亚健康状态者908例,占62.36%。中医体质为平和质者992例,占68.13%;偏颇质者464例,占31.87%。健康人群中平和体质较多,亚健康人群偏颇体质较多;亚健康人群中,比例较大的是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和痰湿质;在偏颇体质分布中,女生分布多于男生,高年级多于低年级,小专业和理科类学生多于护理类,来自北方地区的大学生高于山东及南方地区大学生,低收入家庭多于中、高收入家庭,本科院校发生率高于高职院校。结论:亚健康与中医体质具有相关性,从中医体质角度来调理亚健康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作者:郑丽莉;陈丙春;王海燕;吴国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药汤剂治疗糖尿病前期20例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治疗糖尿病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生活方式干预,不服用任何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白术、百合、生地黄、黄芪、黄连、薏苡仁、当归、山药)治疗,20 g/袋,3袋/d,水冲服。两组均以16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65.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中药干预,可改善中医症状、体征,调节血糖、血脂。

    作者:张定华;裴文丽;史晓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医研究》杂志摘要的写法及注意点

    每篇稿子必须要有中文摘要!!结构式摘要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度等。结果—实验的、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的结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结论--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比、应用,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假设、启发、建议、预测等。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浅论“抑郁症”与“气”

    抑郁症散见于古代医籍中,主要包括:郁证、癫病、不寐、梅核气等。古代医家在长期实践中逐渐认识到气与郁证的重要关系,为后世提出因气致郁论奠定了基础。范军铭主任在临床上治疗抑郁症及其他神志病的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了这一理论。提出了以“气纲”为总纲的“四纲辨证”理论。本文以抑郁症与气的关系为例结合历代医家论述,引出“四纲辩证”之“气纲”的病机变化规律。

    作者:代金豹;刘华;郭鹏远;范军铭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论文抄袭的界定

    将一篇上万字的论文输入学术论文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只需几秒钟,就能查出其中多少文字与数据库重合,和哪篇论文重合。近日,一套“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的在线软件,正在向各大高校推介使用。据系统推广者介绍,目前北京共有40余所高校开通了试用账号。不过记者发现,很多高校称并未使用该系统检测论文,即便使用也不会以检测结果作为判断论文抄袭的依据。据研发者介绍,这套系统目前的检测范围涵盖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论文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论文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报纸全文数据库等。今后将陆续引进英文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等资源。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血瘀证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文献 Meta分析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血瘀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血瘀证”“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刺”“电针”“腹针”“银质针”“温针”“梅花针”等为检索词,检索CBM、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1999年10月1日—2014年10月31日公开发表的文献。结果:纳入的文献共7篇,450例,试验组226例,对照组224例,异质性检验χ2=1.91,df=6,(P>0.05)。7篇文献为同质性较高,故用固定效应模型的方法,检测的相对危险度为[ OR =3.17,95%CI(1.63,6.18),P<0.01。针刺治疗血瘀证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治疗血瘀证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

    作者:曹玉举;许建文;黄正干;关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健脾补肾颗粒剂治疗脾肾阳虚型慢传输型便秘37例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颗粒剂治疗脾肾阳虚型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脾肾阳虚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给予健脾补肾颗粒剂(生白术、制附片、肉苁蓉、肉桂、白芍、枳实、桔梗、炙甘草、生姜、大枣)口服,餐前1h温开水冲服,1 d 1剂。对照组给予小麦纤维素颗粒,1袋/次, ;2次/d。两组均以2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13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87.18%;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8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66.67%。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补肾颗粒剂治疗脾肾阳虚型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大景;张久强;郑伟琴;宗轶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含附子门诊处方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附子在门诊处方中的使用情况,为附子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含附子门诊处方进行Excel表格统计,并整理分析。结果:含附子处方占总门诊处方的1.778%;附子用量在药典规定范围内使用率为85.81%;每张处方平均使用时间为8.5 d;平均合并用药14.41种,其中与黄芪、茯苓等药物配伍较为常见。结论:附子整体使用比较合理,但在处方使用量以及处方药物数量等方面有待改善。

    作者:陶明晖;彭秀丽;焦红军;许真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弹拨拿揉法联合黄瑞香注射液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104例

    目的:观察弹拨拿揉法联合黄瑞香注射液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4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给予弹拨拿揉法联合黄瑞香注射液治疗。治疗25 d后判定疗效。结果:治愈89例,好转12例,未愈3例,有效率为97.1%。结论:弹拨拿揉法联合黄瑞香注射液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确切。

    作者:宁国利;刘杏利;许贝贝;何胜洋;王国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探究赣鄱中医文化的底蕴

    江西文化又称为赣文化、赣鄱文化。赣鄱中医文化受着典型的地域环境的影响和浓郁人文环境的熏陶,人才辈出,并将中医理论探索、临床实践、中药炮制、中药营销、中医教育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医两帮一都”赣鄱中医文化格局。值此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之际,整理、继承、倡导和弘扬赣鄱中医文化将意义深远。

    作者:赵海梅;隋华杰;刘红宁;刘端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从脾虚湿盛论治消渴病经验

    从脾的生理基础出发,介绍从脾虚湿盛论治消渴病的经验,指出消渴病的发病与肥胖密切相关,肥人多痰湿,故脾虚失运、痰湿内盛是该病的发病关键。治疗宜健脾益气,化痰利湿。

    作者:苏露煜;曹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治验探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病机是肝肾阴血不足,水亏火旺而生内热。在此基础上或出现热毒炽盛,或阴虚阳亢,或阴损及阳而阴阳两虚。瘀血伴随始终。可将本病分为初期、急性发作期、缓解期、稳定期,在坚持辨证治疗原则的同时,强调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以期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松伟;王济华;冯福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冯宪章教授治疗黄褐斑经验

    冯宪章教授是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近50 a一直从事皮肤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临床崇尚中医四诊八纲、辨证论治,对多种皮肤科疑难重症认识深刻、蹊径独辟。黄褐斑俗称肝斑,属中医学“黧黑斑”范畴。该病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内分泌、妊娠、日光照射、微生态失衡、代谢异常、劣质化妆品的运用等因素有关。该病易反复发作,易诊难治。冯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黄褐斑的发生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并根据黄褐斑的病因病机,将该病分为肝气郁结型、肝肾阴虚型、气血亏虚型3型,以滋补肝肾、健脾益气养血、消斑增白为治法,制定了专病专方———消斑美白方,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宋群先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中医研究杂志

中医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