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荚;史春燕;王学玲;周飞;张敏
循证护理(evidence based nursing,EBN)作为一种新的的临床护理观念及方法,已逐渐渗透到护理的各个领域[1].而中西医结合护理是中医辨证施护与西医整体护理的结合,将EBN与中西医结合护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既融合了中医、西医的优点,又可以适应当前的护理模式,满足人们身心健康的需求,从而突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作者:周文琦;高彦阳;雷建华;高晓玲;梁平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丹参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血脂及C-反应蛋白 (CRP)的影响.方法 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丹参组(n=35)和对照组(n=32),分别给予丹参片;氨氯地平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 丹参组治疗后动态血压下降不明显,动态血压较为平稳,明显有昼夜节律性变化,治疗前后血脂及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丹参没有明显的降低血压作用,但对动态血压的平稳有明显的效果,且具有降血脂及抗炎作用;丹参可能是一种很好的高血压痛辅助治疗药物.
作者:高霞;胡建军;何萍;殷智晔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脑卒中是各种血管源性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是急性脑循环障碍迅速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
作者:杨志宏;王彦丽;刘海萍;吴光珍;赵立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中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4000万人,占全球糖尿病患者20%,每年约有1/3的患者因缺乏相关知识,未有效地遵从治疗而发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1].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如能成功地遵从治疗计划,则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熊玉干;陈蕾;周正先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Hunt-Hess分级Ⅳ~V级)采用超早期血管内联合显微外科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住院病例中符合研究标准的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3例,行超早期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病变部位后根据结果选择合适方法对动脉瘤行血管内治疗、显微外科处置.术后6个月以Glasgow(COS)评分分级及影像学检查为指标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6个月后GOS评分显示:死亡1例(7.7%);植物状态1例(7.7%);严重残疾4例(30.8%);中度残疾4例(30.8%);恢复良好3例(23.1%).结论 通过血管内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治疗,可以显著降低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死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品元;侯凯;徐丽峰;王树军;井山泉;宋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贲门癌、食管癌切除后,以胃重建食管,套入式、围巾式、隧道式或器械吻合是目前常应用的吻合术式,但术后不可避免地出现胃食管反流而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采用食管-胃肌瓣胃腔内瓣膜式吻合术,并对其进行术后24 h食管pH监测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杨国明;王会志;董驹;王丽英;李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卵巢囊肿、输卵管妊娠、输卵管积水是妇科常见病,传统的手术方式是开腹进行或者经腹腔镜进行.开腹手术创伤大,腹腔镜手术费用高,且需要昂贵的设备,尤其不易在基层医院普及.
作者:韩映雪;冯素霞;曹京敏;及霄杨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拇指脱套及末节毁损伤临床较常见,基层常受无显微外科条件及技术限制无法再造,致拇指缺损,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即使皮管修复在一定程度上保长了拇指,但其臃肿、感觉功能差,日后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痛苦.
作者:靳书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监测的误差及原因.方法 对ICU 4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进行比较,每位患者均采用选择左侧或右侧桡动脉穿刺行直接动脉血压连续监测,每15分钟测定1次,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在术后18 h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18 h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早期存在一定误差,在临床抢救和治疗用药时考虑有创与无创血压的差值,有条件的尽可能用有创血压.
作者:向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我院于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应用上海浦东金环YY0166-2002可吸收缝合线,改良皮内缝合下腹横切口1364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梁秀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皮肤丘疹、疱疹、结痂三种皮损同时存在为特征.水痘传染性较强好发于冬、春两季[1].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作者:柏春琴;徐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患者,女,19岁,主因右乳房肿胀20 d就诊,于2009年7月18日入院.患者20 d来出现右乳房肿胀,且增长迅速,有轻微的胀痛.乳房检查见双乳房有多处放射状切口,左乳房触诊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陈佩祥;刘文芳;李宝祥;王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干细胞内脂肪堆积,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蓄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症.
作者:王星冀;段贵芬;张宏;邢亚威;李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传染性强,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易惊、精神差、易激惹、肢体抖动,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很快,终可能导致死亡.
作者:张敏;赵艳雪;王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恶性程度高.其发病率及病死率近年有逐渐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卵巢癌是降低卵巢癌病死率的主要措施.
作者:邓洪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孕期能量一直备受关注,孕前体重、孕期体重增加及产后体重滞留现象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合理膳食成为近年来讨论的焦点,我院对166例产后42 d女性进行体质康复情况进行检测,报告如下.
作者:李霞;于湄;穆玉霞;崔改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脑梗死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其预后及转归与治疗是否及时、准确密切相关.我院采用颈动脉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周士岩;耿六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尿液检查是临床必要的检查项目,尿干化学检查红白细胞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等而影响临床的诊断,需要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确认.我们对6 196例住院患者同时检查干化学和尿流式细胞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池洪治;张建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多层螺旋CT( MS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33例临床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骶髂关节MSCT检查,观察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参照纽约诊断标准分析评级.结果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MSCT表现为关节面毛糙,关节面下多发小囊状骨质吸收、破坏伴不同程度骨质增生硬化、骶髂关节间隙狭窄或增宽、关节骨性强直等.本组无0级病例;Ⅰ级2例(6.06%);Ⅱ级7例(21.21%);Ⅲ级11例(33.33%);Ⅳ级13例(39.39%).结论 MSCT能清晰显示骶髂关节病变,能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做出正确诊断和临床分期.
作者:张继;申爱强;吉华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TGF-β1与CD3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m-Blot法检测TGF-β1、CD3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TGF-β1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主要分布于胞浆和胞外基质中,在胞浆中表达明显降低,而在基质中表达升高;而CD31在肿瘤组织周围间质的血管内皮表达均较强;且与正常组织相比,TGF-β1与CD31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结论 TGF-pi在细胞外基质的高表达,及CD31的过表达提示二者均与肿瘤的侵袭、转移有关,可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勇;郭淑琴;程晓东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