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当归活血汤加减治疗高度近视60例

王国琴;李荣

关键词:高度近视/治疗应用, 当归活血汤/治疗应用
摘要:高度近视属眼科常见病,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包括变性近视眼、恶性近视眼、进行性近视眼,目前没有能较好控制其发展的治疗方法.
中医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关节镜加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57例

    骨关节炎是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率逐渐增加的慢性进行性关节疾病,他是老年人疼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统计分析显示55~64岁的人群中,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病率达40%[1].

    作者:张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以中药为主辨证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4例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累及多个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因长期持续性肝内胆汁淤积,引起肝脏纤维化、肝硬化并终导致肝脏衰竭.

    作者:杨静波;赵长普;李学慧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牛德兴主任医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经验

    牛德兴主任医师1964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行医50余年.对病毒性疱疹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现对其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经验整理如下.

    作者:牛瀚医;薛淑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艾滋病并发症的治疗现状

    艾滋病是由HIV感染所致,HIV进人人体后,破坏免疫系统,使其功能极度低下,容易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根据中医典籍及近年来相关文献对艾滋病并发症的研究报道,从西医和中医两方面对艾滋病常见并发症加以总结,为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谢世平;张淼;李素香;程五中;祝应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产妇康颗粒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康复100例

    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致使剖宫产率明显升高[1].由于手术创伤、子宫瘢痕、肠管运动功能障碍及术后禁食等诸多因素,严重影响产妇的身体尽快康复.

    作者:李翠萍;胡晓华;孙红;马丽亚;李宾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方证相关理论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方证相关理论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重要命题,本文就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该理论研究的应用可行性及研究思路的建立,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喜悦;张文生;王永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射干麻黄汤加味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156例

    1999-2005年,笔者运用经方射干麻黄汤加味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156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雷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扶正口服液对吗啡依赖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影响

    目的:观察扶正口服液(FZY)对吗啡依赖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吗啡结合条件性位置偏爱箱训练、建立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小鼠模型.待小鼠CPP逐渐消退后,将小鼠随机分组为生理盐水组、吗啡组(50 mg/kg)及扶正口服液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2,4 mL/kg),给予相应药物治疗5 d后,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5 mg/kg)引燃CPP效应,观察各组小鼠的行为表现.结果:经训练的小鼠白箱停留时间明显延长,吗啡诱导的小鼠CPP形成;停用吗啡12 d后,吗啡诱导的小鼠CPP逐渐消退;氢化可的松和吗啡均能诱导再现小鼠CPP效应,扶正口服液各剂量组均抑制小鼠CPP效应的再现.结论:扶正口服液可有效抑制吗啡依赖小鼠CPP效应.

    作者:黎昀;黄建春;黄仁彬;张莹;霍志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法测定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法测定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方法:HPLC,C18柱,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5:10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线性范围为0.202~1.01 μg,平均回收率99.24%,RSD为2.16%(n=5).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可行、重现性好.

    作者:姚静;张志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癌性发热治验

    发热是中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症状之一,直接与肿瘤有关的癌性发热约占恶性肿瘤发热的40%.西医多选用消炎痛之类的解热镇痛剂,但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大多体质较差,使用解热镇痛剂,不但容易汗出太过,造成虚脱,而且易致消化道出血.

    作者:刘怀民;杨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论《医方集解》的编写特点

    汪昂所著《医方集解》因惟恐使观者易累,而简约实用;又恐一家之言或未彻尽,而荟萃众家.故其为后世所欣赏,得以广为刊刻,对方剂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其书主要特点有由博返约、创新分类;以方为纲、知常达变;理法方药、贯穿全文;倡导归经、以明方义;融汇众言、间附己见;朴素直观、易于理解;继承发扬、提出质疑等.

    作者:郭海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羌柴石膏汤治疗头痛40例

    2003-02-2006-02,笔者采用自拟羌柴石膏汤治疗各种头痛40例,并与正天丸治疗的30例作对照,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争胜;马小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益肾通络方联合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27例

    精索静脉曲张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对曲张性不育证的治疗目前尚无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为了进一步探讨该病的佳治疗方案,我们对中药联合手术治疗本病进行了系统观察,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孙自学;门波;曹永贺;王春霞;王瑞;孙宝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宽肠理气汤治疗60岁以上腹部手术后病人胃肠功能障碍116例

    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容易出现肠道功能紊乱而至非机械性肠麻痹,肛门排气、排便延迟,增加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甚至出现肠瘘等,使住院时间明显延长.

    作者:何雄文;牛美兰;张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从伏气学说探讨肺癌之病因病机

    探讨了伏气的实质与发病机制,并试用伏气学说探讨肺癌的病因病机的相关特点.

    作者:张霆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莪芪抗瘤方剂对白血病HL-60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对细胞内Ca2+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莪芪抗瘤方剂在体外对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作用,并探讨凋亡发生与细胞内Ca2+浓度变化的关系.方法:通过血清药理学方法,选择10%浓度的含药血清与白血病HL-60细胞共同培育24,48,72,96 h后,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峰(亚二倍体峰),用Fura-2/AM荧光负载方法测定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结果:10%浓度的含药血清处理组,细胞体积缩小,细胞核固缩,膜起泡,核断裂及形成凋亡小体等,以72 h为明显;可见DNA含量低于G1期的凋亡细胞群,其凋亡百分率随时间的递增而增加;10%浓度的含药血清处理组的细胞内Ca2+浓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莪芪抗瘤方剂含药血清诱导白血病HL-60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可能与细胞内Ca2+水平上调有关.

    作者:郝军;陈彻;陈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小陷胸汤加味治疗痰热蕴胃型慢性胃炎68例

    慢性胃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2003-09-2005-12,我们采用小陷胸汤加味治疗痰热蕴胃型慢性胃炎68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周玉来;周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糖周灵对糖尿病大鼠神经病变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评估糖周灵胶囊对糖尿病大鼠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给SD雄性大鼠静脉注射四氧嘧啶,造成大鼠糖尿病模型.造型后2 w,参照大鼠血糖值和坐骨神经传导速度配对分5组:模型对照组(灌胃NS),阳性药对照组(灌胃弥可保0.15 mg/kg),糖周灵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1.50,0.75,0.38 g/kg),每天用药1次,连续12 w.结果:糖周灵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传导性,降低血糖,恢复光辐射所致疼痛的敏感性,且作用均明显优于弥可保(P<0.01).此外,糖周灵还具有明显抑制正常大鼠体内血栓形成作用和一定的镇痛作用.结论:糖周灵为纯中药制剂,无明显毒副作用,对糖尿病大鼠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映坤;李军;舒晔;杨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久泻灵冲剂治疗轻中型溃疡性结肠炎52例

    目的:观察久泻灵冲剂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纯中药久泻灵冲剂口服和灌肠治疗,对照组口服西药治疗.两组均以2 w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IgA,IgG,IgM,补体C3变化情况,3个疗程后复查肠镜.结果:久泻灵冲剂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病灶,稳定性较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强抗疲劳能力,并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同时能够降低IgA,IgG,IgM,补体C3值.治疗组总有效率占90.04%,对照组占76%.结论:久泻灵冲剂对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副作用小,耐受力好,稳定性强,能较好地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应激能力,同时调节胃肠功能紊乱.

    作者:杨世勤;殷银霞;张玉花;吴玉泓;梁永林;张延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当归活血汤加减治疗高度近视60例

    高度近视属眼科常见病,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包括变性近视眼、恶性近视眼、进行性近视眼,目前没有能较好控制其发展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国琴;李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医研究杂志

中医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