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宇鹏
目的 观察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2年9月问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31例,其中60例产后进行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治疗组),其余71例无处理(对照组),另随机选取同期剖宫产初产妇67例(剖宫产组).3组产妇患者年龄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后进行1个疗程的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于产后6个月对3组进行性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结果 产后6个月随访,治疗组性生活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及剖宫产组(P<0.01),对照组肛提肌力量低于治疗组及剖宫产组(P<0.01),治疗组肛提肌力量低于剖宫产组(P=0.02),对照组性生活满意度低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 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能够改善产妇阴道分娩后性生活质量.
作者:刘胜兰;初磊;樊伯珍;李莉;李怀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特点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诊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82例(心衰组)、同期住院的心功能代偿的心脏病患者(代偿组)48例、健康对照患者(健康组)64例,进行心功能和肾功能各项指标比较,观察老年心力衰竭时心功能与肾功能的关系.结果 心衰组UMA、Cystatin C较对照组及代偿组明显升高,UMA、Cystatin C水平与BNP水平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0.01).结论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存在以肾小球滤过功能为特征的早期肾功能损害.
作者:陈维杰;李瑾;樊美红;林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发生在手术麻醉以后的可逆性或长期存在的严重并发症,好发于老年人群.POCD需要与痴呆和术后谵妄相鉴别.近年来,许多危险因素被认为与POCD的发生有关,然而其确切的病因仍未知.本文就POCD诊断、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赵宇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uric acid,UA)水平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关系.方法 选择CHF患者276例作为CHF组,NYHAⅡ级88例,Ⅲ级106例,Ⅳ级患者有82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UA水平和RDW,同时比较CHF组显效、有效、无效患者的血清UA水平和RDW.结果 治疗前,CHF组血清UA水平和RDW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加,CHF组患者血清UA水平和RDW逐渐升高(P<0.05).治疗后,心功能Ⅱ、Ⅲ、Ⅳ级患者血清UA水平和RDW均明显下降(P<0.05),且心功能Ⅱ、Ⅲ、Ⅳ级患者血清UA水平和RDW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显效和有效的患者血清UA水平和RDW均下降(P<0.05),治疗无效的患者血清UA水平和RDW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血清UA水平和RDW可以判断CHF患者的治疗效果极预后.
作者:钟葛瑾;薛冰;丁东新;沈琪;缪以颖;蔡文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非创伤性胸痛病因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总结226例以急性非创伤性胸痛为主要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病因和诊断方法的统计分析.结果 以急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非创伤性疾病中,心源性123例,占54.42%,其中稳定型心绞痛12例,占5.31%;急性冠脉综合征81例,占35.84%;非心源性胸痛103例,占45.58%,以肺炎、支气管炎为常见(31例,占13.72%).两者在年龄、性别、心血管危险因素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胸痛的病因复杂,治疗方法不尽相同,医生应思路清晰,尽快明确诊断,使高危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作者:支晓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小干扰RNA沉默检测DDX39基因对肾透明细胞癌增殖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DDX39-siRNA转染人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试验设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小干扰RNA转染组(DDX39-si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DDX39-siRNA的干扰效率;MTT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DDX39对786-O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增殖指标PCNA;流式细胞术检测DDX39-siRNA干扰后786-O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转染DDX39-siRNA后,786-O细胞中DDX39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X39-siRNA干扰后786-O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抑制,克隆形成能力明显下降;S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加(P<0.05).结论 DDX39敲减后可显著抑制肾癌细胞786-O细胞增殖,并阻滞细胞于G2/M期.
作者:李凤;翁文浩;龙吟;李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neuroplastin65对小鼠神经细胞的作用和影响.方法 25~ 30 g SPF C57BL/6野生雄性小鼠4只,同体质量的NP65(-/-)雄性小鼠4只,分为两组,多聚甲醛和生理盐水灌注固定取材,以14 μm冰冻切片.使用尼式染色,对比观察海马神经元的密度.25 ~ 30 g的C57BL/6,野生型雄性小鼠8只,同质量NP65(-/-)雄性小鼠8只,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卒中模型,缺血损伤2h后再灌注,7d以后分别取野生小鼠和NP65(-/-)小鼠大脑组织,灌注固定取材,以4μm石蜡切片,尼氏染色观察两组小鼠神经元存活情况以及TUNEL染色观察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NP65(-/-)小鼠海马和皮质神经元与野生小鼠神经元数量无明显差别;敲除组小鼠的神经元的存活数量较野生型小鼠多;TUNEL染色结果显示,野生小鼠神经元的凋亡数量较NP65(-/-)小鼠多.结论 neuroplastin65的敲除对小鼠神经元产生了影响,这可能会导致小鼠某些神经功能的改变.
作者:张海波;刘利芬;斯依提·阿木提;黄良;吴爽;袁琼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亲细胞非均质分子脂质(cytotropic heterogeneous molecular lipid,CHML)对人脑胶质瘤U87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CHML不同作用时间处理U87细胞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CHML作用于U87细胞后,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CHML使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降低.Annexin V-PI法发现,用药24 h后,U87细胞凋亡比例随着CHML的浓度升高而上升.Western印迹法检测显示,CHML引起U87细胞的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和CDK6表达降低,p21表达升高,凋亡相关蛋白Bax和Caspase 3表达增高,Bcl-2表达下降.结论 CHML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G1期细胞周期阻滞抑制U87细胞的增殖.
作者:周斌;陈东江;任杰;狄冲;楼美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RNA干扰下调人类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表达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针对hTERT基因设计两对siRNA片段,瞬时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采用RT-PCR、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后HeLa细胞hTERT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PCR-TRAP法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运动侵袭能力.结果 RT-PCR及Western印迹法结果显示,hTERT-siRNA能有效下调hTERT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抑制效率分别为(85.8±3.26)%、(97.5±3.72)%;RNA干扰下调hTERT基因表达后,HeLa细胞端粒酶活性抑制效率为75.5%,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处于Go/G1期细胞增多,由(58.18±3.76)%上升到(68.97±4.01)%(P<0.05);未处理组细胞凋亡(4.14±0.79)%,hTERT-si-RNA组细胞凋亡(8.1±1.22)%,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transwell实验检测结果显示,细胞运动侵袭能力下降约30% (P <0.05).结论 hTERT-siRNA可有效下调hTERT在人宫颈癌HeLa细胞中的表达,抑制HeLa细胞生长并降低其侵袭能力.
作者:陆杲川;林晓;施慧静;包姿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目前可应用的治疗方法有限,且效果欠佳.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及其配体PD-L在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肺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改变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的数量和功能,并影响疾病预后.本文就PD-1/PD-L与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程婷婷;李红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仙茅苷对H2O2氧化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DMSO溶剂对照组(0.1%)、H2O2氧化损伤组(200 μmol/L)、槲皮素干预组(槲皮素30 μmol/L+ H2O2 200 μmol/L)、低浓度仙茅苷干预组(仙茅苷0.5 μmol/L+ H2O2 200 μmol/L)、中浓度仙茅苷干预组(仙茅苷5 μmol/L+ H2O2μmol/L)、高浓度仙茅苷干预组(仙茅苷50 μmol/L+ H2O2 200 μmol/L).用H2O2氧化损伤经槲皮素及不同浓度仙茅苷预培养24 h的心肌细胞,18h后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心肌细胞内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并测定心肌细胞的凋亡率和生长抑制率.结果 H2O2氧化损伤后LDH、MDA含量明显升高,GSH-px活性明显下降,细胞抑制率和凋亡率均增加(P<0.01);而经槲皮素、不同浓度的仙茅苷预处理组的心肌细胞,LDH、MDA含量明显下降,GSH-px活性明显升高,细胞生长抑制率和凋亡率均降低(P<0.01);且仙茅苷对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仙茅苷预处理心肌细胞可保护H2O2所诱导的氧化损伤,其作用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王洁;汪云开;来晏;李纪明;罗裕;刘学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评价饮食和运动对女性居民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调查南京明基医院周边社区居民2 116名,男性1 008名,女性999名,进行血糖血脂水平的测定,使用食物频度及身体活动度问卷定量评价饮食和运动对女性居民血糖血脂水平影响.结果 女性血糖、血浆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高于男性居民(P<0.05).男女居民能量摄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能量消耗显著低于男性,脂肪摄入量高于男性,碳水化合物及膳食纤维的撮入量低于男性(均P<0.05).结论 南京社区居民女性运动与饮食结构较男性差,应加强对女性健康教育,改善饮食,增强体力活动,使血糖血脂处于正常水平.
作者:向阳;卡丽比努尔·雅克甫;刘宁;布艾加尔·哈斯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SIRT1(silent mating-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ue 1)是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通过对底物的去乙酰化修饰,参与细胞的生理、病理过程,进而影响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SIRT1参与血液系统肿瘤的发生,并表现出促进和抑制的双重作用,这可能与肿瘤的类型及其复杂的上下游信号通路有关.SIRT1及其通路有望为复发、难治血液系统肿瘤的治疗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李子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系统性评价初发性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后内旋位固定与外旋位固定疗效的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3年第10期)、MEDLINE(1966年至2013年10月)、EMBase(1966年1月至2013年10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年1月至2013年10月)、PubMed(1966年6月至2013年10月)、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中文骨科期刊,收集关于初发性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后内旋位固定与外旋位固定疗效的相关文献.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后应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7篇,包含64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固定方法治疗初发性肩关节脱位后,肩关节脱位复发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2.43,95% CI:1.16~5.11,P=0.02),外旋位固定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再脱位发生率明显低于内旋组.结论 初发性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后应用外旋位固定可明显降低患者肩关节脱位的复发率,优于传统的内旋位固定法.
作者:单连成;左冬青;华莹奇;刘俊建;郑龙坡;蔡郑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观察缺血性脑损伤小鼠脑组织中Parkin、细胞周期素E(Cyclin E)蛋白在用药前后的表达变化,探讨复方蒲黄汤对缺血性脑病的神经保护机制及Parkin蛋白与缺血性脑病的关系.方法 48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药物组,每组各16只.药物组用复方蒲黄汤干预缺血性脑损伤小鼠模型,等量生理盐水灌注胃模型组和对照组小鼠.分别于损伤后0、6、12、24 h断头取脑,免疫组化检测Parkin、Cyclin E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Parkin的表达较高,12h后达到高峰,12 ~24 h下降,但总体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组Parkin整体表达变化类同模型组,但各亚组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且24 h处下降趋势明显缓于模型组.模型组与药物组Cyclin E的表达都较高,其中12 h处模型组依旧上升,而药物组开始下降,模型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模型组与药物组在0、24 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2h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蒲黄汤可能通过诱导Parkin过表达及抑制Cyclin E表达,达到对缺血性脑病神经元损伤的早期防护.
作者:袁瑾静;夏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筛选K48聚泛素链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2,TRAF2)上的主要修饰位点.方法 比较不同物种间的TRAF2氨基酸序列,选出人TRAF2上保守率在90%以上的赖氨酸.构建人野生型TRAF2的表达载体及保守赖氨酸突变为精氨酸的突变表达载体.将不同的TRAF2表达载体与NF-κB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共转至293FT细胞中,通过荧光素酶检测NF-κB激活情况.结果 人TRAF2上共有8个保守率在90%以上的赖氨酸,酶切及测序结果证明本研究成功构建TRAF2野生型和突变型表达载体.NF-κB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证明TRAF2-K320可能是K48聚泛素链的主要修饰位点.结论 TRAF2-K320位点对TRAF2介导的NF-κB激活具有负向调控作用.
作者:白红妹;陈小平;陈正虎;杨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注射用唑来膦酸对兔胫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成胫骨中段骨折、钢板螺钉内固定骨折模型,随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术后注射唑来膦酸0.1 mg/kg,对照组注射同样剂量的生理盐水.在骨折模型建立后的第1、2、3、4、6周,通过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及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5b,TRAP-5b)水平.在建模后的第2、3、4、6周,测定骨折端骨密度.结果 实验组血清AL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第3、4周,实验组外骨痂平均面积较对照组大,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阶段对比,实验组TRAP-5b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骨密度多数观察时间高于对照组,第4周时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唑来膦酸对稳定固定的兔胫骨横断骨折的愈合可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龚冲丞;关明;孙贵新;谭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对乳头状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通过搜索中外数据库获得符合入选标准的6篇文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计算相对危险度.结果 共6个临床研究1 315例符合入选条件,其中632例进行了甲状腺全切除术加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683例单行甲状腺全切术.清扫组84例复发,采样组62例复发.与单行甲状腺全切组相比,联合清扫手术组术后复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对乳头状甲状腺癌术后复发影响不明显.
作者:余松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确诊的重度COPD稳定期男性患者89例,按照BMI分成3组:低BMI组(BMI≤18.4 kg/m2) 17例,正常BMI组(BMI 18.5~24.99 kg/m2)48例,高BMI组(BMI> 25 kg/m2) 24例.3组分别进行肺功能测定,参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 低BMI组的FEV1[(0.80 ±0.15)L]、FEV1%pred[(30.50±4.78)%]、FEV1/FVC[(47.32±8.81)%]低于高BMI组[(0.97±0.23)L]、[(34.05±5.08)%]、[(56.39±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 <0.05,P <0.01).正常BMI组的FEV1 [(0.85 ±0.18)L]、FEV1%pred[(30.50±6.21)%]、FEV1/FVC[(50.83±11.03)%]低于高BMI组[(0.97±0.23)L]、[(34.05±5.08)%]、[(56.39±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5). 85例重度COPD患者的BMI与FEV1 、FEV1% pred、FEV1/FVC呈正相关(r =0.321,P <0.01;r=0.219,P <0.05;r =0.322,P <0.01).结论 重度COPD患者BMI与肺功能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单锡峥;罗艳蓉;高荣倩;黄蓓洁;崔凯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贝伐单抗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2003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发表的关于贝伐单抗治疗结直肠癌的随机对照试验.主要观察终点是总体生存时间,次要观察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时间、总体缓解率和安全性.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用Stata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终纳入10个研究和6 977例受试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化疗组相比,使用贝伐单抗能延长结直肠癌的总体生存时间(HR=0.848,95% CI:0.747 ~0.963)和无进展生存时间(HR =0.617,95% CI:0.530~0.719),提高总体缓解率(OR=1.627,95%CI:1.199 ~2.207);贝伐单抗虽增加≥3级高血压、蛋白尿、出血、血栓以及胃肠道穿孔的发生率(P<0.05),但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低.结论 贝伐单抗治疗结直肠癌疗效更佳,且安全性高.
作者:郑盈;徐雷鸣;陆震宇;张智勇;刘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