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癫痫的中医论治与调护

熊杰;孙家强;秦晓勇

关键词:癫痫/中医药疗法, 癫痫/护理
摘要:癫痫是小儿常见的疑难病证之一,其病机复杂,但“痰”是造成儿小癫痫的重要原因,分型不一。本文就大发作、精神运动行发作、小发作的临床辨治体会,心理治疗和调护进行探讨。旨在拓宽癫痫的治疗途径。
中医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谈中医学与全科医学

    1960年以来,全科医学作为一门新的综合性医学学科在欧美兴起并蓬勃发展,它以医疗保健服务的连续性、完整性、经济方便等特点,成为初级医疗保健领域的新的支柱,同时,全科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医学学科也日益成熟。1988年,全科医学引入中国,并逐渐受到各级政府、医学界及广大居民的重视。……

    作者:李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对癌瘤运用中医以毒攻毒法的思考

    癌瘤之成,不论是由于气滞血瘀,或痰凝湿聚,或热毒内蕴,或正气亏虚,久之均能瘀积癌毒。癌毒与正气相搏,表现为肿瘤患者的各种症候,但是尽管病情变化错综复杂,癌毒却是肿瘤病理的关键。历代医学及民间流传许多治癌的方法及药物大都以攻毒为目的。毒陷邪深,非攻不克,常用一些有毒之品,性峻力猛,即所谓“以毒攻毒”之法。……

    作者:邬晓东;谭晓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杨家林教授论治子宫肌瘤的学术思想

    本文从子宫肌瘤的病因病机、主要证型、辨证用药及治疗宜忌等方面,简介杨家林教授论治子宫肌瘤的学术思想。

    作者:朱丽红;李世梅;邵文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祛喘丸防治儿童哮喘61例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目前中西医对小儿哮喘均尚无根治办法。近几年来,我们用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的经验方祛喘丸防治儿童哮喘取得满意疗效。经临床观察近期疗效与西药对照组相当,远期疗效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现将临床研究的相关内容总结如下。……

    作者:周炜;李建军;高慧;李家楼;张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0例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SSS),为难治性心血管疾病,严重时需按人工心脏起搏器。笔者于1990~2000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20例,取得较好效果。 1 一般资料 20例中男12例,女8例;年龄大60岁,小……

    作者:畅金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虚汗停颗粒的药效学研究

    虚汗停颗粒的组方是临床专家依据古典名方“牡蛎散”加减而成的有效验方,具有益气养阴、固表止汗的功效,主要用于气阴两虚之自汗、盗汗、小体虚多汗,也可用于肿瘤放化疗后、妇女产后久病体虚,更年期综合征等患者多汗症的治疗。为探讨其药理作用,我们分别从止汗、抗疲劳和提高免疫功能三个方面对该药进行了药效学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声波;朱柏华;王汝俊;邵庭荫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治疗小儿急性髋关节滑膜炎临床体会

    小儿急性髋关节滑膜炎,临床又称为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小儿髋关节半脱位或假性脱位、小儿髋关节错缝、小儿闪髋症、小儿髋关节圆韧带嵌顿等。笔者临床10余年治疗本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作者:廉帼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化痰活血祛瘀治疗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眩晕48例

    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我们于1998年7月至2001年7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48例本病患者,并与单用西药治疗46例作对照观察,前者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黄坚红;林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小承气汤对腹部手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承气汤对腹部手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24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20例,采用一般疗法,充分补液及电解质,抗菌素控制和预防感染。治疗组127例,在一般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小承气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127例中术后48 h内,肛门排气或排便者115例,占90.55%;腹胀腹疼消失者112例,占88.19%。对照组120例中术后48 h内,肛门排气或排便者63例,占52.5%;腹胀腹疼消失者59例,占49.17%。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治疗组术后48 h内肛门排气或排便者及腹胀腹疼消失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小承气汤对腹部手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恢复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季晖;冯立新;田海鹰;吴超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药直肠透析治疗小儿急性肾衰26例

    目的:观察以大黄为主组方治疗小儿急性肾衰(ARF)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小儿ARF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6例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直肠透析,对照组22例单纯内科西药治疗。根据治疗前后的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肾衰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邓燕;韦芳宁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舒肝冲剂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和胃粘膜损伤的防治作用

    目的:观察舒肝冲剂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和胃粘膜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①幽门结扎及醋酸浸渍造成大鼠胃溃疡模型;②束缚应激法及乙醇灌胃造成大鼠胃粘膜损伤模型,观察该药的治疗和保护作用。结果:舒肝冲剂高、中剂量组对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及大鼠束缚应激法引起的胃粘膜损伤有显著的防治作用;高剂量组对醋酸浸渍造成的胃溃疡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小剂量组对灌服乙醇引起的胃粘膜损伤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结论:舒肝冲剂对大鼠胃溃疡及急性胃粘膜损伤具有预防治疗作用。

    作者:刘红;戚敏;胡香杰;贾丹辉;张贵卿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38例

    过敏性紫癜(HSP)又称舒亨综合征,是以全身毛细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损伤的过敏性疾病,多发于儿童及青年,通常皮肤紫癜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关节炎、胃肠道和肾脏出血。根据临床表现将其分为单纯皮肤紫癜型、关节型、腹型、肾炎型和混合型。腹型在临床上易于误诊。患儿往往免疫能力低,再加其特异性过敏原不单一,故临床很多疗法效果均差,又易复发。笔者采用紫地汤合西咪替丁治疗本……

    作者:李光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医对脂肪肝的认识及辨证施治

    脂肪肝是由肝脏本身及肝外原因引起的脂肪在肝内持久积聚所致的疾病。正常肝脏内含有少量脂肪物质,占肝重的2%~4%,肝脏过量脂肪堆积,超过5%以上,则出现脂肪肝。本病是一常见病,国外有报告发病率占26.5%,国内略低,但有逐渐增多趋势。本病预后良好,但由于临床症状缺乏特征性,易被误诊误治,使病情加重,部分病人发展为肝纤维……

    作者:王利军;杨学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海金沙掺沙的鉴别

    海金沙系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 dium japonicum(Thunb.)Sw.的干燥成熟孢子,粉末状,棕黄色或浅棕黄色,质轻,手捻有光滑感,气微,味淡。具有清热利湿、通淋止痛之疗效,主要用于热淋、沙淋、血……

    作者:晁志尧;邵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辩证运用吴茱萸汤临床举隅

    吴茱萸汤是张仲景方,在《伤寒论》中,论本方证治有3条,阳明篇用治“食谷欲呕”,少阴篇用治“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厥阴篇用治“干呕,吐涎沫,头痛者”。《金匮要略·呕吐下利篇》用本方有2条,一治“呕而胸满者”,一治与《伤寒论·厥阴篇》同。以上各条证候,虽表现不同,但病机相同,都……

    作者:张桂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更年期综合征中医综合治疗疗效分析

    在1999年3月至2001年6月间,我科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40例,并与单纯用更年安治疗的20例做了临床对照观察,疗效显著。 1 一般资料 共治疗60例出现更年期症状的妇女,年龄40~55岁,平均年龄48岁。其中月经改变伴生殖器官变化15例,月经改变伴心血管症状42例,月经改变……

    作者:赵东英;陈路燕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慢性肾炎中医辨证客观化研究

    慢性肾小球肾炎(以下简称慢性肾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由于传统的中医辨证主观性太强,缺乏客观化标准,使中医在临床治疗慢性肾炎中绝大部分依据个人经验,较难得到验证和推广。为了促进中医辨治慢性肾炎逐步实现规范化、客观化、标准化,全国各地学者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对慢性肾炎……

    作者:王怡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消瘟止痛膏治疗痄腮30例

    “痄腮”即流行性腮腺炎。西医认为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四季均有,冬春复发;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外感风温邪毒,属瘟疫范畴。本病若治不及时或治之不当,尚可并发睾丸炎、……

    作者:徐继烈;杨珂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活血除湿法治疗软组织挫伤63例

    对于软组织挫伤,中药内治多以活血行气法。临床中我们发现活血除湿法有着更好的疗效,并经随机分组对照方法证实,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观察128例,均为本院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3例,男42例,女21例;年……

    作者:易景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消瘤丸鉴别方法的研究

    消瘤丸是我院的协定处方,由川芎、全蝎、砂仁、黄芪、僵蚕、厚朴等十余味中药精制而成,具有健脾开胃、解毒抗癌之功效。为了控制产品质量,对本品用显微鉴别法观察其粉末特征;采用TLC法对处方中川芎、黄芪进行了定性鉴别。……

    作者:郭桂凤;赵惟东;王太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医研究杂志

中医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