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空肠造瘘营养管在胃肠道手术后的应用

李梦虹;付月强;张恩龙

关键词:空肠造瘘, 营养管, 胃肠道, 手术后, 营养支持, 效果满意, 免疫功能, 空肠置管, 禁食时间, 患者, 代谢状况, 肠内营养, 康复, 机体, 报告
摘要:胃肠道手术后,患者禁食时间长,营养支持对其顺利康复至关重要,适当的营养支持能改善机体代谢状况和免疫功能,我院近几年对40例胃肠道患者行空肠置管造瘘早期行肠内营养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RNA干扰Aurora A表达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生长与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应用RNA干扰技术抑制Aurora A基因表达,并研究Aurora A基因表达下调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方法 用RNA干扰法抑制Aurora A的蛋白表达,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 检测Aurora A mRNA和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四氮唑盐法(MTT)检测转染前后细胞生长抑制率变化.结果 siRNA Aurora A可明显降低Aurora A mRNA和蛋白的表达,siRNA Aurora A导入Ishikawa细胞48 h后,细胞的生长被抑制,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和S期;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升高.结论下调AuroraA表达可抑制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的增殖,同时导致细胞阻滞于G2/M期及S期并且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滑芳;张红真;房桂英;孟亚丽;刘晶;高庆红;葛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

    罗格列酮(RSG)是一种新型、强效的噻唑烷二酮类口服药,为胰岛素增敏剂.随着糖尿病治疗策略的调整和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的推广,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将逐渐成为2型糖尿病(1[2DM),尤其是肥胖或超重患者治疗的一线药物.现对我院门诊2004年10月至2007年1月初发及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理想的T2DM患者给予RSG口服,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报告如下.

    作者:刘金阁;雷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溃疡性结肠炎外周血粘附分子表达增高及其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相关性研究中的意义

    目的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外周血部分粘附分子表达增高及其在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相关性研究中的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和正常对照组50例的外周血中吞噬细胞膜糖蛋白(CD44)、可溶性粘附分子P选择素(CD62p)及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CD54)表达情况进行测定.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根据西医诊断标准分为初发型24例,慢性复发型42例,慢性持续型11例,急性暴发型3例.严重程度分级分为轻度28例,中度25例.重度27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大肠湿热证37例,肝郁脾虚证14例,脾肾阳虚证9例,血瘀肠络证15例,脾胃气虚证5例.结果 CD44、CD62p、CD54阳性表达在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血瘀肠络证组高,在轻度组、肝郁脾虚证、脾肾阳虚证、脾胃气虚证组次之,正常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粘附分子CD44、CD52p及CD54作为炎性反应中的重要环节,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该几项指标的测定可间接反应病情的严重程度,其表达与中医辨证分型有关.测定外周血中CD44、CD62p、CD54表达情况可以协助中医辩证分型,有助于临床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周秀丽;邢军;常丽丽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无病生存肿瘤儿童的个性调查

    医务人员在肿瘤患儿的治疗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针对出现的各种异常心理行为问题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帮助患儿及家长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可以增加综合治疗的疗果,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疾病带来的心理问题是影响儿童今后人格发展和牛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了解患儿的心理问题及疾病对其产生的影响成为重要课题.

    作者:杨祺;黄景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肾移植相关性研究

    目前肾移植已成为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佳手段之一,被广泛应用临床,在国内的器官移植领域中,肾移植的历史久,技术成熟,应用广泛,成功率高,从1960年吴阶平教授实施第一例肾移植手术以来,我国肾移植手术例数逐年上升.目前研究发现[1]肾移植术后肾功能逐渐恢复过程中,细胞因子呈规律性变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作为调节免疫应答小分子常在免疫排斥的初期,甚至起始阶段即可出现明显变化,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应用于临床工作.本文就VEGF在肾脏及移植肾功能相关性综述如下.

    作者:李坤;贾晓梅;朱素英;李文平;庞书舰;袁申如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多神经病综合征误诊3例报告

    多种神经病综合征(POEMS)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异常免疫球蛋白血症,伴有神经、内分泌、消化、血液、皮肤、肾脏等多脏器损害的病症.其首发症状和病程不同时期的表现复杂、易误诊.将误诊的3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延峰;孙长虹;苏彦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多层螺旋CT肺容积测定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肺容积评估的价值,并分析其与肺功能试验(PFT)指标的关系.方法 对照组35例,肺气肿组30例,均在1周内完成PFT及CT检查.采用多层螺旋CT(MSCT)于大吸气末和大呼气末分别扫描全肺,用Siemens Puhno肺定量软件测定全肺容积.结果 MSCT肺容积指标中,大吸气末容积(Vin)与PFT的肺总量(TLC)(r=0.912,P<0.01)、大呼气末容积(Vex)与残气量(RV)(r=0.905,P<0.01)的相关性好,容积差(Vin-Vex)与用力肺活量(FVC)(r=0.754,P<0.01)客积比(Vin/Vex)与残气量与肺总量比(RV/TLC)(r=0.628,P<0.01)也存在着较好的相关性.结论MSCT肺容积指标与PFT指标有很好的相关性,可用于肺功能状况的评估.

    作者:郭蔚君;侯铮;师俊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前交通动脉瘤

    目的 回顾性分析28例颅内前交通动脉瘤患者治疗效果.方法 从手术时机的选择,术中动脉瘤破裂的处理,术后血管痉挛的防治等方面总结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对28例颅内前交通动脉瘤'进行的直视手术.结果 所有动脉瘤均手术夹闭成功,根据格拉斯哥结果 记分分为好21例,差4例,死亡3例.结论经翼点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及早手术可有效治愈前交通动脉瘤.

    作者:王帅;王政刚;张旭东;樊丰势;张卫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应用价值

    短暂性脑缺血(TIA)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也是脑卒中的前兆征象.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可以防止发展为脑卒中.因此,短期内快速评估颅内外血管情况至关重要.20世纪80年代初,Aaslid等[1]发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可以准确判断颅内及颈部动脉狭窄或闭塞,对TIA的诊断提供了重要、可靠的客观依据.现就我院2004~2006年对38例TIA患者行TED检测结果分析,探讨其应用价值.

    作者:毛俊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腹腔镜器械3种消毒方法的比较

    腹腔镜器械是穿破患者皮肤粘膜的器械,需将手术器械完全灭菌,选择佳消毒方法,保证患者不被手术感染,减少抗生素的应用,安全度过手术期,保障患者的安全.现将我院近两年使用腹腔镜器械的常规清洗和三种不同消毒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杜萍;谢艳;张杰;刘丽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车祸致重度脑挫裂伤1例护理体会

    重度脑挫裂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其多受伤突然、病情危重且病死率、致残率高,护理难度大.我科于2006年11月21日收治了1名车祸致重度脑挫裂伤的患者,经过全面、细致、连续的病情观察,及时手术清除血肿,精心的护理,患者康复出院.报告如下.

    作者:何秀琴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重型颅脑损伤康复护理及功能训练的疗效分析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工具的增多,颅脑损伤发生率逐渐增高,特别是中青年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较多,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了生活质量,给家乙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为了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或回归社会,我院对30例中重型颅脑损伤伴有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通过康复护理及肢体功能训练,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惠莉;李玉敏;樊金兰;赵巧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微量泵入小剂量舒芬太尼及异丙酚辅助颈丛神经阻滞应用于甲状腺手术的研究

    本文以芬太尼+异丙酚为对照,用舒芬太尼+异丙酚连续静脉输注作为颈丛阻滞的辅助用药行甲状腺手术,观察其麻醉效果.

    作者:聂彬;杨明华;林智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周围神经束的鉴别

    周围神经中含有运动与感觉两种纤维成分.在进行周围神经修复术时,术前掌握神经干内神经纤维的功能解剖,才能达到比较精确的神经束支对位缝合,提高术后的恢复率.徐建光等…研究表明:在明确神经内部纤维性质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性神经移位,可以提高受区神经功能恢复的程度.因此进行神经束的功能定位,是神经端端缝合或神经移植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探求一种快速、准确而又简便的方法来鉴别神经束,成为临床提高神经损伤修复效率的关键.

    作者:张哲敏;刘建宁;张延祠;张国磊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脊膜膨出与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围手术期护理

    脊膜膨出发生于先天性脊柱裂和颅骨畸形患儿,分为脊膜膨出和脊髓脊膜膨出,可发生于脊柱轴线上的任何部位.脊髓栓系综合征是因脊髓发育异常、局部瘢痕粘连、终丝粗短导致圆锥受牵拉而位于低位.由于先天发育异常的复杂程度不同及粘连等因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术后护理也提出更高要求.现将我院216例脊膜、脊髓脊膜膨出与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李朝华;彭晓燕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与血糖及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肝的发病率不断升高[1].为探讨脂肪肝与血糖、血脂及肝功能指标变化的关系,本文对12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素玲;刘燕玲;张力;陈淑平;李敏然;王永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玻璃酸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膝骨关节炎43例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进展性的关节软骨退化并伴有骨质增生为特征的疾病.多发病于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笔者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采用玻璃酸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膝骨关节炎43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左松波;胡贺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链霉素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伴胸腔积液8例

    本文分析2000~2005年我科收治的8例结核性膜炎伴胸腔积液的患者采用抽液胸膜腔内注射链霉素,抑制胸水产生,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白传明;张楠;张玉辉;宋书田;黄如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二期假体再置换治疗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延迟感染

    目的 探讨二期假体再置换治疗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后延迟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2月至2007年2月对12例TKA后延迟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实验室检查平均血沉53.2mm/h,平均C反应蛋白(CRP)35.3 mm/L.术前行<'99mm>锝扫描,感染关节均有核素浓聚.细菌培养阳性2例,阴性10例.采用一期彻底清创、假体取出、抗生素骨水泥旷置和二期翻修的手术方法 .旷置期监测血沉和CRP,二次翻修术前停用抗生素至少2周.结果 术后6周内血沉和CRP均降至正常11例,再次行关节内清创1例,终将旷置骨水泥垫取出后伤口愈合.平均随访30.8个月,12例感染均未复发.KSS评分平均提高47分(P<0.01).结论一期手术清创、血沉和CRP监测及适当的二期翻修时机是成功控制TKA后延迟感染的关键,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成;白玉明;刘颖;王怀良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乳腺癌患者术后综合护理体会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当前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及术后化疗,放疗.手术切除乳腺给广大女性患者的身体和心理上带来了很大的创伤,长期的化疗后反应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承受着很多痛苦,乳腺癌患者术后不同阶段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在患者整体治疗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聂凤坤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