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师元
Mirizzi综合征(Mirizzi Syndrom)是胆囊结石的并不少见并发症,是一种以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及炎症引起的胆总管狭窄或梗阻,并发胆管炎、阻塞性黄疸和肝功能损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杨俊山;孙广新;韩庆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胃肠道癌是常见恶性肿瘤,我们自1999年8月至2002年3月,采用5-Fu持续输注为主的LFE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胃肠道癌32例,报告如下.
作者:赵红;戴晓华;李健红;孙红;乔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将药盒植于下腹壁的一种经皮经股动脉药盒植入术的操作技术,论证本方法的优越性.方法 64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本方法植入药盒治疗,术后定期化疗,化疗间期每月冲管一次.结果 64例全部成功,与植入有关的并发症5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本方法除具有其他药盒植入术的优点以外,还具有如下优点:(1)操作简便、安全、准确性高,无严重并发症;(2)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无任何不适.
作者:刘丙木;甄江涛;张慧卿;刘艳茹;王国泉;田春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急性胰腺胆囊炎、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可引起全身性生理紊乱,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再加上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减退,抵抗力降低,因此病情较凶险,复杂多变.我科收治1例该病老年患者,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后痊愈出院,避免了手术治疗,减轻了患者痛苦,患者与家属极为满意,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赵江玉;李彦霞;赵雅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患者,男,65岁.2000年8月出现高热、颈部、锁骨上、腋窝及腹股沟等多处淋巴结肿大,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肿大,淋巴结活检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结节型小细胞性,B细胞为主(CD20+).
作者:张敏;常英军;王金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与B超联合应用对诊断子宫疾病的价值.方法对109例患者分别进行B超与宫腔镜联合检查,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宫腔内病变、宫壁病变或盆腔病变的准确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97.25%、0.92%、1.83%,联合检查均明显优于单纯B超检查及单纯宫腔镜检查.结论单纯B超检查难于明确诊断子宫内膜的病变,宫腔镜检查只局限宫腔内病变.B超检查与宫腔镜检查联合应用可以互补不足,扩大了适应证,提高了准确率,可作为诊断子宫疾病的一种新方法.
作者:孙淑梅;李建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讨论儿童睾丸附件扭转非手术治疗的指征和方法.方法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排除睾丸扭转的36例睾丸附件扭转患儿应用低强度激光局部照射,静脉输入抗生素等非手术治疗.结果 34例睾丸附件扭转患儿用非手术方法治愈,治愈率94.4%,平均治愈时间5.8 d.结论睾丸附件扭转可以用非手术治疗,尤其是低强度激光局部照射可以明显缩短病程.
作者:苏继东;王继忠;吉蓉;贾胜琴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肝血管瘤是肝内常见的良性肿瘤,占肝内良性肿瘤的84%,其中常见的为肝海绵状血管瘤.以往常靠手术或尸检证实,随CT技术的发展其术前检出率明显提高.作者搜集了本院2000年12月至2002年3月经证实的肝血管瘤病例60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海霞;朱青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阿托伐他汀组(10 mg/d)和辛伐他汀组(20 mg/d)连续服药8周.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阿托伐他汀组)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及升高HDL-C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58%、56%,对照组(辛伐他汀组)分别为50%、15%、50%.治疗组冠心病心脏性事件比对照组下降.结论阿托伐他汀有明显的降脂作用,预防心脏性事件.
作者:周昭烈;叶庆华;张淇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随着新的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观的形成,是当今护理范畴不断扩展,内涵不断加深,社会对护理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的用人机制也越来越完善,护理教育是为临床实践服务并满足临床护理的需要,因此,护理教育工作者,应从市场需求出发设计护理人才规格,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
作者:杨新玲;马瑞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院1994年7月至2000年12月,在硬膜外麻醉下成功地为7例心衰患者施行剖宫产手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信武;陈贤朝;程苏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是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特点是起病急、发展快、血和尿淀粉酶可以不高,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CT和超声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提供了可靠证据.
作者:陈成;杨艳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法洛四联症(TOF)是较常见的先天性紫绀型心脏病,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UCG)术前对TOF的主动脉骑跨率,右心室流出道梗阻的部位、程度、心室内分流状况等指标的测定,对术前诊断、术中操作及术后随访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我院1996年至2001年经手术证实13例TOF分析如下.
作者:房云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前,CT增强扫描方式已成为肝癌定位诊断的常规手段之一,其优点为无创伤性、方便迅速、分辨力高、解剖关系明确,并能提供无组织重叠的横断图像,而且增强扫描还可以作为定性、定位诊断,并可以了解肝周围血管是否受到侵犯或有无转移,因此越来越得到普遍的应用.
作者:侯伟红;耿左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腭咽闭合不全而行咽成形术在口腔科越来越多.其特点是通过手术使咽腔缩小,从而达到改善术后发音的目的.而手术局部刺激引起的水肿、出血,使术后的并发症增多,为术后苏醒期的管理增加了困难,尤其是对呼吸道的管理.本文通过分析我院29例腭咽闭合不全行咽成形术的病人,探讨其术后并发症及管理,以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张乃君;张军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过去由于CT的扫描时间较长,注药速度较慢很难抓住全肝的动脉期,以致无法了解病变的供血特征,常造成定性诊断的困难,而螺旋双期(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可较好显示病灶特征,明显提高病灶检出率,对肝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裴响;朱青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直肠类癌的临床、病理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1976年10月至1995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共收治直肠类癌19例,占同期直肠肿瘤的1.05%(19/1 809).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切除,对患者进行随访,并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直肠类癌以便血(47.4%)、便秘或排便痛(36.8%)为主要临床表现,直肠类癌一般瘤体较小,直径小于1 cm者占47.4%,1~2 cm者占15.8%,大于2 cm者占36.8%.结论直肠类癌术前不易诊断,其预后与肿瘤大小、有无转移有关.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方法,术后5年存活率达78.9%.
作者:余生林;马维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近30年来,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te pan-creaticocholangiography,ERCP)诊疗技术改变了胆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式,ERCP诊断成为胆胰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治疗性ERCP以损伤小、效果显著且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很快在世界范围内推广.
作者:李文;康建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自从中熊健一郎等在1979年发现肝动脉注入的碘油能选择性地留滞于肿瘤癌组织以来,以碘油-抗癌药物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笔者旨在通过对病人的随访结果,探讨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不同方法对中、晚期肝癌疗效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提高疗效.
作者:刘扬;汪国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用药物治疗多数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我科分别用钳夹术加射频、单纯射频治疗,发现钳夹术加射频治疗能取得更满意的效果.
作者:何慧敏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