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霞
急性呼吸衰竭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首要死亡原因,及时应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行机械通气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1999年1月至2001年7月我院采用机械通气功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28例,报告如下.
作者:吴喜悦;张燕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系统对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病情评估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18例急诊ICU机械通气患者分别进行上机前与上机后6、24、48、72h评分和计算预计死亡危险度.结果随着分值增加,病死率也增加.APACHEⅡ的预计死亡危险度(30.81%)与实际病死率(33.33%)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APACHEⅡ能准确预测病死率.结论 APACHEⅡ评分系统对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病情评估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孙师元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异丙酚、氯胺酮与东莨菪碱的临床观察,探讨颈颏疤痕整形手术安全、实用、理想的麻醉选择.方法选择ASAⅠ~Ⅱ级100例颈颏疤痕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在局麻下切疤松解,Ⅰ组:异丙酚、氯胺酮、东莨菪碱;Ⅱ组:氟哌啶、氯胺酮.观察比较两组麻醉全程中的呼吸、麻醉效果及术后苏醒的影响.结果两组均无呼吸暂停发生,两组呼吸频率均在正常范围. SpO2均在95%以上,潮气量均在正常范围,用药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动脉血气分析均在正常范围,Ⅰ组术中麻醉平稳,Ⅱ组手术后期(>120 min)氯胺酮副作用明显,Ⅰ组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少.结论 异丙酚、氯胺酮与东莨菪碱静脉复合麻醉是颈颏疤痕手术理想的麻醉选择.
作者:谢子才;杨世萍;董敏;张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剖宫产常见的并发症是产后出血,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应予足够重视.本文对我院应用宫腔纱条填塞控制剖宫产术中严重子宫出血,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丽珍;王帆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阿托伐他汀组(10 mg/d)和辛伐他汀组(20 mg/d)连续服药8周.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阿托伐他汀组)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及升高HDL-C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58%、56%,对照组(辛伐他汀组)分别为50%、15%、50%.治疗组冠心病心脏性事件比对照组下降.结论阿托伐他汀有明显的降脂作用,预防心脏性事件.
作者:周昭烈;叶庆华;张淇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直肠类癌的临床、病理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1976年10月至1995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共收治直肠类癌19例,占同期直肠肿瘤的1.05%(19/1 809).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切除,对患者进行随访,并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直肠类癌以便血(47.4%)、便秘或排便痛(36.8%)为主要临床表现,直肠类癌一般瘤体较小,直径小于1 cm者占47.4%,1~2 cm者占15.8%,大于2 cm者占36.8%.结论直肠类癌术前不易诊断,其预后与肿瘤大小、有无转移有关.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方法,术后5年存活率达78.9%.
作者:余生林;马维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是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特点是起病急、发展快、血和尿淀粉酶可以不高,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CT和超声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提供了可靠证据.
作者:陈成;杨艳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技术(MRCP),以其无创性,成功率高,不需造影剂和X线照射等优势,自1991年首次报道以来,便引起了国内外人士的极大关注,其成像技术不断完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为胆胰管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大量的、多维的、多角度的影像学信息.
作者:安立国;冯平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腭咽闭合不全而行咽成形术在口腔科越来越多.其特点是通过手术使咽腔缩小,从而达到改善术后发音的目的.而手术局部刺激引起的水肿、出血,使术后的并发症增多,为术后苏醒期的管理增加了困难,尤其是对呼吸道的管理.本文通过分析我院29例腭咽闭合不全行咽成形术的病人,探讨其术后并发症及管理,以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张乃君;张军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子宫内避孕的要点在于,提供一种只需进行一次操作的避孕方法.这种方法是使用广泛的可逆性生育控制方法,而放置宫内节育器是这类方法中常用的.
作者:吕晓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牙本质过敏症是指牙在受到物理、化学物质以及机械作用等刺激所引起的酸痛症状,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牙体疾病共有的症状[1].本研究临床观察极固宁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现报告如下.
作者:雷涛;姚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患者,男,65岁.2000年8月出现高热、颈部、锁骨上、腋窝及腹股沟等多处淋巴结肿大,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肿大,淋巴结活检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结节型小细胞性,B细胞为主(CD20+).
作者:张敏;常英军;王金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与B超联合应用对诊断子宫疾病的价值.方法对109例患者分别进行B超与宫腔镜联合检查,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宫腔内病变、宫壁病变或盆腔病变的准确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97.25%、0.92%、1.83%,联合检查均明显优于单纯B超检查及单纯宫腔镜检查.结论单纯B超检查难于明确诊断子宫内膜的病变,宫腔镜检查只局限宫腔内病变.B超检查与宫腔镜检查联合应用可以互补不足,扩大了适应证,提高了准确率,可作为诊断子宫疾病的一种新方法.
作者:孙淑梅;李建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用药物治疗多数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我科分别用钳夹术加射频、单纯射频治疗,发现钳夹术加射频治疗能取得更满意的效果.
作者:何慧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患者,女,57岁.主因右手中环指麻木、拇指对掌无力20年,右手食指遇冷出现苍白、发冷,潮红后复原等症状3年就诊.
作者:李计东;王海红;刘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继发性呼吸暂停是新生儿期的各种危重疾病的并发症,病死率高,为降低病死率,我科从1998年1月至2002年1月,应用纳洛酮与氨茶碱并用抢救新生儿呼吸暂停45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前,CT增强扫描方式已成为肝癌定位诊断的常规手段之一,其优点为无创伤性、方便迅速、分辨力高、解剖关系明确,并能提供无组织重叠的横断图像,而且增强扫描还可以作为定性、定位诊断,并可以了解肝周围血管是否受到侵犯或有无转移,因此越来越得到普遍的应用.
作者:侯伟红;耿左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患者34例,分为溶栓组17例和对照组17例,溶栓组采用尿激酶15~2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30 min滴完;对照组则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静脉滴注,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0 d.结果两组有效率对比:溶栓组94.12%,对照组58.82%,经用χ2检验,P<0.05.结论尿激酶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法.
作者:梁惠廷;黎华九;张浒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自从中熊健一郎等在1979年发现肝动脉注入的碘油能选择性地留滞于肿瘤癌组织以来,以碘油-抗癌药物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笔者旨在通过对病人的随访结果,探讨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不同方法对中、晚期肝癌疗效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提高疗效.
作者:刘扬;汪国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患者,女,23岁.主因发现颈部肿物7 d于2002年12月23日入院.无任何自觉症状.查体:颈部对称,气管居中,甲状腺右叶下极可触及3 cm×3 cm肿物,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质地中等,无压痛,随吞咽上下活动.
作者:徐德龙;田玉芝;许家鹏;张伟强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