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冰;陈珺;万征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缺乏或不足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在临床上我们遇到一种亚临床甲减,患者无甲减临床症状,血T3、T4正常,TSH水平升高.本院门诊确诊为此类型的17例,随访观察4年余,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玉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Rh(-)孕妇由于输血、流产或者生育第一胎后,其体内产生IgG类抗-D抗体,该抗体可以穿过胎盘进入胎儿的血液循环,致使胎儿红细胞破坏而发生新生儿溶血病(HDN).适时适量采用血浆去除法,能有效地降低抗-D效价,减轻发病程度.
作者:王万彤;姚银荣;贾存荣;石翠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支气管哮喘是指气道反应性增高及可逆性气道狭窄所致的喘鸣、呼吸困难和咳嗽症状的间断性发作,具有弥漫性、阻塞性、阵发性、可逆性等特点.
作者:闻锦琼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鼠S180细胞HSP-70多肽诱导杀伤性T淋巴细胞(CTL)及其特异性抗瘤作用机制.方法从43℃9 h热休克诱导HSP高表达的S180细胞提纯80μg/ml HSP-70多肽,体外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扩增、活化,然后用MTT法测定其杀瘤活性,并用电镜观察其培养上清诱导S180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S180细胞HSP-70多肽体外免疫扩增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对S180和H22细胞的杀瘤率分别为83.61%和9.98%,其培养上清能诱导S180细胞出现程序化死亡的形态学变化.结论S180细胞HSP-70多肽能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杀伤S180细胞的免疫活性细胞,该细胞还能分泌免疫活性物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作者:韩彩芝;许顺江;刘京生;李兴琴;魏丽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228例曾进行选择性冠脉造影的住院病人,按冠脉狭窄程度分为正常组、单支组、双支组、三支组,进行尿酸测定.结果在双支组与正常组、单支组之间,三支组与正常组、单支组之间血尿酸水平差异存在显著性,血尿酸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为正相关,Logistic回归显示血尿酸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成正相关,且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李冰冰;陈珺;万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ine-Needle Aspiration)在甲状腺某些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对418例甲状腺疾病做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结果418例甲状腺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对6类甲状腺疾病做出细胞学诊断:甲状腺腺瘤68例占16.26%,结节性甲状腺肿47例占11.24%,桥本甲状腺炎145例占34.68%,弥漫毒性甲状腺肿128例占30.62%,亚急性甲状腺炎5例占1.20%,甲状腺癌25例占6%.尤其是对桥本甲状腺炎和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以及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上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结论FNA是甲状腺疾病诊断的较好方法.
作者:王玲;谭郁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心律失常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心电生理研究的迅速发展,治疗效果及预后有很大改观.现将目前儿科实用的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于国青 刊期: 2002年第03期
Graves病(简称GD)是常见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类型,也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不当,很易复发.本文对其近年来的治疗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康胜群;杨艳瑞;赵淑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女,30岁,工人.因剑突下阵发性疼痛伴频繁恶心呕吐,B超提示胆囊炎、胆石症于1999年3月5日入外科.入院后出现精神萎糜、表情淡漠、幻觉,血糖增高而转内科.
作者:刘正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介入治疗是利用超声、计算机断层摄影(CT)、核磁共振(MRI)、X射线等现代医学影像导向技术,定向地对病变所在器官和组织进行诊断及治疗的方法.近年来,介入治疗广泛用于临床.
作者:张凤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提高对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的认识,建立规范的诊断与治疗方案.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对我院近10年收治的34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34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获得完整随访资料者30例,术后复发8例,其中2例为癌变;Ⅰ期16例无死亡,Ⅱ期7例死亡1例,Ⅲ期7例死亡3例.结论该病预后与临床分期有关,且有癌变倾向.手术治疗是其基本的治疗方法,手术范围要视临床分期、患者年龄及生育状况而定.
作者:张玉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上皮样囊肿显微外科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20例上皮样囊肿显微外科治疗,分析其临床特点、CT、MRI表现及并发症防治.结果全切15例,次全切5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桥小脑角上皮样囊肿采用适当手术入路及显微外科治疗,大部分肿瘤能做到全切,术后腰穿放脑脊液,对预防无菌性脑膜炎及其它并发症至关重要.
作者:卢进发;张松林;王文犀;王新亮;张文坡;郭立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茵栀黄注射液是纯中药制剂,由中药茵陈、栀子的提取物及黄芩的有效成分黄芩甙配制而成,具有清热解毒、利胆退黄、降低转氨酶的作用.因其价格低廉,疗效佳,毒副作用少,临床常用于治疗肝炎.我们在使用茵栀黄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13例,现将其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勾春燕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女,75岁.因右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发热1 d,于2001年3月14日入院.患者于1d前因不明原因出现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发热(38.7℃),无寒战、腹泻、休克,腹痛为持续性,以右上腹为著,不传导,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作者:嵇高德;杨振;马立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提高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经确诊的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四联疗法(激素、抗凝剂、降脂药、中药);对照组采用单纯激素治疗.经9个月治疗,并且经过实验室检查以及临床疗效观察等评定患者的疗效.结果经评定四联疗法治疗的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完全缓解达75%,部分恢复达15%.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明显提高,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四联疗法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确能明显提高疗效,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丁春龙;唐亮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人工流产的有效镇痛一直是被人们不断探讨的话题.我院用盐酸曲马多滴剂用于妊娠6~10周人工流产术中,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松弛官口等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英;齐向红;李月卿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新生儿脐带处理的方法效果如何,是产科工作质量的体现.我院自2000年1月~2001年6月,对传统的脐带处理进行改进,采取了距脐轮0.1cm气门芯套扎法.严格无菌操作,定时消毒护理,及时处理干结的残端,效果满意.2 000例新生儿无1例脐带感染,消灭了脐炎,降低了院内感染率及新生儿病死率.
作者:李桂云;刘书青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男,65岁.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史.于2000年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胸闷,心电图示阵发性房颤,无窦性心动过缓.曾在我院住院治疗,口服胺碘酮1周后转复为窦性心律,此后未曾服药治疗.
作者:崔罩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男,58岁.近2年多次出现原因不明的晕厥摔倒,意识丧失,约数分钟后缓解.为检查确诊疾病,收住院进一步观察诊治.入院诊断:癫痫?脑血管供血不足?冠心病?住院期间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作者:王小平;王晓华;毛立新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