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平
目的:探讨IL-35和VEGF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诊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并随机选取同时段在本院体检中心健康成人50例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外周血测定血清IL-35及VEGF的表达水平,并分析观察指旨标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相关性.结果:(1)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35和VEGF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2)观察组中部分缓解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IL-35及VEGF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完全缓解患者,差异显著(P<0.05).(3)经化疗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IL-35和VEGF较化疗前有所下降.结论:IL-35及VEGF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呈高表达,二者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共同促进作用.
作者:龙锦;张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晚期肺癌患者运用循证护理对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老年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30例.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相比较,在心理状态、功能状态、抑郁、焦虑等方面的评分上,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进行明显改善.
作者:郭丽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5月-2018年5月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5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稳心颗粒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房性期前收缩为(260.33±25.84)次、室性期前收缩为(141.65±14.06)次、交界性期前收缩为(264.82±25.59)次,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缺血发生次数为(5.47±0.53)次、缺血总时间为(16.18±1.59)min,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3.58%,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接受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相关症状,值得应用.
作者:蒋天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总结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和推拿治疗经验.方法:通过对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病例分析,梳理和总结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结果:总结出一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完整手法,其中痊愈占75%,明显好转占20%,无效占5%,发现疗效较高,且不易复发.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在精确诊断的基础上,通过推拿辩证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刘兵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对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和对照组各分得3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施加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接受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使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及血糖状况得到有效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临床推广价值高.
作者:孔丽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方式效果差别.方法:根据研究要求选择9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呼吸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肺康复综合护理,对比患者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肺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采用肺康复综合护理能够获得更好效果.
作者:曹小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污染问题愈发严重的背景下,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我国爆发的多种传染病疫情,提示我国在应对新传染性疾病中仍有一定缺陷,尤其是疾控中心监测及应急能力较低,造成传染病病因方面的研究较为滞后,不仅影响了救治的效果,还阻碍了病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尽快加强疾控中心建设十分必要.
作者:李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讨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以我院于2016年3月-2018年9月收治72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随后以患者实施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与研究组(予以针对性护理),观察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并发症几率的13.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89%,P< 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实施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黄永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翻转课堂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1月间在本院实习的护生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选择50名护生,将其按照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带教方式,观察组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法,对比两组护生实习成绩、带教满意度、学习积极性.结果:观察组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带教满意度以及实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P< 0.05.结论:翻转课堂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具有积极作用,可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提高带教质量,值得推荐.
作者:罗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十二指肠镜、X线引导下与胃镜下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治疗恶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A组30例晚期恶性肠梗阻患者在十二指肠镜联合X线双重引导下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B组26例同样患者在胃镜下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置管成功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置管时间、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气液平消失时间、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及胃肠减压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恶性肠梗阻两种置管方法都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在术后气液平消失时间、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及胃肠减压引流量上十二指肠镜、X线双重引导下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有优势,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年勇;方海星;李国伟;何静;夏群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比较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 7年1-12月本院接收的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辛伐他汀治疗)和观察组(瑞舒伐他汀治疗),30例每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比辛伐他汀高,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作者:宫姝宁;武彩风;张玲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影响临床免疫检验结果质量的因素及质量控制策略.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接受免疫检验的标本进行分析,共90份,观察以下影响因素:检验人员操作水平、设备因素、试剂因素、其他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其中设备因素包括故障维修、日常维护、操作规范、参数校准;试剂因素包括保存状况、平衡时间.结果:通过对90份存在质量问题的免疫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检验人员操作水平31%、设备因素50%、试剂因素13%、其他因素6%;其中检验人员操作水平、设备因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结论:影响临床免疫检验结果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检验人员操作水平、设备因素、试剂因素等,应当以此为依据对免疫检验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从而确保免疫检验的准确度.通过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的质量控制策略,可提高免疫检验结果的可靠度.
作者:廖志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缩宫素加欣母沛方案对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我院100例2017年2月-2018年6月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选择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则选择缩宫素加上欣母沛治疗.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产后1小时出血量、产后2小时出血量、产后24小时出血量、产妇生命体征相关指标血压、心率以及血红蛋白、血氧饱和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面色潮红、一过性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疗效肯定.
作者:李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采用藿朴夏芩汤的治疗方法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在本院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接受治疗的240例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将患者进行随机的分组治疗,采用藿朴夏苓汤来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常用小儿消食药吗丁啉治疗对照组患者,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分析临床治疗过程中所得到的数据发现,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过程中,使用藿朴夏芩汤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法效果显著.
作者:蔺俊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探讨宣白承气汤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8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痰热壅肺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常规组患者实施止咳、祛痰、抗感染等基础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再对其使用宣白承气汤.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咳嗽、咳痰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痰热壅肺型的治疗中使用宣白承气汤的治疗方式,能有效的缩短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提高治疗效率,具有临床推荐价值.
作者:袁春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讨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急诊抢救与护理效果.方法:搜集我院急诊科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56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资料,并对患者的急救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56例患者中,52例经急诊救治与护理后治愈,抢救成功率为92.86%;4例抢救无效病死,病死率为7.14%.结论:对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实施规范、及时的急诊抢救与护理,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尽量减少病死事件的发生.
作者:杨红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急腹症是一类很危险的急性腹痛症状的统称.急腹症通常可以发生于患者腹部受到损伤以及在发生多种腹部疾病之后,常见的急腹症包括外科疾病、内科疾病、妇产科疾病、以及其他疾病发作.急腹症的症状表现很多,在诊断过程中首先考虑常见病、多发病,仔细询问病史,准确全面的体格检查,根据病史症状、疾病的演变及特点和治疗反应,辅助检查等,反复分析、鉴别和综合,终得出可靠的结论.
作者:曹志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比分析二维和三维超声造影在子宫黏膜下肌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诊治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96例作为研究样本,患者分别接受二维、三维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本组96例患者经由手术病理证实,0类、Ⅰ类、Ⅱ类子宫黏膜下肌瘤个数分别是22个、43个、49个.二维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为0类22个、Ⅰ类51、Ⅱ类41个;三维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为0类22个、Ⅰ类44、Ⅱ类48个.二维超声造影诊断确诊为Ⅰ类肿瘤共计51个,采取宫腔镜手术,成功治疗46个,手术成功率是90.20%;三维超声诊断确诊为Ⅰ类肿瘤共计44个,采取宫腔镜手术,成功治疗43个,手术成功率是97.73%;三维超声诊断的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中应用三维超声造影诊断的准确率高于二维超声造影诊断,且三维超声造影诊断能够提高宫腔镜手术成功率.
作者:张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精细化流程管理对日间手术护理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观察组实施精细化流程管理.结果:观察组首台手术等待(42.51±1.73)min、连台手术等待(20.00±1.66)min、工作效率评分为(96.13±2.01)分、护理质量评分(94.75±3.58)分、护理风险发生率4.5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精细化流程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日间手术的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及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李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富民县健康人群实施麻疹检测具体情况,确保针对麻疹疾病可以及时进行防治措施的研究.方法:选择富民县2015年-2016年健康人群831例作为实验对象;对所有健康人群的麻疹IgG抗体水平进行检测,主要选择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完成;终就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于2015年,接受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共包括445例,其中>250mIU阳性率为437例(98.20%);> 800mIU阳性率为378例(84.94%),其中>800mIU检测对象存在保护率;于2016年,接受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共包括386例,其中> 250mIU阳率为330例(85.49%);>800mIU阳性率为142例(36.79%),其中>800mIU检测对象存在保护率;终发现2015年与2016年检测人群在> 250mIU阳性率、>800mIU阳性率以及保护率方面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富民县健康人群实施IgG抗体水平检测发现,2015年以及2016年在终>250mIU阳性率、>800mIU阳性率以及保护率方面均存在差异,对此仍然需要将麻疹疫苗接种率以及接种质量提高,从而确保麻疹疾病可以获得有效防治.
作者:张彩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